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上海隧道诸光路项目
2019-06-24王文韵
王文韵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1]。项目团队文化,则是团队综合实力、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论文以诸光路项目的团队文化建设为例,分析其在团队建设及工程建设中如何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
【Abstract】In the report of the 19th CPC National Congress,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 pointed out that culture is the soul of a country and a nation. Without a high degree of cultural confidence, and without cultural prosperity, there will be no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1]. Project team cultur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team's comprehensive strength and core competitiveness.Taking the team culture construction of Zhuguang road project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analyzes how to play a positive role in team construction and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关键词】项目管理;管理理念;项目文化;团队精神
【Keywords】project management; management concept; project culture; team spirit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9)04-0106-02
1 引言
诸光路项目团队作为具有5条超大直径盾构法隧道建设经历的集体,既是超大直径盾构法建设的开拓者,更要做好传承者,而其本质则是管理理念、项目文化与团队精神的传承。
项目党支部始终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充分调动党员和群众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持续摸索并总结凝炼多年的超大直径隧道建设管理经验,最终带领项目团队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基于“54321全面建设管理理念”的项目文化之路。
2 项目文化传承之精髓——铸造管理团队灵魂
在诸光路所打造的项目团队文化中,人始终处在核心地位,我们重点关注的是如何打造一支“有灵魂”的项目团队,其方法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2.1 历史感定位,营造使命感
除了在超大直径隧道施工领域“开拓者”这样一张响当当的名片,我们始终不忘做超大直径盾构隧道施工的传承者。在虹梅南路隧道竣工通车的系列活动中,我们邀请员工的家属到隧道通车前的现场,切身感受超大直径盾构隧道带来的震撼,将超大直径隧道建设者的自豪感,无声地传递到下一代身上。
2.2 价值观导入,强调担当感
诸光路项目团队文化建设中导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传承上海隧道“拼搏奉献、争创一流”的企业精神,结合自身特点提出了“落地实干、用于担当”的项目核心价值观,使团队的每一名成员都能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断奋进、砥砺前行。
2.3 幸福感提升,践行责任感
在关注工程建设本身的同时,我们也始终将关注点和落脚点放在“人”的身上。项目党支部切实开展关怀机制建设,并将日常的做法固化为“三室两周一节”的制度。“三室”,即物业化管理的起居室、“悦来越好”医务室、“阅学越強”图书室,全方位满足建设者生活、文化需求;“两周”,即定期举办安全知识竞赛周和电影播放周,丰富建设者业余生活,寓教于乐;“一节”,即两年一次的工地文化节,通过不同主题的文化竞技活动增强团队凝聚力。
我们还开展了“一碗生日面”、党员政治生日、老员工到龄退休仪式、季度标兵评选表彰等系列活动。通过制度将这些好的做法固化下来,真正实现对建设者工作与生活、物质与文化等各方面需求的全方位关注、关心与关怀,真正塑造了一支有灵魂的项目团队。而这份深深根植于对事业的自豪感和无限热爱之上的灵魂,便是我们项目文化传承的精髓。
3 项目文化传承之落地——打造工程管理精品
企业党支部的基本任务,是要在大力推进企业改革、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围绕企业经营管理开展工作。对于项目党支部而言,凝心聚力、精细管理、开拓创新,保证施工生产任务顺利完成是根本任务。而打造精品工程的过程也是团队成员个人价值的体现过程,如何将项目文化切实落地,将其内涵具象化,我们所做的工作体现在以下“三化”。
3.1 管理标准的固化
项目从来不缺少规章制度,缺少的是对规章制度的固化和落实。为此,党支部结合工程建设特点,提出了工程施工管理“五化”建设标准,逐一落实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即施工标准化、管理精细化、管控信息化、生产集约化、人文和谐化,真正让制度发挥作用。
3.2 总体目标的细化
全球一流的隧道及地下空间建设总集成商是隧道股份的企业愿景,同时也是诸光路管理团队的奋斗目标,我们结合自身工程建设特点,对公司的总体目标进行了细化落实,提出了打造人才培养孵化器、成果转化示范点、对外展示新窗口、环境保护净化器四个平台的建设发展目标,并已初见成效。
3.3 项目文化的物化
“技术领先、质量一流”是上海隧道确立的核心竞争力,作为公司大隧道施工的重点项目,我们结合自身特点,实现了对核心竞争力的逐一“物化”。我们依托上海市劳模创新工作室,鼓励党员、群众积极为工程建设献计献策,并提出了以“三型隧道”建设为创新突破口,全面突破现有技术体系,提升工程安全、质量、文明施工水平,从而为项目建设者及周边市民创造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并致力于建设全球首条全预制拼装型的隧道。
4 项目文化传承之升华——承载区域化党建平台
项目团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即党建文化建设。项目党支部借助华漕镇、徐泾镇党委建立“区域化党建工作站”,打造“三大平台”积极发挥作用。
4.1 联动平台——通过党建联建健全协商机制
诸光路项目施工范围大、工期长,周边多涉外学校、高档社区。党支部先后与周边十余家社区、学校、警署等党组织签署共建协议书,通过区域合力联动,建立起“全覆盖、聚群力、同协商”的区域化党建工作站,将原本以项目为中心向周边辐射的传统做法,转变为更高效的多点互通模式,切实将工作站建设成为施工期间与区域内党建主体联动的枢纽机构。
4.2 服务平台——通过党建联建提供双向服务
区域化党建工作站常态化工作机制始终贯穿于工程建设全过程,与施工进度保持同步,及时回应群众诉求。先后协助完成小区围墙改建、安保系统升级、雨水管排管施工及清淤、针对开裂房屋邀请第三方机构进行检测等服务,切实帮助居民解决生活中碰到的实际问题。同时,通过项目党员资助困难家庭、社区党员组织晚会慰问建设者等,进一步为区域内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搭建平台,丰富组织生活形式。
4.3 沟通平台——通过党建联建打通沟通壁垒
我们始终以群众满意为目标,以为民造福为追求,让工程建设的过程同时成为为群众排忧解难的过程,共建文明和谐的施工环境。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创新互动模式,一方面,组织青年突击队在居民区开展科普嘉年华活动;另一方面,邀请居民区“三长”代表、党员骨干走进工地,通过工程信息的透明传递,消除居民疑虑,携手共建和谐社区。我们用真诚换来百姓的理解与支持,真正实现了“零投诉”的可能。
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党建联建活动,连线成面,搞活成片,形成互联互助互补互通的合作,实现各方共赢。将项目文化的作用进一步升华,辐射参建各方及项目周边,以获取社会各方的普遍认同,达成区域命运共同体的共识。
5 成效与反响
“54321全面建设管理理念”是一个相辅相成的有机体,而我们打造的项目团队文化也可以以此归纳为:以“打造诸光路隧道精品工程”的“一个中心”,以“落地实干、勇于担当”这“两种精神”为项目管理核心价值观,以“全预制拼裝型、全数字智能型、全环境友好型”的“三型隧道”建设为突破口,以“施工标准化、管理精细化、管控信息化、生产集约化、人文和谐化”的“五化管理”为基本手段,最终实现“人才培养孵化器、成果转化示范点、对外展示新窗口、环境保护净化器”的“四大载体”建设,并不断拓展工程建设外延,打造团队在超大直径隧道建设市场的“金字招牌”。
作为超大直径隧道建设的开拓者,做好超大直径隧道建设管理理念、团队文化的传承者是我们的初心,更是我们的使命。我们始终坚信,工地文化建设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有继续提升项目各项文化建设,才能更好地制定工作目标、提升工作表现、优化项目管理、凝聚人才,不断超越,不断进步。我们也将持续做好项目管理理念及项目文化建设的积累与总结,以形成可推广、易复制的模板,引领超大直径隧道项目文化建设迈向新的时代。
【参考文献】
【1】编写组.党的十九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印发,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