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姆这个职场难题
2019-06-21史小V
◎ 史小V
我的“妈妈圈”同伴春节前的讨论焦点一般只有一个——我家阿姨要休假一个月,谁来救救我?
保姆问题的出现一般与公司的年会同步,过了元旦就开始,因为那时就要给阿姨买返乡车票了。各位妈妈在微信群里求加速包,帮保姆抢完返乡的,还得抢回城的——不回来可不行哟!
从地位来看,阿姨似乎处于家庭最底层,家里所有人都享有安排她做这做那的权力,她拿着不算高的薪水从事着一份从擦屁股、洗碗到刷马桶、清理下水道等没什么前景的事业。然而,事实又恰好相反。保姆在一个家庭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她掌控一个家庭每天的餐桌,清楚每个家庭成员的生活细节,负责家中的清洁工作,了解每个抽屉中藏着的秘密。更重要的是,她掌控着一个家庭的希望:孩子以及饭勺。
这样的双重属性给家政服务蒙上一层奇异的色彩。许多人一边埋怨,一边讨好;一边有诸多嫌弃,一边又下不了辞退的决心——阿姨就像《阿甘正传》中的人生巧克力一样,永远不知道下一颗是什么样的。有个女友总结说:“我们家谁都可以互相骂,唯独没人敢骂阿姨,她走了我就该不知所措了。”
但我家就骂走过阿姨。这个阿姨喜欢吃包子,天天做包子。我觉得挺好的,偏偏我老公不喜欢吃包子。某一日,阿姨又做包子,二人发生龃龉,明吵不雅,暗战演变成“吃包子大赛”。最后,爱吃包子的阿姨在数量上取胜,老公在效果上取胜——吃吐了。恼羞成怒的老公把阿姨“请”走了,后果相当严重:我家再没请过阿姨。
细细想来,保姆问题有时与职场问题差不多。老板与员工相爱相杀,女主人与阿姨也往往互相嫌弃。比如一个朋友家的阿姨,一来家里就说吃不惯城里的猪肉——她在老家都是吃土猪肉的;一定要吃海鱼,她认为河鱼、江鱼污染严重到会吃死人;清洁剂要安利的,其他品牌不好用;连洗发水也要挑品牌……朋友慨叹,见过世面的阿姨果然不同凡响,成就了她家提升生活品质的民生工程。
老板想找到靠谱员工有一系列指标可供参考,保姆却不行。她们的工作成果无法量化,她们的工作经验也大多不可靠。“妈妈圈”中流传着各种保姆录用指标,从年龄、地域、仪表到家境各有心得,但都不具备可复制性。一个妈妈说,她用过一个阿姨,在家政公司见第一面时就给她端茶,给人印象极佳,事实证明却最不靠谱。另一个妈妈辞了11个阿姨后心灰意冷,保姆中介推荐的第12个她没面试就接受了,没想到却成了最可心的一个。
阿姨界中也充满励志典范。有的阿姨在家乡小城有三套房;有的阿姨家里有买卖,儿子大学毕业工作优秀;还有的来城里当阿姨是为了能多学点东西,好回去开农家乐……朋友们总结:这些阿姨浑身都体现着中国人民的美德——勤劳。简而言之,就是闲不住。
但这类阿姨也极具“女主人翁”精神,去上班的话也是“以社为家”的那种优秀员工吧。一个女友因接送两个孩子上下学时间安排不开,换了份轻闲的工作,却被阿姨嫌弃了,觉得她在家“游手好闲”。另一个女友“同病相怜”:“我在家都不敢明目张胆地追剧,怕阿姨看不起。”“以社为家”换到阿姨身上,有时竟产生“婆婆视角”的可怕效果。
当然,无论职场还是保姆,年终奖都是春节的终极话题。我做了调查,几乎每家都会给阿姨包一个大红包,酬谢一年的辛劳,希冀来年继续一起奋战在锅碗瓢盆的第一线。只有一名阿姨收到明显少于往年的3000元红包后“明显冷淡”。女友很郁闷:“她有半年回家盖房子去了,还想要全额年终奖?”
在这点上,我和女友达成了共识:别的且不论,在年终奖制度上,家政工作有必要引入职场规范,比如先写份年终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