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窑出土瓷器中的动物玩具探析
2019-06-24马平
马平
(中国矿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江苏,徐州,221116)
1 关于萧窑及其出土玩具
1.1 萧窑及相关研究
萧窑是古代江苏地区著名的民窑之一[1],其窑址在今安徽省萧县白土镇。李禹在《仰止堂记》中开篇“环萧皆山也……”[2],充分说明萧窑能够在此处发展的地理因素。白土镇周围多山石,出产的高岭石质适合制作瓷器,又因此处属于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交通优势凸显,尤其是漕运发达,运河,淮河,倒流河旁出,明朝郦道元《水经注》记载“城東西及南三面皆臨侧獲水”,宋朝晁端中《萧县学记》“萧之为邑负山濒河”[3],如此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促成了萧窑的建造、发展与兴盛,生产陶瓷供给周边四省市百姓日常生活所用。关于萧窑盛期的产量在相关文献资料中并未有确切记载,多是模糊性描述文字,又因萧窑主要生产民用陶瓷,官方史书中关于萧窑的文献资料刊载的内容都极为简单,嘉庆版《萧县志》中也未刊载关于萧窑形制规模及产出的相关内容,只有地方出产白土和红土以及苏轼发现石炭的记录,侧面佐证了萧窑发生发展的缘由;现代考古学方面的记载有20世纪60年代的考古探记两篇,一篇是宋伯胤的《萧窑调查记略》,一篇是胡悦谦的《安徽萧县白土窑》,2016年的中国文物报记载了萧县欧盘遗址发掘概况,2018年考古与文物杂志发表陈超撰写的《安徽萧县萧窑遗址群2014年田野考古调查简报》的记述,除去上述考古文献记录之外,针对萧窑出土瓷器的社会学以及美学角度的研究性文章并不多见。本文主要对萧窑出土瓷器中的动物玩具类型进行分析,探究其造型、施釉方式、釉色特点以及背后的成因。
1.2 萧窑出土玩具种类及样貌
综观萧窑出土陶瓷品类,以生活器具为主,包括碗、盏、盆、钵、杯、豆、壶、盂、盘、虎子、瓶、坛、碟、罐、枕等;部分娱乐性器具,如动物形制玩具,骰子,棋子等;也有祭祀类器具,如少量佛像,明器类型的瓷器。出土器物胎多厚重,质地多粗糙,釉色以白色为主,多施化妆土,另有黄、青、褐、黑等色,一般是素面装饰,施釉色以蘸釉为主,有部分刻花划花装饰,少数釉下彩,部分有纹饰,题材主要是牡丹,草叶,卷云纹,蝴蝶等。其中出土的玩具属于民间玩具类型,以贴近民间生活的器物和动物造型为主,造型上没有过多装饰,除极少印花装饰[4],基本上施以素色釉。玩具类瓷器的出土,侧面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市民生活娱乐以及后代教育状况。
萧窑出土玩具品种以马、羊、牛、狗、鸡、鸭、兔、蛙等常见动物为主,也有仿生的陶埙、骰子、人偶、陶铃等;从尺度上来看,这些动物象形玩具,主要是供孩童玩耍,玩具的釉色以白釉为主,也有黄釉,黑釉,以及白釉黑花。玩具造型上可见匠人们制作时的随心所欲,基本 “都是用一块泥捏成的,有的还在背部加上提梁,是用来系带的,如采集的瓷鸭……”[5],正因为如此,所以这些动物形态简约生动,夸张变形适度,符合儿童认知特点和心理。
数量造型种类图形釉色瓷狗2黑釉一黄釉一images/BZ_56_556_340_938_556.png瓷羊images/BZ_56_556_576_909_788.png1青釉白釉一青釉一瓷马6公分左右瓷蛙青釉3公分左右images/BZ_56_553_828_964_1054.pngimages/BZ_56_565_1119_942_1331.png1 3公分左右尺寸瓷牛2动物埙1褐色釉1images/BZ_56_569_1396_947_1610.png褐色釉images/BZ_56_561_1656_947_1914.pngimages/BZ_56_582_1945_935_2182.png3公分左右六公分左右凤首壶白釉4公分左右6公分左右
从萧窑烧造器物和使用形式来看,大部分器物是供百姓日常所用,用于墓葬类的明器不多,因为当时能够拥有墓室随葬品的多是贵族或者比较富足的人家,平民百姓的生活器物一般不会进入墓葬空间,由此推断萧窑出土动物类型的雕塑,更多的是为了满足儿童的日常认知娱乐,以把玩实用功能为主,动物形雕塑可以很好地承担一部分这样的功能,孩童在触摸玩弄的过程中实现了对动物的感性认知。
萧窑博物馆馆藏出土动物玩具类型,图片来源:作者自拍
2 玩具的作用
首先来分析一下“玩具”两个字。“玩”,是多义字,在这里使用动词含义 ,形声字。从玉,元声。其本义是以手玩弄玉,引申为玩耍,玩赏等意,“具”,是一个会意字,甲骨文字形,上面是“鼎”,下面是双手,表示双手捧着盛有食物的鼎器。具也是多义字,与玩组合使用的是名词,工具,机械之意,玩具的含义即是休闲玩耍的工具[6]。
玩具之“玩”,首要是玩耍,玩耍是动物的天性,既可以锻炼身体技能,又是一种愉悦身心的活动,可以说,玩耍自始至终伴随着人类的发展进程。从原始社会开始,人类一直在与自然抗争,寻求生存机遇,最初在进行狩猎种植的过程中,需要借助外力进行,由选择自然工具到主动制造工具,既磨练了四肢,尤其是手的灵活度,同时锻炼了大脑,不断产生新的想法,制造出更好用的工具,在制造工具的同时,人类的天性也在不断得到释放,辛劳之外的放松嬉戏玩耍必不可少,一些看似无用之物伴随产生,玩具便是其中之一。玩具既包含脱离了实用功能的造型,也包含模拟生产生活的用具,而大多数玩具的制造是为了满足孩童的玩耍和认知需要,一般都是利用随手可得的物质材料进行,比如农业社会中的各种农作物的秸秆、泥土的使用,因此最初的玩具都是生产生活的伴生物,“但总体来说,教化功能仍是第一位的,寓教于乐是其中最核心的内涵”[7]。
据考古发掘报告,我国在新石器时代已经出现了形态各异的陶制玩具,造型以动物类为主,到了东汉时期,玩具已经作为独立商品进入市场,并产生了专门从事玩具生产与制造的手工匠人。河南安阳殷墟中层发现的一个青铜小盒盖,长6厘米。宽4厘米,上有“王作女屯弄”四字铭文。专家认为,“女屯”是一个小女孩的名字,而”弄“是玩弄的意思,小盒子里面的东西虽未发现,但是亦能够证明当时已经出现了专为孩子制作的玩具[8]。
东汉时期,民间玩具得到了较大发展,并且已经进入商品流通市场。《汉书.礼乐志》记载,汉代玩具已有假头、假面、风筝、竹马等种类[9]。东汉王符著《潜夫论.浮侈篇》载:“或作泥车、瓦狗、马骑、倡俳,诸戏弄小儿之具以巧诈”这是有关泥玩具的最早记载[10]。相较泥玩具,陶瓷玩具是以陶土为原材料,经过人手制作和火的洗礼成型,更加坚硬而易于保存,通过施不同釉色,既可以丰富玩具的表面色彩,同时更好地保护玩具,玩耍使用的时间更加长久。萧窑出土的动物类型陶瓷玩具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经历几百年岁月洗礼仍然能够很好地保存到现在。
玩具制作因为面向人群不同,有不同的制作和表现形式。民间玩具,不比文人士大夫追求雅趣,讲究神逸,更没有皇家玩物的雍容华贵,装饰华丽,反应的多是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环境与娱乐方式,也就是世俗日常,更多的是满足感官娱乐等诉求,大多就地取材,以形似为准,造型上比较粗犷,质朴。苏轼在题画诗《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中的著名画论“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虽是在论述艺术品格品鉴方式,却从侧面说明儿童状物以形为准则,而玩具的形似则起到了帮助儿童认知周围事物的作用。萧窑出土的玩具多是日常生活所见的动物类形象,既可以帮助儿童在玩耍中识记形象,了解周围的事物,又反应了劳动人民的朴素审美心态。
3 萧窑出土玩具的造型及釉色
3.1 造型的体积与比例
动物造型的体积感觉非常重要,陶工们在辛劳工作之余制作的陶瓷玩具,充分释放了陶瓷工人的创造天性,他们把对生活的观察和热爱浓缩在小小的动物世界里,随手拿起巴掌大的瓷土,带着轻松与惬意,把脑海中浮现的形象快速捏造成型,不需要对照,那些随处可见的形象早已烙在心底,用双手呈现的造型,体积饱满,形象生动,无需过多细节,比例上已经考虑到孩子的把玩方便,没有过大的体量,一些带有提梁的动物造型,考虑到穿线系带的悬挂玩耍兼具装饰功能,体积会更小一些,大概二三公分的长宽比例,没有提梁的造型尺度稍大一些,最大可以达到五六公分的尺寸。
3.2 造型动态的生活化
萧窑出土的动物造型一般是静态站立,四肢粗短,利于放置,也有部分形态模拟生活场景,如其中一只卧羊,回首远望,嘴唇微张,似在呼唤同伴;出土瓷蛙的造型也是动感十足,四足足尖着地,如同蓄势待跳,而一只卧兔,俯首帖耳,头部半埋进前爪中,眼睛看着前方,似乎在等待着主人的抚摸,生动的动态描绘,充分体现了创作者对生活的观察与体验细致入微,没有对生活的热爱,这些都无法表现出来[11]。
3.3 造型的稳定性与统一性
基于基本用途,萧窑出土的陶瓷玩具造型比较统一,躯干大都呈椭圆或者长圆形,比较丰满,头部以圆形为主,五官特征夸张,易于辨识,且具有童趣,四肢短小圆滑,没有过多装饰部位,方便孩童玩耍,避免产生伤害,以稳定均齐的造型,体现出创作者的高度概括能力,并且时有创造性表现,这种以最熟悉的生活物象为来源的创造是最有生命力的自然表现。
3.4 施釉及釉色呈现
《中国艺术品收藏鉴赏百科全书.陶瓷.萧窑》中记述:“纹饰以印花、绣花、画花为表,题材以折枝花、虫鸟等为多,几何图形较少,显然是受到当时画风的影响”,宋代苏轼曾于元丰元年(公元1078年)与晁补之等人到萧县拱翠堂,为窦墩礼等作《枯木竹石图》,对后世影响巨大,明末至清代乾嘉年间,萧县聚集了大批文人墨客,代表人物为吴作樟、吴柳庵、张太平、刘云巢等,他们或著书赋诗,或研讨书画,被后人称为“龙城画派”,文人墨客的审美取向是影响当时社会审美潮流的最大因素,这些记述显示萧窑烧造在形制与釉色使用上受到当时的文人雅士的影响较大,因此在釉色选择上,除了受制于当时的物料条件,更多的是因为大众的喜好会模仿潮流引领者的趣味,陶工们的制作是为了更好的售卖,因此会关照需求者的品味要求,在釉色呈现上自然受到潮流影响,以素色为美,较少图案化表现,或者以当时文人的绘画风格做参照,进行各种花鸟虫鱼的釉面表现,玩具上的釉色以施满釉为主,如例图中的瓷马满施白釉,部分会分施两色,如例图中的瓷狗背部施黄釉,四肢至腹部施白釉。
4 萧窑出土玩具的朴素自然观
人类的创造设计,多为日用,无论是传统石器、陶器、漆器,还是现代的工业制品,无不是为人类的更好生存或者生活舒适而发展创造出来。“中国的陶瓷艺术,虽然是陶瓷工匠们创造的结晶,但主导其审美方向的,一个是官窑,一个是市场经济,还有就是中国的文人思想,而文人的喜好不仅能影响市场,同时也能影响皇室……”[12],“是瓷器艺术把中国文人的美学追求推演到了一个最高的境界。而这种美学境界的达致决不仅仅是技术所能奏效的,而是一定的思想意识支配了这类技术的探索和成熟。”[13]传统文人雅士的审美情趣是追求朴素雅致自然的先天至境结合,因此对陶瓷釉色的要求是自然天成,反对人工雕琢藻绘,这在宋代达到了美学意识上的顶峰,以此影响到民间的陶瓷器物制作与釉色呈现,在以民用瓷为主的萧窑烧造器物上体现的很是明确,而在陶瓷玩具类的制作上也无不体现出天然成趣的审美方向,追求釉色的自然流淌韵味,形态的拙朴生动,体现世俗生活中的朴素审美追求。
萧窑的陶瓷生产从发端到没落,经历了几个朝代的更迭,造型与釉色的使用也受到不同时期审美潮流的影响。多篇考古学资料记载萧窑烧造最早发端于隋代,没落于元,“萧县的萧窑遗址群遗址点比较分散,但基本是围绕倒流河分布。这些窑址点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有所迁移。时代跨度是从隋代开始或许更早,一直延续到元代才覆灭。”[14]当然,目前的判断凭借的是现有的考古资料,未来或许会有新的发现,重新定义萧窑的产生与终结,但是其产生的自然条件与社会条件却不会有太大变化,兴盛与衰败的原因也没有太大异议。据《萧县志》记载,萧县地区经常旱灾严重,因此一些祈雨仪式会比较普遍,又因濒临古黄河,时有黄泛灾害,土地贫瘠,蝗灾水涝,此是天灾,再加上赋税徭役繁重,匪寇增多,“富者无积贮,贫者不能谋朝夕,加以赋役繁重,竭蹶支持,中产尤为苦累,遭流寇后逃徙四方”[15],因自然灾害导致的迁徙比较常见,清人曾有《水患诗》“洪泽已倾三百里,笙歌犹艳一家欢。燕巢破屋愁无主,鬼哭荒原悔作人”[16],据此推断,天灾人祸是导致萧窑衰败的根本原因,在战乱频仍的年代,百姓背井离乡,辗转求生,因此烧造陶瓷固守一方的田园生活成为梦想。
5 结语
后工业时代,现代人常常忽略了自然之美。人们也会选择到大自然中畅游,可是那种匆忙掠过的游玩很少能够和自然真正沟通,在城市中的生活更是完全陷入与自然隔绝的状态,时间长了,真心流失到哪里,自己早就不知道了。
萧窑出土的动物形象陶瓷玩具,写实前提下的适度夸张变形,极具生活化,带给现代人质朴的田园回忆。回望这些充满生命力的陶瓷玩具,被安置在寂静的展柜中,默默对望着手拿现代通讯工具的人们,似乎在期待着那清脆悦耳的嬉笑声飞起,带着它们回到大自然,再一次感受阳光雨露和泥土的芳香。
注释
[1]《萧县志》萧县传略:“西周,萧为宋邑。东周,萧建国。宋偃王年(前年)宋为齐国所灭,彭城属楚,谓之西楚,萧属楚。秦置萧县,属洒水郡。西汉,洒水郡改名沛郡,萧县属沛郡。”安徽萧县地处黄淮平原东部,介于江苏徐州与河南永城之间,向北不远与鲁南地区相望,属于”苏鲁豫皖交界地区”这样一个大的区域范围内。历史上的萧县屡次被更改隶属关系,基本上以徐州属地为主,直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期间又有几次更变,最终萧县归属安徽宿州市属。“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属皖北行政公署宿县专区。1953年2月,属江苏省徐州专区。1955年4月1日,属安徽省宿县专员公署。1956年属蚌埠专员公署。1961年属宿县专员公署。1998年12月6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宿县地区,设立地级宿州市,萧县属宿州市至今。”
[2]潘镕 沈学渊《萧县志》P1123[M]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印行,清嘉庆十九年刊本,中华民国63年6月
[3]潘镕 沈学渊,《萧县志》P127
[4]萧窑博物馆藏品动物玩具无过多装饰,其他出土陶瓷装饰手法有刻花,墨彩画花,剔花,印花等图案装饰手法,见于宋伯胤《萧窑调查记略》以及胡悦谦《安徽萧县白土窑》两篇考古调查报告图录中
[5]宋伯胤,《萧窑调查记略》[J].考古 ,1962(3)
[6]百度百科
[7]刘先福,《民俗学视角下的传统玩具研究》,民艺,2019
[8]转载自孙欣《民,间玩具》P005
[9]转载自孙欣《民间玩具》P006
[10]转载自孙欣《民间玩具》P007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11]见文中图表
[12]方李莉,《中国陶瓷史》齐鲁书社P20
[13]方李莉,《中国陶瓷史》齐鲁书社P22
[14]陈超,《安徽萧县萧窑遗址群2014年田野考古调查简报》,考古与文物,2018年6期
[15]潘镕 沈学渊,《萧县志》P134
[16]黄均宰,《金壶七墨全集》,金壶浪墨卷三,P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