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游龙王潭随想

2019-06-22次仁平措

西藏文学 2019年3期
关键词:潭水布达拉宫龙王

次仁平措

自古潭前故事多,今天要前往的并非那“不及汪伦送我情”的桃花潭,而是坐落于拉萨市中心布达拉宫北侧的宗角禄康——龙王潭。

听过这样一个说法,这龙王潭中供奉的“禄”是藏传佛教和苯教对居于地下和水木中的一类神灵的统称。它每次都会化为不一样的生物来俯察人间,更有一些人曾言在龙王潭见过岩石般巨大的乌龟,或有灵性的大鸟。这些说辞不免给这一湾潭披上了神秘的色彩,使人在面对时从心里油然而生一份敬畏。

拉萨午后的阳光很好,照在人身上有种慵懒的惬意感。我出门开始前往龙王潭,经过几分钟的路程,终于从东边的门进入了这座园林,眼前的青山绿水尽收眼底。微风拂过,草木轻轻地摇摆,像是在说“欢迎”。巍峨的布达拉宫北面,荡漾着一湾碧波,这就是龙王潭。

宗角禄康是一所著名的园林,在第五世达赖罗桑嘉措时期修建布达拉宫白宫和第司桑杰嘉措所筑布达拉红宫及经房僧舍时,从山脚大量取土而形成大水潭。到第六世达赖仓央嘉措时期龙王潭才初建,在藏语中“宗角”的意思是(布达拉)宫堡后面; “禄”往往被汉译为“龙神”而被误传为内地人所说的龙王,“龙王潭”这个俗称因此出现。还有一种说法,传说六世达赖仓央嘉措曾从墨竹工卡迎请墨竹赛钦和八龙供奉于北潭水中,所以称为龙王潭。

谈及龙王潭,不可绕过的就是树了,潭边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有参天大树,也有小巧别致的奇树。潭中有一孤岛,其上建有庙宇,庙宇右侧有一左旋柳,相传是当年文成公主所植,更有一些人曾言在龙王潭见过岩石般巨大的乌龟,或园林有灵性的树木所围绕,一路走来其中大多数是杨树、柳树和松树,这些树木的树龄或五十年或百年以上,皆可称为古树名木。走近观赏,有的树中间已经成为空洞,有明显的灼烧痕迹,而其顶端郁郁葱葱,枝繁叶茂。更有甚者直接冲破石板的围堵,一路生长,蜿蜒到了水中,使我不得不叹服生命力的顽强。延展到水中的树枝也是有用的,它们用茂盛的叶子遮挡阳光,如此水中的很多鱼便聚集在此“纳凉”。树枝的倒影摇摆在水面上,阳光稀稀疏疏地透过缝隙照射在水中,隐约间照亮了水中游走的鱼儿,或红,或白,像极了一块不小的绿玛瑙上镶嵌着几颗白珍珠、红宝石。树的形状也是千姿百态,婀娜多姿。在左手边有这样一排树,它们并不直立生长,或偏向前,或摆向后,因联想到比萨斜塔,所以也诙谐地称它们为“斜树”。再向前走,有几棵树直接就伏地生长,树干离地面很近,向着人行道的方向,有的树枝紧贴地面、有的悬空盘旋,似一位罗汉在此卧听风雨。更有盘踞在地上的老树根,一圈接着一圈,像一位老妇人端坐在地上。移步向前,在龙王潭中间,有的树被藏族人挂上了哈达,哈达代表了吉祥如意,挂在树上来祈祷这方水土肥沃,藏族人一向习惯祝福天地、祝福水土、祝福生命。这一刻园林中的这些形态各异的千年古树百年名木,安安静静地躺在这里,夜以继日,仿佛在轻轻地诉说着布达拉宫的神奇。

对树木观赏尽兴之后,我把目光投向了潭水。因着微风,水波荡漾,一片碧绿的鱼儿在水中嬉戏追逐,不时地在水面上激起层层涟漪,蓝天白云花草树木皆倒映在这潭水中,感觉这一方水土皆要收纳在自己的怀里。潭中有龟、有鲤鱼,潭上有斑头雁,赤麻鸭,它们很少需要自己觅食,藏族人民喜欢布施,每次来到这里都会带点它们吃的食物,洒向水中,给它们喂食。久而久之,这潭水中的生物链也就若有若无,鱼不怕鸭和雁,鸭雁懒得觅鱼,在这一潭水中融洽地生存,慵懒地晒着阳光,等待着人们投食喂饱。而此刻我欢喜于大自然的每一次落笔,笔笔都是天意,生命没有败笔。

2

沿着这水,笔直前行,就到了“禄康”,也就是龙王庙。这座供奉着神灵的庙宇建立在水中的一座孤岛之上。中间一座石拱桥连接着庙宇和对岸,这座石拱桥由左右各十九台柱子首尾相连而成,桥身有三个半椭圆形的空洞,可以使船只自由穿梭,设计不失美感又实用。

从桥上通过,就到了龙王庙跟前。龙王庙的大门有着传统藏族建筑风格的特点,上红下白,屋檐为金色,上面雕刻了吉祥八宝。门帘由蓝、红、黄、绿四种颜色组成。

掀开门帘,跨过大门,脱下帽子,我穿过前院走到了庙前。庙堂前左右的墙壁上各有一幅壁画,两幅壁画都被装上了玻璃,保护得很好。进入庙宇,在其一楼供奉着禄姆梅卓和八禄神。相传,当初在建布达拉宫时所需的木材是水路运来的,过程很顺利。之后,人们认为得到了水神禄姆梅卓的帮助,便将她供奉起来。而在龙王庙二楼,供奉着的分别为,禄王杰布、露奔仁波齐、仓央嘉措等。二楼供奉的禄王杰布,便是掌管龙王潭的神灵。每天都会有络绎不绝的人到此虔诚祈祷,献祭钱财。以前,西藏地方政府每逢萨嘎达瓦十五号时会举行一年一度的活动,西藏地方官员邀请民间歌手同乘牛皮船围绕龙王庙转圈、祈福、庆祝。

我在知乎上找到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 “龙王潭的湖中心岛供奉着的女禄神,名唤梅卓赛钦。这位女神不同于萨迦寺里被加持的那些女神,梅卓赛钦是位远古的神祗,原本是苯教女神后来皈依了佛教。梅卓赛钦的名字来源于她的故乡——赛钦拉措湖。据传女性们见到她都会带来好运,容貌变美堪比整容。但是男性的待遇就不太好,基本会生病。据传,女神曾经和藏王赤松德赞有过一段恋情,被莲花生大师棒打鸳鸯。”这一段无从考证,只能当个茶余饭后的小谈资,没有说服力。

再往前走,远远的就会看到三座白塔,中间的白塔最大,左右大小相等且比中间的要稍微小点,这三座白塔经历了风雨,褪色严重,但是正因为如此,多了一份庄严和肃穆。

塔顶端的图案为日月,从其下方挂上铁链直到塔身,在塔身处安置了铁网,但透过铁网还是可以看到里面供奉着的神灵的尊容。白塔四周则被转经筒围绕成一个正方形,每个经筒里面装载着经文,顺时针开始转起经筒,经筒每转一圈就相当于念了一遍经文。我也开始转起经筒,在此时我想起了仓央嘉措的诗:“那一月,我摇动所有的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关于三座佛塔我没有找到有关资料,听老一辈人说这三座佛塔是后人建的。佛塔的对面就是转经的必经之路,拉萨人喜欢转经(围绕布达拉宫念经转圈),认为虔诚地转经可以洗去身上的罪孽,所以渐渐地也成为了一项全民的运动。天蒙蒙亮,人们就揣上小经筒,嘴里默念着经文开始围绕布达拉宫转圈。久而久之,把身体也一起锻炼上了,再加上生活也没有太大的压力,每天念念经,喝喝茶,生活幸福指数也算很高了。

其实现在是一个很好的时代,没有战争,没有瘟疫,没有衣食住所的困扰,只要自己努力都能得到。

在龙王潭我是真实地感受到了藏族人民生活的惬意。人们聚在一个地方,三五成群,盘腿而坐,毯子一铺,便开始掷起骰子,悠闲地娱乐着,谈论着谁领先了谁,谁的手法一流,脸上没有生活的压力,只有扣下骰子的那一瞬间脸上充满未知与期待。

在这不远处,人们操作着各种健身器材,全民运动并非空喊,运动又是生命的本能,再者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我认为一个民族的衰败,源自懒惰和轻视自己的文化。而在这两点上藏族人做得特别的好,大部分藏族人都是勤劳且时常怀揣敬畏之心的,这是值得我们大家庆幸和骄傲的。从这里往前走,我听到有人在唱歌,人們围绕歌手坐成一个圈,老人牵着孩子,子女陪着父母,静静地听着歌曲,没人吵闹,都在默默地享受这一刻。当一首歌演唱完毕,鼓掌是最大的鼓励。

而在右边也围绕着一群人,他们把自己的物品堆在中间,一起围成一个圈,随着音箱里的音乐节奏,手舞足蹈。他们跳的是锅庄,一种在藏区特别流行的舞蹈,是藏区的传统文化之一。其实,现在时代在飞速发展,嘻哈文化等外来文化在藏区普及迅猛,年轻一代都非常喜欢,我自己也喜欢说唱、街舞等,但是每每看到传统文化得到发扬且一呼百应的时候,心里是认可与骄傲的。

当跳累锅庄,转经劳累以后,大家会聚集在隔壁的茶馆里。正值下午,茶馆里没有一丝紧迫感,人们悠闲地喝茶聊天,仿佛时间的流逝无伤大雅,享受此刻无比重要似的。我也随朋友点了一份藏区特有的风味美食。

聊起了最近,聊起了琐碎。太阳慢慢落下,人们不慌不忙,这里没有都市生活的快节奏,在这所茶馆里,人们更珍惜的是眼前坐着的亲人朋友。

水清林幽、古柳蟠生、碧波清澈,这里是宗角禄康——龙王潭。不足半天的时间便可以逛完,但我发现需要去刻画它的时候千言万语难言心中的感触。

夜的帷幕渐渐拉下,风吹皱了龙王潭的池水,布达拉宫亮起了夜灯,惊起一群野雁扑哧地从树林中飞走,围绕布宫顶端盘旋,夜里更增添了一份清冷与神秘,多少爱恨情仇,此时归于静寂。

而我心绪万千,回家写下了这篇文章,也许正如艾青所言:“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的深沉。”

责任编辑:索朗卓嘎

猜你喜欢

潭水布达拉宫龙王
监测“龙王下雨”的气象卫星
神奇的布达拉宫
龙王的孩子
布达拉宫
两树梅花一潭水,四时烟雨半山云——山水白描类
长株潭水生态系统基本特征及保护修复
布达拉宫生成记
春潭
春潭
龙王闹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