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新官必须理旧账”入法点赞

2019-06-22何勇海

浙江人大 2019年3期
关键词:旧账有恒功成

何勇海

因“人来政改、人走政息”导致的前功尽弃、劳民伤财,浪费了多少发展资源,贻误了多少发展机会?

2019年1月18日,黑龙江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黑龙江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条例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新官必须理旧账”,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保持政策的连续和稳定,依法作出的规划、行政决定等不得随意改变。该条例将于2019年3月1日起施行。

将“新官必须理旧账”写入法条,据说在全国各省市同类法规中,黑龙江是首创。我们必须为这一首创点赞,这一做法也应该得到广泛复制,因为“新官不理旧账”是个普遍现象。2018年3月20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与中外记者见面时,曾再次就“地方政府不作为乱作为”的问题发出警告:“有些地方政府的某些行为不好,新官不理旧账,换了一个官,过去的合同就不算了。政贵有恒,你不能把合同当废纸,对此我们是坚决制止的,而且要予以处罚。”

新官为啥普遍不理旧账?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因素:一是因为新官上任总想立新功,新功才是自己的政绩,而旧账理好了则是前任的政绩,理不好反而耽误自己的时间,甚至可能损害自己的名声,惹来麻烦。二是因为大多数新官认为,旧账可能是替前任“擦屁股”的“烂账”,或是利益关系盘根错节且剪不断、理还乱的“糊涂账”,吃力不讨好,未必理得了、理得好。三是因為一些新官的“官本位”思想浓厚,不将规划重调,不让建设重搞,似乎就显示不出自己的领导才能与魄力,如果“一张蓝图绘到底”,如何突出自己与前任不同?

无论新官心里打着怎样的“小九九”,他们“不理旧账”都是不具备正确政绩观的体现,是不负责、无担当的表现。其后果是,“规划赶不上领导变化”“一任领导一张蓝图”,影响地方政策的严肃性、公信力,影响群众、市场投资主体的利益,影响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科学性、连贯性、长期性。试问,这些年来,因“人来政改、人走政息”导致的前功尽弃、劳民伤财,浪费了多少发展资源,贻误了多少发展机会,拖累了多少地方真正发展?

实际上,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才能凝聚发展合力。政贵有恒,既要“继往”理旧账,又要“开来”谋新篇,只有一任接着一任干,过了一山再登一峰,跨过一沟再越一壑,才有一个地方的科学、持续、长期发展。各级领导干部要树立“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正确政绩观,接棒好上一任,承接好下一任,求真务实、真抓实干,这样才不会浪费发展资源,贻误发展机会,拖累地方发展。

近年来,随着舆论对“新官必须理旧账”的呼吁增多,随着相关部门开始对这一沉疴痼疾予以警醒与治理,一些新官已经在开始理旧账了,但离群众的要求恐怕差得还远。因此,像黑龙江这样将“新官必须理旧账”写入法条大有必要,这是让旧账受到法规保护的举措,如果再有新官人为区分新账旧账,割裂职责、推卸责任,当事人就有依据提起“民告官”了。“新官必须理旧账”写入法条,也能倒逼新官维护发展大局、维护政府诚信、敬畏法律底线。

猜你喜欢

旧账有恒功成
“新官理旧账”是营商环境和生产力
《学有恒艺无涯》
“新官”与“旧账”——表面是“交接”问题,根子是“担当”缺失
垃圾分类 贵在有恒
政贵有恒——为政应有“恒心”
“功成在谁”不重要 “功成有我”方可贵
“功成必定有我”显担当
“功成必定有我”显担当
是时候理一理“新官不理旧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