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纸质形态在陶瓷设计中的艺术表现

2019-06-24徐婷

陶瓷研究 2019年4期
关键词:屏风折纸艺术作品

徐婷

(巢湖学院,巢湖市,238000)

1 引言

众所周知,陶瓷艺术的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陶瓷最初的产生只是为了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需求,而随着时代的变化,陶瓷艺术作品不仅仅需要具备实用功能,同时也需要满足人们审美和环境装饰的功能。与传统陶瓷艺术作品不同,当代陶艺作品更加注重形式和手法多样化的表现,因此陶瓷艺术创作者在对传统陶瓷工艺的传承下,着重对陶瓷材料和手法方面进行创造性的探索和实践,并运用于陶瓷艺术作品的创作中。

现如今陶瓷艺术创作中,纸质形态是其中比较新颖的表达形式,其本身具备柔美、质朴、外表脆弱、内心坚韧的品性,纸这一种材质看似与陶瓷性质完全不同,但是其形态可以弱化陶瓷所带来的单一质感形态,重点突出其在陶瓷作品中所呈现的不同状态下的元素特征。

2 纸质形态元素分析

纸这一材料对于国人来说,有着无可比拟的情怀,它是我国著名的四大发明之一。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所接触到的纸的形态一般都是平面的,除了纸质的包装,很少在艺术设计作品中看到表现纸质立体形态的作品。因此,在创作过程中,如何充分发挥纸质材料的特征,以及通过何种手法展现纸质的立体形态,这些都是我们需要探索的问题。

纸具备很高的可塑性,如我们可以通过一张平面的纸,平行依次折叠形成飞机、小房子等立体形态,或者用手使劲搓揉,就会将纸从一个平面形态转为立体的纸团形态,而再将纸团铺平也无法回到先前平整光滑的状态(图1),这就是由于纸的可塑性特征。但是纸的类型不同,其可塑性也存在不同的差异。其次,纸具备一定的强度,因此纸有一定的承受力,可以把纸揉搓成纸绳,便能将包装袋提起。纸甚至可以被做成沙发、凳子(图2)。但是不同的纸的所表现出的强度也是不同的,如牛皮纸、瓦楞纸的强度就比较高,绘画和书写用纸的强度相对较低。

基于上文对纸质形态的特征论述后,我分析归纳出其设计方式,如折叠、凹凸、褶皱的表现方式是利用纸质形态的可塑性,层粘的表现手法是利用其强度特性。以下我将从纸质形态在艺术作品中折叠、仿生、空间转换三种不同的设计方式来分别论述。

首先,传统纸扇和屏风的制作可以体现出纸质形态的折叠设计方式。纸扇(图3)在古代是文人雅士所必备的物件,他们时常将自己的诗词书画创作绘制在扇面上,并随身携带,在炎热的天气情况下亦具备纳凉的功能。而屏风与纸扇相比而言大同小异,屏风在空间格局的隔断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它完善不同空间的使用功能,满足了人们对于私密的要求,而且人们可以将自己喜好的装饰绘制于屏风上。华人设计师Kimu lab的纸质扇形屏风(图4),这组屏风将东方文化的精妙和西方现代简约设计结合起来,通过纸质折叠的形态和铝合金框架两种截然不同的材料达到一种平衡。当屏风收起时,简洁的框架营造出空灵与通透的隔断;而当屏风打开之时,又营造出另外一种不同的效果。其整个屏风的设计不仅具有独特的东西方魅力,又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空间的隐私和装饰的作用。由此可见,纸质形态折叠的设计方式不仅让艺术品有美观的价值,更兼具实用的功能。

图1 纸团

图2 纸凳子

图3 中国传统纸扇

图4 Kimu lab 纸质扇形屏风

图5 Olivier 《纸板上的城市》

图6 李洪波的作品《纸质玩具系列》

图8 Paola Paronetto瓦楞纸皱褶作品

其次,自然界的设计元素可以成为纸质形态的仿生设计方式。仿生是艺术设计领域最为常见的设计方式,其创作灵感来源于我们身边所常见花鸟动植物、人物以及其颜色、形态特征等,这些都可以成为纸质形态创作的元素。例如法国装置艺术家Olivier 的作品《纸板上的城市》(图5),他将众多地域特征的建筑形态作为仿生切入点,运用各种形态的纸质形态构建了他的世界,他创作的装置作品有着独树一帜的个人风格,又有着批判、讽刺和诗意的印记。由此看来,纸质形态的仿生设计方式与其它艺术类别有着紧密的联系。

再次,从纸质形态的空间转换角度来看,在创作过程中我们为了让作品的层次和空间感更加丰富,可以将纸质原本的二维状态转变为更为丰富的三维空间形态。例如艺术家李洪波的作品《纸质玩具系列》(图6),这一系列作品将纸质原本的二维状态进行多层次的转变,其作品的独到之处是把无生命特质的物体赋予了其所鲜艳的色彩,加之纸张的连续性、聚散、转折、拉伸、起伏都成为了作品情感演绎和语言传达的重要元素,该作品表现了当代艺术创作者对于纸质这一传统资源的创造性的空间转换,拓宽了当代艺术作品的表现方式。

图7 Ann Van Hoey的作品《Moments of Growth》

图9 Rebecca Wilson 《仿瓷印花纸杯》

3 纸质形态在陶艺作品中元素分析

纸质形态看似是普通的,但是它所带来的创作形式手法是多变的。如何将纸质形态这一元素更加完善的融入陶瓷艺术作品创作中,如何通过纸质形态的融合在陶瓷作品中使作品呈现出个性化的风格,如何将其融入陶瓷作品中更好地诠释艺术家观念情感的变化。我觉得作为一个创作者,这些都这值得我去探索和实践的。

综合上文对于纸质形态创作元素在其他类别艺术作品的应用分析,总结了其在陶瓷艺术创作中的三种主要的表现手法。

最为常见的表现手法就是把纸质形态中折纸的元素应用到陶瓷设计中,折纸这种形态元素有着趣味性、人文情怀、形式美等。从其趣味方面来说,折纸就像是陪伴我们童年的玩伴,记录着儿时的美好天真,它的变化是多种多样的,可以在手中变幻出自己所想要的样子,应用于陶瓷创作中,会使陶瓷本身苍白和冰凉的感觉多了份趣味感;从其人文情怀方面来说,由于折纸浓郁的民俗特性,被用于喜庆以及丧葬等民俗活动中,所以它是一种人与人情感的交流、祝福与寄托方式,具有淳朴的人文情怀,使欣赏者对于陶瓷作品产生共鸣,也使陶瓷作品更具意象美。从其形态应用方面来说,折纸利用纸的可塑性特征,在陶瓷的造型上出现折叠以及陶瓷表面凹凸面的变化,增强了体积感和明暗关系的对比,丰富了陶瓷所呈现的形式美感。如来自比利时陶艺家Ann Van Hoey的作品《Moments of Growth》(如图7),她的这一系列作品采用折纸的元素来设计陶瓷的造型,让陶瓷艺术散发出一种朴实、源于自然而又简洁的视觉形式美感,《Moments of Growth》作品也是其最为出名的一系列陶瓷艺术作品。褶皱,作为纸质形态中的一种表现手法也被广泛地运用于陶瓷创作中。其中,褶是纸质根据创作要求人为产生的痕迹,而皱则是因配合表现褶的舒展与紧迫而出现的不可控的纹路痕迹。纸质形态中的褶与皱的结合在陶瓷艺术中的运用包含了可控因素和不可控因素,这亦是一种陶瓷艺术奇妙的碰撞。在设计创作中,创作者会将褶皱的肌理与自然中的各种花鸟树木等各种类别相借鉴。正是由于这些融合,才会使陶瓷作品具有更好地空间性、体量感、可塑性,与此同时,也使其呈现出灵活而不呆板的艺术效果。意大利陶瓷艺术家Paola Paronetto的作品(如图8)将纸质形态的褶皱元素运用的淋漓尽致,其深受自然材质与极简主义形式美的影响,她的作品看似是随意运用瓦楞纸褶皱的肌理拼贴切面而构成的,但是其作品却是轻巧与体量并存,充满张力。在色彩上选择干净、简单、直白的颜色,与局部块面的金属装饰形成鲜明的对比,更好地突出表现瓦楞纸的形态。

纸雕,这也是较为常见的纸质形态在陶瓷作品的艺术表现形式,其又名纸浮雕,是指纸经过一定工序的雕刻、裁剪、叠加等所呈现的雕塑形态。纸雕将纸原本的结构层次变得更为丰富,其明暗关系的变化也是随着形体的变化而变化,同时,在纸雕的制作中,整体不仅要有高低变化和深浅的强烈对比,还需要中间层次的过度和细微起伏的补充,从而使整体有丰富的层次感。由于纸雕与其它材质的雕刻不同,因而所展现的形式美也有所不同,纸雕作品一般给人以整齐、重复、有秩序的视觉感受。在陶瓷设计创作中,纸雕的融合会使作品更加精巧且有内容,作品也很好地把形式美感彰显出来。如艺术家Rebecca Wilson 的两款作品《仿瓷印花纸杯》(如图9),这两个系列杯子是融入了传统中西方陶瓷装饰风格,一款是取自中国传统的青花装饰,另一个蓝底白花浮雕是取自英国知名的陶瓷品牌韦奇伍德的元素,其作品创作的主要目的讽刺现如今物质生活的过度浪费。

4 总结

通过上文对纸质形态创作元素和创作手法的分析以及艺术家作品案例分析,可以看出纸质形态在陶瓷艺术作品的运用中表现出独特的视觉语言。纸质形态的融合不仅仅丰富了陶瓷作品的情感表述,也大大拓宽了陶瓷艺术创作者的创作思维模式。将具备着悠久历史的纸转变为一种新的艺术表现形式,让当代人对于传统纸文化进行重新审视和传承,具有一定的价值意义。

猜你喜欢

屏风折纸艺术作品
丁 雄艺术作品欣赏
王立新艺术作品欣赏
丁 雄艺术作品欣赏
墨痕临水欲化龙——《草书屏风》赏读
古人为什么喜欢在房子里放置“屏风”
现代红木家具鉴赏
折纸鹦鹉
起马转中炮对屏风马布局探秘
折纸
折纸图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