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朗读指导策略探寻
2019-06-24施海英
施海英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是一种常用手段。通过朗读,无声的文字转变为有声的语言。好的朗读能够助推学生理解文本。基于小学中年段学生的认知特质,他们不宜采用默读,而应采用朗读的方式。这样教师能够对他们进行积极有效的指导。那么,如何指导学生朗读?本文以苏教版教材为例,略谈几点不成熟见解,以求教于大方之家。
一、沉浸式朗读
在小学阶段,许多教师对学生朗读指导很多,但收效甚微。究其原因,在于学生对朗读内容不甚理解,或者没有切实把握。朗读,首先要引导学生沉浸文本,认识到“作者写了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在此基础上,学生才能展开真正的朗读。
一位教师执教苏教版四上《普罗米修斯》,对于课文中第六自然段宙斯惩罚普罗米修斯,是这样引导学生沉浸文本进行朗读的:“在第六自然段,有哪个词语最能表现宙斯对普罗米修斯的惩罚?”有学生认为是“锁”,有学生认为是“沉重”,有学生认为是“啄”,还有学生认为是“凶恶”,等等。“哪一个词能将这些惩罚都概括进去?”于是,学生找到了“折磨”。“什么是折磨呢?”显然,没有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学生对“折磨”一词的感受、体验是肤浅的。为此,教师补充了埃斯库罗斯《被缚的普罗米修斯》中的部分内容,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通过内容补充,学生细读文本,他们想象到“烈日炎炎,普罗米修斯浑身上下被烤焦了”,想象到“雷电劈打在普罗米修斯身上”,想象到“万家灯火时,普罗米修斯被孤零零地绑在悬崖峭壁上,忍受漫长的夜的寂寞”等。有了对文本的深度理解,学生的感情油然而生。这时,教师让学生朗读课文,学生就不再装腔作势,而是带着文本理解,全身心地融入到朗读中去。
在朗读过程中,教师要将学生对文本的感悟融入进去。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以感促读,以情促读,以理促读,朗读,对学生来说才不是一种外在胁迫,而是一种表达内在文本理解的需要。通过沉浸式朗读,学生能深入地把握文本的言意。
二、个性化朗读
学生的朗读不仅仅表示文本意义,也是倾听自我声音的过程。朗读,不仅仅要有意义,更要有意思。有意思,就是对文本形成独特理解、感悟。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文本思维,催生学生文本想象,引导学生展开个性化朗读。
教学苏教版四下《我不是最弱小的》,对于课文中的萨沙和妈妈的对话,“妈妈,爸爸把雨衣给您,您又把雨衣给了我。你们干吗这样做呢?”不同学生基于不同理解,读出了不同语调。如有学生用质问的口气朗读,在句子最后提高语调,认为这是小萨沙不甘心做弱小者;有学生用询问的口气读,认为这是主人公萨沙对妈妈做法的不理解。对同样一句话,不同学生用不同停顿、节奏、语气、音量等来表现,形成不同表达效果,这就是个性化朗读的魅力。
通过个性化朗读,学生能表达自我情思。文本中的同样话语,经过不同学生的不同朗读,就能产生不同表达效果,就能读出无穷意味。个性化朗读,有助于学生赋予文本以意义。在这种朗读中,没有教师的苦口说教,没有无意义地乱贴标签,学生在朗读中自然表达自己的感悟。
三、人格化朗读
朗读是一种发出声音的读,朗读所表现的意义就蕴藏在声音之中。所以,有专家认为,“朗读之美在于它的音响当中”。沉浸式朗读,学生尽管理解了文本,但却显得比较拘谨,学生的精神状态、内在思想、情感不容易表达出来,容易滑向朗读标准化、统一化窠臼。个性化朗读,学生容易拿腔拿调,当你问学生读的是什么时,有学生便支支吾吾,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来。而人格化朗读,却能在文本的客观之象与学生的主观之情、主观之意之间达成某种状态的和谐。这种状态,既能表现文本,又能表达自我。
教学《特殊的葬礼》(苏教版四下),我这样指导学生的朗读:“同学们,如果我们将塞特凯达斯瀑布比作一个人,在你的心中,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对课文中的‘塞特凯达斯瀑布曾经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瀑布,汹涌的河水从悬崖上咆哮而下,滔滔不绝,一泻千里这句话,我们应该怎样朗读?”这时,学生纷纷将“塞特凯达斯瀑布”作为一个人,与他进行“我与你”的平等对话。如有学生说,“塞特凯达斯瀑布是一个大嗓门的人,我们应该将这句话读得如洪钟般响亮”;有学生说,“塞特凯达斯瀑布是一个肌肉强健的人,我们应该将这句话读得铿锵有力”等等。正是通过学生将塞特凯达斯瀑布想象成一个人,文本在学生的眼里就变得生动、活泼起来。学生能真正融入文本之中,同时又能读出自己的个性来。这种“人格化朗读”,既是沉浸式朗讀,又是极富个性化的朗读。
朗读不是随便地让学生发声,而应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同时又能陶冶学生情感,放飞学生想象。人格化朗读,让学生真正成为朗读主体,获得一种快乐体验。人格化朗读,既是学生揣摩、品味文本意义的过程,也是学生丰富自我情感、思想的过程。这个过程是生动的、有意义的。
文本不是外在于学生的朗读对象,它应当成为学生生活、生命的一部分。只有让学生与文本进行积极的对话、交流,让学生将文本纳入自我的生命,从中获得感悟、体验,学生才能真正地展开有意义且富有个性的朗读。通过朗读,学生和文本不断碰撞,并基于文本建构出生命的意义。
作者简介:江苏省启东市长江小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