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ERP环境下的企业内部审计的现状及解决措施

2019-06-23王峰

现代经济信息 2019年7期
关键词:内部审计现状措施

王峰

摘要:现在信息化发展迅速,ERP系统已经被企业广泛应用,对内部审计环境、线索、风险等因素带来了一些作用。为了加强内部控制,需要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参与到ERP的全过程。以达到原始数据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其他重点内容的审计和评估,积极推动审计信息化。

关键词:ERP环境;内部审计;现状;措施

中图分类号:F239.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9)010-0238-01

近年来,由于信息化网络技术总体技术体系的不断成熟,受其影响,社会主流生产模式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转变。而在各行业领域,各企业在采购、生产、管理以及销售等各环节之间也普遍注重于加强其关联性与协调性。在这一时代背景下,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应运而生。这一计划的主要核心理念为,在运用互联网信息化电子技术的基础上,将企业运营各环节與各项管理工作相结合,共同构成企业信息与管理系统,以此来改善企业内外部发展环境与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然而,ERP计划在具有上述诸多发展优势外,理论体系基础仍旧稍显薄弱,我国在这一理论领域的起步相对较晚,使得在企业实际运营中,仍旧存在着一定问题。如企业内部审计的风险管控能力有所衰减、企业审计效率有所降低等,因此,笔者以ERP环境下企业内部审计中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并针对性提出问题解决措施。

一、ERP企业资源计划的主要特点

1.ERP企业资源计划的整合性

ERP企业资源计划在剥离了信息化电子技术在数据采集、分析提炼等方面的高效外,其主要核心竞争点为ERP企业资源计划的整合性。笔者将这一特性分为以下两点表现形式进行阐述:第一,将企业运营的各个环节相整合,以此加强企业在各运营环节的竞争力。如将企业的产品销售环节与供应链管理功能相整合,有效推动了企业与分销商等多方构建新的合作关系;第二,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在ERP环境下,企业实现了一体化运营管理,在简化了企业运营各项手续的同时,也降低了企业出现资产闲置、资金使用率低等问题的出现频率,从企业整体发展角度来看,有效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

2.ERP企业资源计划的财务管理高效性

在ERP环境下,企业更注重于建立完备的财务管理系统,这也是ERP计划的企业财务管理高效性特点。

二、ERP企业资源计划对企业内部审计产生的影响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在ERP环境下,企业旧有的内部控制模式发生一定程度的转化

在企业旧有的企业财务管理模式与内部控制体系中,是以企业内部财务核算为整体管理模式的主要核心,其他企业各项运营环节为附属。而在ERP环境下的企业系统化管理模式下,处理和存储信息更加集约化、自动化并且高度集中。传统的手工操作,明确职责和分工这部分作用被弱化。企业内部控制的方向从财务核算环节转变为,以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各项决策与发展计划的制定为基础、并加强了对产品业务流程的管控力度为核心,注重于增强企业内部审计效率、财务系统管理、生产环节管理有效性与科学性等方面,并显著加强了企业的财务风险识别能力与风险防范能力。

2.传统的审计痕迹和线索中断或者消失

传统的手工记账系统,企业的财务收支具体信息与其他各项经济行为都会以书面形式进行总结记录,而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也正得益于此,对企业原材料采购、销售等各环节的资金往来都有着明确线索,这也为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高效性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而ERP系统中很多原来的纸质凭证转化成为计算机编码,很多的单据、凭证、报表都是在ERP系统环境下自动生成,传统的凭证账簿已经被替代甚至消失。业务更加隐性化、数字化。在ERP系统下可能发生舞弊,通过非法手段进入计算机并通过防火墙,可以篡改程序与企业各项经济行为的具体信息,并在篡改后清除访问记录,而这类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效率与可靠性,增加了企业的财务风险。

3.在ERP环境下,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种类逐渐呈现多样化

笔者将现阶段,企业在ERP环境下,内部审计呈现的新的风险种类分为以下三点进行阐述,其分别为:第一,系统中很多的责任是不相融合,也相对集中,不按规则使用或者在录入数据的过程,虚假录入、修改内容、省略信息、超期录入等办法制造虚假数据,这些在系统中不会留下痕迹,扰乱审计人员的工作方向,带来审计风险。第二,可能造成审计人员过于依赖系统的自动处理结果功能,对发现的问题和疑点,没有必要的分析和重复检验,降低审计质量和审计效率。第三,企业运用互联网信息化电子设备存在的风险,这一类型的风险主要表现形式为,设备存在着自身数据处理一些影响准确性的因素。或者数据存储介质受潮和挤压等情况,造成数据丢失的可能。

三、企业在ERP环境下,完善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主要问题的针对性应对策略

1.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加强对ERP系统总体管理流程的参与度与了解程度

企业在选取ERP企业资源计划为运营管理模式的准备与系统设计阶段中,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应该及早参与到ERP系统铺设工作中,从开始论证、系统各项管理项目的设计、ERP系统的铺设直至ERP系统的运行阶段。并根据ERP系统管理模块繁多等特性,企业内部审计人员深入了解ERP系统的各项管理环节,这样以增强可以企业审计人员对ERP系统的管理特性了解程度,并以此为基础开展有效的企业内部审计工作。

2.完善内部审计准则、标准的规范建立,提高人员技能素质的培养

在企业ERP环境下,企业构建与ERP计划实际管理过程中相配套的统一审计标准。把各项财务数据的记录、防火墙安全防范控制、信息化设备的操作过程、操作记录等作为内部审计的重要内容,尤其是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作为重点,注重于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提升与团队建设工作,要有丰富的会计、财务管理、审计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并采取定期组织企业审计人员的集中培训、提升企业审计岗位招聘的财会专业性技能招聘门槛等方式来提升企业审计人员的整体专业素养。

四、结语

结合全文,在企业全面实施ERP系统程序下,加强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安全准确,不断提高企业自身素质,推动审计信息化建设进程。提高审计工作效率,获取有效数据,辨别经济业务真假,找出管理活动的薄弱部分并加以改正和完善,建立健全内部审计的准则和标准,使内部审计工作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辉.企业内部审计现状分析及对策探究[J].中外企业家,2018(10):9-10.

[2]李镇宇.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的发展现状、趋势与对策[J].商场现代化,2018(8):72-73.

[3]朱慧.企业内部审计发展的现状与对策分析[J].时代金融,2018(3):98-102.

猜你喜欢

内部审计现状措施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高中数学解题中构造法的应用措施
减少猪相互打斗的措施
夏季猪热应激及其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