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柘岱口鲜食甘薯品种引种试验简报

2019-06-24方颖王杰陆国权田薇

浙江农业科学 2019年6期
关键词:西农食味甘薯

方颖,王杰,陆国权,田薇

(1.遂昌县柘岱口乡农业推广服务中心,浙江 遂昌 323318; 2.遂昌县农业农村局,浙江 遂昌 323300; 3.浙江农林大学,浙江 杭州 311300)

甘薯不仅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是重要的能源作物,在国民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地位[1]。遂昌柘岱口乡种植浙薯13已有20余年,长时间同一作物品种的种植,产生了连作障碍,甘薯不仅产量低,品质也相对较差。为解决连作障碍,帮助农民增产增收,特进行鲜食甘薯新品种引种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试验在柘岱口乡五星岙头村进行,试验田土质为砂壤土,地势平坦,四周开阔,前作为浙薯13。

参试品种分别为龙9、心香、西农431、贵字138、普32、浙菜薯726、南薯88、徐32、秦7、秦5、515、湘菜2、苏薯8号、台湾英沟、烟25、徐紫薯8号、166-7、浙薯13及本地苹果番薯。

1.2 处理设计

以品种为处理,浙薯13为对照(CK)进行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小区面积20 m2,重复3次。单行种植,行距80 cm,株距30 cm,平均每667 m2扦插 2 668株。

2018年5月中旬至6月上旬扦插,插前精细整地,将土壤用黑色薄膜覆盖进行土壤高温消毒,扦插时每667 m2用复合肥100 kg作底肥,7月20 日进行第1次中耕除草,8月16日进行第2次中耕除草,9月18日进行第3次中耕除草。心香于9月13日收获,10月22日全部品种收获。

1.3 检测项目

收获时进行考种和测产,并进行食味品评。食味从质地、纤维、风味、外观、甜度、黏性6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总分为5分。

2 结果与分析

2.1 产量

表1表明,新引进的品种中有3个品种比对照浙薯13产量高,依次为南薯88、心香、普32,分

表1 参试甘薯品种的产量与食味表现

别比对照增产69.0%、55.0%、12.9%。其后依次为苏薯8号、苹果番薯(本地)、湘菜2、龙9、515、浙菜薯726、贵字138、西农431、台湾英沟、秦5、徐32、秦7、烟25。其中,南薯88、心香2个品种比对照增产达到极显著水平,普32比对照增产达到显著水平;比对照减产的品种除苏薯8号外,其余全部比对照减产达到极显著水平,其中,徐紫薯8号与166-7品种未结薯。

2.2 品质

表1表明,普32、台湾英沟、西农431品种食味得分比对照浙薯13高。其中,台湾英沟评分最高,综合评分达到4.38分,其后依次为西农431、普32。

3 小结与讨论

667 m2产量南薯88为 1 601 kg,在新引进品种中产量最高,增产幅度最大,适合柘岱口乡自然条件,但食味评价较浙薯13低,明年继续试种,研究其加工特性。

心香667 m2产量为1 467 kg,在新引进品种中,产量第二,比浙薯13增产55%,适合柘岱口乡自然条件,但食味评价较低,纤维较多,明年继续引种,研究其加工特性。

667 m2产量普32产量1 069 kg,比浙薯13增产12.9%,食味评价比浙薯13高,适合柘岱口乡自然条件,可推广种植。

西农431、台湾英沟2个品种食味评价比浙薯13高,但产量低,比浙薯13减产达极显著水平,可作为优质薯推广。

其他引进甘薯品种产量较浙薯13低,食味评价也不突出,不建议推广种植。

猜你喜欢

西农食味甘薯
宝鸡市2020-2021年水地小麦新品种产量性状调查分析
甘薯种植技术及实施要点分析
西农系列小麦品种在连云港地区种植筛选试验
基于3种方法的西南杂交籼稻稻米食味评价及品种优选
益生菌发酵甘薯汁的工艺优化
陕西历代小麦品种籽粒硬度演变规律研究
国审高产多抗广适小麦新品种—西农100
食味知人:贾宝玉的三个饮食场景
多管齐下 防好甘薯黑斑病
关于中国粳稻品种的食味品尝评价的研究
—— 品尝员的识别能力与适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