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汽车的全球梦想
2019-06-24董可馨
董可馨
老一辈的中国汽车人,可能谁也不会想到,中国汽车真正的全球化会从一家民营汽车企业开始。
1950年,中国和前苏联两国政府商定,前苏联援助中国建设156个重点工业项目,其中包括一座现代化的汽车制造厂。6年后,12辆解放牌卡车驶下装配线,标志着中国汽车“共和国长子”的诞生,结束了新中国没有汽车工业的历史。
时光荏苒,63年后,在继承前苏联“衣钵”的俄罗斯,一座由中国汽车企业投资兴建的全工艺汽车制造工厂拔地而起,第一款中国品牌的“全球车”在此下线。由此,正式开启了中国汽车全球化的新征程。
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中国汽车工业的变迁,不禁让人感慨万千。而这一变迁的源头之一,要从三十年前说起。
起?步
20世纪80年代,魏建军一家放弃北京户口附带的各种福利回到保定,开始了艰苦创业。
1990年,在事前没和家人商量的情况下,魏建军承包下濒临破产的长城工业公司,担任总经理。彼时,他一定不会想到,20多年后,他承包下的这家乡镇企业会成为中国汽车行业执牛耳的企业。而实际上,当时摆在他面前的只有两个字:生存。
经过调研,魏建军独辟蹊径,避开了国内轿车市场的红海,大胆进入潜力很大的皮卡车市场。由于长城推出的实用性皮卡质优价廉,很快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从1995年到1998年短短三年,长城产销皮卡销量达到7000余辆,成为国内行业老大。2003年,长城汽车在皮卡和SUV领域分别占据国内市场份额的35%和25%,成为当年双料冠军。
在魏建军看来,长城汽车能取得今天的成绩,得益于对“聚焦”战略的实施。从皮卡,到SUV,长城汽车一步步从小到大、由弱变强。到2018年,长城汽车已经连续三年销量突破百万销量,长期“霸占”国内SUV和皮卡销量冠军宝座。也就在2018年,长城汽车的累计海外销量也超过了60万辆。
发?力
然而,市场总是在变化。
走出国门,拓展更广阔的海外市场,打造有全球竞争力的产品,成就有全球影响力的品牌,是中国汽车企业活下去、且活得好的必然要求。
长城汽车要获得长远发展,必须在此形势下深谋远虑。
正在快速发展的俄罗斯汽车市场进入魏建军的视野。这个市场在去年有着12.8%的增长率,全年销售了180.1万辆汽车,其中SUV车型尤其受到欢迎,卖出了75.9萬辆。
看准了俄罗斯的市场前景,魏建军决心更进一步,在那里果断投产。
他认为,俄罗斯国土面积非常大,而且道路的基础设施并不完整,气候条件也比较差,冰雪天气比较多,所以俄罗斯市场对SUV、对皮卡车型有刚性需求,而这正好是长城汽车的强项。
2014年,图拉工厂项目正式签约。今年6月5日,图拉工厂正式竣工,这也是中国汽车品牌在海外市场投资最大的工厂建设项目。项目总投资5亿美元,规划年产15万辆,本地化率达到65%。
魏建军曾经说过,作为中国汽车人,希望能看到一个属于中国的国际汽车品牌。
与以往我国汽车企业散件组装工厂有所不同的是,位于俄罗斯图拉州乌兹洛瓦亚工业园内图拉工厂是我国汽车企业在海外首个涵盖冲压、焊接、涂装、总装四大生产工艺的整车制造厂,在这里生产的汽车不仅能够覆盖俄罗斯本地市场,也将辐射哈萨克斯坦、阿塞拜疆、摩尔多瓦、吉尔吉斯斯坦等俄罗斯周边国家。
征?程
在风云变幻的国际贸易环境中,图拉工厂的建立也颇具中俄两国关系深化的象征意义。中俄关系经历了“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新阶段”,再到“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两国不断深化战略协作,长城汽车也搭上了这趟快车。
对于长城汽车的海外竞争力,魏建军显得很有自信,“长城汽车已经不是2005年那时候的产品竞争力了,现在我们有自信。”他直言,“长城汽车要把空间留出来,做更多的品牌的培育,品牌价值观方面的传播,包括销售和售后服务的体验,坚持以品牌为导向。”
看得出来,长城汽车想要一改中国汽车品牌在俄罗斯市场的定位。
在魏建军看来,中国汽车工业已经到了走出去的时候了。未来中国汽车品牌全球化面临的不是技术或产品质量问题,而是有没有足够的全球布局、全球驾驭的能力。而这,需要付出更多的资源和精力去挑战。
实际上,长城汽车俄罗斯图拉工厂的竣工投产,其意义是多重的。
之于中国,不仅推动长城汽车全球化战略迈向全新高度,更开启了中国汽车品牌全球化的新征程。
之于俄罗斯,它将带动当地形成汽车制造产业群和下游产业链,进而将推动俄罗斯当地的产业结构进一步转型升级。
更关键的在于,图拉工厂在中俄两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过程中,还将助力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持续深化。
魏建军曾经说过,作为中国汽车人,希望能看到一个属于中国的国际汽车品牌。
现在,他和他的长城汽车正在向这个方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