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信公众平台参与式教学模式在医学影像见习教学中的应用

2019-06-21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16期
关键词:医学影像影像学公众

医学影像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学科,因此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本专业见习的重中之重,然而医学影像学见习最大的特点和难点就是运用理论知识解读影像资料做出正确诊断。对于以往“填鸭式”教学方式[1],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对于学习的兴趣就不言而喻了。有针对性的群发推送是微信公众号功能使用频率最高的一项,以极其便捷的信息性动机增加使用者的参与水平和参与深度。微信公众平台是应用于对医学影像学教学理论课程的学习有效的补充。教师通过微信公众平台不定时向同学们推送医学影像相关知识点,可以获得比以往更好的教学效果。本研究将上述方法运用于2014级临床专业的医学影像学见习带教工作中,并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时间为2017年7月17日—2017年8月16日。研究对象为我校2014级临床本科专业年龄段在20~22岁之间的见习同学50人,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25人;男生14人,女生11人,平均年龄(20.9±0.8)岁;二组为对照组25人,男生16人,女生9人,平均年龄(20.8±0.6)岁。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实验组采用传统讲授结合微信平台参与式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讲授式教学模式。

1.2 研究方法

以乐调查形式对两组同学分别进行问卷调查,得出主观的评价结果。最后考核成绩为理论知识考试。完成之后进行统计学分析,最后对本次研究进行综合性评价。

1.3 评价方法

对照组教师提前按照见习大纲进行备课,制作见习课件,在课堂上讲解,课后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答疑。实验组除了参与对照组的教学方案外,全部添加微信公众号,并按时推送2~3条相关消息(如:医学影像学病例集锦、病例讨论、医学影像学基础知识、影像断层解剖对照图谱及一些其它有拓展性的医学影像方面文章等),并及时通过微信平台进行沟通。经过为期一个月的见习后,最后对两组同学进行最终的理论知识掌握的考核。

1.3.1 乐调查 全部课程结束后对两组学生进行网上乐调查。实验组主要内容包括学生性别;年龄;希望订阅号推送接受的时间段如8点、14点、20点及24点等;希望每天推送的次数;是否进行课前预习;教学方式否对学习有帮助;最希望推送的知识点;是否希望测试为无纸化考试;学生对本轮见习的建议或意见;学生对订阅号的建议或意见十项指标进行回复。对照组主要内容包括学生性别、年龄、是否进行课前预习、此教学方式是否对学习有帮助、是否希望测试无纸化考试、学生对本轮见习的建议或意见六项指标进行回复。同学们根据自身情况自行作答,最后生成一个数据报表。我们通过对实验组同学主观感受的调查后,对微信公众平台参与式教学效果有初步的认识,对存在的问题有初步的了解,也对以后的整改有了方向。

1.3.2 理论考核成绩 课程结束后,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统一出题,试题包含名词解释、填空、单选、K型选择、问答题五个部分组成,两组学生进行统一考试,最后由教师统一阅卷。考试内容为见习期间所讲授的理论知识点,总分合计100分。

1.4 统计学方法

本实验对两组同学进行网上乐调查统计并生成数据与理论考试结果分别使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处理,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人数和百分比表示,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经过为期1个月的医学影像学习后,主观测试乐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对新的教学模式下学习的主观评价结果高于传统教学模式(见表1);客观测试见习考试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的考试分数高于对照组学生的考试分数(见表2)。

表1 实验组对新的教学模式的主观评价结果[人(%)]

表2 实验组与对照组对教学方式理论考试结果(分,±s)

表2 实验组与对照组对教学方式理论考试结果(分,±s)

组别 理论考试结果实验组(n=25) 88.65±7.52对照组(n=25) 81.89±6.76 t值 7.241 P值 0.008

3 分析

在过去10年左右的时间里,社交软件也被称为社交媒体或Web 2.0工具,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了我们的学习方式[2]。近年来,社交媒体作为学习工具在医学领域发展迅速,形成了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协作参与程度较高的在线学习模式。官方认证的高校微信公众号订阅人群基数大,传播范围广,是获得高校最新资讯极为方便的一个途径[3]。此外,高校的在校学生越来越依赖手机,生活中绝大部分时间在用微信进行聊天及查看相关动态。由此可见通过微信公众号,学生更容易接受,利用微信公众号进行医学影像教学时是具有影响力与号召力的[4]。微信公众平台式教育是基于服务而建设的,之所以吸引学生关注,是因为其服务是源于学生的需求而最终得到解决。微信公众号在未来的发展中加大了对互动、创新重视力度,加强了线上与线下的联动。另外,微信完全免费,流量费由运营商收取,使得此种教学模式更具有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5],这与学生目前的消费水平不冲突,也能更好的推进其在医学影像乃至其它学科教学运行。有研究显示微信已经成为中国用户最多、应用最广、频率最高的移动社交平台,借助这种拥有强大影响力的媒体开展医学教育的模式已经被世界各地的医生所接受[6-7]。

4 讨论

4.1 微信公众平台在医学影像见习教学的优势

腾讯依托其庞大的用户群,推出了公众号功能,个人和公司都能依托其平台发布信息,提供内容服务[8],将其运用到影像医学教学中,师生之间通过进入人工智能语音对话框与教师积极的互动,学习兴趣和注意力都被调动起来了。作为一款即时通信软件,微信操作简单,交流快捷,反应速度快,可以有效保证信息的时效性[9],这很好地解决了时间、地点的限制。随着医学影像内容急剧增加、教师的教学难度增大[10],微信公众平台服务为师生之间寻得一个很好的切入点。教师在推送的理论知识中增添一些彩图,使得一向枯燥的理论知识变得生动、吸引学生的眼球[11],从而激励学生学习、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及质量。此外,公众号可以通过在文中和文后增加阅读链接的方式,提升学生的拓展黏性[12]。

4.2 微信公众平台能被很好运用于医学影像见习教学

智能手机中WeChat微信软件在教学群体中是发放通知、传播教学资讯的一个有效手段[13],给教学模式的改革提供了一个契机,可以将教学做得更加被学生接受。教师设计制作的多媒体课件与微课程视频等教学资源借助微信公众号推送给学生,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对相关知识进行选择性学习,本次研究对于微信公众平台每周推送3次及以上的情况在研究中可达到65.91%。值得重视的是,在使用微信参与式教学中,带教老师应正确积极引导学生使用微信,达到提高教学的目的[14]。医学影像学生在微信公众平台对内容的点击量可以很好的反映学习效果,教师根据微信公众号数据统计功能及阅读次数,掌握学生对每条消息的熟悉程度,也可将学生的访问次数、参与频率、活跃程度作为过程性评价依据。研究发现运用微信公众平台参与教学的学生对于理论知识掌握好于传统教学,这证明微信公众平台参与式教学是一种很好的辅助教学的方式。

5 小结

本研究的结果数据证明了微信公众平参与式教学在医学影像教学的运用确有成效。综上所述,随着医学影像学移动数据化建设的深入,微信公众号服务将在医学影像中得到推广普及并建立互动式微信学习平台。我们打破了传统教学各种的限制,促进学习资源整合,丰富了信息化的教学方法[15],这也成为大学生传递信息、增进师生感情的良好渠道。相信随着教学网络教学经验的日积月累,微信公众平台参与式教学的优势将极大提高医学影像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医学影像影像学公众
结合多层特征及空间信息蒸馏的医学影像分割
GM1神经节苷脂贮积症影像学表现及随访研究
医学影像技术在医学影像诊断中的合理运用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特殊部位结核影像学表现
公众号3月热榜
影像组学在核医学影像中的应用进展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