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思维视角下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路径探析

2019-06-24晏爽

世界家苑 2019年5期
关键词:思政辅导员用户

晏爽

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把培养青年一代上升到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战略任务高度,对关心青年工作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强调要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每一代青年有着不同的际遇,“互联网移民”的“95后”大学生与“互联网原住民”的“00后”,其思考模式、行为方式等与“80后”相较有明显不同。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已不再仅仅是一种技术,而是上升为一种“以人为核心”的思维范式。作为大学生引路导师与知心朋友的热心辅导员,如何借鉴互联网思维模式,探析职业能力提升新路径,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发展,已经成为当前必须面对和认真思考的紧迫现实课题。

1 互联网思维的精神内涵与特征

1.1 互联网思维的精神内涵

互联网的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Web1.0门户时代,特点为信息展示,实现了单向互动,如:新浪、搜狐、雅虎等门户网站(校园网站)。Web2.0社交时代,特点为用户可以参与,实现了人与人的双向互动,如:人人网、Facebook等(校园微博)。Web3.0大互联时代,特点为多对多交互,实现了人与人交互、人机交互、多终端交互,如:美团外卖、滴滴出行等(智能学工在线)。从三段进程可看出,互联网由信息提供者逐渐发展成为用户需求的理解者与提供者,不断深化“以人为本”的思想,互联网思维也随之应运而生。

互联网思维,是指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不断发展的环境下,对市场、用户、产品、企业价值链乃至对整个商业生态进行重新审视的思考方式。也就是说做的事情也许不是互联网,但思维方式要渐渐从互联网的角度去思考。那么,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互联网思维的精神内涵就在于回归人性,“以学生为中心”,创造“思政大互联”,无论何时何地,随时互动,开展工作。

1.2 互联网思维的特征

对于互联网思维的特征,目前学术界还没有形成统一的结论,但大部分学者认同互联网思维包括“用户思维、简约思维、极致思维、流量思维、迭代思维、跨界思维、数据思维”等各类思维。其中用户思维为核心思维,其他思维都是围绕用户思维在不同层面的展开。众所周知,互联网是没有中心节点的网状结构,属于去中心化,体现平等特征,同时,互联网还有一个明显特征是开放的。平等、开放意味着民主,体现人性化,以人为本。

2 互联网思维特征的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解读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18年7月发布的《第42次中国互联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为 8.02亿,互联网普及率达57.7%,手机网民规模达7.88亿,20-29岁年龄段的网民占比最高达27.9%。网络已经成为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学生在哪,辅导员工作场就在哪,所以结合互联网思维的主要特征,解析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完成“思维升级”,从而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的变革。

2.1 互联网思维是有温度的用户思维

作为互联网思维的核心,用户思维要求辅导员在各个工作环节都要“以学生为中心”,毛泽东曾说过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在思政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從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以学生的需求为首选。结合简约思维专注工作重点,简化办事流程,服务师生。与传统思想政治育人格局相较,也是冰冷权威命令向温暖平等互动的能力转型,即将沟通方式由单向灌输转变为双向、多向互动模式。当然,这样并非淡化权威,只是以平等的姿态融入学生,听取更多声音,便于精准、有效开展工作。

2.2 互联网思维是有深度的极致思维

极致就是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的工匠精神。从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的角度来看,一方面是指把管理与服务做到最好,超越学生预期的能力,就像手机里的天气预报APP一样。比如:在重要时间节点上,具备提前规划工作的能力,做好安全教育。另一方面,保持专注、追求极致,抓住学生工作痛点、兴奋点的能力。解决学生的刚需,给学生带来“wow”刺激。用扎实的工作,打造好口碑,采用言传身教的方式感染身边的学生。

2.3 互联网思维是有广度的平台思维

互联网时代的驱动力就是平台,此类平台强调多主体共建、自愿共享、实现共赢开放。面对成长于中国移动网络时代的“95后”、“00后”,辅导员不但要熟悉信息传播技术、创建并监管网络平台的能力,还要掌握信息传播与舆论引导的基本素质。比如“萌哥有话说”、“南航徐川”、“饶先发”等网红微信公众账号,共同打造多主体共赢互促的思政生态圈,为师生提供丰富的教育素材。

2.4 互联网思维是有速度的迭代思维

迭代思维体现在快速的微创新,及时甚至实时把握学生动态与需求。这就需要辅导员具备敏锐的观察力,从小处着眼,树立迭代意识。通过视频语音、状态定位实时掌握学生的去向,特别要关注夜间未在宿舍的学生。微信从手机基础聊天起家,经过多次迭代已经具备支付、传送文件、创建公众账号等功能,一年之内更新15个版本,逐渐提高用户的忠实度。该理论同样用于学工在线系统,创建初期以统计数据为目的,在使用的过程中不断添加师生畅聊、动态评论、点赞等服务功能,通过跟踪学生需求快速丰富系统功能。

2.5 互联网思维是有精度的大数据思维

互联网强调做决策前要掌握用户的数据,用数据驱动现在,决定未来。掌握数据搜集及数据处理能力将成为辅导员职业能力的关键部分。人性化升级为个性化。例如在正面了解不方便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学生在食堂的刷卡记录,来判断学生是否属于经济困难生。大数据思维的核心是理解数据的价值,通过数据处理得到预判。通过学生借阅图书、学籍学分、上课考勤等校园信息进行挖掘、分析,可以提前预测学生行为。

3 互联网思维下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路径

3.1 遵循用户思维,培养深入理解学生能力

理解学生、满足需求是遵循互联网思维下的最核心职业能力。辅导员要了解新时代大学生的群体特征与社会发展脉搏。新生入学时做好信息采集、录入学工系统的工作,该时间段学生提供的数据信息最为准确。在掌握数据的基础上,通过主题班会、谈心谈话、关注网络动态等方式进一步获取学生需求。要有“去中心化”淡化权威的意识,改“高高在上”为“平等交流”。思想政教育工作是做人的工作,互联网“原住民”更注重话语权与参与感,辅导员要以尊重、平等的心态对待学生,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期待。科学把握新媒体特点,还可以拉近辅导员前辈与新人之间的距离,有利于促进思政教师队伍建设。

3.2 遵循极致思维,培养引爆思政流行能力

通过专注、追求极致的匠人精神,解决学生的痛点、兴奋点需求。首先,辅导员应加强学习、开阔视野,不断优化知识结构,当然,学校可以针对辅导员进行信息技术专业相关培训,比如:学工系统功能解读、热门APP介绍、数据整理软件使用等,提高辅导员借助新媒体开展工作的能力。其次,用贴近学生的流行话语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将有意义的事情通过“抖音”、“快手”等微视频软件做得更加有趣味,大胆创新,提升学生们对思想政治教育新鲜感、认同感、获得感。最后,要通过掌控信息、教育引导、管理干预等方式提升网络信息传播与舆论引导能力。

3.3 遵循平台思维,培养打造共赢生态能力

平台模式的精髓,在于打造一个多主体共赢互利的育人生态圈。马克思曾说过:“我们知道个人是微弱的,但是我们也知道整体就是力量。”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更加突出包容性与互动性,工作内容上要共建,对于基础信息学工部与学院之间可以通过云平台共(下转页)

(上接页)享,避免重复统计,降低工作效率;工作思路上要更加开放,通过校内沙龙、校外培训与更多的思政工作者接触,与别人连接的越多信息量越大,有利于开拓工作路径;工作方法上学会共享,把遇到过的典型案例通过网络与同行分享,同时听取他人的意见,完善自我工作,就像互联网经营中经常出现的开源代码一样,通过协作孕育创新发展途径。

3.4 遵循迭代思维,培养高效率微创新能力

迭代思维的本质是迅速发现学生需求,针对学生反馈及时调整思想政治工作动态。在这方面,辅导员要具备敏锐的观察力,缩小调研与决策的过程,养成快速反应力。通过“微创新”不断对学生管理模式、服务机制优化。学生从这些微小的改进中,體验到辅导员能够重视他们、能够听取他们的声音,同时使学生意识到自身也是推动学校发展的力量,不断认可辅导员的工作。比如:在现有高校学生请假模式中,有的高校仍使用纸质请假单,由于受时间、空间等条件限制,极易花费学生大量精力解决问题。针对这一现象,辅导员可以与信息化办公室联合在学工系统添加请假功能,减掉不必要的资源消耗,让学生们为思政工作点赞。

3.5 遵循大数据思维,培养信息采集分析能力

互联网公司,本质上都是数据公司。通过线上购买、网友互动等数据信息进行挖掘、分析,网上商家很轻松获取用户的爱好与潜在需求。网易云音乐通过用户的听歌记录,开启“心动”模式,通过算法计算推出用户会喜欢的歌曲。辅导员在工作中学会挖掘、分析及预判的能力。以超级校园、学工系统为大数据抓手,进行数字化、智能化管理,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闪光点,激励学生发扬自身的优点,真正做到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思政辅导员用户
课程思政迈向高质量发展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您拨打的用户已恋爱,请稍后再哭
基于用户和电路的攻击识别方法
寓庄于谐:高中思政课堂教学语言活力之彰显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高校辅导员综合素质与能力提升探究
信用卡资深用户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时代诉求与角色定位
“有为”也应“有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