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语境下的理性批判
2019-06-20黄莹莹
李萌羽,文学博士,系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先后出版《多维视野中的沈从文和福克纳》(专著)、《跨文化交际教程》(与美国跨文化交际学创始人之一普罗斯教授合著)及《跨文化交流》(英文专著)等6部著作,参与编写《现代中国文学通鉴》等教材,在国内外权威刊物《文学评论》《中国比较文学》《外国文学研究》等发表论文近50篇。本文研究对象《跨文化沟通与中西文学对话》系李萌羽教授多年来从事学术研究的自选结集。
一、主要内容和观点
《跨文化沟通与中西文学对话》一书以开阔的学术视野,对中外文化、文学进行了观照省思和审美评析,主要包括“跨文化认同与中外文学综合研究”“中西文学关系研究”“跨文化沟通与对话”三编内容。
第一编“跨文化认同与中外文学综合研究”一方面对“跨文化认同”“全球化”“深生态学”“现代性”“后现代性”“后殖民主义”等重要理论范畴进行了学术探究,另一方面则透过这些理论视角对中外文化和中外文学作品进行了深入分析和阐释。第二编“中西文学关系研究”主要聚焦福克纳与中国现当代文学关系。第三编“跨文化沟通与对话”多为作者在国外刊物或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发表的成果,附录部分收录了十余篇英文文章,包括对西方福克纳研究专家和跨文化传播知名学者所做的重要访谈。该书在文化认同研究、福克纳与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研究以及跨文化研究上具有一定的学术借鉴价值。
二、重点分析及体会
通读全书后,感触最深的莫过于作者例证之充分、批判之客观以及格局之不凡。方寸之间,窥见的不仅是作者十五年来兢兢业业的学术光阴,更是一位优秀跨文化研究学者的自我否定与发展。
(一)个性的谋篇布局
总览目录,全书由三编一附录组成,结构清晰明了,便于阅读。
第一编奠定全书的框架,分别为读者阐释了全球化视野下的“文化认同”“文化产业发展”“海洋伦理观”“寻根文学”“道德理性与当代情爱小说”等时下热议话题,并佐以中国当代作家王蒙和美国著名小说家约翰·斯坦贝克的代表性作品,进一步明晰了跨文化背景下民族性与现代性成功对接的范式。
第二编,作者立足中西文化内涵,以中国著名作家沈从文和美国“意识流”大师威廉·福克纳为起点,探索了二位文学巨匠作品中“神与上帝的指涉意义”“神话-原型阐释”“生态学观照”“后现代意蕴”“文化特质与价值评判”等经典主题,多视角、多元化地剖析了中西文化的碰撞与交融景象,为跨文化比较文学学习提供了系统的原始参考,影响持久而弥笃。
第三编中除第一篇和第二篇为作者个人论述外,其余四篇内容均为实地访谈对话。四位访谈对象(麦克·H·普罗斯教授、罗伯特·圣·克莱尔教授、罗伯特·W·罕布林教授、克里斯托弗·瑞格博士)均在跨文化传播交流领域贡献不菲。访谈主题可划分为两大部分:跨文化研究与福克纳研究。四场访谈内容详实,记录确切,给读者第一手访谈的体验感,这是许多跨文化理论书籍所不具备的实战素材。
最后一部分即附录“部分代表性英文论文原文”,内容涉及众多、涵盖范围广,但均以跨文化交际为轴立体展开。英文原文给予学者新的启示与思考,这样的正向力量不仅停留在语法结构、遣词造句等表层结构上,更体现在作者如何将自己置于西方英语语境中,随机应变并主动进行跨文化实践。
(二)充分的事实例证
无论是在跨文化研究现状综述的论文中,还是在沈从文与福克纳对比研究中,作者均列举了充分详实的例证,形式多样、体裁不定、覆盖领域广泛,赋予全文强有力的说服效能,唤起读者共鸣。
例如,第一编中的概述性文章《论全球化视野下的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在论证现实层面上美国“流行产业”的领先地位时,作者提供了如下数据:“美国音乐唱片发行占有率在国际市场上已超20%”“仅在2000年内,美国图书销售额就达253.2亿美元,占同年世界图书销售总额的30%”“美国电影产业自1987年起就占据了整个世界电影市场50%以上的份额”等。数据均真实可靠,精确到位,具有十足的说服力,这也正是当下人文社科类研究中缺少的实证环节。
再如,第二编中的对比研究型文章——“福克纳与新时期小说思潮关系研究”。在论证福克纳与新时期寻根小说关系时,作者以中国当代寻根文学代表人物莫言和贾平凹的作品为例,类比福克纳作品与美国南方现实的内在联系。首先,就福克纳虚构地理位置——约克纳帕塔法县的写作手法而言,作者挖掘出莫言的“高密东北乡”这样一个文学的地理世界,以此证实以福克纳为代表的西方作家对莫言立足于乡土创作的影响作用。其次,作者还提及了贾平凹对于福克纳作品的乡土性认同,据此进一步阐释福克纳与新时代寻根文学的联系。
在论证福克纳与新时期历史主义小说时,作者引用了美国新历史主义理论家路易·芒特罗斯等相关领域知名人士的言论,支撑该节论点,例证充沛。此外,作者又列举了许多不同于以往历史题材的小说作品,如莫言的《红高粱》《丰乳肥臀》及格非的《迷舟》等作品,以此类比福克纳的新历史主义小说《喧哗与骚动》《押沙龙,押沙龙》《去吧,摩西》,为读者理解福克纳的家族史小说提供了同构性的素材参考。
(三)客观的批判评析
本书中,作者的立论方式方法相对客观、理性。例如,在第三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时间取向的独特价值——兼与西方文化中的时间观相比较》一文中,作者不仅在论述西方文化中的“单项时间制”特征时,能够客观地看待这一时间制自身的缺点和局限性,在考量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中的“过去时间取向”时,其也能将自己的中国眼光搁置一旁,站在第三方的角度,理性地看待孔子思想体系影响下我国时间取向的弊端,并提出批判见解。
再如,同处于第三编的“福克纳研究新视点——克里斯托弗·瑞格教授访谈”一文,从最初的访谈背景到后期具体的采访问题,作者都立足客观实际,紧紧把握当下研究热点。作者首先对克里斯托弗教授所在的东南密苏里州立大学的福克纳研究中心进行了简单了解,后又对该中心开设的福克纳研究慕课课程进行询问,并理性评价、发表个人看法。值得注意的是,作者每次发问并非空穴来风,都是有理有据的,显然采访前是做足了功课,通读并熟悉了其采访对象的研究方向、出版作品、曾发表言论等细节信息。例如,作者曾問道:“在2014年的福克纳与约克纳帕塔法的研讨会议上,您还发表了福克纳和莫言的比较研究的论文,我很高兴看到您对现当代中国作家产生了兴趣,您在这二者之间发现了什么相同点或者不同点?”言语之间,显露的是一个严谨学者的必备修养——客观、严谨。
(四)广阔的大局视野
纵观全文,文中格局广阔,不局限于个别作品、个别作家、个别流派或是个别国家。作者放眼全球,比观中西。
第一编中,《论全球化视野下的文化产业发展战略》一文就是基于大格局创作的。文中的第一部分,作者概括了美国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到冷战时代结束后的文化产业动向,得出在全球化浪潮的推演下世界文化日趋“美国化”的结论,并分析该趋势,全球化不应变成单质化,而应包含由诸多本土文化构成的复合多元文化,过分强调“美国化”必将扼杀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此外,在第二部分中,作者又观照了法国、加拿大、韩国等坚决捍卫本土文化纯洁性国家的发展状况,指出一味强调文化的纯粹性,对外来文化进行封锁也不利于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由此引出第三部分内容,即如何科学有效地发展文化产业。全文论证立场不拘泥于单一国家或文化形式,而是从“世界公民”的角度出发,辩证地探寻全球化与本土化的交互关系,为文化产业发展指明道路。
同收录于第一编的《试论深生态学视域下的海洋伦理观》一文站在海洋开发及保护的大蓝图上看待海洋伦理观。作者先就21世纪《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背景下,各国对于海洋发展战略理念的设定进行了探讨,再将深生态学与传统浅生态学比照分析,将深生态学理念植入读者脑海,辩证分析确立深层海洋伦理观的对策,逻辑上当属大格局、长远眼光。
三、结语
以上为《跨文化沟通与中西文学对话》一书触动笔者的四个方面,每一点都促使读者持续观照省思自我,以期达到同作者一样的写作高度,拥有广阔的大局视野。其实,如果说“对立”曾是历史上某些异质文化彼此能共存的一种非自觉的处境选择,那么“对话”则是当今与未来文化间共存和相互促进的明智选择。从这点来看,作者在为书籍命名时就充分考虑了跨文化交际的核心要素——“对话”。总之,每一位跨文化交际学人都应秉持着开放的眼光看待世事,并随着时代要求不断修缮自身,早日成为那飞出的“伊卡洛斯”!
(西北大学)
作者简介:黄莹莹(1996-),女,福建泉州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英美文学、文学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