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文化馆数字服务模式创新

2019-06-20翟利华

青年时代 2019年13期
关键词:文化馆创新

翟利华

摘 要:文化馆数字化服务模式是新时期发展的必然方向,必须要不断地创新变革,运用新技术、新理念和新思维,实现文化服务模式的创新,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推动当地的公共文化服务高效建设。

关键词:文化馆;数字服务;创新

文化馆是我国公共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当地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文化服务。在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时代,为文化馆提供了便捷的文化服务途径,既能够为人民群众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内容,还能够通过多种形式多种途径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因此,文化馆要重视数字化建设,不断地实现数字服务模式的创新,让文化馆成为新时期重要的文化传播和建设阵地。

一、文化馆数字服务模式创新的重要性

(一)文化信息传播的必然要求

通过对常州市辖区内的几座文化馆进行调查了解,各区文化馆积极开展艺术讲堂、艺培训、非遗培训等文化传播课程,取得了良好的凡响。但是,各区文化馆文化传播课程信息传递却仅局限于微信公众号、官网网站,导致很多有兴趣参与学习的群众无法得知信息。以金坛区文化馆为例,举办《第十届江苏省“五星工程奖”摄影作品巡展》,涵盖了区域范围内的成人、老年人和少儿,但是摄影作品巡展的地点、时间、巡展作品内容等信息群众无法及时获知,使得很多愿意观展的群众无法及时参加。可以看出,文化馆数字服务模式创新是十分迫切的,文化活动、文化服务、文化传播是为人民群众服务的,需要人民群众及时了解相关信息,及时参与文化活动。

(二)文化馆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文化馆数字化建设与发展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体先进文化的时代特征,是国家、政府积极倡导实施的重要信息建设工程,是未来文化事业发展的趋势。常州市临近的上海市、南京市、苏州市和杭州市等城市文化馆数字化建设取得极大的成功,为其它地区的文化馆数字服务模式创新提供了成功的经验。文化馆数字服务模式创新打破了传统的封闭式服务,使人民群众主动地参与文化建设中,并通过信息技术和数字技术将传统的文化资源实行共享,完成文化数字服务。同时,文化馆数字服务模式创新积极加强与群众的线上线下交流和沟通,使文化馆及时了解人民群众的文化诉求和建议,利于文化馆不断地改进和创新,提高文化馆的服务质量和建设效率。

二、文化馆数字服务模式创新的方法

(一)构建快捷化的数字资源

文化馆文化服务的核心是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只有提供人民群众感兴趣的文化内容才能够不断地推动文化事业的建设和发展,只有提供便捷化的服务方式才能吸引人民群众文化参与。对常州市各区文化馆微信公众号建设进行调查发现,各区文化馆微信公众号都缺乏快捷性。常州市文化馆微信公众号设置栏目有公益培训、品牌活动和资料下载。公益培训能够及时地将培训信息和内容传递给群众,但是品牌活动和资料主要是广场舞,对常州市其它非遗文化、民间文化、民俗文化等信息资源无法观看和下载。武进区文化馆微信公众号设置栏目仅有文化云,进入后只有首页和活动预约,首页链接江苏公共文化云。这无法将武进区特色文化及地域文化传递给人民群众。因此,要利用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等手段不断地完善数字资源,为人民群众提供快捷的培训信息、活动预约、文化艺术展示、非遗文化保护与传承等通道,使人民群众能够积极地参与到文化建设中。

(二)打造全面化的数字平台

随着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使文化馆文化服务方式和服务内容发生了巨大改变。文化馆数字服务模式创新,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打造全面化的数字平台,使微信公众号、官网、微博等平台成为整体,形成资源互补、内容创新,不断地位人民群众提供多样化的文化服务内容。例如金坛文化馆可以利用全景技术、VR技术等手段方式,在微信公众号、微博、官网等多媒体平台将文化馆的环境、建设等情况以立体化、全景化形态展示,让人民群众通过手机端电脑端可以立体地直观地看到文化馆的具体情况。同时,在微信公众号、官网、微博等新媒体平台设置完善的栏目,将地区特色文化、民俗文化、非遗文化、文化活动、文化艺术培训等内容完整地展示,使人民群众能够根据自身的文化爱好选择参与的文化项目。

(三)培养全方位的数字人才

文化馆数字服务模式创新的关键因素是数字化人才,文化馆要充分利用自身的人才條件,培养全方位的数字人才,为文化馆数字服务模式创新提供技术支持。金坛区文化馆可以向上海市、南京市、苏州市和杭州市等文化馆学习,外派馆内人才参观学习,汲取发达地区的优秀经验,为金坛区文化馆数字服务模式创新提供方法。其次,金坛市文化馆要不断提高馆内人员的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等水平,培养馆内人员的数字服务意识,切实地将数字化服务模式贯彻到文化建设中。

三、结束语

数字化发展是文化馆未来的发展趋势,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文化馆要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和人才优势,积极突破传统的服务模式,实现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服务模式,将更加多元化的文化内容传递给人民群众。

参考文献:

[1]白鸽.新时期数字文化馆建设途经分析[J].大众文艺,2016(3):12-12.

[2]任雅蝉.建立满足群众文化享受的数字艺术大厦——浅谈文化馆的数字化建设与服务[J].长江丛刊,2016(20):155-155.

[3]曹晶.浅谈云计算环境下的数字文化馆建设[J].艺术科技,2015(2):93-94.

[4]郦伟华.推进数字化建设打造群文工作升级版——数字化文化馆建设的几点措施[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5(10):117-118.

猜你喜欢

文化馆创新
硅元尚瓷文化馆即将揭牌
寻访呈贡非物质遗产文化馆
章堰文化馆
家乡
大爱有光
民俗文化艺术馆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