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友去世,对我们意味着什么
2019-06-20王江涛
澳大利亚研究人员通过大量的调查数据发现,丧失亲密朋友的人在随后几年内,身体和心理状态会变得不好,精神健康恶化,社会功能受损。尽管对悲伤的反应会因为文化和个人差异而不同,这一结论在一定程度上也适用于其他国家。
南方周末记者 王江涛
死亡是每个人都将面对的终极问题,但在这之前,经历身边亲朋好友的去世似乎也难以避免。对丧失亲人的影响研究显示,除了悲伤情绪的普遍性,身边亲人的去世还会基于年龄、宗教、民族、人格等差异,而对一个人的情绪、心理、行为、健康等方面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类似因亲人离世而状态变差的事情人们多少有所耳闻。
但亲密朋友的去世对人们意味着什么呢?这个问题却很少有人关注。
同样身心俱伤
最近,澳大利亚国立大学金融、精算研究与统计研究院副教授廖伟文(Wai-Man Liu)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14年间对近2.6万澳大利亚人的调查数据,发现丧失亲密朋友的人在随后几年内,身体和心理状态同样会变得不好,精神健康恶化,社会功能受损。
“我们不应该轻视一个亲密朋友死亡所带来的悲痛。”廖伟文告诉南方周末记者,认识到这种死亡所带来的长期显著影响很重要,这意味着医生和雇主在必要时应该提供支持,比如,“雇主应持续地为经历了丧友之痛的员工提供支持,尊重他们对隐私的渴望,对去世表达同情,并使他们可以安心地在准备好后返回工作岗位。”
影响到底有多大呢?调查发生在2002年至2015年间,其中九千多人共经历了大概1.9万起好友死亡事件。在尽可能控制其他变量之后,探究死亡对这些被调查者身心健康、精神健康、社会功能和生活满意度等方面的短期和长期影响。
总体上看,年龄更大的人、居住在经济不太发达的地方的人更可能经历好友的去世。而经历了好友去世的人,更可能健康状况更差,正常的社交活动会受到影响。半年是一个关键节点,经历好友死亡事件后,几个健康指标开始下降,通常至6个月左右的时候降至最低,随后逐渐恢复,再之后会发生若干次小幅度波动。这一研究2019年4月发布在公共科学图书馆系列期刊PLOS ONE上。
女性在这个过程中会比男性受影响更大,经历更严重的健康恶化。廖伟文解释,研究表明,跟男性相比的话,女性更可能会把她们的朋友当自己的亲属一样对待,女性朋友之间的关系更为亲密,也因此在好友去世时,心理健康方面会经历更大的恶化,更容易受情绪影响,社会功能受损,使自己的日常活动更加受限。
哪些因素会影响悲伤
除了性别因素外,研究发现,还有一些因素可能影响着人们抵抗悲伤的能力。比如社会参与情况,社交上被孤立的人以及社会参与度较低的人对悲伤的抵抗力更弱,会使自己受影响的时间更长。
此前一些研究还指出宗教和人格特征等会影响一个人在经历丧亲之痛后的反应。宗教可能会起到一个积极的作用,一方面,宗教团体通过提供社会支持,能够帮助一些人一同面对死亡事件。再者,许多宗教都包含有对死后世界或来世的信仰,这些可能会有影响。另外,自尊值较高的人、情绪更积极的人相对来说更能承受这种悲痛,情绪不稳定的人会更脆弱。
从情绪管理角度看,好友的去世其实引出了亲密关系的一个特殊状态,这个时候,双方不再是就关系应该更亲密还是更疏离拉锯的状态了,一方的去世作为一个既定事实,摆在另一个人面前,只能接受罢了。而接受的过程又要首先面对如何看待对方的死亡的问题。
为何去世?是否应该去世?对自己意味着什么?……这些由死亡引出的终极问题通常将打断一个人原有的生活轨迹。
以社交情况为例,廖伟文向南方周末记者分析,那些社交上被孤立的,或者说社交圈比较小的人,之所以更容易遭受影响,一方面是他们没有足够的外部支持来帮助自己,另一方面,如果他们社交圈子比较小的话,一个好友的去世对他们来说也意味着重大的损失。
“我们应该向我们的社区、我们的朋友和家人寻求帮助。承认我们的悲痛,必要时寻求帮助。”廖伟文认为,尽管对悲伤的反应会因为文化和个人差异而不同,但他们的结论在一定程度上是适用于其他国家的,“如果有人因好友的死亡而感到痛苦,我们不应该否认。”
知己:中国人的精神世界
虽然目前没有基于中国人的相关研究,但无论是朋友,还是朋友的去世,在中国人的文化脉络里并不罕见。对这些现象的理解,其实很早就构建起中国人的一个关于“知己”的精神世界。
《论语》开篇第一句就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三省吾身的重要内容就包括“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还清楚地谈及朋友间的准则“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第十篇孔子就明确谈及朋友之死:朋友死,无所归,曰:“于我殡。”朋友死了,没有人料理后事,孔子说,他来料理。
从伯牙与钟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到钟子期死后,伯牙终生不再弹琴的传闻佳话,再到朋友关系与血缘关系等一同位列“三纲五常”的伦理规约,可以说,中国古代社会中,“朋友”有着极强的存在感。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虽然往昔的具体真实大多烟消云散,但古代知识分子通过流传的作品展示了一个深度浸入人们生活的“知己”的意义。“士为知己者死”,被赏识、被理解、被帮助,还使“知己”遍布在人们的职业和人生轨迹中,安抚过数不尽的孤独的心灵,以至不惜为此而死。
或许正因如此,怀念过世友人,成为中国古代文学中长久不衰的主题之一。不要说王维《哭孟浩然》时念叨的“故人不可见,汉水日东流”,就连白居易到了李白墓,素未谋面的他由诗文牵线,跨越时空还要为李白的死感慨一番“可怜荒垄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但是诗人多薄命,就中沦落不过君。”
好友去世在中国人精神世界里的地位虽历经波折但并未消失。1978年以来,以巴金《随想录》《怀念集》等为代表的一些作品,以“怀念”为题,记录了一批友人的死亡,如《怀念从文》《怀念鲁迅先生》《怀念老舍同志》等。透过这些怀念文章所记录的历史和表达的情感,得以大致看到好友去世对新时期的中国人来说可能意味着什么。
在怀念沈从文时,他写道,“没有一滴眼泪,悲痛却在我的心里,我也在埋葬自己的一部分。”在怀念老舍时,他又写道,“我不相信鬼,我也不相信神,但是我却希望真有一个所谓‘阴间,在那里我可以看到许多我所爱的人。”
那么,好友的死为什么会引起人们情感上这样大的波动?从科学角度来看,朋友到底又意味着什么呢?
友谊是进化的产物
虽然不论朋友还是亲人死亡,都是再常见不过的事情,但更多地理解朋友到底意味着什么,或许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好友去世对我们究竟意味着什么。
从心理学上看,好友或者说友谊,通常具有更高的亲密度和更多亲社会行为,比如互相讲很多秘密,对彼此忠诚、信任,互相帮助,互动频繁,同时冲突、竞争更少,总的来说是带来更多积极的心理体验。
但友谊也有质量高低之分,有时候也会间接地产生一些负面的影响。而且即便是高质量的友谊,也并不意味着朋友之间没有任何冲突。
2018年,牛津大学实验心理学系科学家罗宾·邓巴曾结合神经心理学、进化生物学以及社会心理学等学科,对“友谊”进行过剖析。他发现,友谊是影响人们健康、幸福、快乐的重要因素,但由于人们时间的有限,建立和维持友谊的代价其实是很高的。
他在《认知科学趋势》发表文章阐述了友谊是如何进化来的。以人类为代表的灵长类动物为应对外部威胁,先是进化出群居生活模式,而近距离生活之后,压力增大,友谊的出现起到了缓解群居压力的效果。在这一过程中,哺乳动物对压力极为敏感的生殖内分泌系统遭到破坏,以至雌性不孕的程度增加。因此,对于生活在越大越复杂的社会群落中的动物,尤其是雌性,会更倾向于用友谊来缓冲这些成本。
这与最新研究中观察到女性受朋友关系影响更大的现象颇为一致。但友谊不是天然就存在的,而是花时间和精力去提前培养的,比如一些灵长类动物花时间为同伴梳理毛发,类似行为被认为可能触发大脑的内啡肽系统,产生放松的效果,对建立和维持关系起着关键作用。
当然,这些社会活动是非常耗费时间的,而个体的时间又是有限的。对人类社交网络的研究早已指出,人的社交网络平均来看大概是150个人,受文化差异有所不同影响,外向的人通常会有更大的社交网,内向的人则更小。人的社交网可以形象地理解为形如靶子的“朋友圈”分层模式,从内到外,层层嵌套,圈层越来越大,涉及的人越来越多,但也亲疏有别。
这种特征我们日常中大多可以感受到。一般来说,从数量上看,首先会有5个左右称得上亲密的朋友,其中最核心的会有一两个,其次是10个非常好的朋友。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认为,进到这大约15个人的“朋友圈”的话,就意味着,如果有人死了,自己是会感到非常悲痛的。尤其是前5个,是最有可能在自己有需要时提供情感乃至经济上的支持的。再往外,是50个人的好朋友圈,以及150人的朋友圈。
朋友不一定比亲人地位低
这些被界定为朋友的人是如何区分开来的呢?当然是根据自己愿意投资的时间和情感成本,评估情感亲密度之后,潜意识里区分出来的。2012年,英国曼切斯特大学商学院学者阿利斯泰尔·萨特克利夫等人在《英国心理学杂志》的研究中认为,一个人40%的时间和精力会投入到前5个人的朋友圈,另有20%投入到后面大概10个人,这样15个人大概占据了一个人60%的时间和情感成本。当然,“患难见真情”作为回报和期待,这15个人也是最有可能在需要时为我们提供帮助的。
在罗宾·邓巴看来,家庭关系也包含在这套朋友社交网络中,只不过更可能靠近内环,且即便联系时间少,关系也更稳。通常来说,当一个人二十多岁达到社交网络规模高峰后,随年龄增长而逐渐抛弃一些不太志趣相投的关系,在中年时关系网基本稳定,老年时进一步减少,进而导致孤独感增加。
信任和理解是支撑起友谊的重要基石,缺乏信任,友谊会马上坍塌,而更能理解别人,让渡自己利益的人,类似于人们常说的懂得分享的人,通常会有更多朋友,这种关系是已经得到证明的。儿童从小就开始学习社交,像人这样的社会化动物,很可能正是因为要学习处理复杂社会关系,才需要比别的物种更长的发育时间。而大量医学研究已经指出,社交状态有可能反映一个人的精神状态,那些社交活动极少的人会有更大概率患有抑郁症等精神障碍。
知道好朋友给自己带来了什么,也就知道了好友的死去将使自己失去什么。这一点,每个人的情况显然会有一些差别。
根据廖伟文所发现的好友去世一样会给人们的身心健康造成损害的结论,理解丧友之痛看来也很重要,医生、领导、同事、家人等周围的人应该对此有所了解,毕竟,在很多人心里,一些朋友的地位可能并不比亲人低。而且中国人一直有重视朋友关系的文化传统。
就具体事情而言,比如,丧假的管理就存在一个问题,根据劳动法,劳动者有丧假的权利,但实际执行中,很多单位通常只将丧假限定在直系亲属去世范围,忽视人们实际的社交状况,而无论从科学还是伦理角度看,这种做法都有待完善。因为,好朋友对我们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