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影镜头语言在数字绘画构图中的应用

2019-06-24张宇鲁迅美术学院副教授

中国民族美术 2019年3期
关键词:景别观者景物

文/图:张宇 鲁迅美术学院副教授

动画片《功夫熊猫》截图

数字绘画是指通过运用相应的电脑软件和数字绘图工具在电脑上进行的绘画创作,简而言之,就是用数字手段创作的绘画作品。数字绘画作为绘画门类中新的一门专业,不仅可以用于模拟传统绘画原作,再现传统绘画的形式语言之美,生成独立于现实世界之外的“拟像”,而且还有其自身独特的艺术语言与表现形式。电影镜头是指摄影机从开机到关机不间断地拍摄下来的全部影像,是影片结构的基本组成单位。语言有狭义与广义之分,镜头语言是广义范畴的语言。早期人们常把电影称作“活动的绘画”或“活动的照相”,由此延袭下来,人们习惯把一个电影镜头叫做电影画面。电影和绘画都是通过具有明显边缘的两度空间平面,向观者传递画面所要表达的意图。构图是指根据题材和主题思想的要求,把要表现的形象适当地组织起来,构成一个协调的完整的画面。在当下我们的数字绘画教学中,我们通过跨专业,借助电影镜头语言中制约画面形式的视点、景别、角度与光等来拓展数字绘画在构图上的更多可能性,并以此强化画面的视觉表现效果。

数字绘画风景练习 雷宇昂

数字插画《原始人》 张心凯

一、镜头语言中的视点与数字绘画的视觉流程设计

镜头语言中的视点包括主观视点和客观视点,无论是哪一种,在镜头画面上都有一个视觉焦点,即被观察的中心。处于此焦点上的可见物,总是被看得最清楚,而处于焦点之外的事物会因此而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模糊。电影画面内容有主体和陪体之分,为利于突出主体,主体的位置就安排在焦点处,使其一目了然,给观者产生强烈的、特定的心理影响。如动画片《功夫熊猫》中焦点落在了画面主体熊猫阿宝身上。在数字绘画构图中,我们比照电影中的视觉焦点,首先要确定的就是画面的焦点位置,或者说画面的视觉中心。雷宇昂的数字绘画风景练习,把画面的中心位置给了建筑物,其他的山、树木则安排在模糊区域。这个画面视觉中心位置是受人的心理与生理影响,按照视觉阅读习惯形成的,是画面中最能引起人们注意的区域,它决定观者在视力范围的有效区域里先看到什么。这个视觉中心的主体要么是整幅画面最亮处,要么是画面最暗处,画面中最黑、最白或者说最暗和最亮之处都会在第一时间吸引观者的视觉注意。

视觉力平衡图

电影镜头画面是流动的,通过画面对观者的视觉进行引导,将视线随信息安排在视觉流程的停留点上。比如带有景深的镜头画面,根据内容需要,可以随时调整焦点的位置,但不同的位置会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按照阿恩海姆视觉心理学理论,焦点安排在画面上部,比画面下部更引人注目,主体位于此处会给人一种积极向上、提升、轻松、愉悦之感;位于画面下部通常会给人沉重、下沉、稳定之感。焦点在画面左侧比右侧更容易吸引观者注意,左侧感觉舒展、轻便、自由、富于动感;右侧则给人拘谨、紧凑、沉重的感觉。在数字绘画构图中,我们从镜头画面中焦点的变换或移动获得启示,在构图中为观者设定视觉走向,确定其观看路线,使观者视线由左到右或由下至上,反之亦成立,从画面一个视觉中心向另一个次视觉中心移动,依次延续,直至完成整个视觉流程的设计。

另外,人的视觉倾向于感知连续的整体,而不是分散的个体。人在其身体和精神发展的所有阶段,都在追逐平衡。我们在设计视觉流程时,要注意画面中各个视觉中心所形成的各种力,它们之间相互作用使平衡处于变化之中。如视觉力平衡图,流动的黑色原点代表视觉力,因其在画面中最黑,也就成为画面的视觉中心。人的视觉是流动的,不管黑色圆处于画面哪个位置,那些构成这个隐蔽结构的所有要素所具有的力,都会同时作用于它。每一要素的相对力量和这一要素与黑色圆的距离共同决定了它在整个力的式样中所起的作用。无疑,黑色圆若处在中心点,所有的力都是相互平衡的,但如果偏离中心点,平衡就被打破。平衡意味着一幅作品的构图,其形状、方向、位置诸要素之间的关系都是确定的,不允许这其中的任何要素有些微的改变。观者的阅读顺序可由画面中心开始,逐次展开。这种平衡的构图样式会给观者带来审美的愉悦。

二、镜头的角度与数字画面构图的张力

镜头的角度是指观察事物的角度,它是决定构图的关键。观察角度不同,所画出的画面气氛也有差别。当视点平行于被观察物时,形成的透视角度叫做平角;低于被观察物体时,形成的透视角度叫做仰角;高于被观察物体时,形成的透视角度叫做俯角。将镜头的角度应用于数字绘画构图中,就会使画面构图打破传统绘画中常用的三角形、C形、圆形、S形、T形与水平式等构图,在构图上形成仰俯等大开大合的特殊画面形式。

仰角镜头既可以拍摄空中景物,也可以拍摄地上景物。景物的地平线处于下部或下部画外。仰拍地上景物时,近处景物高耸于地平线上,醒目突出,后景物被前景物遮挡,得不到表现,有净化背景的作用;当有后景物出现时,有被压缩在地平线上的感觉,画面中竖向的线条有向上方透视集中的趋势。尤其是用广角镜头仰拍某些场面,高耸的近景和压缩的远景可造成强烈的透视对比。在数字绘画构图时如果采用仰角构图,在主题上适合选择表现崇高、伟大、庄严的气势。具体绘制时应注意近处的人物由于特殊角度容易造成透视变形,有时为了达到某种目的,亦可利用透视变形造成夸张的效果。

镜头角度示意图

数字绘画仰角练习 雷宇昂

极端的超广角透视图

景别示意图

数字绘画超广角构图练习 雷宇昂

数字绘画超广角构图 臧鑫

数字绘画大远景练习 雷宇昂

数字绘画全景《冬日》 臧鑫

俯角镜头主要用于表现视平线以下的景物。地平线在画面中处于上部或上部画外。俯拍低处景物时,近处景物的地面位置在画面底部,远处景物在上部,分布在地平面上的远近景物清晰可见,能展现景物明确的空间位置,造成空间深度感(垂直拍摄时例外),画面中竖向的线条有向下方透视集中的趋势。如果采用广角镜头俯拍某些场景,在楼房高处拍摄街景,建筑物的顶部与地面景色能构成远近景强烈的透视对比,有配景缩小的效果。如果数字绘画的主题是描述环境特色的,可以用此种构图样式来造成压抑、低沉的气氛;如果表现的是观众场面则会产生壮观、宏伟的气势。

另外,还有倾斜镜头、鱼眼镜头等更特殊的角度。倾斜镜头的画面是偏离中心的,画面主体看上去倾斜、失去平衡。所有元素都是歪斜的,充满不稳定和不确定性。在数字绘画中如果采用这种倾斜构图,观者会产生沿运动方向下滑的感觉,显示出所有方向都隐藏着莫名的威胁,使观者感觉焦虑、紧张并希望能够采取某种心理动作稳定下来。鱼眼镜头是一种极端的超广角镜头,形成五点透视。在数字绘画中采取这种构图,会使画面构成极具戏剧性。

三、镜头的景别与数字画面构图的信息量

电影镜头的景别是指被摄主体在画面中所呈现的范围。景别的划分依据以被摄主体(景物)所占的画幅面积比例大小为标准,分为远景(1/2)、全景(1/1)、中景(膝盖)、近景(胸)和特写(头肩),也可以再细分出中近景(半身)、大全景(31/4)、大远景(1/4)以及大特写(五官)等。数字绘画在构图中根据画面主旨需要选择不同的景别,可以有效地控制画面信息量的多少,同时发挥出该景别应有的作用。

远景主要用于表现广阔场面,比如自然景色、盛大的群众活动场面等。远景提供的视野宽广,能包括广大的空间,以表现环境气势为主,人物在其中显得极小,相当于从很远的距离观看景物和人物,看不清对象细部。数字绘画在构图上可以用此景别来展示事件发生的环境规模,抒发情感、渲染气氛。构图时注意地平线要突出,不用画前景,通过深远的景物和开阔的视野将观者的视线引向远方。

全景可以使观众看清人物的形体动作以及人物与环境的关系,是表现成年人全身或场景全貌的电影画面。数字绘画采用这种构图,可使主体形象完整、突出,但构图时要防止喧宾夺主,注意各元素之间的调配关系。

中景表现成年人体膝盖以上或场景局部的电影画面,可使观众看清人物半身的形体动作和情绪交流。数字绘画采用中景构图,其画面应该是带有叙事性的,这个景别有利于交待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关系。在具体构图时应将情节的中心点放在画面结构的中心位置上,并将人物上半身动势最为活跃和明显的手臂活动完整而突出地呈现出来。另外,也要给人物形体动作和情绪交流的活动空间。

近景是表现成年人体胸部以上或物体局部的电影画面。运用近景时,可以展示出人物心理活动的面部表情和细微动作,使观众看清人物,容易产生交流。数字绘画采用这种景别构图时,可以把主体安排在画面结构中心,背景要力求简洁,避免表现多人物的情节性场面。

特写是表现成年人体肩部以上的头部或某些被摄对象细部的电影画面。在数字绘画构图中采用这种景别,若是表现人物主题的可以把人和物从环境中强调出来,能将角色细微的表情和某一瞬间的心灵信息传达给观者,而且能细腻地刻画出人物性格和情绪。若是表现某一物体细部特征,可以揭示出特定的含义,在视觉中贴近观者同时给观者视觉、心理以强烈的感染。这种画面因其具有极其鲜明、强烈的视觉效果,构图时力求饱满,对形象的处理宁大勿小。

四、镜头中的光影与数字绘画构图的多层次

电影镜头中的光多种多样,按光源类型可分为自然光与人造光;按光线的性质可分为直射光和散射光;按光源的投射方向可分为顺光、侧顺光、侧光、侧逆光、逆光、顶光和脚光;按光的造型的性质可分为主光和副光;按影调可分为高调、低调、软调、硬调和中间调。镜头

自然光与人照光混合练习 雷宇昂

献忠沉银》中的数字插画 张心凯

《张中的光具有造型、构图作用,可以表现出被摄对象的质感、立体感、空间感等。通过多种光线处理,对人物和环境加以渲染,可以展现人物的形象、情绪与性格,从而增强画面的情绪感染力。数字绘画充分利用镜头光影、明暗、光色等配置方法,并将其恰当地运用到画面构图之中形成明暗深浅的变化,不仅会使物体的轮廓、结构鲜明,色彩丰富,画面层次增强,而且会达到突出画面主体和平衡画面构图的目的。

光影是一幅画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营造气氛的重要因素,通过光照射角度以及光影强弱形成的造型和色彩都能营造出不同的气氛。而气氛的传达能够触及观者的情绪,打动观者并产生共鸣,不同的气氛可以传递给观众紧张、兴奋、沮丧、恐惧、高兴、热烈、冷漠、积极、消极等不同的情绪。如《张献忠沉银》中的数字插画,水中闪闪的波光使画面充满了浓郁的抒情气氛。

总之,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数字技术的日趋成熟与繁荣,带给我们在传统思维里难以企及的绘画表现类型——数字绘画。数字绘画的艺术美感,是人与数字作品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主观感受,而这些感受的主要来源就是数字绘画所呈现的画面形式。所以,在当下数字绘画教学中,我们通过跨专业,借助电影镜头语言中制约画面形式的视点、景别、角度与光等,拓展数字绘画构图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在数字绘画创新形式上寻找更多的可能性,从而增强数字绘画的视觉表现力,为数字绘画进一步获得长足发展而助力。

猜你喜欢

景别观者景物
四时景物皆成趣
端午节观龙舟赛
精神的自由,人性的桎梏
浅析电视剧叙事艺术与画面技术的结合
光影行者
心中的景致
写好家乡的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