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阳和汤联合泮托拉唑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临床观察
2019-06-21马群于磊张丹
马群 于磊 张丹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是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可能与不良的饮食习惯以及压力有关,且发病也呈现气候变化较大的冬春季易发[1]。临床表现为空腹不适,胃胀嗳气,反酸,餐后规律性疼痛,严重时伴有黑便或者呕血[2]。胃镜检查多表现十二指肠溃疡,边缘清楚,光滑,多呈现椭圆形或圆形,亦可见不规则形或者线形,基底部覆盖白色或者黄白色苔,局部黏膜有不同程度的充血、水肿,溃疡周围可以伴有红晕,黏膜皱襞向溃疡面集中[3]。我科门诊运用加味阳和汤联合泮托拉唑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疗效观察较泮托拉唑治疗效果好,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00例均为我院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中医马山门诊患者,对符合纳入标准患者,编号后按随机数表法分组,治疗组及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性别资料经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具有可比性。
表1 两组患者性别分布情况比较(n)
治疗组年龄22~65岁,平均年龄(42.16±3.15)岁。对照组年龄23~63岁,平均年龄(43.29±3.01)岁。两两比较,经t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2)。
治疗组病程12 d~13个月,平均病程(2.01±0.25)个月,对照组病程15 d~11个月,平均病程(2.16±0.13)个月。两者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2 两组患者年龄分布情况比较(n)
表3 两组患者病程分布情况比较(n)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消化性溃疡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2011·天津)”[4]:①临床见有慢性、周期性、节律性上腹痛,伴反酸、嗳气、痞满等症状。②电子胃镜证实为活动性十二指肠溃疡。中医诊断标准参照2006年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主编的《中医消化病诊疗指南》[5]。
1.3 纳入标准 ①年龄22~70岁,性别不限。②消化内镜检查符合十二指肠溃疡诊断。③中医辨证符合各证者。
1.4 排除标准 ①年龄小于16周岁的儿童及大于75周岁的高龄患者。②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③有穿孔或活动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甚至病情危重,难以对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作出确切评价者。④有胃、十二指肠及胆道手术史者。⑤肿瘤患者。⑥合并其他严重疾病,如有明显心、肝、肾、肺等脏器功能不全者。⑦正在服用NSAIDs及糖皮质激素药物者。⑧巨大溃疡(直径大于2 cm的溃疡)患者。
2 治疗方法
治疗组:予加味阳和汤(熟地30 g、生地30 g、麻黄10 g、桂枝10 g、茯苓12 g、陈皮10 g、木香10 g、制乳香6 g、没药6 g、白芨15 g、制半夏10 g、干姜10 g、当归12 g、白芍15 g、细辛3 g、白芷12 g、桃仁10 g、红花10 g、乌药10 g、阿胶10 g、甘草6 g)。1剂/d,水煎分3次混匀后分3次口服。配合泮托拉唑肠溶片(由武田制药有限公司奥拉宁堡生产基地生产,规格:40 mg/片),1次/d,口服。
对照组:主要采用泮托拉唑肠溶片(由武田制药有限公司奥拉宁堡生产基地生产,规格40 mg/片),1次/d,口服。均以4周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1周后行胃镜复查。
3 观察指标
3.1 临床综合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消化病诊疗指南》[5]临床疗效标准。临床痊愈:症状消失,胃镜检查黏膜恢复正常;显效:症状明显减轻,胃镜检查黏膜改善≥2级;有效:症状减轻,胃镜检查黏膜改善≥1级;无效:症状无改善,胃镜检查黏膜改善<1级或无改变。
3.2 中医证候疗效评价标准 痊愈:证候体征消失或接近消失,证候积分改善≥95%;显效:症状体征改善明显,证候积分改善≥75%;有效:症状体征均有改善,证候积分改善≥30%;无效:症状体征均无改善甚至加重,证候积分改善<30%。证候积分改善指数=(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3.3 胃镜疗效判定标准 按胃镜复查的积分判断疗效:内镜0分者为治愈;内镜积分减少2分者为显效;内镜积分减少1分者为有效;内镜积分无变化或者增加1分以上者为无效。
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包。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5 治疗结果
5.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治疗后临床综合疗效比较,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6%高于对照组的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4)。
表4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n(%)]
5.2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表现和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按照主要症状疼痛、反酸、烧心、嗳气、呃逆、情志抑郁、纳差、嘈杂的无、轻、中、重进行中医证候积分测量,无记0分,轻记1分,中记2分,重记3分,各项积分相加为总体证候积分。各个单项症状的中医证候改善情况治疗组较对照组有优势(表5)。
表5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表现比较(n)
中医证候积分比较,治疗前两组总中医证候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治疗组平均中医证候积分为(6.30±1.57)分,对照组(8.68±1.09)分,治疗组下降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6)。
5.3 两组患者胃镜下疗效比较 内镜下两组皆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治疗组的痊愈率要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7)。
表6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前后比较(±s) 单位:分
表6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前后比较(±s) 单位: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 积分改善指数/%治疗组 50 15.55±1.36 6.30±1.57* 59.49*对照组 50 15.79±1.27 8.68±1.09 45.03
表7 两组患者胃镜下疗效比较(n)
6 讨论
十二指肠溃疡是消化内科常见的一种溃疡性疾病,该病的发生与生活习惯比如饮酒、吸烟以及遗传、精神等因素密切相关[6]。随着现代中国饮食结构改变以及生活节奏压力等的加快。十二指肠溃疡呈现高发的态势。目前的主要方式是:给予抑制胃酸分泌;胃黏膜保护剂;促进胃动力;根除幽门螺杆菌等药物治疗。现代临床研究发现溃疡的发病率与幽门螺杆菌的感染呈现正相关性,幽门螺杆菌感染可以产生一系列神经、内分泌及免疫系统紊乱的临床表现,同时也会受到胃黏膜血流障碍症状相关因素的影响[7]。纠正幽门螺杆菌的感染对于消化道溃疡病的治疗有积极意义,但是消化系统疾病临床患者中幽门螺杆菌感染率比较高,经过规范的抗幽门螺杆菌治疗的占大多数,而仍出现反复感染甚至耐药的情况[8]。为此我们主要通过中药治疗调理消化系统的内环境,利用中药的黏膜修复作用以及抗菌消炎的作用来治疗消化道溃疡病尤其是十二指肠溃疡,可以达到控制临床症状、促进溃疡愈合及预防复发等目的。
十二指肠溃疡属于中医“胃脘痛”范畴,主要病因病机是由肝郁化火、七情不畅、正气不足、饮食失调及嗜酒过度等引起,中药治疗主要给予理气止痛、益气健脾及疏肝解郁为主[9]。我们主要采用阳和汤加减治疗,阳和汤为中药温里剂,具有温阳散寒止痛的功效,传统上多用于治疗阴疽疮疡类的疾病[10]。从病理表现上看溃疡病也可以视为疮疡的表现形式之一,只不过发病的部位位于内部脏器。方中熟地重用,可以起到滋补胃阴的作用,有利于促进溃疡的愈合;鹿角胶补肾助阳,滋补精血,振奋阳气可以温煦胃脘,起到散寒止痛的功效;麻黄及桂枝为发汗解表药,且能够消肿,在临床上用于胃肠道可以扩张黏膜的微循环,促进局部水肿的消除;细辛干姜可以佐助鹿角胶振奋脾阳;当归、桃仁及红花促进黏膜微循环的恢复,从而恢复黏膜正常的营养输送和代谢;木香、陈皮、乳香、没药等理气和胃止痛。诸药合用,共同起到温脾胃,养胃阴,畅气机,通气血的作用,从而有利于溃疡部位的修复。
本研究结果亦发现,从临床综合疗效比较上看,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6%高于对照组的86%;治疗后中医证候表现,治疗组均较对照组有优势;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上看,治疗前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治疗组平均中医证候积分为(6.30±1.57)分,对照组(8.68±1.09)分,治疗组下降明显;胃镜下疗效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痊愈率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加味阳和汤联合泮托拉唑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临床疗效能够优于西药对照组,而且在症状改善方面治疗组也具有明显的优势。胃镜的结果也表明加味阳和汤方在能够在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方面有良好的作用,充分体现了中医整体治疗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