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域”变的全域旅游发展研究

2019-06-21王晨光

中国经贸导刊 2019年14期
关键词:全域目的地旅游业

摘要:全域旅游是目前旅游业最为关注的发展模式,正确理解“全域旅游”的内涵是全域旅游发展的重要环节;从文献的角度来看,学者对全域旅游有不同的认识,大致可分为“全”视角和“域”视角两种;基于全域旅游的发展历程、概念研究和实践分析,从“域”变视角来分析全域旅游,认为全域旅游应侧重于“域”变,而非简单的“全”变。

关键词:全域旅游旅游经济

近年来,我国的旅游业飞速发展,旅游作为一个大众化的休闲活动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全域旅游更是成为当下旅游业最热门的话题。2015年,国家旅游局明确提出全面推动全域旅游的发展战略,并在2017年形成了政府工作报告。然而全域旅游作为一个新的概念,如何理解和全面把握它的内涵,在理论界和旅游实践中产生了一些争议。本文在梳理以往研究结果的基础上从“域”变视角对全域旅游的概念进行解析。

一、全域旅游的发展历程

全域旅游的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概念的提出、地方试点和国家示范推进三个阶段。

(一)概念的提出

2008年,浙江绍兴市委市政府首次提出了“全城旅游”的概念,全城旅游区总体规划由中标单位上海奇创旅游咨询运营机构来设计,这是全域旅游的萌芽期;2009年江苏省政府在出台的《昆山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修编》中提出“全域旅游,全景昆山”的口号;四川大邑县随后大力发展全域旅游,提出了全域旅游休闲度假战略;到了2011年,杭州市在《“十二五”旅游休闲业发展规划》中提出了“旅游全域化”的战略,随后浙江桐庐和四川甘孜州分别提出全域旅游的全新理念和全新全域旅游概念;到了2012年,四川、山东、湖南等一些地区相继提出把发展“全域旅游”作为重要发展战略。

(二)地方试点

在2013年,地方政府纷纷设立试点市县进行初步探索。宁夏回族自治区提出了“发展全域旅游,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省),把全区作为一个旅游目的地打造”的发展理念;浙江省桐庐县、山东省诸城市等被确立为全域旅游专项改革试点区域;2014年山东省扩大试点范围,将五莲县、临沂市、莱芜市、滕州市、沂水县等增设为全域化旅游改革试点区域;河南省也发布了《关于加快全域旅游发展的意见》的文件。

(三)国家示范区推进

2015年国家旅游局发布了《关于开展“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的通知》。国家旅游局李金早局长提出:“在中国的2000多个县中每年以10%的规模来创建。今年要推进200个县实现全域旅游,3年600个县实现全域旅游”的发展目标。到了2016年,国家旅游局正式公布首批262个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单,人民日报也刊登了李金早局长对全域旅游价值和发展途径的解读文章。

二、全域旅游的概念研究

近年来,全域旅游这个概念成为当下旅游行业最热门的话题,众多学者对全域旅游的概念也有不同的理解,归纳起来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以“全”展开分析的,另一种是以“域”来展开分析的。

(一)理论界的多种解释

2013年,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管理学院院长历新建教授等人提出全域旅游是全要素、全行业、全过程、全方位、全时空、全社会、全部门、全游客的“八全”理念;蒙欣欣等人提出全域旅游是全景、全民、全时、全业的“四全”理念;石培华提出全域旅游是旅游景观全域优化、旅游服务全域配套、旅游治理全域覆盖、旅游产业全域联动、旅游成果全民分享的一种旅游模式。也有学者认为全域旅游不该只从“全”的角度来理解,应该从“域”的角度来分析,“域”代表着空间的角度,全域旅游应该是扩大旅游覆盖范围,增加旅游资源,这才是全域旅游发展的方向。

(二)官方做出的诠释

在2016年的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文化和旅游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李金早(原国家旅游局局长)做了《从景点旅游走向全域旅游,努力开创我国“十三五”旅游发展新局面》的工作报告。报告指出:将全域旅游作为新时期的旅游发展战略。这是官方第一次解读全域旅游的概念。全域旅游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以大众休闲旅游为背景,以产业观光旅游为依托,通过对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产业经营、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文明素质等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提升,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和模式。

全域旅游的概念经历了近年来的诸多版本。综合多方的观点,本文对全域旅游的认识为:全域旅游是指把一个地区的旅游业作为中心产业,对其旅游资源、旅游环境、旅游服务等要素重新整合优化,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带动其他产业,从而推动本地区经济发展的一种发展模式。

三、“域”变视角的分析

(一)全域旅游中“域”的含义

很多学者一直以来都是从“全”的视角去理解全域旅游,但是這样又被认为是“乌托邦”式的认知误区。从“全”的视角去分析,有悖于全域旅游产生的背景和实际情况。笔者认为从“域”的视角去理解全域旅游,更符合当下的旅游业发展,更符合实际。

1“域”的由来。从全域旅游的字面意思来看,“全域”修饰“旅游”,“全”又修饰“域”,所以“全域”的重点在“域”,“域”亦指空间、地区,所以全域旅游应解释为把一个地区的旅游业作为中心产业,对其旅游资源、旅游环境、旅游服务等要素重新整合优化,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带动其他产业,从而推动本地区经济发展的一种发展模式。旅游资源、旅游环境、旅游服务更侧重于“域”,或者说是一个地区、空间范围,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域”的比重是高于“全”的。

2全域旅游发展的现状。全域旅游是传统旅游模式在无法满足现代社会人们丰富的旅游活动需要而衍生出来的一种新理念,新模式,全域旅游的发展也要在“域”上做文章。从旅游空间上看,人们的旅游需求已不是传统的景点游览,旅游活动已慢慢扩展到生活区,生产区,可见旅游活动的空间不断扩展;从旅游时间上看,随着旅居、漫游等方式的出现,旅游已经进入了人们的生活,旅游的时间也比传统旅游大大的增加了,可见旅游活动的时间不断加大;从旅游者的需求来看,人们生活不断富裕起来,许多人家里都有汽车,自驾游已是人们出门旅游的一种方式,对于选择自驾游的旅游者的信息获取、交通服务等需求不断增加,可见旅游者的需求维度也不断扩大;从旅游产品角度来看,信息化时代,各种旅游产品相继而来,各种传统旅游无法想象的产品衍生出来。由此可见,从旅游空间、旅游时间、旅游者需求、旅游产品等多方面来看,都是侧重于“域”的发展,实际上全域旅游就是旅游业“域”的全方位变革和整合。

(二)“域”变视角下的全域旅游

传统旅游业的发展模式比较局限,我国近年来大力推进“全域旅游”的发展,落脚点是从空间、时间、产业融合、旅游要素、旅游交通、游客体验、旅游目的地管理等多方面拓展旅游业的发展空间(见图1),从而扩大旅游业的“面”“功能”“界限”,以满足当今旅游业发展的需要。

一是空间“域”变。与传统旅游业相比,“全域旅游”目的地旅游空间不断的扩大,有些景点的围墙已经拆除,以前的封闭式管理现在变成全地区旅游,目的地开放度的提高和旅游空间的扩大,给游客带了新的体验。二是时间“域”变。全域旅游在某些方面也无形之中增加了游客的旅游时间,游客的体验感更强;以前单纯的游览观光变成了现在的度假模式,旅游的服务方式也不断增加,对地区的经济增长有直接的影响。三是产业融合“域”变。旅游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度较高,随着“全域旅游”的发展,其他产业也会被带动;伴随旅游流的增加,其他产业也会发生显著的变化,一些新产业新产品就会衍生出来,目的地的产业也会更加丰富,以旅游业为中心的发展模式必将带动整个地区的经济增长。四是旅游要素“域”变。人们熟知旅游的六要素为“吃、住、行、游、购、娱”,全域旅游的提出必将衍生出跨行业、跨地区的新要素,“智慧旅游”“旅游+”、互联网技术等新要素也慢慢融入全域旅游发展中。五是旅游交通“域”变。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自驾游也逐渐盛行开来,交通业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目的地交通管理部门也不断增加交通系统的建设,以景点为核心,景区内外的交通路况要求也越来越高,交通业的“域”变势在必行。六是游客体验“域”变。随着时间、空间等的“域”变,旅游资源的而不断优化,给游客们带来的体验感也会随之变化,以前的封闭式旅游变为开放式旅游,以前的走马观花变为现在的休闲旅游,度假旅游,体验感的广度和深度的转变,使旅游业不断的迎合人们的需求。七是目的地管理“域”变。全域旅游的发展,使旅游目的地从空间、时间、产业融合、旅游要素、旅游交通、游客体验等方面产生了变革,相应的管理“域”也会随之变化。传统的旅游目的地管理部门,将会转变为多行业、多部门协调配合,单一的景区管理变为多区联动、跨区协管的管理模式。

全域旅游的发展,是传统旅游业发展模式的重大变革,随着“域”的不断扩大,扩宽、扩展,旅游目的地的空间、时间、产业融合、旅游要素、旅游交通、游客体验等方面也会产生相应的变化,从而满足人们对旅游活动的新需求,实现促进目的地经济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皮常玲,郑向敏基于域变视角的全域旅游安全管理体系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

[2]何建民旅游发展的理念与模式研究:兼论全域旅游发展的理念与模式[J].旅游学刊,2016(12).

[3]刘家明创建全域旅游的背景、误区与抓手[J].旅游学刊,2016(12).

[4]戴斌,张凌云,谷慧敏等现阶段我国旅游业发展中的新问题与新任务[J].旅游学刊,2017(1).

[5]李金早从景点旅游模式走向全域旅游模式[J].党政视野,2016(12).

[6]歷新建,张玲云、崔莉全域旅游:建设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的理念创新——以北京为例[J].人文地理,2013(3).

[7]蒙欣欣“全域旅游”中“全”字解读[J].党政视野,2016(11).

[8]石培华如何认识与理解全域旅游[N].中国旅游报,2016—2—3

[9]张辉,岳燕祥全域旅游的理性思考[J].旅游学刊,2016(9).

[10]马波旅游场域的扩张:边界与政策含义[J].旅游学刊,2016(9).

[11]郭毓洁,陈怡宁全域旅游的旅游空间经济视角[J].旅游学刊,2016(9).

[12]杨振之全域旅游的内涵及其发展阶段[J].旅游学刊,2016(12).

〔本文系山西省科学技术厅项目“全域旅游背景下山西旅游安全评价与管理研究”(项目编号:201806D011113760417 20515124182425)阶段性成果〕

(王晨光,山西财经大学文化旅游学院,山西工程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全域目的地旅游业
恋爱中的城市
迷宫弯弯绕
联合全域作战:美军军力新引擎
缅甸预计将于2020年第三季度重启国内旅游业
动物可笑堂
《2017全域旅游发展报告》发布
全域旅游嘉年华我在黔南等你!
我国旅游信息化与旅游业增长关系的动态计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