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视野 民族情怀
2019-06-24谢闻吉
2018年12月12日,国家大剧院音乐厅“上善若水”中国竹笛乐团民族室内乐音乐会中国故事(一)隆重开演。本场音乐会是中国竹笛乐团继“龙笛凤箫话古今”“韵”“箫魂”“笛箫传天籁”“大雅国风”“远古的呼唤”等主题专场音乐会后的又一力作。成立于2012年的中国竹笛乐团,探索各类乐器的融合,发掘竹笛合奏形式的多种可能性,立足东方审美哲学视域,以音乐诠释中国儒、释、道文化。六年以来,声名远扬,演出足迹跨越海内外。
艺术总监张维良先生在11月14日的音乐会新闻发布会上,对中国竹笛乐团2018年音乐会主题做了细致规划。乐团将以中国传统文化“五行”中的“水”为主题,委约新作品,邀请作曲家杨青、Joel Hoffman、梁雷、高平、崔权等,以他们的创新性音乐创作来表达对“水”这一主题文化的感悟。
本场音乐会共演奏了八首作品,分别为《流水行云》《小曲两首》《浪淘沙》《寒渡》《斑驳》《水的光影》《雾凇》《湖景之七》,以“水”为主题,作品各具特色。通过中国竹笛乐团与古筝、二胡、琵琶、颤音琴、马林巴等中外乐器及声乐的合作演绎,由演奏家张维良、张健、李佳、柴帅、宋心馨与指挥家胡彪合作的中国竹笛乐团,从不同的器乐语言与听觉角度抒发对“水”的理解,诠释“上善若水”的中国传统文化理念。
概括起来,本场音乐会体现出三个重要特点:作品创作融汇中国哲学思维,以音乐手段呈现道家文化;外籍作曲家用现代作曲手法创作以“水”为主题的作品和中国作曲家创作对国外的“水”产生感悟的作品,具备国际视野;新作品运用现代作曲手法,以中国传统民间音乐为素材,继承传统文化精神,具有民族音乐情怀。
一、音乐创作中的中国哲学思维
本场音乐会,张维良以演奏家和作曲家的双重身份,携中国竹笛乐团演奏家们登台献艺,由他创作的《流水行云》和《雾凇》首演成功并获广泛好评。两首作品的创作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维,以民族器乐语言叙说中国哲学著作《道德经》中的第八章《上善若水》。道家哲学表现为清静无为,不争名利,核心是强调柔弱胜刚强。老子认为只有柔弱的东西才能长久,具有强大的力量。水,就是最为形象最为典型的例子。而音乐,作为一种能穿透心灵的特殊审美话语,也有着柔弱胜刚强的特质。张维良将深邃的哲思,以艺术化手段融入生动的音符,产生沁人心脾的艺术感染力。他的音乐创作巧妙运用民族和声及五声调式的纵横配合,装饰音与旋律走向的设计富有歌唱性。中国竹笛乐团的演奏看似无序,实则逻辑性精确,感性中透出理性,将现代音乐手法与传统音乐演奏法融合,将民族器乐笛子音色及表现力与中国道家哲学思想二者深度联系,以景抒意、以音带情,颂扬上善若水的哲学思想,拓宽中国民族器乐笛子的表现力。
为八支竹笛、古筝、二胡、琵琶与颤音琴而作的《流水行云》,拉开了音乐会的序幕。此曲意境源于宋代诗人刘镇的《玉楼春·东山探梅》:“冷冷水向桥东去,漠漠云归溪上住。疏风淡月有来时,流水行云无觅处。”张维良以一段富于诗意的文字阐明了自己的创作意图及作品思想内蕴:“至善至柔,绵绵密密,微则无声,巨则汹涌,容纳万物,滋养万物,人生之道,莫过于此。”
樂曲引子部分(谱例1),曲笛声部(1—15小节)以快速的十六分音符,采用级进和模进的旋律发展手法,从很弱到强再到很弱的音量变化,表现了水“至善至柔,绵绵密密”的高贵品格。
乐曲A部分,曲笛声部(36—45小节)运用中弱以及很弱的力度演奏了B、#F和G三个音,通过演奏家精湛的气息与音色的控制,充分展现了“微则无声”的场景以及道家“大音希声”的美学观念。(见谱例2)
在乐曲D部分(114—116小节)和E部分(126—128小节),通过绵绵不断的六连音、音程大跳以及力度的强烈对比,进一步刻画了“巨则汹涌,容纳万物”的思想内涵。
一言以蔽之,整首作品创作手法朴素、自然,演奏虚实相间、动静结合,时而如与世无争的流水,时而又如潇洒飘逸的行云。八支竹笛在不同音高上呈现的和弦不停的转换,音响幽深而奇妙,和弦色彩感浓郁。乐曲暗喻道德高尚的人应该像水一样谦虚、包容,富有逻辑性的音乐旋律也向人们诉说着“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的哲理境界。
张维良为女声、古筝、颤音琴和八支竹笛而作的《雾凇》,意在表达温暖的水遇到恶劣极寒气候,温度骤降时形成的浪漫自然奇观,为听众展现“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般有诗意的画卷。此曲创作手法缜密,旋律布置颇具理性思维,笛、筝、颤音琴由少至多声部叠加,多种不同调式音阶交替进行,使用有限位移调式,音响效果由细腻推至刚强,模拟水形成雾凇时结冰的声响效果。笛与女高音问答时的对话旋律,仿佛是对水的歌颂,对雾凇的赞美。此曲将笛子旋律的理性与女高音、古筝、颤音琴旋律的感性相结合,在严谨中透出灵动与美,蕴含作者对道家文化“上善若水”思想内涵的独特感悟,勾勒出水即使被改变形状也不气馁,仍以泽被万物而不争的品格傲然挺立于世间。
二、国际化的音乐视野
本场音乐会为观众呈现的八首作品,有五首运用现代创作手法,以笛与箫、弓弦乐、弹拨乐、敲击乐之间音色融合为基调,模拟营造了水的各种形态及声响。作品分别采用印象派和声、十二音序列、泛调性、音级集合等写作手法,演奏时又伴以交叉走位的新颖形式,令这些作品具有国际化的音乐视野,体现出不同民族、地域、国度、年龄、文化的作曲家对“水”的不同认识。
中、外作曲家有不同的写作角度,国外作曲家用非中国式的音乐话语来理解“水”,为听众讲述中国故事;中国作曲家用中国的音乐语言来感受外国的“水”。这些作品描写了水的各类形态和不同场景,例如静静流淌的小溪、海浪拍岸、现代梦幻的喷泉、东去的江水、寒冷风雨中渡船、水与光的动与静、严冬结晶的雾凇、平如明镜的湖水等。
加拿大籍作曲家Joel Hoffman认为水的独特品质由流动方式、透明度、声音和颜色决定。他创作的《水的光影》,受到德彪西音乐中动静结合的思想启发,运用印象派和声手法,以谐波停滞感受静止的方式来描写水。乐曲开始部分,新笛声部(30—60小节)运用三连音以及连续的三十二分音符,从小字三组的D通过跳进和级进的旋律发展手法,刻画出了水流的形态,描绘了水从高处顺势而下的场景。谱例如下:
乐曲中间部分,新笛声部(92—121小节)巧妙地运用了音符和休止符,动静结合,形象地描绘了“泉水叮咚”的声音和画面。
中国竹笛乐团在演奏时,将梆笛、曲笛、新笛、低音大笛的音色做了精致而细腻的变化处理,笛子声部纵向形成的和声色彩变化丰富。作品以笛子旋律的和声及音色变化为主线,以琵琶、古筝、二胡、颤音琴旋律的安静平稳为铺垫,模拟水的动与静,寻找水与光和时间周旋以及水的节奏性和纹理性。这是外国作曲家眼中的“水”。
作曲家崔权为音乐会创作了《小曲两首——1.海风琴,2.蓝色喷泉》。《海风琴》运用八支竹笛演奏平均的十二音模仿海浪声,以二胡为中心音模仿海浪拍打岸边的声音,惟妙惟肖地模拟克罗地亚-扎达尔新城市海浪拍打岸边的聚乙烯管形成的具有和谐振腔的音响效果,展现和谐之声与自然之美,让人感受到海水声时而在远处,时而又在眼前。曲调起伏有序,旋律色彩奇异,令人对建筑师的设计灵感由衷叹服。《蓝色喷泉》以八支竹笛与古筝、琵琶、颤音琴旋律叠加,尝试用十一件乐器声响的叠加来代替小规模交响乐队编制,模拟交响化的音乐氛围,富有浪漫的色彩,生动描绘了塞尔维亚-苏博蒂察具有现代设计感的喷泉所发出的此起彼伏的喷水之声。
作曲家梁雷为十支竹笛而作的《湖景之七》缘起于他在纽约北部禅修时,湖边散步见到一只水獭在月光下游泳,其运动轨迹呈“V”字形漂浮扩展。全曲无其他乐器参与,共有十支竹笛演奏。此曲大篇幅使用以气声与音高混合的演奏法,形成具有半模糊音色的略微律动效果,梆笛领奏以音高较模糊的气声吐奏来对其音色自由润色。作曲家还专为演奏家们设计了演绎时的交叉变化走位,竹笛5声部(41—43小节)与竹笛6声部交换位置(如谱例6),竹笛3声部和竹笛4声部(51—59小节)分别与竹笛7声部和竹笛8声部交换位置。
在第85至102小节间,竹笛的十个声部都在舞台上无秩序地自由走动(见谱例7),最终又回到原先的位置,隊形保持呈“V”字来结束全曲。
作品表现声音在平如镜、弱无声的水面上书写作曲家思想的痕迹。这些是中国作曲家眼中国外的“水”。
作曲家杨青创作的《斑驳》,旋律在线与点、拙与灵之间展开,箫韵苍劲有力,大笛低沉内敛,箫笛在古筝点状旋律与中国竹笛乐团线性旋律的反差中若隐若现。箫笛的旋律采用泛调性的创作手法,古筝旋律以音级集合写作手法,演奏中突出温润委婉的箫声,显出箫的音色突出于众乐器的斑驳之状。这是中国作曲家以传统文化为背景,结合现代作曲手法来诠释斑驳的岁月积淀,仿佛带着人们回忆往事,扑朔迷离,沧桑感十足。
三、民族音乐的人文情怀
本场音乐会中,展现中华民族传统音乐魅力,抒发民族音乐情怀的作品有《浪淘沙》《寒渡》和《平沙落雁》(加演)。三首作品,《寒渡》根据中国传统民间音乐为素材结合现代音乐创作手法,《浪淘沙》根据中国潮州筝曲编配,《平沙落雁》则根据中国古琴谱编移即兴演奏。
《浪淘沙》由作曲家杨青根据潮州同名筝曲编配。创作采用八支竹笛为古筝协奏,令人耳目一新。八支竹笛表现向东流淌的江水,以古筝旋律比作北宋文学家苏轼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缅怀英雄临江而歌。在音色、旋律与和声织体方面拓展、探索,乐曲循序变化并富有表现力,展现出“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历史画卷。中国竹笛乐团与古筝的默契合作,将中国民族音乐演绎得舒展自然。
作曲家高平为十支竹笛、古筝、琵琶与打击乐而作的《寒渡》,曲名取自唐代诗人栖白诗句“乱雁鸣寒渡,飞沙入废楼”。乐曲创作源于中国川剧的音乐素材,是高平先生久居国外,对儿时聆听过家乡的川剧产生回忆,以民族器乐笛子的中国元素来描写寒冷的渡口,抒发作者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乐曲开始部分(16—21小节),通过运用笛子的高音区、变化音以及强弱力度的对比,模仿川剧的念白,音乐由静到动,人物形象由远及近。
中间部分(27—33小节),乐曲主要动机和主题旋律出现,运用了复调的发展手法,不同的旋律线相互交织,犹如川剧中多个角色在交流、问答。
乐曲结束部分(98—111小节),多件乐器始终围绕主旋律逐渐展开,感情基调定格为悲切的哀嚎,通过笛子高难度的华彩、极限音、现代节奏的运用,表现出了悲情、高旷的感情基调,生动地再现了川剧的高亢,激越。最后,以庄重有度的音乐氛围来结束全曲。
总之,这首作品借鉴了西方现代创作手法,但仍以展现中国传统文化为主,表达出水会遇到阻力但终能冲破困难,几经起落延绵而进的不屈不挠的精神。
音乐会曲毕,张维良先生为大家加演箫独奏《平沙落雁》,将音乐会推向高潮。此曲为中国古琴名曲,张维良在20世纪90年代编配为箫独奏曲,箫谱见于《箫曲集》(人民音乐出版社)。张维良演奏箫的音色控制奇幻多变,沧桑不失温润,时而气若游丝,模拟单雁远去,时而近在咫尺,模拟群雁飞落沙滩,运用泛音、滑音、颤音、打音、气震音等技巧,典雅、朴素地生动再现黄昏时秋江上雁群此起彼伏的鸣叫声的场景。
结 语
纵观本场中国竹笛乐团民族室内乐音乐会,作曲家和演奏家们借用传统题材,包蕴哲学思维,使用当代化音乐语言描述“上善若水”的精神,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以重奏、合奏、协奏等方式,将笛子与弓弦乐、弹拨乐、打击乐、声乐相融合,诠释五行中“水”的品格。音乐会整合中国民族器乐笛子与中西方乐器及声乐,结合现代音乐元素和中华民族传统音乐素材,运用十二音序列音乐、泛调性、音级集合等创作手法,用笛子等民族器乐的音乐语言来叙述中国故事;同时将竹笛室内乐团民族音乐交响化,生动模拟水的各种形态,诠释水的精神。这拓宽了中国民族器乐在创作和演奏上的表现力,彰显中国传统文化中“上善若水”的哲理内涵。
参考文献
[1] 修海林《民族器乐审美中的人文情怀与审美范畴》,《人民音乐》2009年第8期。
[2] 王明辉、宋克宾《继承传统多元创新——张维良笛箫音乐会有感》,《人民音乐》2016年第8期。
[3] 梁发勇《新剧场新探索新表达——评中国吹打乐剧场〈大笛绞〉》,《人民音乐》2019年第1期。
谢闻吉 武汉音乐学院中国器乐系讲师
(责任编辑 张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