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向民意寻找监督的“最大公约数”

2019-06-22

浙江人大 2019年4期
关键词:最大公约数精准度社會

选定监督议题,是人大监督工作的“万事之源”。目前,在地方人大常委会监督议题的选定上,有的实行“主任会议出题,常委会会议做题”的模式,收集渠道狭窄;有的不问需求,今年监督这个单位,明年监督那个部门,轮流监督。公众参与度不足,导致人大监督与社会需求脱节,与基层实际不符,缺乏对人民群众需求的回应性。

向社會公开征集监督议题,从公众的共性需求中确定人大监督的内容,有利于提升人大监督的精准度和有效性,使人大每年有限的监督投入产出更大更好的社会效应。

人大监督只有始终坚持群众路线,畅通社会公众参与渠道,突出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从民意中寻找监督的“最大公约数”,才能使监督方向更加精准,重点更加突出,效果更加明显,才能在反馈沟通中实现与公众的良性互动,彰显人大履职的民意理念和民权取向,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来源:《人民与权力》

猜你喜欢

最大公约数精准度社會
BH66F5355 增強型24-bit A/D MCU
让党建活动更加有“味”——礼泉县增强“两新”党建精准度
COMPLAINER’S CALAMITY
2017年IoT设备DDoS攻击更严重
论提高不动产产权保护精准度的若干问题
n个自然数的积与最小公倍数、最大公约数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