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与山水之间
——2018南宁园博会采石场花园中的景观建筑

2019-06-22王向荣

建筑技艺 2019年3期
关键词:采石场景观风景

王向荣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1 明代画家周臣的绘画“山斋客至图”2 明代画家沈周的绘画“夜坐图”3 明代画家文征明的绘画“溪亭客话图”4 明代画家仇英的绘画“临溪水阁图”

1 建筑与景观

建筑与景观是人类建造史上一个永恒的话题。所有建筑都是景观中的建筑,都与景观发生着密切的联系;而所有优秀的建筑都是能与景观产生共鸣的建筑,这些建筑与景观紧密融合在一起,被景观所接纳,与景观相辅相成。

建筑与景观有多重关联的方式。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师帕拉迪奥设计的位于维琴察南郊的圆厅别墅,是西方建筑史中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圆厅别墅是一个农庄府邸,建筑四面对称,尺度比例精美,像一座坚实的纪念碑,坐落在一个高岗上。帕拉迪奥一定是在仔细分析了周围景观的基础上,精心选择了建筑的基址,设计了这栋紧凑的建筑。由建筑四面的门廊眺望原野和山峦,每个方向都有不同的风景。建筑通过视景线向周围渗透,将各个方向的景观纳入到建筑之中。而在远离建筑的地方,诸如东部和南部的小河边、北部的乡村道路上都能清晰地看到高耸的别墅。建筑无疑成为周围环境的视觉中心,它与环境的关系就如同一个剧场,建筑是舞台,周围的山峦原野是观众席。

帕拉迪奥设计的许多府邸建筑都有类似的特征,建筑选址于风景优美的区域,从建筑向外看,视线穿过周边的农田,延伸到远处的原野与山峦之中;如果在环境中看建筑,它无疑又是景观中的视线焦点,这种“看与被看”的关系将建筑与景观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实际上帕拉迪奥的建筑具有普遍的代表性。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上至古希腊时期的神庙,下至现代主义时期的萨伏伊别墅和范斯沃斯住宅,西方世界许多风景中的建筑都具有类似的特征:一方面,建筑是环境的中心,另一方面,从建筑中可以看到四周优美的风景。

与此同时,也存在另一种完全不同的建筑与景观的关系。让我们来看一下与帕拉迪奥同时期的一些中国画家的山水画。

周臣的“山斋客至图”,画中峰峦耸立,林木苍郁,溪流环绕,雅致空灵的宅邸掩映在山水之间。沈周的“夜坐图”,数间屋宇散布在深山幽谷和苍松道劲的环境中,建筑门外溪水环绕,屋内有人正伏案读书,但他的精神早已融入风景之中。文征明的“溪亭客话图”,峰峦突兀峻拔,万壑千岩,树木繁茂,山脚下草亭临溪,两位高士正在亭内把酒相聚,环绕着他们的是无边的山水。

中国古代画家如云,作品如海,这只是明朝的三幅山水画,但中国古代建筑与风景的关系,从中可管窥一斑。再看之前的汉画像砖和之后的晚清山水画,所表现出来的中国风景中的建筑都具有类似的特征。楼台屋宇多掩映于峻岭幽谷、江岸水渚和林麓阡陌之中,这种建筑与风景的关系反映了天地之间,人与自然的一种和谐。这里特别要强调的是“藏”,几乎所有风景中的建筑都是若隐若现于山水之间,它们空灵、随意,与自然中的山岳、岩石、树木、溪流融合在一起,不分彼此,这种处理方式显然与圆厅别墅完全不同。

无论建筑是景观中的剧场,如圆厅别墅,还是建筑消隐于自然之中,如中国山水画中的屋宇,都体现出建筑与景观的密切联系。尽管处理方式不同,但这些建筑的位置都恰到好处,体量和形态都与环境相关联,材料也经常是就地取材,建筑与景观互相接纳,相得益彰。

好的建筑应融于天空和大地,与景观产生共鸣。要做到这一点,设计师需要仔细观察、感悟、研究和理解建筑周围景观的自然变迁与文化价值,并藉此催生出与景观相依相恋的情感。在设计中除了要满足必不可少的各种功能需求外,设计师还应该找出建筑与景观关联的对策,为建筑寻求恰当的选址、合适的形态与尺度,使得建筑像是自景观中生长出来。也就是说,只有用心观察景观的特质,感悟景观的价值,设计师才能搭建起建筑与景观相互接纳的桥梁。

2 南宁园博园采石场花园中的景观建筑

南宁园博园东南部共有7个采石场,这些采石场是对这片丘陵风景的极大破坏,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它们所展现出来的奇特、险峻、异样和荒凉的景观却是独特的,是这片田园诗画风景中的一种异质性的介入。

南宁园博会申办成功后,我们获得机会,将这片采石场转变为园博园中一个生态修复的展示区域。设计时我们听取了许多不同的建议,有些人认为要通过工程措施给裸岩覆绿,也有些人提出要将采石坑填埋后恢复到开采之前的状况。但是我们却有不同的想法。一方面,希望针对每个采石场的具体条件,采取恰当的设计策略,把采石场带来的多样化的景观保留下来,并体现其特有的生境条件;另一方面,设计在生态修复的同时,通过游览设施和景观建筑的介入,使人能参观体验,并强化每个采石场的景观特征,创作一个生态修复与景观艺术互相结合的作品,将这片采石场转变为园博园中的山水画卷。

2.1 水竹居

1号采石场面积约1ha,由于停采了一段时间后地下水渗出,形成了一个被岩石包围的池塘,只有一个曾经运送石料的通道从山石间打开一个豁口通往内部,但也因为水位上涨而无法进入。从这个豁口往坑内眺望,能看见一大片水面和对面高大挺立的岩壁。这不禁让人联想到《桃花源记》中描写的空间:“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虽然当时无法从这里进入采石坑,但我们已决定将1号采石场花园的入口设在这里,利用豁口所产生的强烈的内外空间对比,通过设计进一步加强并提升人们的空间体验,营造出“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景致。

我们依据场地条件设计了一个不规则的建筑,由山间的豁口一直延伸到水边,名曰“水竹居”。建筑为木结构,为了支撑宽大而不规则的屋面,采用斜向支撑结构,柱网较为密集。结构看似复杂,实则逻辑清晰,体现出木结构体系中力的传递关系,同时在形态上又呼应了当地的乡土建筑传统。

建筑从狭窄的山石豁口穿过,在屋顶与两侧逼仄的岩石的共同作用下,产生了隧道般的空间感。狭长的建筑延伸到豁口尽端的池塘边缘,随着场地空间的放大,忽然向两侧延展扩大,产生了戏剧性的空间变化。地面是宽大的水上悬浮平台,笼罩在上方的是3组连续的双坡屋面,朝向水面的屋顶外侧被有意地抬高,以确保游人一进入平台就能够看到完整的对岸景观。当游客顺着狭窄的走廊来到悬浮平台,空间豁然开朗,建筑的地面、柱子和折板屋顶共同构成了一个开阔的景框,将对面雄浑厚重的石壁纳入其中。

中国古代绘画中常见以观瀑为主题的画作,观瀑人或坐于岩石之上,或立于桥头,而最惬意的莫过于坐于亭中观瀑。明朝画家仇英的绘画“临溪水阁图”描绘了两位高士对坐于溪畔水阁之中,边交谈边观赏对岸瀑布跌水的场景。为体现传统山水的审美意境,我们在水竹居对面崖壁的凹处设计了一处瀑布,潺潺的落水声在石壁环抱的水潭中回响,更衬托出这个采石坑宁静、悠远的气氛。这个镶嵌在岩壁边缘、漂浮在水上的建筑,如同古代画家笔下的水阁,是观赏山水风景的佳处。

5 水竹居屋顶由豁口一直延伸到池塘边缘6 水竹居与岩壁的关系,建筑采用木结构体系7 水竹居与园博园赛歌台和清泉阁8 水竹居、岩石和瀑布形成一幅完整的水墨画卷9 水竹居的地面、柱子和屋顶构成了一个开阔的景框

10 空中木盒与岩壁、梯道、栈道、植物和水面及倒影共同构成了一幅画面11 水花园设计剖面图12 架在采石坑空中的木盒13 在空中木盒尽端可以俯瞰花园14 观景廊使得峻崖潭的空间更完整15 由观景廊带形窗看危岩16 观景廊阻挡了路上游人的视线17 从临水的平台上看高崖峭壁和观景长廊

2.2 空中木盒

2号采石场面积仅为0.4ha,因矿坑废弃已有些时日,在坡度较缓的岩壁和坑底部分区域生长了不少草本植物和灌木。由于坑底较平缓,常年有积水,且大部分区域水不深,这样就为水生植物的种植和生长提供了可能,因此我们希望将其设计成一个水花园。

采石场顶部和底部有10m左右的高差,必须通过很长的阶梯才能联系上下两部分。为了弱化阶梯的感觉,也为了保证游客安全和创造更多的空间变化,我们将台阶做分段处理。最高的一段为封闭的木盒,围护严密,具有安全感,同时内部封闭的空间与山崖顶部的开敞平台形成对比;木盒尽端打开,设玻璃栏杆,作为空中的观景台,人们可在此欣赏岩壁,俯瞰花园;木盒底部采用不规则的钢柱支撑,加强景观建筑的趣味性,也与采石场粗犷自然的景观特色相适应;木盒一侧引出几段折曲的木质栏杆阶梯,引导游人走到花园下层的平台上。空中木盒简洁的形态衬托出崖壁丰富的肌理和光影,也与岩壁、梯道、栈道、植物和水面共同构成了一幅完美的画面。

2.3 观景廊

4号采石场底部是面积约1ha的大水潭——峻崖潭,潭水碧绿澄澈,映衬出耸立的危崖。为了强化岩壁的险峻,我们在公园主路旁的高地上,沿采石坑边缘布置了一座观景廊。它阻挡了人们的视线,让游人在道路上看不到深潭和对面的崖壁。一段曲折的阶梯引导人们进入长廊,内部空间相对封闭和幽暗,长廊内侧打开了一个长条带形窗,移步窗前,对面高耸险峻的山崖扑面而来,令人震撼。这样的空间序列颇类似于中国传统园林的空间处理方式。

观景廊整体采用耐候钢,形态简洁、材料粗犷,具有后工业时代的沉稳和力量感。长廊在南端向采石坑内部旋转,悬挑在岩壁上,尽端打开,朝向下方十几米处的深潭,人们站在玻璃栏杆内侧可以俯瞰脚下的一池碧水和对面的滨水平台,惊险刺激。长廊内侧的开口引向悬崖边的平台,在这里更能感受到高大险峻的山崖和深不可测的碧绿潭水带来的视觉和感官的冲击。从采石场南侧临水的平台北望,右侧是高崖峭壁,左侧是悬在崖壁之上的锈红色的观景长廊,甚至可以看见廊子尽端眺望的游人。观景廊不仅能够让人们更好地体验原有采石坑碧水危崖的特色景观,而且自身也成为一个风景的要素,使峻崖潭的景观更为丰富和壮观。

2.4 信息亭

南宁园博园采石场花园区面积有35ha,我们希望能有一个空间为游客提供纳凉休息、补充水和食物、购买电瓶车票、问询等服务,同时也能展示园区生态修复的理念和方法,因此,我们设计了一个600m2的信息亭。

南宁地处亚热带南端,一个遮荫通风的半室外空间比起封闭的建筑物更适合当地的气候,更符合公园的氛围,也更加环保。信息亭高大宽敞的不规则双坡屋面采用了胶合木材料,与普通木材相比能够实现更大的跨距和更稳定的性能,同时木结构体系下的柱子和斜撑构件丰富了亭子的内部空间,尺度宜人,很好地融入园博园的环境中。亭子两端屋檐下是两个封闭的功能体块,用作售票和小卖。亭中设置了大量休息座椅,可供游客休憩小坐。亭子的屋顶植草覆绿,以更好地融入青山绿水之中。

18 信息亭的屋顶植草覆绿,使建筑很好地融入青山绿水之中19 信息亭内部空间丰富、尺度宜人20 峻崖潭空间模型,设计从空间上推进

3 结语

南宁园博园采石场花园中的景观建筑规模都非常小,最大的信息亭建筑面积为600m2,最小的空中木盒建筑面积只有36m2,但这些建筑在设计时所考虑的范围都远远超出了每一个采石坑的范围。这些小建筑和环境的关系就如同中国古代山水画所描绘的那样,建筑在画中只占很小的比例,多数空间都留给了山水。建筑融于山水之间,既是山水间必不可少的点缀,为山水增色,也为人们停留体验提供了最佳的观景点。

在中国传统风景审美中,建筑从来不是风景的主角。建筑不仅不能喧宾夺主、凌驾于风景之上,而且自身的尺度形式都需非常恰当地依环境而定,正所谓“宜亭斯亭,宜榭斯榭”1。景观建筑要做到仿佛从环境中生长出来一样,就必须要有对现场的精确把握和对自然要素的高度尊重。在南宁园博园采石场花园的设计中,由于采石坑的现状地貌极其复杂,测量图不可能呈现地形的高低起伏和岩壁的凹凸变化,无法按常规依据图纸进行设计。为了获得准确的采石坑形态,我们通过无人机航拍扫描,得到了整个采石区域非常准确的三维空间模型。从方案到施工图设计,我们都是依据这个三维模型和多次的场地踏勘,从空间和现场而不是平面图上来推进的,这使得设计能很好地结合场地。每一个建筑都选择了在场地中最恰当的位置,形态和体量对照采石场空间尺度均经过了反复推敲,并与山崖、水面和植物形成有机整体,从各个角度观赏都能获得极佳的景观视野。在这里,建筑融合于环境之中,而不仅仅与周围环境产生对话。

风景中的建筑也是观赏风景的场所。南宁园博园场地上的采石场在原本柔缓、丰饶、优美的景观中突兀地嵌入了粗粝、荒芜、险峻的斑块,却带来别具一格的景观。18世纪爱尔兰哲学家埃德蒙·伯克(Edmund Burke)曾指出,“美丽”(Beautiful)意味着平滑、流畅,“雄伟”(Sublime,或译为“崇高”)意味着粗犷和令人敬畏[1]。触动人们感官的风景除了“美丽”的,还有“雄伟”的,采石场的景观有成为后者的潜质。在这个项目中,围绕采石场的设计都是为了挖掘这一潜质,突出场地特征,以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路径、栈桥、平台和建筑组合在一起,构成体验风景的空间序列,而建筑正是这一序列中最精彩的节点。建筑不仅是最重要的观景台,在其中可以欣赏采石坑独特的风景,而且通过进入、穿行和离开建筑时强烈的空间变化和精心设置的视觉引导,加强采石场空间的戏剧性,也强化了游人对采石场险峻、苍凉和雄壮景观的感受。

注释

1“宜亭斯亭,宜榭斯榭”出自明代计成所著《园冶·兴造篇》,原文为:所谓因借,因者,随基势之高下,体形之端正,碍木删桠,泉流石注,互相借资;宜亭斯亭,宜榭斯榭,不妨偏径,顿置婉转,斯谓“精而合宜”者也。借者,园虽别内外,得景则无拘远近,晴峦耸秀,绀宇凌空;极目所至,俗则屏之,嘉则收之,不分町畽,尽为烟景,斯所谓“巧而得体”者也。

如何让城市公共空间变得更具有吸引力、生命力和融合感,让使用人群有更好的体验,是我们设计团队每个人心中持续萦绕着的一个终极命题。这一命题,从来都不只关乎建筑、景观或是其他单个学科,而是一个多学科的综合性命题,因为人在所处环境的感知与活动并非按照学科分类,建筑物与场地景观也绝非割裂存在,而是相互渗透的。

城市空间不断迭代发展,新的功能不断介入,在这一过程中,对城市环境的重塑不应按学科割裂开来分别对待,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对领土的综合整治。而如何塑造良好的场所体验,最简单的研究办法是从对人本身的研究出发,场所终究是为人服务,设计的依据也是人的行为特征,除功能化的需求之外,精神性的诉求使我们需要不断挖掘、提炼场所的自然本底,强调人工感与自然性的结合,在二者之间寻求平衡。

我们在设计过程中,主要关注以下几个层面:

第一,人更愿意亲近自然,尤其是在强烈工业化的城市环境中,因此我们努力在建筑设计中让人行线路更便捷地到达优美的自然环境,让环境尽早地被体验而非仅仅被看到。

第二,我们努力营造更舒适的步行体验,让人群乐于游走其中,建筑与各处室外场地的无缝衔接是我们着力处理的关键点。例如在大数据展厅的设计中,我们就将建筑与景观作为一个相互渗透的有机整体,通过一系列联系室内外的无障碍天桥和连廊,与周边的既有公园路径形成闭环,引人漫游。

第三,室外环境的可停留性是我们关注的重点。它使既有环境更易于休憩,到达路径更便捷,让室外游走线路与建筑物的出入口连接更顺畅,同时在有条件打造亲水空间的时候,着力让人们更容易到达水边,让人们更愿意从建筑中走出来,置身自然之中。而人气的提升,自然会使这片城市公共空间更具活力。

在重塑城市环境的过程中,场所气质的营造与设计手法的选择是基于对使用人群体验的预想和对场所自然资源本底的延续。当场所变得舒适宜人、易于到达,自然会慢慢为人们所接受,变得越来越具有活力,而这正是我们设计师最希望看到的。

猜你喜欢

采石场景观风景
废弃采石场华丽变身
景观别墅
采石场大变身
田园养生景观营造探讨
布赖滕巴赫景观酒店48°Nord
Dyeing a “Blue Lagoon” black 染黑蓝湖
Dyeing a “Blue Lagoon”black
《景观平面图》
眺望心中最美的风景
不可错过的绝美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