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使用及舆情认知情况调研分析
2019-06-24蓝贤发陈利平刘流民
蓝贤发?陈利平?刘流民
摘要:在新时代背景下,网络媒体成为传递新闻信息、社会思潮的主流媒体,亦成为高校大学生表达思想、阐述观点的主要场所,更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阵地。本文以网络舆情理论为依据,通过文献资料分析和实证调查,分析了大学生网络使用及舆情认知现状,探究了大学生网络使用与舆情认知情况存在的问题,重点阐述了大学生网络使用与舆情认知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使用;舆情认知;调研分析
高校网络舆情具有传播速度快、时间短、内容多样、控制难、影响广等特点。在新时代背景下,网络成为高校大学生表达个人见解、发泄情绪、参与政治、体现话语权的重要聚集地。大学生是新时代高校网络舆情的主体,由于他们的年龄、心理、扮演角色等因素,使其在网络使用中情绪表达、意见和态度上呈现特有的方式,对网络舆情认知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各高校加强管理并进行有效引导。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问卷调查法,于2019年4月选取江西、云南、天津、西藏自治区、新疆维吾自治区等不同省份在校大学生7417名进行调查研究。
1.2 方法
系统学习研究大学生网络使用及舆情认知理论,参考文献资料,设计调查问卷。调查问卷采用网上填写的方式,问卷发放广泛,主要在各省市、自治区、直辖市高校大学生,调查他们的行为态度。问卷以选择题为主,具体内容包括:1.高校大学生使用网络的途径和目的;2.高校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和认识;3.高校大学生对高校舆情管理的认识;4.高校大学生对网络舆情的认识。
2 大学生网络使用及舆情认知情况现状的调查结果
2.1 一般资料
此次共发放调查问卷7417份,回收问卷7417份。男生3999份,占53.92%,女生3418份,占46.08%。受调查者的年龄在18岁至25岁较多,占94.42%,主要涵盖了专科、本科、研究生、博士生学历层次,其中,专科占27.84%,本科占70.88%,硕士和博士占比略少。被调查者公办高校占比43.44%,民办占比56.56%。
2.2 大学生使用网络的途径和目的
图3-1和图3-2的数据可以看出,大学生上网查找学习资料,关注时政新闻获取资讯的占比较高,60%以上的时政新闻是通过QQ、微信、微博获取的,仅有20%左右的时政新闻是通过今日头条、贴吧、论坛等方式获取,可见,大学生对网络依赖性较强,网络已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发泄情绪、释放压力的主要途径。
通过图3-3可以看出,50%以上的大学生关注时政新闻、社会热点、校园生活、娱乐新闻,可见大学生思想活跃、关心国家大事,参政意识较强,网络是大学生了解国家时事政治、获取校园信息的重要途径。
2.3 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和认知
从图3-4、3-5中可以看出,涉及自身利益问题时,50%以上的学生会选择联系辅导员、同学或学校、老师维护自身利益,选择网络媒体的仅为24.79%;50%的学生经常参与网络事件评论,还近一半的同学选择偶尔或从来不参与网络事件评论。可见大学生对网络舆情认识不足,网络利用率不高,学校对网络的重视不够,网络利用不充分。
调查结果显示,60%以上的大学生认为网络舆情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较大,极少数大学生认为没有影响或影响不大。可见,大学生普遍认识到了网络舆情的重要性及影响力,但圖3-6、3-7可以看出,60%以上的大学生对网络舆情真实性存在半信半疑, 且表示会受到他人在网络言语观点的影响,可见大学生虽有朝气、有活力,容易接受新事物,但大多大学生涉世未深,缺乏一定的社会经历和政治阅历,思想较单纯,缺乏对信息的甄别能力,网络辨识力还不强。
2.4 大学生对高校网络舆情管理的认识
根据图3-8中可以看出,仅有29.74%的大学生认为高校管理者对本校网站热点事件持非常关注,50%以上的大学生认为持一般关注,还有11.8%的大学生认为很少关注;66%的大学生认为高校网络舆情有效沟通校方、老师、学生和社会效果一般,7%认为没有效果,25%认为效果良好;70%以上的大学生参与网络互动的方式仅仅是浏览其它帖子,主动发帖为16.99%,回复他人帖子为44.34%,可见,各高校虽然已经建立网络舆论平台,具有网络舆情管理系统,但高校网络舆情管理机制不健全,学校信息公开不足,监管力度不够,管理效果不佳。
2.5 大学生对网络舆情隐患的认识
在大学生参与网络舆论的动机调查中(见图3-9),68.29%的大学生参与舆论的动机是感受平等参与、言论自由,50.84%的是从众心理,36.75%的是借机发泄自身情绪,48.39%是正义感与道德感,34.85%的大学生窥视欲与猎奇心理。可见网络是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抒发情感的重要窗口,而高校对网络舆情的监管与引导还不到位。
2.6 大学生对加强网络舆情治理的有效措施的认识
对于治理舆情问题的建议(图3-10),很多学生表示应该引导网民遵守网络的文明公约,进行网络交流,通过辟谣减低谣言所造成的影响,政府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加以控制,其中认为具有权威性的组织、机构或个人发布客观正确的信息的人数最多,比例达到71.601%,由此可见高校发布客观信息,引导地区学生从积极方面看待事件,对事件快速作出回应,予以合理引导,而不是刻意规避问题的重要性。
3 大学生网络使用与舆情认知情况现状分析
3.1 管理机制不健全
互联网提供了人人握有“话筒”、人人可当“发言人”的机会,王敏肆意“灌水”,民意多元喷发,使网络舆情呈现出复杂态势。高校网络舆情制度尚不健全,机制还不完善,虽然大部分高校拥有网络舆情监管体系,但大学生网络舆情管理与引导工作起步较晚、时间短,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状态,缺乏实际有效的管理经验,难于结合本校实际制定适合本校的规章制度,即使有些高校制定了网络舆情管理与引导规章制度,但可操作性不强,难以指导实际工作。
3.2 学校重视不够
高校对大学生网络舆情与引导重视不够,学校投入的人力、财力、物力相对较少,相关的技术设备配备不到位。目前,大多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工作是由学生干部利用课余时间去做,没有专门的管理人员,由于缺乏专业的监管设备,大多是靠学生时刻进行人工检测来监管,这种监管方式效率低,不系统,监督力度不强。
3.3 队伍建设待不强
目前,各高校大都具有一支网络舆情监管引导队伍,但大多是工作人员兼职较多,有些高校是归属于党委宣传部,由于归属部门工作性质不同,管理模式和工作方式不同,工作人员平时忙于其它事务,大部分是由学生骨干或者学生代表兼任管理职务,缺乏管理与处理相关问题的经验,距离高素质的网络舆情管理还有很大的差距。
3.4 引导措施不足
大学生有朝气、有活力,善于关注时事政治与社会焦点,喜欢关注参与校园热点事件,但由于缺乏社會经验,辨识能力还不强,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产生负面情绪倾向化。相比于传统媒体的监管,网络舆论内容可控性更差,网络内容更加多元化,高校大学生可以接触的内容大到国家大事小到追星,为高校网络传播提供了更多多元性素材。在大学生情绪失控时,需要高校进行及时的引导,避免网络舆情危机。网络舆情危机发生后,大多数高校在应对舆情危机时采用传统方式规避消息,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封锁消息,如:“删”“堵”网络贴吧、论坛等,漠视大学生网民的平等地位,引发大学生逆反情绪,导致事件向坏的方向发展。
5 大学生网络使用与舆情认知情况的建议
5.1 建立健全管理机制
完善的网络舆情管理与引导机制是高校开展网络工作的重要保障。高校要建立信息汇集机制,快速对准确的信息来源进行收集,全方位了解大学生思想动态,舆情现状,及时发现危机点,增强网络舆情治理效率。要建立信息分析和研判机制,建立网络舆情收集系统是治理高校网络舆情发展的有效方式。要在学校、院系、班级、从基层建立有效网络舆情收集平台,对现有信息进行科学有效分析和评判,准备把握舆论走向。
5.2 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在高校网络舆情中,每个大学生都是新闻的发布者和接受者,都持有话语权。大学生在网络舆情中的言论会对网络群体产生影响,高校应开展网络舆情管理类相关课程,让学生充分认识网络舆情的重要性和相关知识,提高大学生的网络责任意识,政治意识和安全意识。高校应开展网络舆情相关主题讲座,邀请知名专家、学者到校进行网络舆情专业指导,纠正网络误区,增强网络辨识力,培养优良网络道德,提升网络理性认识能力、辨别能力和分析能力,避免被虚假信息误导。高校应开展网络管理相关实践活动,通过网络实践,培养青年大学生理性思维,增强网络道德素养。
5.3 强化专业队伍建设
在新媒体语境下,网络媒体信息传播中,任何公众都可能成为第一现场信源,导致信源不易确定,不易控制,且信息在传播过程中,经过公众言论表达,信息碎片经过裂变式传播、碰撞、汇总,舆情快速发展,不断推进。积极的网络舆情队伍,可以引导舆论风向,对形成好的舆论环境有促进作用。高校应选拔高素养、有客观认识、政治信念坚定的人员,创建一支高水平、高素质、高水准的舆情管理队伍;培养一批有较强分辨力、较好理论素养、有敏锐洞察力的网络分析人员;培育了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熟悉网络站点,善用网络语言的意见领袖。同时,要建立培训制度,通过定期培训和进修,不断提高网络管理人员的网络技能,分析研判能力和舆论引导能力。
参考文献:
[1] 曾长秋,杨静敏.大学生网络舆情存在的问题及正确引导[J].井冈山大学学报,2016(01).
[2] 吴明友.校园网络舆情的应对策略分析[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8(24).
[3] 杨畅.网络舆论危机下的当代中国政府形象塑造[D].湘潭大学,2016.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8年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思想政治工作专项“新时代高校网络舆情管理与引导研究”(SZZX1801);2018年度南昌工学院党建研究项目“高校网络舆情管理研究”(NGDJ-18-02)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蓝贤发,男,江西赣州人,副教授,从事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陈利平,女,河南开封人,讲师;刘流民,男,江西赣州人,讲师。
(作者单位:南昌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