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磁共振成像诊断直肠癌化疗后局部分期的应用价值

2019-06-21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16期
关键词:准确度磁共振直肠

直肠癌作为临床工作中比较常见的癌症类型,其发病率占全部结直肠癌中的65%左右,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直肠癌的发病率也呈现出了逐年上升的趋势。新辅助化疗作为目前应用于进展期及(或)淋巴结转移的直肠癌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大量资料显示,对于此类患者给予新辅助化疗治疗能够明显帮助病变达到降期或者是完全缓解的目的,但针对化疗降期后的患者是否还需要采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仍值得进一步的观察[1-2]。早在2004年,已经有专家学者主张对于接受了新辅助化疗的直肠癌患者给予密切的随访观察的重要性[3]。而我院现将MRI应用于直肠癌化疗后评估观察中,并将其结果与直肠腔内超声诊断结果对比,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5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45例接受了新辅助化疗的直肠癌患者,其中男24例,女21例,年龄在45~7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6.12±2.34)岁,病程在1~2年之间,平均病程(1.53±0.11)年。纳入及排除标准:均在我院行临床症状、血常规、生化检查、病理、心电图检查后确诊;病理类型均为腺癌;预计生存期在3个月以上;在进入研究前未接受化疗;未合并其他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障碍;无精神类疾患;整体体质较好、能够完成长达6个月的化疗周期;自愿签署了关于本次试验的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新辅助化疗方案为每日采取的放射剂量为2 Gy,每周连续进行5 d,休息2 d,连续给予5周治疗,治疗期间给予的总剂量为50 Gy,期间配合给予5 FU/亚叶酸钙为基础的同步化疗,后进行手术治疗[4]。对该组患者分别给予磁共振成像及直肠腔内超声诊断,核磁共振成像方法为:检查前15~20 min嘱咐患者禁食水,保持平静呼吸,采用GE SIGNA 1.5 Twinspeed 磁共振扫描仪诊断。患者摆放仰卧位定位扫描后,以此完成矢状位、轴位。冠状位T2WI序列和轴位T1WI位T2WI相对应的DWI扫描。直肠腔内超声诊断方法为:采用日立EUB-95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和轴向直肠腔内探头测量,在探头的前端配有水囊。首先使用直肠对肿块情况进行检查,后将探头插入到直肠内,尽可能的达到肿瘤水平以上,向探头的前端水囊内注射30至40 mL的蒸馏水以获得最佳影像。

1.3 观察指标

对比磁共振成像与直肠腔内超声评估新辅助化疗后肿瘤的进犯肠壁深度T分期的准确度,参考的标准为第7版《AJCC癌症分期手册》诊断分期结果超过其真实分期评为过高分期,低于真实分期为过低分期[5]。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对本次研究所取得的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代表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磁共振成像相比于直肠腔内超声诊断直肠癌化疗后T分期准确度较高,过高分期及过低分期概率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磁共振成像与直肠腔内超声对直肠癌化疗后局部分期的诊断准确度[例(%)]

3 讨论

近年来的直肠癌发病率呈现出了逐渐上升的趋势,该病的发生发展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较为常见的包括了社会环境因素、遗传因素、饮食因素等,且近年来趋向于年轻化,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了较大的影响。但结合以往的临床资料我们发现,在直肠癌发病的早期并不具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及体征,为诊断带来了较大的难度,同时伴有较高的转移率及复发率。而目前针对直肠癌的治疗形式较为复杂,仍以外科手术为主,辅助配合化疗以达到良好的治愈目的。现随着医学影像学技术的快速发展,通过结合磁共振成像的检查结果来对直肠癌的早期诊断、术前分期、手术方式等进行评价显得至关重要,其目的在于为新辅助化疗疗效与病理方面的结合提供有利的参考信息,从而为临床判断预后提供更加有利的帮助。

在实施新辅助化疗治疗后,通常在临床工作中,在进行手术前需要对肿瘤进行再一次的分期,从而更好的对肿瘤在接受新辅助化疗后的疗效以及对手术方式选择方面进行评价,但由于肿瘤在接受新辅助化疗后,其实质部分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同时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炎症反应、纤维化甚至是坏死,这就导致了仅靠单纯的形态学无法对残存的肿瘤或者是低信号纤维化及坏死进行妥善的评价[6-7]。目前临床工作中较为常见的磁共振成像可作为一种评价直肠癌新辅助化疗后局部分期的常见方法,能够非常好的从分子结构对肿瘤的组织结构以及功能进行评价[8-9]。近年来,随着磁共振技术的不断完善及改进,尤其是高场强3.0 T MRI以及高分辨相控阵线圈的应用及普及,此项技术凭借其无创、无辐射且对软组织分辨率较高、扫描范围较大等优势,得到了越来越多临床工作者的认可。但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在目前的临床实践操作时间过程中,对于患者是否需要做好相应的肠道准备仍然未得到准确的结果。有专家学者认为,在进行磁共振成像之前,需要做好相应的处理,为患者需注入肠道对比剂,例如充气或者是注水,从而帮助更好的观察,减少对检查结果的误差[10]。但也有临床资料指出,在进行核磁共振成像诊断期间不需要注入对比剂,即可获得良好的诊断结果,并对直肠肿瘤的浸润情况给予较好的判断[11]。另外,MRI还能够明确的判断并分析肿瘤的形态,更好的对肿瘤病灶的直径以及下缘距离肛门的情况进行测量,从而帮助临床工作者进行判断是否需要给予实施进一步的保肛手术的治疗。与此同时,核磁共振成像技术能够对患者的直肠系膜筋膜情况给予清晰的显示及反应,观察是否出现了明显的受累情况,从而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加合理的手术操作方法,在判断术前术后以及新辅助化疗效果方面提供较为准确的数据以及合理化的建议。

除了磁共振成像外,直肠内超声在评估新辅助化疗后病变分期存在着明显的局限性,无法很好的对肠周围组织以及肠壁水肿、纤维化或者是残存的肿瘤情况进行评价,同时也受到了诸多外界因素的影响,包括了操作者的经验水平等。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磁共振成像相比于直肠腔内超声诊断直肠癌化疗后T分期准确度较高,过高分期及过低分期概率较低,结果符合上述研究成果,说明了前者诊断更具有突出的临床优势,在降低过度分期方面具有实际应用意义[12]。

综上所述,磁共振成像相比于直肠腔内超声对于评估直肠癌新辅助化疗后的分期准确度较高,可进一步扩大样本量推广与应用。

猜你喜欢

准确度磁共振直肠
影响重力式自动装料衡器准确度的因素分析
经会阴和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Phosphatidylinositol-3,4,5-trisphosphate dependent Rac exchange factor 1 is a diagnostic and prognostic biomarker fo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磁共振有核辐射吗
磁共振有核辐射吗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作用探讨
动态汽车衡准确度等级的现实意义
腹腔镜与开腹改良直肠前切除术治疗成人重度直肠脱垂的对比研究
对GB 17167实施过程中衡器准确度要求问题的探讨
双呼吸导航门控高分辨黑血磁共振序列冠状动脉管壁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