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键业绩指标在课程考核中的应用研究

2019-06-22伍文生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成效应用课程

伍文生

摘要:课程考核是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影响课程教学质量的高低。在深入分析《新员工入职培训》课程考核现状的基础上,从课堂考勤、课堂表现、课程作业、理论考试、课内实践、行业动态、方案设计等七个方面构建面向职业能力培养的《新员工入职培训》课程关键业绩指标考核体系,取得了课程考核方式多元化、考核内容突出职业能力培养、课程考核注重过程性考核等实际成效,最终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更好地适应职业岗位需要。

关键词:《新员工入职培训》课程;关键绩效指标;应用;成效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9)05-0043-03

如今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人才作为企业的核心资源已经成为影响企业发展的重要竞争力。目前,一方面每年大量企业都计划招收一批“新鲜血液”,但在实际招聘过程中却很难招收到适合的人才。另一方面每年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人数都不断攀升,面临一定的就业压力。据统计,2018届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820万,再创历史新高[1]。高校毕业生的供给与企业对人才需求存在一定的不平衡。因此,为解决企业人才需求与高校人才供给之间的矛盾,培养面向岗位,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目标的提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进入改革的深水区,教学质量的提高对于提升高等教育办学水平至关重要,课程考核是提高高等院校教学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环节,应该有效地发挥其检查评价、教育激励、诊断反馈以及价值导向等多种功能[2]。因此,为进一步培养适应社会需求,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进行课程考核改革,有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新员工入职培训》课程考核现状

《新员工入职培训》课程是合肥师范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方向的课程,是人力资源管理培训课程群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实践性、应用性较强。其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能够胜任企事业单位新员工培训调查、设计、组织、实施与评估等综合性培训管理工作。《新员工入职培训》课程安排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第6学期开设,共32学时,其中理论学时24,实践8学时。近年来,随着应用型教学理念的形成,教学方法的不断改革,《新员工入职培训》课程在教学管理过程中也取得一定的实效,学生评教满意度较高,教学效果较好。目前该课程考核方式主要以理论考试为主,平时表现、课程作业为辅,学生该课程的总成绩由平时成绩+期末考试成绩两部分组成,其中平时成绩主要包括考勤、课程作业,所占比重为30%,期末考试成绩主要依据学生在学期期末时进行一次闭卷考试而定,所占比重为70%,期末考试成绩在学生总评成绩中所占比重较大。目前的课程考核模式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1.课程考核方式不够多元化

《新员工入职培训》课程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培训课程群重要的应用型课程,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员工培训与开发的理论基础,因此,该课程考核应与课程性质相统一。目前采用的课程考核方式仍以传统的“平时成绩+期末考试”考核方式,其中期末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平时成绩主要依据考勤、课堂表现、课程作业等情况而定。平时成绩在实践活动过程中很难有效衡量学生的知识掌握与应用情况,往往主要从单一的态度层面考核学生。期末集中安排考试容易让学生养成“突击式”的学习习惯,不以学到知识为目的,而是为考试而复习,被动学习,难以思考如何对知识的具体应用。

2.课程考核內容偏重知识掌握

《新员工入职培训》课程期末考核已经按照应用型办学理念要求,进行相关改革,比如应用型题型、分值所占比重较高,但受到期末试卷考核方式的限制,应用型题目主要以案例分析题、简单方案设计题为主,学生在规定时间的闭卷考试的状态下,其答题素材的来源仅局限于所学教材,缺少资料收集、整理、分析过程,对学生分析能力、应用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检测效果较差,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3]。

3.课程考核注重结果,忽视过程

《新员工入职培训》课程期末考核成绩占70%,这种结果导向型课程考核使得学生比较重视期末考试,而对于课程知识的学习过程,包括学习态度、学习参与度、课程作业的创新性等都缺乏一定的热情。部分学生平时课程学习不够认真,考试前突击复习也能取得良好的成绩,这种现象的存在可能与考核目的过于功利化,重结果、轻过程有关[4]。

二、面向职业能力培养的《新员工入职培训》课程关键业绩指标考核体系的构建

《新员工入职培训》课程服务于企业培训管理模块。企业培训专员作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板块的重要职位之一,其主要职责是负责企业员工培训管理工作,可分为新员工和在职员工的培训管理。具体内容包括培训需求的调查、培训计划制订、培训活动实施、培训活动的评估与反馈等。培训工作作为提升企业和员工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在企业管理活动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为了培养适应企业培训专员岗位需求的合适人才,通过构建KPI考核体系,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关键业绩指标(KPI)作为衡量企业战略实施效果的系统性关键指标[5],是绩效管理的重要工具。通过若干关键指标的设定,将这些关键指标当作整个项目的评估标准,把项目最终成绩与关键指标进行比较性评估,从而简化项目成绩的评估[6]。因此,《新员工入职培训》课程考核的关键业绩指标设定依据培训专员岗位职业能力要求,设计了课程学习态度和学习业绩两项考核维度,课堂参与、课后练习、知识掌握、能力应用、综合素质等5项考核指标,课堂考勤、课堂表现、课程作业、理论考试、课内实践、行业动态、方案设计等7项关键业绩指标,并根据各项指标的重要性程度,合理设置所占比重以及考核目的,如表1所示:

三、《新员工入职培训》课程关键业绩指标考核体系的应用

为全面掌握所授课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班级学情情况,在《新员工入职培训》课程上课之前,笔者对2015级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该专业人数为56人,其中男生19人,女生37人。整体来说,班级女生所占比重66%,学习氛围比较浓厚,学生对课程考核改革的愿望较迫切,也希望通过课程考核改革,加深对关键业绩指标方法的理解与应用,这为课程考核改革奠定了学情基础。关键业绩指标考核在应用过程中,选取关键指标进行定量化、具体化,同时突出的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

1.课程学习态度维度

课程学习态度维度主要考察学生在课堂出勤、课堂讨论回答问题、课后作业完成情况等在课程学习活动过程中学习态度情况,可分为课堂参与、课后练习指标,权重为60%和40%。其中课堂参与的关键绩效指标主要包括考勤、课堂互动情况。课堂考勤根据学生出席情况,计算学生课程考勤得分,并做出具体评分规定,如表2所示。

课堂表现的关键绩效指标主要是课堂回答问题情况。《新员工入职培训》课程作为专业方向课程,主要采用案例式教学,根据课程内容设置任务,鼓励学生主动完成任务。每名学生在课程中均有至少一次发言机会,回答问题的成绩按评分标准,如表3所示,及时登记在课堂表现成绩册中。

课后练习的关键绩效指标主要是平时作业。平时作业指标主要以个人独立完成课后布置作业为主。根据《新员工入职培训》课程的性质,课后各类课程练习较多,主要是巩固章节所学知识,以选择题、名词解释、单选题、多选题为主。课堂作业主要布置一次评述新员工培训方式,包括其內涵、优缺点、适用范围、操作流程等。

2.课程学习业绩维度

《新员工入职培训》课程学习业绩主要包括学生对新员工入职培训相关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应用以及综合素质的提升等。理论考试关键业绩指标主要考察理论知识掌握程度,根据《新员工入职培训》课程内容特点,完成新员工培训环节、培训方式、培训课程等理论知识考核,考试题型包括选择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分析题等四种题型,期末采取闭卷形式完成。课内实践关键业绩指标主要考察学生运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的能力。根据《新员工入职培训》课程性质,以团队合作的方式,组织一次户外拓展训练模拟实践,根据学生能力应用评分情况,如表5所示,计入能力应用得分。

行业动态指标主要考察学生对人力资源管理行业,特别是培训管理最新理论、实务的了解情况,并能够结合专业知识开展评论,有利于培养学生用专业理论回答现实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以PPT的形式完成人力资源管理行业最新动态的收集及评论工作。根据学生行业动态指标评分表,如表6所示,得出学生得分。

方案设计指标主要要求学生在给定的真实企业背景案例情况下,完成该企业新员工入职培训的方案设计,方案框架围绕企业新员工入职培训目标、培训对象、培训内容、培训方法、培训讲师、培训地点、培训时间、培训预算、培训考核以及培训纪律要求等展开,并集体讨论方案的可行性,最终完成方案设计任务。根据方案设计指标评分标准,如表7所示,得出学生方案设计得分。

四、《新员工入职培训》课程关键业绩指标考核体系的实践成效

1.课程考核方式多元化

通过应用《新员工入职培训》课程关键绩效指标考核体系后,学生的课程总成绩不再是“平时成绩+期末考试成绩”,而是由7项关键业绩指标构成。总成绩计算公式为:

总成绩=课程学习态度×30%+课程学习业绩×70%。其中:课程学习态度=(课程考勤×50%+课堂表现×50%)×60%+平时作业×40%,课程学习业绩=理论考试×30%+(课内实践×60%+行业动态×40%)×30%+方案设计×40%。

《新员工入职培训》课程关键绩效指标主要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使学生的分析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得到进一步提高。

2.考核内容突出职业能力培养

通过应用《新员工入职培训》课程关键绩效指标考核体系后,课程期末考核比重由70%降至30%,降幅比例较大,重点加强应用能力的培养以及综合素质的拓展。将过去期末试卷考核中的论述题、案例题移至日常课程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在广泛搜集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对行业资讯、企业真实案例进行充分论证说明,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应用与实践能力,有效满足企业对岗位能力的要求。

3.课程考核注重过程性考核

应用《新员工入职培训》课程关键绩效指标考核体系后,学生课程考核大部分指标都是在课程学习过程中以阶段性任务完成,来促进总任务的实现。将多元化考核植入课程内容讲授过程中,实现了总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的有机结合。

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方向课程《新员工入职培训》课程考核方式实施改革,坚持以应用型办学理念为指导,按照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求,结合《新员工入职培训》课程标准,旨在促进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能力,更好地适应职业岗位的需要。

参考文献:

[1]2018届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820万人再创历史新高值[EB/OL].中商情报网,2017-12-07.

[2]曾芳芳.独立学院经管类课程考核模式改革初探——基于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的实证分析[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1(5):8—14.

[3]陆国栋.我国大学教育现状与教学方法改革[J].中国高等教育,2013(23):42—44.

[4]王艳秋,白林,朱杨宝.经管类专业课程考核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基于过程性考核的思考[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5(4):128—131.

[5]董克用,李超平.人力资源管理概论(第四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302.

[6]廖晶晶.“关键业绩指标”(KPI)体系在职教师资实训课程教学中的运用[J].高教论坛,2012(9):47—49.

猜你喜欢

成效应用课程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