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海博,铁与火的诗意表达
2019-06-24邢树坤摄影苗卫钟
文 / 邢树坤 摄影 / 苗卫钟
铁是冷的,火是热的,心是灵的,血是烫的。郭海博铁板浮雕艺术,有一种“动”的张力,也有一种“静”的纯美。他用他的生命讴歌生活,将他的创造奉献时代、奉献社会。
郭海博,汉族,1962年2月出生。美术编审。2004年10月荣获联合国教科文国际民间艺术组织授予的“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称号;2006年5月荣获河北省政府“河北省一级工艺美术大师”称号;2014年12月被认定批准为河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郭氏铁板浮雕艺术”的传承人;2016年荣获“中国工美行业艺术大师”称号。
像所有创造者一样,郭海博铁板浮雕艺术,具有原创性质。
铁,折射了创造者的坚强意志。走进郭海博艺术创作工作室,令人印象深刻的第一眼,是它的主人像个铁匠:一袭牛仔布围裙,一副防护眼镜,一双帆布手套,平日里温文尔雅的郭海博,刹那间变成了一尊气灌神凝的壮硕金刚。工作室面积不大,坚固的工作台居于室中央,老虎钳相当于铁砧,低垂的照明灯明晃晃耀眼。在一整面墙大的工具架上,井井有条地摆放了几十把锤子、几十把錾子以及各式各样的器具。当郭海博操起锤子,“叮叮当当”地在铁板上捶打着自己心中的图景时,那一副专注的神态,便仿佛置身于世外。在普通人的观念里,铁是十分坚硬的,但尽管是“硬碰硬”,相比于郭海博智慧的犀利与意志的坚强,铁的坚硬也就算不得什么了。
火,烧灼出艺术的色泽。一提起火来,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远古伟大的燧人氏以及去天堂为人类盗取火种的普罗米修斯。科学证明,由于使用火而让人类进化实现一个巨大的跨越。郭海博将气焊、喷灯之火用于铁板浮雕“窑变”般的着色,除了经验的累积与技艺的把握,听凭自然运气的成分也是有的。火,升华了郭海博的铁板浮雕艺术,幻化出无数意料之外的神奇色泽。《圣经》记载:上帝说“要有光”,于是有了光。郭海博的铁板浮雕,仿佛就带有上帝所要求的光芒与色泽。
才华,支撑起创造的广阔天地。人们要做成、做好一件事,一因一果的时候少,多因一果的时候多。然而,对于像郭海博这样一位成就了一门艺术的人来说,要使铁板浮雕技艺成熟并为社会所接受,那难度,便可以说更是不会少于十因一果、百因一果了。雕塑,作为“瞬间的静态与永恒的凝固”艺术,从古希腊时代开始,就被认定为难度与高雅的典范。铁板浮雕作为带有鲜明工业时代特点的一种创新艺术,从原料开始,到物理化学性质、到工艺、到对象表现、到造型设计、到审美意图的达成,环环扣扣需要做数不清的单独把控与有机对接,每一步都从猜想与摸索开始,无论哪个细节出现问题都会导致功败垂成。所以,有没有才华,在铁板浮雕艺术创作中显得至关重要。凡是搞艺术的人都深知:搞艺术需要天赋,艺术到最后拼的不是勤奋、功力、师承与技术,是拼天赋。而对于发明家来说,一项发明的成功,就非需要天才不可了。大发明家爱迪生有言曰:“天才,是99%的汗水加上1%的灵感;但是,这1%的灵感比那99%的汗水却重要得多。”是的,若非郭海博天赋卓异,便无法解释铁板浮雕现象。正是基于此,郭海博获得过两个崇高荣誉:2014年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称号;2016年他荣获“中国工美行业艺术大师”荣誉称号。
铁板浮雕作为带有鲜明工业时代特点的一种创新艺术,从原料开始、到物理化学性质、到工艺、到对象表现、到造型设计、到审美意图的达成,环环扣扣需要做数不清的单独把控与有机对接,每一步都从猜想与摸索开始,无论哪个细节出现问题都会导致功败垂成。
《奶奶的故事》 郭海博 100cm×80cm
《农忙》 郭海博 140cm×100cm
《奔腾时代》 郭墨涵 120cmX100cm
情怀,抒写梦想之美。在雕塑界有一个共识:雕塑是创作者情感的宣泄。郭海博是深情之人,他之情,是博爱之情,是家国天下之情。这种情,上干云霄,下接地气,更表现为实践的行动力。他的艺术创作,植根于对自然与人世的写生和采风,因此而真实、生动。30多年来,他的足迹深入太行山的边角旮旯,不仅亲近山民,而且契合生活。别人去西藏是浮光掠影,他去西藏遍及前藏、后藏,以及川藏区、青藏区、甘藏区、滇藏区。“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他把握住了艺术之源,“现实比梦想实惠,但梦想才是更真实的现实”,他作品中表达的美是真的美。厚积薄发,大道至简,郭海博的铁板浮雕艺术像火山一样开启了喷口,精美的艺术作品源源不断喷薄而出:《晨曦》《丑娃》《秋韵》《甘珠尔》《酥油茶飘香的地方》……一系列作品在国家级美术、工艺美术大展上摘金夺银。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贡献。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正是靠了这样一代代人的勇敢担当,遂将我们历史悠久的荣光丰富、加厚、延展向前。如今,郭海博的女儿郭墨涵,在其耳濡目染和言传身教下,经过十多年的学习与实践基本掌握了郭氏铁板浮雕的制作技法。为了能使郭氏铁板浮雕艺术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创新,郭墨涵还于2007-2011年于广东海洋大学艺术设计专业进行了学习深造,为郭氏铁板浮雕艺术能发扬光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郭海博指导女儿郭墨涵进行铁板浮雕艺术创作
国外师生前往郭海博铁板浮雕艺术馆、艺术工作室参观、学习、体验铁板浮雕制作技艺。
郭海博与女儿郭墨涵在进行铁板浮雕、彩铜浮雕艺术创作的同时,还积极践行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在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了“郭海博铁板浮雕艺术馆”“郭墨涵铁板浮雕艺术工作室”“大学生铁板浮雕研学基地”,为学生提供了“学中做,做中学”产教研结合的实训场所。
如今,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和来自孟加拉国、蒙古国、缅甸等国家的留学生以及澳大利亚和欧洲的游学师生们,前往郭海博铁板浮雕艺术馆、郭墨涵铁板浮雕艺术工作室参观、学习、体验铁板浮雕制作技艺。通过郭海博、郭墨涵的指导,学生们近距离感受到了优秀传统艺术的魅力,同时在他们心中也埋下了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及发展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