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育人体系优化的原则

2019-06-24谢莉勤

关键词:体系优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形势

谢莉勤

摘 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育人体系优化是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的必然要求,优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必须要坚持“以生为本”、推进协同运转、促进合力生成、坚持可持续发展,形成协同效应。

关键词:新形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优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9)05-0121-04

2017年12月4日,中共教育部党组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纲要》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充分發挥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等方面工作的育人功能,完善育人机制,健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育人体系。《纲要》要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有必要在实践中要把握原则,不断开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

一、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育人质量

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育人体系必须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以生为本”的原则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实际运用和具体体现。马克思指出,人的全面发展指的是个人劳动能力(包括体力的和智力的)充分自由发展;是人的才能与品质的多方面发展;是人的社会关系的丰富和发展,以及个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高校构建科学的思想政治工作育人体系,既要关注教育对象的发展,关注教育者的发展,同时还要推进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之间和谐交往关系的形成。

遵循教育对象的成长规律,是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提。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如何将人的工作做到心里,把人的工作落实落小落细,这就需要我们充分认识和把握教育的对象,把握教育对象的思想和行为特点和发展需求,把握引起其思想和行为产生变化的原因和变化的规律,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循序渐进的教育。高校大学生群体是一个思想非常活跃的群体,这个群体是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成长起来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互联网等新的传播渠道的迅速发展,一方面有力地促进了整个社会的发展进步,为当代大学生的成长提供了较好的物质生活条件,同时,也推动了大学生自立、自强精神,拼搏精神,求真务实精神的形成,为大学生追求平等意识、民主意识、参与意识、效率意识塑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另一方面,市场经济的求利性特征,“一切向钱看”、极端个人主义的负面影响,也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人生价值取向。当代大学生是充满朝气和生机的一代,也是充满困惑和迷茫的一代。如何了解和把握大学生思想行为特征,把握不同群体的大学生的特点、表现和需求,遵循学生思想和行为发展的规律、成长的规律,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亲和力,把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做到学生的心里,这对于所有的思想政治工作者来讲极具挑战,这就要求所有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工作中要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关爱学生、关注学生,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具体诉求,使思想政治工作能够将大学生的成长放在第一位,成为接地气、入人心、暖人心的工作。

培育“四有”好老师,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仅要关注教育对象的发展,同时也要关注教育者的发展,教育者首先要受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讲到,既要把握学生成长的规律,也要把握教师的思想特点和发展要求,教师不仅要以丰富的学养学识影响带动学生,而且还要以高尚的品德教育示范学生,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有着坚定理想信念、高尚道德情操,扎实的学术功底、仁爱之心的教师对学生有着较好的示范作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在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的活动过程中开展的,教师是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是教育的主体。教师不仅要以丰富的学养学识影响带动学生,而且还要以高尚的品德教育示范学生,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有着坚定理想信念、高尚道德情操,扎实的学术功底的教师对学生有着良好的示范作用,也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重要影响。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时深情回忆,“教过我的老师很多,至今我能记得他们的样子,他们教给我知识、交给我做人的道理,让我受益无穷。”[1]“四有”好老师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构建和谐的交往关系,营造思想政治工作育人环境。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共同推进的过程,是人与人“交往”的过程,相互作用的过程。而“交往就是‘人们对人们的加工,提高他们的‘本质力量和‘种属能力彼此作为活动主体而形成”[2]。坚持“以生为本”优化育人体系,要求我们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形成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之间良好的关系,不仅要充分调动教育对象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也要充分调动教育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既要做到“以生为本”也要做到“以师为本”,使主体性原则贯穿整个过程;要求我们不仅要关注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之间和谐关系的形成,而且也应该努力形成教育者与教育者之间、教育对象与教育对象之间、学校与家庭、学校与社会之间和谐关系的形成。

二、坚持合力生成的原则,整合思想政治工作育人力量

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推动体系高效率运转和发展要把握合力的原则,以正合力推动体系的协同运转。马克思在分析社会历史发展的各种力量时指出,“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而其中每一个意志,又是由于许多特殊的生活条件,才成为它所成为的那样。这样就有无数相互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由此就产生出一个合力,即历史结果。”[3]来自不同方向的“无数相互交错的力量”推动历史发展,在思想政治工作运转的过程中也存在着相互交错的力量,“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无数的力”的汇集能否一定形成推动事物朝着科学方向发展的强大动力?社会历史发展的反复性和曲折性给予了我们明确的答复,在思想政治工作运转过程中,虽然有无数个力量在发挥作用,但最终呈现的是不同的表现和结果,“不同的力量通过自觉的教育活动发生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结果表现为正合力、零合力和负合力”[4]。只有形成正合力才能保证体系协同运转。

正合力的形成需要我们确立同一目标,加强系统中环节与环节之间的衔接、要素与要素之间的配合,尽量减少由于各种力量汇集、交融、冲突带来的相互削减、相互掣肘,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正合力的形成,实现体系的优化整合、协同运转。譬如,对于高校育人主体体系来讲,可以分为内部和外部两个系统,内部体系包括高校各职能部门,外部体系包括政府部门、科研院所、行业企业与单位等。如果内部系统各部门之间的教职员工缺乏配合意识,相互掣肘,将会导致主体系统难以有效运行,实践中我们看到,要使内部系统各要素之间、外部系统各要素之间,内部系统与外部系统之间能够有效运转形成合力,需要围绕同一目标完善体系。

党的十八大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要求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又进一步强调,抓住“立德树人”的中心环节。中心环节指的就是工作的主要方面,能够带动全局的方面,起主导作用的方面。“立德树人”的中心环节既体现了中华文明的深厚根基,又体现了时代进步发展的精神,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优化指明了方向,也为整合各方面力量,形成正合力确定了统一的目标。我们只有把“立德树人”的中心环节贯穿到教育教学全过程,充分整合各种资源要素,增强全体教职员工的育人意识,尤其要增强全体员工的优化意识和配合意识,使全体教职员工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不同环节中发挥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作用,才能推动内部环节运转。校外环节需要建立高校与政府部门、科研院所、行业企业与单位之间的校外协同机制,要发挥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和家庭的合力作用。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體系优化的合力生成要围绕“立德树人”的培养目标,整合各方面的力量,用统一的目标、协同内外环节。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优化的合力生成要注重各方面内容的融合、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充分挖掘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并对资源进行深度利用和整合,使它们密切配合,充分发挥各自应有的作用,才能更好地促进体系优化的协同运转。

三、坚持统筹原则,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

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统筹原则,增强体系优化的结构与功能统一。结构是现代科学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一般指的是客观事物构成要素间的稳定联系及其作用方式,包括组织形式、排列顺序、结合方式等,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5]。任何系统都是由其要素按一定结构组成,要素只有依靠结构的联系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只有通过结构的中介,才能把构成系统的各个要素的属性和功能转化为系统的整体属性和功能。思想政治工作是由若干基本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构成的复杂系统,该系统有哪些基本要素,他们相互作用、相互结合的方式如何,这些要素本身又有哪些结构,每一结构在体系中的作用是什么?这是整个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优化必须重视的问题。譬如,在教育要素中,教育的主体结构可分为组织结构和人员结构,或者分为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组织结构由领导决策机构、职能业务机构、群团组织、事业机构、行政工作系统等构成。人员结构一般由政工队伍、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组成。各个结构所处的地位不同,对思想政治教育所要管的对象、内容、要求、发挥的功能是不同的。政工队伍是组织者、领导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力量;教师队伍是具体的实施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坚力量;管理队伍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实施提供后勤保障。结构和功能的统一决定了不同的部门与其承担的职责与发挥的功能应该有一致性。因此,毛泽东同志在讲到各个部门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时就曾经指出过:“思想政治工作各个部门都要负责。共产党应该管,青年团应该管,政府主管部门应该管,学校的校长教师更应该管。”[6]但各个部门管的对象、方式、内容不同,发挥的作用也不同。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优化需要我们运用统筹的原则从理论的角度去把握结构和功能的统一,也就是说需要我们运用整体性的思维去理解、认识结构和功能的统一,并非要求我们仅仅划分出思想政治工作的结构以及每一结构层次所对应的功能,如果以这样的单线思维考虑问题,并不能真正达到体系的优化。我们不仅要划分结构和功能,厘清结构和功能及其关系,更重要的是以整体角度去揭示功能,以整体性思维表达出把握功能应有的方法论。这就要求我们分清结构、陈列功能、从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本身所蕴含的内在结构和层次特性来概括、梳理教育的内外部关系状态,以促使体系内外部关系状态得以维持、改善、发展。

体系优化需要我们运用统筹原则从实践的角度去把握结构和功能的统一,具体来讲就是将统筹原则作为具体的原则贯穿于教育队伍建设、教学内容改革和教育方法途径全过程。其一,队伍建设统筹。思想政治工作的队伍是活动的主要执行者,从人员组成和队伍建设来看,学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骨干力量,而从事其他领域教学的教师和其他方面的管理者也承担着育人的责任。正如在2010年召开的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座谈会上,刘延东同志明确提出的:“全体教师都应该承担教书育人的职责,还要吸收党政领导干部、著名专家学者和英雄模范人物积极参与,努力形成以辅导员和专职教师为骨干,兼职教师为补充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队伍建设统筹要求我们发挥队伍中各个组成部分的特长和优势,寻找最优结构,获取最佳系统效能。其二,内容建设统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发挥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的作用,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切实抓好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教育和深刻领会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定理想信念;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和实践要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教育。不同教育内容在体系结构中的地位不同、功能不同、作用也不同,只有遵循不同教育内容的教育规律及教育对象的接受规律和思想行为发展的规律,实施不同的方法,才能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整体效应。第三,方法途径统筹。进一步加强对传统的方法途径的研究,结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大学生的需要,开拓创新方法体系,充分发挥传统方法的优势,将传统方法和网络新媒体技术相融合。

四、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实现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

可持续发展包含着丰富的内涵,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共同的发展;是一种协调的发展;是一种高效的发展;是一种注重当下面向未来的发展。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优化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就是要求思想政治工作发展既要能够满足当前思想政治工作发展的需要,又要能够不断适应变化了的条件和环境,立足于解决现实问题,又要能够超越现实,实现适应性与超越性发展。

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实现思想政治工作体系适应性与超越性发展,要求我们要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科学的思维方式是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前提。思维方式,是指主体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是一种思维的整体程序与特定的思维活动形式。思维方式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推动思维方式的变更,正如恩格斯所讲:“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包括我们这个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7]科学的思维方式要求我们根据变化的时代对信息及时做出正确的选择、组织和解释;要求我们转变、冲破旧的思维模式的束缚,培养和建立新的、现代化的科学的思维方式。科学思维方式培养是现代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也是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优化的动力。当代社会的发展使我们看到单维度的、线性的思维方式显然已经不能适应多样化的、丰富复杂的信息化、科技化、全球化带来的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挑战。环境的多样性和思想政治工作自身的复杂性要求理论研究这和实践操作者需要形成复杂性思维模式,以整体思维、结构思维、关系思维、过程思维、动态思维等思维方式来把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创新优化的规律。

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必然要求要求我们要有开放性和包容性。开放性和包容性要求思想政治工作发展不能闭关自守,要紧跟时代的要求,要有广阔的胸襟容纳不同学科理论,不断开阔自己的研究空间和研究领域。方法方面,要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引入政治学、心理学、教育学、人类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进行交叉学科研究,创立思想政治工作分支学科,丰富思想政治工作学科体系;内容方面,思想政治工作实践要广泛渗透和根植于社会生活中,社会生活的变迁、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科学技术的改革,网络道德、竞争伦理、生态道德、科技伦理不断延伸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研究取向方面,思想政治工作实践从微观向宏观拓展,从群体主体为主向个体主体延伸,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研究。

实现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构建要关注“人”这个根本命题,关注“人”是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的落脚点。关注围绕“人”形成的现实问题、社会机制以及与之对应的伦理问题、哲学问题。因此,超越性和适应性发展要求体系优化既要着眼于人的现实需要的满足,实际问题的解决,要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实际就是要不断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回答学生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特点问题、难点问题。贴近生活,就是要把教育贯穿于生活全过程,融入课堂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群体育人、网络育人、科研育人中。贴近学生,就是要把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结合起来,要适应学生个体品质发展的需要,适应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特点和思想品德的实际情况,通过教育引导学生形成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8]。适应性和超越性发展要求体系优化还要着眼于人的未来需要的满足,体系的优化要体现现代性、前瞻性,要有立足现在、展望未来的情怀。

总之,思想政治工作的体系优化即是一种理论创新也是一种实践创新,作为理论来讲它是一门系统科学,作为实践来讲它是一项系统工程,作为系统科学和系统工程,只有坚持科学发展理念,坚持正确的原则和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体系才能不断优化,才能高效有序运行。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在北京师范大学考察时号召全国广大教师 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N].人民日报,2014-09-10(01).

〔2〕袁贵仁.马克思的人学思想[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组编.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5〕田鹏颖,赵美艳.思想政治教育哲学[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

〔6〕毛澤东、邓小平、江泽民论思想政治工作[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0.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8〕安娜丽.高校新闻宣传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6):115-117.

(责任编辑 徐阳)

猜你喜欢

体系优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形势
新形势下班集体建设创新的实践与思考
微博舆情对高校思政工作的影响分析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政工作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