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工流产器械不同清洗方法的效果比较

2019-06-22姚小红叶清晶

医疗装备 2019年10期
关键词:消毒机洁净度清洗剂

姚小红,叶清晶

屏南县医院 (福建宁德 352300)

人工流产术是目前临床较为常用的终止妊娠手段,实施人工流产术的器械常可回收重复使用,由于直接与流产女性的组织和体液接触,致使手术后人工流产器械被组织、血液、体液中病菌等相关物质污染。器械清洗是可回收器械清洁消毒后再次运用的基础,人工流产器械清洗不合格将导致病菌残留,直接影响患者手术安全,严重时将引发交叉感染,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健康。不断提升人工流产器械清洗质量是医院感染管控中的重点环节,目前器械清洗方式较多。本研究旨在比较人工流产器械不同清洗方法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6—11月消毒供应室200件人工流产器械实施研究,根据实际清洗方法分为A组、B组、C组、D组、E组,每组40件。所有器械均在使用后回收,且器械表面均存在血液或相关组织物污染。

1.2 方法

1.2.1 仪器

医用毛刷、全自动清洗消毒机、超声波清洗机、中性多酶清洗剂均由山东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提供,全自动清洗消毒机型号为Rapid-480-D,超声波清洗机型号为QX-2000;潜血试验试剂由公司提供。

1.2.2 清洗方法

A组实施常规清水清洗,使用清水浸泡器械10~15 min,随后采用毛刷进行人工刷洗。B组实施人工纯水清洗,使用纯水浸泡器械10~15 min,随后采用取毛刷进行人工刷洗。C组实施全自动清洗消毒机清洗,将器械直接放入全自动清洗消毒机实施清洗,采取中性多酶清洗剂循环清洗。D组实施人工联合全自动清洗消毒机清洗,将加入中性多酶清洗剂的纯水浸泡器械10~15 min,再由人工对器械进行毛刷刷洗,再用全自动清洗消毒机实施中性多酶清洗剂循环清洗。E组实施人工联合超声清洗机及全自动清洗消毒机清洗,用加入中性多酶清洗剂的纯水浸泡器械10~15 min,再实施人工刷洗,用超声清洗消毒机、全自动清洗消毒机中性多酶清洗剂循环清洗。

1.3 临床评价

(1)比较不同清洗方法的清洗洁净度。清洗洁净度采取目测和放大镜法确定,在自然光线下裸眼观察或采取5倍带光源放大镜观测,以器械表面、轴节、关节、齿槽等相关部位清洁,无污渍、血渍、水渍、锈斑等相关物质残留为合格。(2)比较不同方式的清洗质量合格率。潜血试验时使用无菌试纸在清洗后器械表面、轴节、关节、齿槽等部位擦拭,采集样本后在试纸上滴呈色液,30 s后观测颜色变化,呈紫色时表示为阳性,清洗质量不合格,其他颜色为阴性,清洗质量合格[1]。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清洗方法的清洗洁净度比较

D组、E组清洗洁净度最高,且B组、C组、D组、E组清洗洁净度高于 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501、8.538、11.429、11.429,P=0.034、0.003、0.000、0.000<0.05)。B组与C组清洗洁净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1.053,P=0.305>0.05)。D组和 E组清洗洁净度与 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3.117、3.117,P=0.077、0.077>0.05)。D组和E组清洗洁净度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13、1.013,P=0.314、0.314>0.05)。见表1。

表1 200件人工流产器械不同清洗方法清洗洁净度比较

2.2 不同方法的清洗质量合格率比较

E组清洗质量合格率显著高于A组、B组、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2=36.364、32.281、7.671,P=0.000、0.000、0.006<0.05)。D组清洗质量合格率显著高于 A组、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32.821、28.810、5.000,P=0.000、0.000、0.025<0.05)。E组与 D组清洗质量合格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1.013,P=0.314>0.05)。见表 2。

表2 200件人工流产器械不同清洗方法的清洗质量合格率比较

3 讨论

人工流产器械类型较多,且结构较为特殊,可分为匙、弯、钩等,使用后清洗不合格或未及时进行冲洗,将导致酸性分泌物在器械表面长时间黏附,引起器械损坏,增加清洗难度,且器械上黏附的相关有机物及污染物未被完全清洗干净时,将引起器械上细菌形成生物膜,并影响灭菌过程穿透性,从而影响灭菌效果,影响器械清洁消毒效果,增加患者手术感染风险。寻求安全有效的人工流产器械清洗方法,不断提升其清洗质量,是保证灭菌质量、减少医院感染的重要手段[2]。

目前临床使用的器械清洗方法较多,以往多通过人工进行器械清洗。采用清水清洗时可将器械表面黏附物及肉眼可见的相关物质清除,但对肉眼难以发现的污染物清洗效果不佳,部分污染物在机械上黏附时间较长,清洗难度增大,且对管腔类器械使用毛刷刷洗难度大,清洗质量不佳。采用纯水清洗可减少清洗用水对器械的损伤,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清洁效果。中性多酶清洗剂是器械清洗中较为常用的辅助物,使用中性多酶清洗剂时,其含有中性蛋白水解酶、脂肪酶、淀粉酶等多种酶,使用后可对机械上黏附的相关微生物、有机物、无机物快速分解,从而提升污染物清洗效果,减少污染物黏附。使用中性多酶清洗剂清洗时较为温和,其原料为完全生物降解物质,清洗过程中可产生低泡沫,水洗后无残留,且对器械无腐蚀、老化作用,使用安全性高;且采取中性多酶清洗剂辅助清洗时更有利于器械上相关黏附物的清除,能缩短清洗时间,提升清洗效果[3]。实施中性多酶清洗剂清洗时,其原液稳定性良好,遇水后可被激活,但酶对温度要求较高,其在约40℃下可达到最高活性,温度过高时将导致酶失活,影响清洗效果,因此在使用过程中需严格把控温度,维持酶最佳活性,并在中性多酶清洗剂浸泡器械时尽可能打开器械的关节缝隙,以保证酶与器械表面充分接触,保持清洁效果,减少残留[4]。若器械表面黏附物已干结,可适当提升浸泡液酶浓度,并延长浸泡时间,以提升清洗效果。

目前医疗技术逐渐进步,全自动清洗设备逐渐出现,使得器械清洗效率显著提升,减少了人力资源消耗。目前最为常用的全自动清洗设备主要分为全自动清洗消毒机和超声清洗消毒机两种。全自动清洗消毒机可自动控制水温、水压、流水量、清洁剂剂量等,可对器械进行预洗、冲洗、消毒、漂洗、干燥等过程,且可自动使用防锈润滑剂,在器械清洗的同时进行养护[5]。超声清洗消毒机在全自动清洗消毒机基础上,主洗时使用超声波辅助清洗,可通过超声波发射高频振荡信号,通过换能器将信号转换成高频机械振荡信号并传递到清洗溶剂中,使清洗溶剂中产生诸多微小气泡,受超声波影响,气泡迅速增大并突然闭合,产生空化效应,对器械表面产生冲击波,促进不溶性污物从机械表面脱落[6]。

本研究结果显示,D组、E组清洗洁净度最高,A组清洗洁净度最低,且B组、C组、D组、E组清洗洁净度均高于A组 (P<0.05),说明采用清水清洗方式难以达到良好的清洗效果。E组、D组清洗质量合格率显著高于A组、B组、C组 (P<0.05),原因为采用单一全自动清洗消毒机清洗时,只对器械进行喷淋冲洗,无法进行刷洗,清洗时难以彻底、有效清洗管腔类器械,易出现污染物残留,影响清洗效果。超声清洗消毒机清洗时,对器械上黏附时间过长、黏附物已干结的状况,难以使污染物完全脱落,因此实施单一超声清洗消毒机清洗时也难以达到良好的清洗效果。在全自动清洗技术基础上采取中性多酶清洗剂人工清洗可通过浸泡、刷洗过程弥补全自动机器的不足,对管腔类器械、黏附时间较长污染物、器械关节及齿槽等部位均可达到良好的清洗效果,合格率更高。

综上所述,人工流产器械实施不同方式清洗的清洗洁净度及质量合格率差异较大,其中人工联合超声波清洗机及全自动清洗消毒机清洗效果最好。

猜你喜欢

消毒机洁净度清洗剂
基于电解食盐水的蚕用自动消毒机设计
山西省河东煤田安平勘查区煤炭资源洁净度评价
李健设计作品
穿层物流垂直提升输送技术在制药企业中的技术应用
净化空调系统调试中常见问题和改进建议
空气消毒机消毒效果的Meta分析
洁净电子厂房消防系统设置及施工技术探讨
甲基甘氨酸二乙酸及其在清洗剂中的应用
强效浸泡型消毒除臭清洗剂的研究与开发
金属清洗剂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