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与分化的历史考察

2019-06-23赵博宇孙琰

现代经济信息 2019年7期
关键词:国共合作分化

赵博宇 孙琰

摘要:1921年1月至1924年7月是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第一次合作,当时的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帝国主义与地方军阀相勾结,压迫与剥削着中国。在民族存亡的危机时刻,国共统一战线建立了起来,通过合作拯救了水深火热中的中国,化解了民族危机,合作虽然实现了最初的目标,不过合作的结果却是破裂。本文笔者将通过分析国共第一次合作的成因以及合作过程,对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形成与分化进行一次历史考察。

关键词:国共合作;形成;分化

中图分类号:D2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9)010-0436-01

引言

国共第一次合作对于推动我国的发展具有很重要的历史意义,它基本消灭了国内封建割据的局面,对于祖国统一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现在存在着许多关于国共第一次合作的资料,包括共产党方面、国民党方面以及国际上其他国家均有相关记载。这些资料帮助我们从历史的角度更全面地分析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形成与分化。下面笔者将从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形成原因、过程、经验教训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成因

(一)共同的奋斗目标

在1840年的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人民生活苦不堪言,这其后的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维新变法等运动都是中国人救亡图存所做的努力,但都有各自的历史局限性。1926年,随着要求民主与国家独立的呼声日益高涨,国共两党基于共同的国家利益与民族利益,以打倒列强,消除军阀,实现反帝国主义反封建制度为共同的奋斗目标,终于达成了国共第一次合作[1]。共同的奋斗目标是国共两党达成合作的重要前提。没有这一前提,代表不同利益的政党就无法站在统一战线。

(二)同样的艰难处境

国共两党虽是两个代表不同群体利益的政党,但它们同属于中国这个大群体。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的处境就很艰难,当外来侵略者的野心日益膨胀,企图对中国加大剥削力度,全体中国人都承受着同样的外界压力与危机。要想抵抗帝国主义与封建军阀相互勾结构成的力量,国共两党就必须暂时抛开利益冲突,团结起来,枪口一致对外。正如陈独秀所说的:“凡属民主革命的分子,若真要革命,便应该集中在民主革命的中国国民党,使他成为一个强有力的革命党,才有打倒军阀哦希望,若是大家都想别树一帜,只有使革命势力分散不能集中,只有使北洋军阀延长生命[2]。”

(三)两党在思想、力量、名望等方面的互补性

国民党的前身同盟会成立于1905年,而共产党到1921年才正式成立,国民党的影响力以及社会地位是当时的共产党望尘莫及的。这就使得共产党无法独自团结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与敌人抗争。国共达成合作,可以集齐共产党的先进意识、先进理论以及国民党强大的影响力和武装力量,有利于团结一切力量与敌人进行抗争,增加革命的胜算。

二、第一次国共合作的过程分析

(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合作得以形成的重要因素

19世纪20年代的中国,在政治上主权不完整,经济上生产力不先进,内忧外患,遭受着帝国主义与封建军阀主义的双重压迫与剥削。这个时候,严复借进化论思想呼吁中华民族要自强起来,不然就会亡国灭种,失去民族生存的权利。在严复等先进人士的努力下,人们的民族意识开始觉醒,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成为了思想上的主旋律。国共第一次合作过程中,民族精神贯穿始终,支撑着两党以及广大人民群众与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主义抗争到底。

(二)国共两党各自的利益取向是国共合作形成与分化的决定因素

中国共产党代表着广大无产阶级的利益,而国民党保护的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国共两党在阶级基础与政党性质上都分歧与冲突的地方。19世纪20年代,面对着越来越深的民族危机,国共两党基于国家统一与民族独立的共同信念,达成了第一次合作,当合作完成,消除了国内封建割据的局面,實现了国家的统一,国共两党不同的利益取向又最终导致了合作的破裂。

(三)国际力量在国共合作中起着重要作用

在第一次国共合作进程中,国际力量也参与了进来,他们以保护和扩大自身权益为目的,站在符合自己权益的那一方。苏俄在国共合作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在列宁“全世界无产者和被压迫民族联合起来”的呼吁下,1919年7月5日,苏俄政府发布了《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政府对中国人民和中国北南政府的宣言》,表示愿意帮中国,并提出愿意“放弃一切特权,废弃俄国商人在中国境内的一切商店”等具体支持举措[3]。对于国共合作的顺利完成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经验与启示

国共第一次合作扭转了中华民族的命运,也给我们后人带来许多经验与启示。

(一)团结合作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唯一选择

中国在鸦片战争后长期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状态,这种长期性离不开国内各种势力的矛盾无冲突,这种不团结,使得一次又一次的救亡图存运动以失败告终。国共第一次合作的胜利完成,与建立广泛而坚定的统一战线有些密切关系,无论在哪个历史时期,团结一致都是解决民族问题、挽救民族危机的唯一选择。

(二)求同存异是政党合作的正确选择

国共两党代表着不同群体的利益,要实现合作双方就必须要各自做出让步,减轻双方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同时,双方要在求同的基础上保持自己的原则性和独立性。国共第一次合作的时候,两党都不够成熟,双方没有基于平等的前提下求同存异,实现合作,这也是国共第一次合作最终破裂的原因。

(三)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损

国共第一次合作是国共两党基于共同的利益,团结一致反帝反封建的一次运动,合作的顺利完成,也彰显了两党合作对于双方的好处。国共合作关系的最终破裂使得反帝反封建任务完成得不彻底,帝国主义仍在压迫与剥削着中国,这是分裂给两党带来的损害。

四、结语

回顾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始终,不难发现,不同政党的团结在任何历史时期都有着巨大的力量。今天的国家在处理港澳台问题时,也应从国共两党的合作与分裂中吸取教训,坚持一国两制。

参考文献:

[1]向婷.对国共合作的历史考察与现实思考[D].湖南师范大学,2012.

[2]陈独秀.陈独秀文章选编(中)[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

[3]李嘉谷.中苏关系(1917-1926)[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

猜你喜欢

国共合作分化
两次中美货币政策分化的比较及启示
分化型甲状腺癌切除术后多发骨转移一例
分化型甲状腺癌肺转移的研究进展
鲁政委:房地产同城市场初现分化
新兴市场货币:内部分化持续
皖南事变原因研究综述
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政策策略与民族利益高于一切
从上海三次工人武装暴动看国共合作的矛盾及冲突
Cofilin与分化的研究进展
对中共三大前后张国焘国共合作观点的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