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列美脲与二甲双胍联合预混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评价
2019-06-22李诗文
[摘要] 目的 探究格列美脲与二甲双胍联合预混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将该院2016年2月—2018年2月内分泌科收治的7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口服降糖药物(格列美脲+二甲双胍)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联合预混胰岛素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药物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血糖各项生化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所降低,观察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值为(6.31±0.90)%,空腹血糖检测值为(7.16±1.05)mmol/L,餐后2 h血糖检测值为(8.27±1.52)mmol/L,较对照组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体重指数无明显变化,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为(8.12±1.63)d,对照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为(14.65±2.07)d,观察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为5.71%,对照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为22.8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格列美脲与二甲双胍联合预混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显著优于单独口服降糖药,能够有效控制患者血糖,缩短患者血糖达标时间,且不改变患者体重指数,低血糖发生率较低,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格列美脲;二甲双胍;预混胰岛素;2型糖尿病
[中圖分类号] R58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9)03(b)-0083-02
2型糖尿病(T2DM)是临床常见慢性代谢性疾病,约占糖尿病群体的95%,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除,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主要以胰岛素抵抗为主,临床主要以口服刺激胰岛素分泌的药物或胰岛素治疗为主[1],为寻求更加安全有效的血糖控制方案,该院选择2016年2月—2018年2月7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格列美脲与二甲双胍联合预混胰岛素的临床治疗效果展开探究,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该院内分泌科收治的7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中2型糖尿病的相关诊断标准,排除转氨酶升高、心、肝、肾功能不全及合并有身体其他严重并发症的患者,依据单双号将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最大77岁,最小31岁,平均年龄(52.04±5.64)岁,糖尿病史1~17年,平均病史(8.65±2.68)年;观察组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最大76岁,最小33岁,平均年龄(51.87±5.76)岁,糖尿病史1~19年,平均病史(8.42±2.49)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糖尿病史、入组时的血糖水平、体质量等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糖尿病饮管理[2]、健康教育及体育锻炼,对照组患者口服降糖药物(格列美脲+二甲双胍)进行治疗:给予患者二甲双胍缓释片(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0699)初始计量500 mg(1片)/qd,晚饭与食物一同服用,根据患者病情调整药物剂量,每周增加500 mg(1片),每日最大剂量不超过2 000 mg(4片)。同时给予患者格列美脲分散片(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00182)起始剂量1 mg(1/2)/次,qd,定期监测患者血糖,根据患者病情逐渐增加,药物剂量,每日最大剂量不超过6 mg(3片),患者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联合预混胰岛素进行治疗:给予患者30 R预混胰岛素早14 U,晚10 U,餐前30 min腹壁皮下注射,连续治疗3个月。
1.3 观察指标
观察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各项生化指标(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及体重指数,比较两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及低血糖发生率。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数据处理,组间血糖各项生化指标、体重指数及胰岛素用量均使用(x±s),组内组间比较使用t检验分析,低血糖时间发生率“%”使用χ2检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各项生化指标调查
治疗前,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检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血糖各项生化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所降低,观察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值为(6.31±0.90)%,空腹血糖检测值为(7.16±1.05)mmol/L,餐后2 h血糖检测值为(8.27±1.52)mmol/L,较对照组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体重指数比较
治疗前,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体重指数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体重指数无明显变化,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见表2。
2.3 两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及低血糖发生率
观察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为(8.12±1.63)d,对照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为(14.65±2.07)d,观察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为5.71%(2/35),对照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为22.86%(8/3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而迅速增加,患者的病理生理改变从主要以胰岛素抵抗为主伴胰岛素分泌不足到胰岛素分泌不足为主伴胰岛素抵抗[3]。格列美脲为新一代长效磺胺类降糖药,具有促进体内胰岛素分泌、提高血浆胰岛素浓度的作用,但该作用不被外周血糖调控,大剂量服用有发生低血糖的可能性,不适合有严重并发症的2型糖尿病患者[4];二甲双胍是临床常用双胍类降糖药物,能够促进肝脏、肌肉和脂肪细胞对血液中葡萄糖的吸收从而达到降低血糖的目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糖代谢,减低体重[5],与格列美脲联合使用可增强其降糖作用。胰岛素的主要作用是通过促进周围末梢组织来摄取葡萄糖,抑制肝细胞产生葡萄糖来得到降低血糖的目的[6],作用平稳、长效、无峰值,与格列美脲和二甲双胍联合使用,不仅能够通过患者血糖的控制效果,还能够减少患者口服药物的使用剂量,降低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效果安全可靠[7]。
综上所述,格列美脲与二甲双胍联合预混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显著优于单独口服降糖药,能够有效控制患者血糖,缩短患者血糖達标时间,且不改变患者体重指数,低血糖发生率较低,长效平稳且安全性高,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联合治疗方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杜庆夫,李艳华.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治疗不同病程2型糖尿病患者疗效观察[J].海南医学,2014,25(4):552-553.
[2] 朱柏乐.格列美脲与二甲双胍联合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游离脂肪酸与胰岛素抵抗的影响[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5,21(3):360-361.
[3] 毛泽红,太赛尔格林.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25):134-135.
[4] 林晓明.格列美脲联合预混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师杂志,2013,15(8):1077-1079.
[5] 孙淑娟.格列美脲与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J].吉林医学,2014,35(5):948-949.
[6] 李玉秀,王竹风,安然,等.基础胰岛素与预混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比较[J].中国医药导刊,2016,18(5):510-511.
[7] 甘精胰岛素对比预混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J].中国药房,2016,27(3):354-357.
(收稿日期:2018-12-24)
[作者简介] 李诗文(1983-),男,内蒙古兴安盟人,本科,主管药师,主要从事药剂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