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法国服饰演变对法国大革命社会变革的映照

2019-06-20张心悦

青年时代 2019年13期
关键词:服饰文化

张心悦

摘 要:法国大革命不仅是法国历史的一个重大里程碑,其发展历程也促成了法国服饰风格的变化,反映出社会变革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巨大影响。本文是以法国大革命为线索,分析革命前、革命中以及革命后三个时间段法国服饰演变及其内含的文化变迁。

关键词:法国大革命;服饰演变;服饰文化

法国的服装时尚家喻户晓。十七世纪,浪漫的巴洛克风格传到法国,法国开始追随时尚的脚步;十八世纪,产生于法国本土繁美的洛可可风格风靡欧洲,使法国的服饰时尚地位大幅上升;大革命时期,法国的“服装盛世”到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干练简洁风”开始流行;大革命后,人们重新拾起对服装时尚的感知,那时人们的服饰奔放大胆,轻盈裸露……法国每一段服装史,都与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密切相关,人们通过服饰表达内心。

一、大革命前夕的奢华之风

十七世纪流传到法国的巴洛克风格与十八世纪从法国贵族当中开始盛行的洛可可风格,一度引领了法国服饰的“奢华”时尚。十八世纪法国服饰开始引领时尚的潮流,处处香衣鬓影,穷奢极欲,纸醉金迷。而“奢华”反映的是法国的等级秩序,以及等级社会摇摇欲坠。“路易十五执政早期受到法国人民的喜爱。当他1744年重病时,整个国家为他的康复祈祷。但由于路易十四执政时期奢华之风弥漫,加之长年累月的对外战争,给路易十五留下了财政的混乱和各方面的衰退。”①当时这阵奢侈之风的领头人便是法国王室,他们的奢侈虽带动了服装时尚行业蓬勃发展,但对于奢侈之风背后的极高赋税、人民疾苦相比,这一点显然杯水车薪。民众对王室的不满加深,对等级制度的不满加深,对平等自由的向往加深。

(一)高贵的象征

古罗马时期,人们认为极度的奢侈会使人丧失斗志。法国历史中,路易十六的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就是一个例子。在她的带领下,王公贵族整日沉迷歌舞宴会,王后的奢侈使国库亏空,百姓赋税加重,最终在革命爆发时被送上断头台。在当时,能够承担奢侈这个词语的只有法国等级社会的高层,而處于低端的法国人民则是上层社会奢侈的牺牲品。在上层人士的认知里,盛大奢华排场被认为是表明身份的重要因素,身份与排场的奢华程度成正比。奢侈成为了贵族之间攀比的条件。他们的奢侈暴露了当时政治经济的腐败,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更激化了社会矛盾。

(二)平民的禁锢

奢侈是显示身份地位的重要标志。不过,奢侈一词,并非完全所指金钱的堆砌,奢侈的对象不同,含义也就不同:对于士兵来说,不打仗就是奢侈,对于奴隶来说,自由就是奢侈。而一些普通百姓为了心理平衡,也竭尽全力将自己的生活过得奢华,试图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统治阶层看到了奢侈之风留下的“危害”,他们意识到如果所有人都崇尚奢侈,一定会威胁到他们的地位,危害到国家统治。在旧阶级社会,为了维护特权阶级的利益,会将一部分特权留给自己,禁奢令由此诞生。而在当时的法国,服饰起到了区分等级的重要作用,它支撑和巩固着等级秩序。说到底,禁奢令其实只针对低等阶级。禁奢令的真实意图则是通过禁奢令防止低阶层的人通过奢侈的方式渗入到不属于他们的阶层,这也是统治阶层强化等级秩序的手段。

(三)王室的奢华

王室用奢华珍贵的服饰来表明自己的统治地位,“太阳王路易十四,在宴会上他会将自己扮演成太阳神阿波罗或是罗马君主,来树立自己光彩夺目的君王形象。整个王室和宫廷也紧随其后。盛大的排场彰显自己显赫的身世和地位,如果遇到不按照自己地位穿衣的人,则会引起君主之怒。”②王室通过对人们服饰的管理维系着自己的统治,因此,贫穷的人不能穿好衣服,皇室的服饰则是愈发奢华,服饰差异越大,反映出社会各阶层间矛盾的加大。

二、大革命期间的“一切从简”

法国大革命期间的巨大的社会变动和政治的动荡打断了人们对于服饰的个人追求,人们团结起来投身于政治革命中。在几个世纪过剩的奢华之后,人们开始崇尚节俭,追求原始而简朴的古希腊风格服饰。同时,服饰也被用于表达政治立场以及革命态度。

(一)古朴风的流行与对自然的崇尚

受法国大革命影响,奢侈之风退出历史舞台,人们再也不穿金戴银,而是穿着朴实无华的服装。人们不再通过奢华的外表来彰显自己的身份地位,人们逐渐开始接受新的“简朴时尚”。那时的人们崇尚自由,提倡摆脱束缚。甚至那些上流社会的女性还会穿下层百姓的服装,梳普通的发髻。古希腊简单轻便风格的裙装开始兴起,人们以健康自然为荣。

(二)女性服饰的男性化

除了那些追求革命时期简朴时尚的女性外,还有响应革命的激进派女性。她们关注女性的权利和社会地位,她们是法国女性中思想最先进的女性。她们参加各种俱乐部和组织,还常常穿着男性化的服饰。她们带男性化的帽子和佩剑,穿着男性化的靴子。当然,这种装扮风格还是十分惊骇世俗。“政治热情极高的平等女性往往头戴小红帽, 佩戴三色徽, 甚至身穿长裤参与民众社团的议事活动。”③这种风格的服饰兴起反映出了大革命时期女性的地位的提高。

(三)自身立场的表达

在大革命时期的人们革命情绪高涨,最流行的衣料颜色是“爱国三色”——红白蓝。当然有支持革命者,也有反革命者。反革命者身穿黑色为主调的服饰,佩戴黑缎制成的徽章来表达自己反革命的政治立场。不管对革命是支持还是反对革命,对于他们来说,服装就是表达政治立场的途径,尽管这种途径并不安全。因为穿着代表不同政治立场的衣服的人们相遇,总是会发生矛盾,轻则口角之争,重则付出生命。所以到后来,不乏有人以服饰掩盖自己的政治立场,谋求在混乱的革命中的安全。所以在革命后期,服饰不再能看出人们的政治立场。久而久之,这种充满革命色彩的的服饰风格,就变成了单纯的时尚。但不可否认的是,服装的变革也成为推动法国大革命进程的一个因素。同样,法国大革命的开启与发展也推动了法国服饰的变革。

三、革命后期新的服装风尚

督政府时期,在巴黎又掀起一场服装的新浪潮:女人们喜欢穿着轻盈薄透的衣裳,男性的服饰不再像大革命前那样偏向于女性化,穿戴色彩艳丽的服饰和繁琐装饰品,他们也开始崇尚“低调的奢华”,用得体的剪裁和一些昂贵低调不失身份的装饰品来彰显自己的社会地位。这种新时尚成为大革命之后的一次“恢复和调整”,男性女性的服饰差异也开始变大。因革命的影响,站在服饰这个角度,虽然等级观念没有完全消失,但是在一定程度上社会等级间差距在减小,等级界限开始模糊。因工业和经济的迅猛发展,服饰更多用来展现自我,体现生活态度和精神世界。

猜你喜欢

服饰文化
傣族服饰文化在现代生活的运用
基于湘西侗族传统服饰文化的现代服装设计
甘丹颇章时期藏族服饰文化解读
试探阿里噶尔本时期普兰女性传统服饰文化的研究
寻古鉴今——2018 中华民族服饰文化国际研讨会
净美雪顿·美好生活——西藏民族服装与服饰文化展演活动盛大举办
融媒体背景下的服饰文化动态之刍议
传统服饰文化中蝴蝶形象的符号探究
现代流行服饰文化视阈下的符号化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