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构建报业融合发展新格局
——聚焦中国地市报发展论坛、中国报业第三届融合创新大会主题论坛
2019-06-25
一、专家学者怎么说
研究解决“紧迫课题”做有“真本事”的媒体
顾勇华
中国记协书记处原书记、人民日报高级编辑
当前,推动媒体融合、建设全媒体是我们面临的紧迫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正能量是总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现在还要加一条,用得好是真本事。”所以做有本事的媒体人,就是要善于用好新媒体的传播方式。
1.为什么融合、怎样融合?仍在思考、探索中。首先是现在媒体融合发展有难点。理论上的难点是理论文章不生动、不解渴,而且套路话语、政治话语没有很好地转为学术话语、群众话语、生活话语。排浪式、大呼隆的现象比较多,宏大的叙事比较多,离群众生活比较远。其次是互联网思维跟不上。我们的思维在互联网上,还表现出对新媒体面对的覆盖对象考虑不足。新媒体不仅仅只有微博、微信,而且微博、微信已经开始过时了。要多关注90后、00后这些对象,要想网上、网下同心圆离不开他们;也要关注农民对象,大家可以研究一下,实际上这些对我们都有启发。
2.全媒体格局是怎样的格局?全媒体格局是具有互联网思维的格局,是“你就是我,我就是你”的格局,是没有具体媒体形态的格局,是通晓不同话语体系,国内、国际高效抵达的格局。
3.要紧盯壮大主流舆论。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要提高脚力、眼力、脑力和笔力,现在我们的“力”还比较不足。因此,我们要不断学习和实践,完备自己的知识结构。
4.在此消彼长中,做好多样服务平台、盈利模式。媒体融合的目的,首先是壮大主流舆论,把媒体做得具有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与此同时,特别是要充分地扩展服务,培养全媒体记者、全媒体编辑和全媒体的管理人才。
县级媒体融合发展的创新路径
黄楚新
中国社科院新媒体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书长、教授
媒体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2014年起,人民日报历时三年,利用“两微一端”成功打造出人民日报“中央厨房”。2016年到2017年,省、市级媒体加快了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从“单一相加”到“多元相融”的发展步伐,如天津市的“津云中央厨房”、湖北的“长江云”等。
目前,一些区县级基层媒体融合工作已经开始进入“相融”阶段,但一些地方因地域、政策环境、硬件设备等种种原因影响,还停留在“物理融合”阶段,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融合”。
不过,在一些地方,县级媒体中心建设正在试点,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将县广播电视台、网站、报刊、客户端、微信、微博等县域公共媒体资源整合起来,融合发展成为普遍的做法。
北京整体推进16区融媒体中心建设,并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真正从“相加”向“相融”转化。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从“相加”到“相融”,力争实现优势互补,产生聚合共振效应。整合电视、广播、报社、网站、移动客户端、两微、第三方账号等平台资源,按照“中央厨房”模式运行,实现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打造新媒体矩阵。二是同媒体、互联网公司建立合作。广泛借助“外脑”,与人民网、新华网、央广网、人民日报媒体技术公司、北京日报、北京广播电视台、千龙网等中央和北京市属媒体、技术公司“强强联手”。三是应用迅速、成效初显。16区在成立区级融媒体中心后,均迅速、充分地将其应用于实践中,取得初步成效。四是媒体+政务,媒体+服务。在融媒体中心的建设中,保证宣传实效,促进政府形象展示,加强政府与民众互动,融入服务类内容。
扶持背景下的精简聚焦战略
陈国权
《中国记者》杂志主编
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传播战略研究中心研究员
当前,媒体融合向纵深阶段迈进,我们就不能再停留在以前的增加新闻平台数量这一浅层次,而要实施精简聚焦战略,就是新闻供给侧改革,新闻供给侧必须进行改革。
今天要探讨的主题,是扶持背景下的聚焦战略。我认为,媒体可争取的扶持模式有多种,比如,渠道保障、直接补贴、政策扶持等等。但是我们一定要记住习近平总书记讲的这句话:对于已经失去受众的媒体,是不打强心针,不做人工呼吸的。也就是说对于媒体的扶持,是有条件的。第一点是你不能失去受众,第二点是优化选择可扶持的媒体。现在的媒体必须压缩、精简,我觉得这是一个趋势。它应该避免重复建设,而不是继续扩张。为此,我们要做两件事:
第一,目标聚焦。我们首先要聚焦一个目标,我们到底是干什么的,媒体融合到底是做什么的。这个目标有三个,拯救传统媒体、占领舆论阵地、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其中,占领舆论阵地才是最重要的。
第二,业务聚焦。我们现在做很多的客户端,一个客户端什么东西都有,新闻、服务、政务、电商、游戏、电子版、分频道等等,什么都有等于什么都没有;我们应该聚焦一个点,你这么多业务,每一个业务都要有人来管它,你的精力就分散了,就无法实现精简和聚焦了。
业务聚焦的战术,要求你必须在某一处强大,而不是每个地方都弱。集中一点,你才能成为竞争的王者。特别强调的是,一方面要淘汰传统媒体的落后产能;另一方面要淘汰新媒体的落后产能。好多人说,新媒体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其实,新媒体不一定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如果你做得不好,它也是一种落后的产能,也必须被淘汰掉。
在当前的形势下,我们最应该做的是聚焦战略,而不应该再扩张了。
二、媒体老总怎么说
媒体融合过大关
丁时照
深圳报业集团党组成员、《深圳商报》总编辑
媒体融合就像改革一样,正在过大关。当前,媒体融合面临着三大鸿沟:
计量单位发生了变化。传统媒体都讲百万,我们是百万读者、百万发行量、百万级别的广告;新媒体是以亿来计,用户过亿、阅读过亿、收入过亿、利润过亿等。
计时单位发生了变化。传统媒体计时以年,新媒体计时以季,三个月就是一个互联网年。
计费单位也发生了变化。传统新闻界的标配,是以字数、篇数来计稿费;新媒体变为以点击量来发薪酬。
媒体受众有三大质变:
“群众”有了新含义。新含义就是我们每个人都在群里,有工作群、家族群、同学群,每个人不止一个群。全媒体的“群众”则是要有自己的朋友圈、互动群、推送群,所以新身份之下的“群众”是话语体系之下的一个新的变化。
世界是“屏”的。户外大屏、客厅中屏、掌上小屏,每个人都是“屏民”。
当前最多的是信息,最少的还是信息,在这个时代,我们有一个新的身份叫“信奴”。
面对这些问题,传统媒体要重塑自信,所有人都说我们不行的时候,我们要在基因层面找到立足之本。
纸媒何者为王?我觉得就是内容为王。业界有一个老的比喻,如果传统媒体的“草”养活了互联网的“羊”,互联网的“羊”养活了移动媒体的“狼”。换一种方式来表达,如果你还把内容当成“草”的话,传统媒体的内容现在变成了“虫草”。
我们的探索就是:一是要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二是要拓疆有方,一定要开拓。三是融合有道。
媒体融合正在过大关,希望大家心有猛虎,王者归来。归来的王者不是谋自己的利益、谋自己的幸福,而是要守疆场。所有的媒体人都要变成王者。这个王者不是过去的王者,而是守所有意识形态阵地的王者和猛士。
加快融媒体发展 让主媒更强劲
黄山松
广东梅州日报社总编辑
近年来,梅州日报社在融媒过程中积极尝试运用新技术和新平台,通过报网微端全媒体平台建设形成版内版外、网上网下同心圆,扩展了主阵地,激发了主动能,唱响了主旋律,增强了传播力和影响力。1972年创刊以来,《梅州日报》从小报到大报,从传统到现代,从单一到融合,创新求变的脚步从未停歇。
作为梅州人自己的报纸,《梅州日报》定位为“大社区报”,立足深耕本土、关注基层、服务民生。目前,《梅州日报》每天12个版的报纸中,本土内容占八成以上,较好地实现了“内容本土化”,先后推出《教育周刊》《旅游周刊》《楼市周刊》《足球周刊》《健康周刊》《客家菜周刊》《平安之乡周刊》等,做到天天见周刊,为各类读者群提供更多的服务和资讯,有效提升了报纸的亲和力、公信力。
梅州日报社全媒体矩阵——“两报两刊”“一网两微一端”“两户外”,即《梅州日报》《围龙灯塔》《客家人》《侨乡月报》;梅州网、梅州日报微博、9个微信号矩阵、“掌上梅州”客户端;户外T牌、户外电子阅报栏。
《梅州日报》作为市委机关报、当地主流媒体,近年来以报网微端+视频+户外宣传整体联动方式,在融媒过程中积极尝试运用新技术和新平台,拓展传播力、影响力。贯彻融媒理念,切实担起党报职责,创新传播方式,着力服务中心,扩展发布渠道。实施融媒策划,集思广益,重大策划推陈出新。仅2018年先后策划、组织重大主题报道30多项。做好融媒传播,推出专栏、专访、专题、专版、专页,做好点面结合报道、一把手视频访谈,以“走转改”方式深入基层挖掘好做法、好典型、好故事。
从2012年起报社实现扭亏为盈,总收入从2013年的5000万元增长至现在的1.2亿元;广告经营从1700万元增至现在的6000多万元。
三、企业老总怎么说
媒体大脑驱动智媒发展
商艳青
新华智云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首席执行官
今天人工智能已经不是一种趋势,而是社会的一个特征,它深入到各个领域,在传媒和新闻里也不例外。
媒体融合如何走向纵深融合,从原来的新媒体到融媒体到全新媒体以及智媒体,需要我们大家用更多的脑力去实践。
媒体大脑作为中国第一个媒体人工智能平台,可以说把人工智能技术首次在媒体领域有一个集成化、产品化和商业化的应用,用技术赋能媒体,提升媒体人的核心竞争力。
媒体大脑的工作原理,其实就是一条内容生产的流水线。这条流水线因为内容本身的丰富性和多样性,通过人工智能的能力对内容进行了重构和组装,最后生产出来的内容千变万化。
今天,我们可以更快、更多、更全地获取到新闻资源和新闻数据,包括盘活本单位和本媒体的存量数据、处理新增的数据,这样,手里有了新闻资源,就可以更好地去挖掘新闻。媒体大脑释放了你自己本身的劳动力和生产力,可以提升内容的产量,社会影响力和经济效益可以得到双丰收。
面临人工智能时代的全面冲击,未来每一个人可能不用非得成为人工智能方面的专家,但一定要学会用技术为我们服务,用技术来为你赋能,人机协同模式、人机共生模式,是智能媒体时代的核心竞争力。
今天媒体大脑不是来取代人,它是来帮助新闻人技术赋能,要让我们活下去,而且活得更好。
我们希望凭计算之力,求数据洞察,赋万物为媒,迎智能时代。这里面的实质是算力和算法在提升采编生产力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数据在采编资料里释放了巨大的价值,人机协作、人机协同在流程中推动了一个巨大的创新。
融媒电子阅报栏 报业转型好项目
侯 民
河南通达多媒体制作有限公司总经理
中国地市报户外媒体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2019年1月25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全媒体时代和媒体融合发展在人民日报社举行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电子阅报栏是媒体传播的一种重要创新。要不断总结经验,在理念思路、体制机制、方式方法上继续探索,在向基层拓展、向楼宇延伸、向群众靠近上继续下功夫,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和信息服务。
早在2017年3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第二章第十四条明确将公共阅报栏(屏)列入公共文化设施, 对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与管理政策、保障措施及相关法律责任全部进行明确,对阅报栏建设提出明确的政策性支持,而且对已建设阅报栏,明确提出相关的保护措施。这标志着阅报栏的建设需求实现了从行政性“维持”到法律保障的跨越,从国家层面上,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确了各级人民政府是承担公共文化服务的责任主体。
全民阅读写入“十三五” 时期发展规划,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把“倡导全民阅读”“推动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列为“十三五”时期的重要工作。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专门印发《全民阅读“十三五”时期发展规划》,提出在车站、商场、广场、社区、学校、医院等人流密集地点新增建设一批阅报栏(屏)和全民阅读数字触摸屏。
可见,发展电子阅报栏,领导人支持, 法律上保障, 市场前景好。既能更有效地传播党的声音,又能让报业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是报业转型的好项目。
目前,融媒体电子阅报栏分室内、室外两种。电子阅报屏的功能强大,远程自动下载报纸电子版,一屏了解天下事,多点触控随意放大缩小,可按时间查询往期报纸。作为新媒体的延伸,还可链接网站,实时了解各大新闻资讯。
电子阅报屏可作为政务公开发布平台,可查询政务信息、公共服务、企业风采、教育培训等相关信息,可根据需要定制发布内容。电子阅报屏的功能便民服务发布平台可查询社保、天气、美食、景区、缴费等便民信息,可根据客户需求定制查询内容。也能发挥其权威性、公信力,为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策划宣传工作动态、业绩亮点、产品和服务推介,特别是把市委、市政府的声音更大范围、更宽领域地传播。
(说明:荆州日报社社长代志武的演讲内容将在随后的刊期刊发,请读者注意阅读《中国地市报人》第5期。本专栏图片由邯郸日报社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