APP下载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思政的教学探索

2019-06-25谢辉赵威威杨梅

考试周刊 2019年33期
关键词: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谢辉 赵威威 杨梅

摘 要:针对高校课程思政新课题的研究,阐述了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进行思政教育的必要性,給出了电力电子技术开展课程思路的具体方法,从理论与实践教学两个方面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工匠精神与创新能力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实现全过程、全方位思政教育,培养新时代的合格接班人。

关键词:课程思政;电力电子技术;教学改革

一、 引言

高等教育的核心是人才培养,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为新形势下高校教育事业指明了行动方向。“课程思政”就是从高校育人本质出发,利用课堂教学这个最具效能的形式,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效融合。

二、《电力电子技术》课程开展思政教育的必要性及建设思路

电力电子技术是伴随理论探索的逐步深入及器件发展的逐步成熟而不断发展壮大的一个学科,广泛应用于交通、电力、军事、建筑、航空航天航海等各个领域。《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是高等学校电气工程领域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通过课程学习,要求学生系统掌握电力电子器件性能以及各种电能变换电路的原理与计算方法,具备一定的工程问题的分析与解决能力。毕业后的学生大部分会到供电局、电厂、电气设备生产厂家等与电能打交道的业务部门工作,不仅需要较强的专业素质,更需要良好的政治素养、道德意识和责任意识。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要将求真务实、探索创新的科学精神与严谨认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以及科技强国、社会责任、爱国情怀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给学生。教学过程要注重教育形式的多样性和话语传播的有效性,避免附加式、标签式的生硬说教,从而实现知识传授与德育教育的有机融合。

三、《电力电子技术》课程开展思政教育的探索

《电力电子技术》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在两方面都要有意识地融入思政内容,才能真正达到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目的。

(一)理论教学

理论教学内容可划分为绪论、电力电子器件、整流、逆变、直流变流、交流变流、新技术应用等几个模块。针对各模块特点,有机融入爱国、敬业、诚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求真务实、探索创新的科学精神。

1. 绪论

结合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历程,讲授科学技术的进步带给电气工程领域翻天覆地的变化。引领学生树立科技创新、探索求真的科学精神及爱岗敬业、报效社会的家国情怀。

2. 电力电子器件

结合电力电子器件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从最初的晶闸管到现在的全控型高压大电流复合型器件及集成功率模块,引导学生认识器件的进步与理论的发展及技术的成熟密不可分,了解唯物主义方法论、实践论的重要性,培养严谨、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

3. 整流电路

是电力电子器件最悠久、最经典的应用领域。相控整流技术将半导体器件从弱电领域引入强电领域,推动电能变换技术的革命性突破。引导学生认识学科交叉的重要性,不断培养与提高自身的眼界及知识的广度与深度。

4. 逆变、直流与交流变流技术

是电力电子技术在电气工程领域的全方位应用,是理论发展与器件成熟共同推动的成果。引导学生认识学科发展波浪式前进的艰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工程素质与探索精神。

5. 新技术应用

包括PWM控制技术与软开关技术等。PWM技术突破传统的相控变流技术,以系列脉冲宽度进行调制来等效获得所需要的波形,在电源变化技术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软开关技术通过谐振方式极大地减小了开关通断过程的功率损耗,使器件开关频率呈数量级的提高,极大地推动了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引导学生认识到关键技术突破的重要性,更进一步认识到国家科技发展的重要性,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一字之差,正是这一代工科人的历史使命。在知识讲授中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钻研精神及奋发图强的坚韧毅力。

(二) 实践教学

电力电子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需要进行器件测试、整流、逆变、斩波、交交变流等典型实验的训练,并完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综合性设计。实践教学在培养学生工程应用能力的同时,也系统性地培养学生科学规范的操作习惯及探索求真的钻研精神。特别是注重培养学生耐心、专注、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在当今心浮气躁的社会风气面前,工匠精神所代表的执着、品质、细节、态度,是中国制造品质保证的关键要素,也是所有工科学生都应该具备的优良素质。

四、 总结

“课程思政”是高校加强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阵地。作为专业课程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要责无旁贷地担负起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与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的角色。针对不同课程特点,将爱国情怀、敬业精神、创新能力与责任担当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素有机融合到知识传授中,真正形成全过程育人、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高校教育新机制,引导新时代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社会培养更多健康向上的有为之才。

参考文献:

[1]陆道坤.课程思政推行中若干核心问题及解决思路——基于专业课程思政的探讨[J].学科与课程建设,2018(3):64~69.

[2]田雨波,李锋.对工科课程中思想教育的思考与探索——以“电磁场理论”课程为例[J].中国电子教育,2018(3):10~13.

[3]匡江红,张云,顾莹.理工类专业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管理观察,2018(1):119~122.

作者简介:

谢辉,赵威威,杨梅,重庆市,重庆三峡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猜你喜欢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现代电力电子技术应用及发展论文
电力系统电力电子技术应用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