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风对中职学生德育的影响与对策

2019-06-20陈斌

青年时代 2019年13期
关键词:中职学生家风德育

陈斌

摘 要:家庭中良好的家风是学校进行德育教育的基础,也是一种综合有效的教育力量。但是,在如今市场经济的影响下,许多家庭中功利主义等风气严重,结果对学生的价值观、人生态度和人际交往观念都产生了不良影响,另外中职院校的德育建设也存在种种问题尚未解决。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一方面应当加强对家风的研究并积极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另一方面还要树立和培养学生的模范公民理念,发挥优秀家风的引领作用。通过这些措施帮助学生摆脱不良风气的影响,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健康积极地人生理念和人生态度。

关键词:家风;中职学生;德育;影响;对策

每个社会都是由一个个家庭组成的,家庭不仅是家庭成员的栖息之所,更是家庭成员心灵的港湾。家庭中拥有良好的家风不仅能够温暖家庭成员的心灵,还能对家庭成员个人的思想进行熏陶。传承和发展良好的家风,能让家庭成员在社会中表现的更加文明道德。一个家庭家风的好坏,一方面放映了一个国家社会的文明程度,另一方面还影响着社会风气的形成。当前,在校的中职学生中很多都有非常自我的性格特征,而很多家庭的教育往往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家庭德育对于孩子的重要影响。所以,如何加强家风教育与学校德育教育的融合,提升德育工作的效果,已经成为学校接下来的重要课题。

一、中职院校德育建设存在的问题

中职院校自身是德育建设和德育教育的主体,但是中职院校在德育制度上还存在很多不足也严重影响着德育的建设进度。第一,缺乏系统的德育教育体系,德育教育不能持续进行。中职院校的德育教育没有形成独立的教育课程,学生只是在上思想政治课程顺便进行德育教育,还有就是学校组织德育教学活动时,学生才有机会进行以德育为主题的教育,这两种教学方式又是相互独立的,学生只能进行模块化的德育学习。所以学生只有在学校组织的德育周或者德育日以及课程很少的思想政治课上才能进行德育学习,而在平时则根本感受不到德育教育的氛围;第二,中职院校的德育教学方式单一,很多教师在德育教育时经常是照本宣课,致使课堂氛围乏味无聊,让学生没有兴趣进行德育学习,甚至出现明显的抵触情绪。这就严重阻碍了高职院校德育教育目标的实现;第三,中职院校缺乏德育教育的专业教师。在中职院校中德育教育基本上是由思想政治课程老师兼任,虽然思想政治教育与德育教育存在一定的共通性,但是基于家风的德育教学要求教师要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教育心理学等有深入的研究并对现代的教育技术也要有深入的了解,这两点对于一般的思想政治教师来说还达不到要求。综上所述,这三点原因也严重制约了中职院校的德育建设水平地提高。

二、家风对中职院校德育的影响

(一)影響中职学生价值观

不良的家风往往导致学生价值观的缺失,不仅让学生对生活和未来感到迷茫、无所适从,还会阻碍学校对学生教育目标的实现。中职院校的教学目标有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微观的教学目标,就是通过职业教育是学生具有高水平的专业的技术和良好的个人综合素质,这个目标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毕业以后能够找到一个好的工作,并以此为基础拥有更好的生活。宏观的教学目标是希望学生在良好的校园氛围以及老师的引导下能够树立长远的职业和生活目标,并为之不断的努力奋斗,同时具有优秀的品格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以及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然而,在学校实际的教学中,很多中职学生的价值观普遍缺失,这也使学校的宏观和微观教学目标往往都难以实现[1]。

(二)影响中职学生人生态度

学生的很多行为方式和人生态度往往都与家庭的家风密不可分。一个家庭家风的好坏可以明显的影响学生的行为方式,如果有良好的家风对学生进行引导,那么学生在生活中往往追求比较高尚的生活情趣,并不断充实自己的思想,净化自己的灵魂。所以,要促进中职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就要用健康的生活方式去引导他们,并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的心理状态。但现在普遍存在的情况是,家庭中家长只是一味地追求学生有好的学习成绩,对它学生的道德培养却置之不问,久而久之使学生往往忽视对生活和人生意义的思考,这样一旦远离家庭进入了独立的中职院校进行学习,就会在新环境中缺乏自我约束的能力,并越来越放纵自己的行为。如有些学生为了看小说或者睡觉,会找各种虚假理由进行逃课;而有的学生认为自己学习的技能与现实生活中的工作联系不大,进而放弃学习,在学校中混日子,只为最后拿一个毕业证。这些不良行为和错误的生活态度直接反映出了当前中职学生不健康的人生态度。

(三)影响中职学生人际交往观念

当前的中职学生大多都是生长在市场经济影响下的“小家庭”,家庭中家长在处理人际关系时的方式和态度会对学生今后的人际交往模式产生重大的影响。很多家庭的家长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在进行人际交往时功利主义严重,这往往也使学生的人际交往带有浓重的功利性,这让学生严重偏离了正确的人际交往观念。还有学生对于自己人际交往能力的表现也只是在请客吃饭和进行娱乐活动上,然而却没有衡量过自身的经济能力是否能长时间支撑这样的社交活动。还有一部分学生在社交上盲目地追随别人,缺乏对自己社交的明确定位,不清楚自己进行社交的最终目的。

三、不良家风对德育负面影响的应对措施

(一)加强家风研究

当前,中职院校应组织学校中德育方面的教师加强对家风文化的研究,挖掘其中的文化教育价值,中华民族的家风文化是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不断积累和升华产生的,并且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历史人物身上也有不同的具体表现,中职院校教师通过对家风的研究与学习,可以更好地把握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精髓,为学生更透彻的了解优秀家风和优秀中华民族文化做好文化储备。另一方面,家风教育是中职院校德育教育的基础,所以要重视家风和中职院校德育教育之间的密切联系,并调动一切积极有利的因素,引导学生抵制不良家风,并形成健康积极地思想观念。同时中职院校的教师要提高自己的专业教学水平,积极拓展教学的方式,使学生转变以往对传统文化学习的观念,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去。最终使学生在家庭和中职院校的合力培养下,是优良家风和院校精神一起得到弘扬发展,形成强大的育人能力[2]。

(二)树立培养模范公民的理念

模范公民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实践者和构建者,还是中国良好家风的建设者和传播者。所以,学校的德育教育应该以“立德树人”为宗旨,第一目标是引导学生成为一个合格的模范公民。学校的教育只有回归了本真,注重对学生实行因材施教的策略,努力将学生塑造成为求知、进去、生活、道德、爱国的模范,让学生成为一个具有高素质、高修养、高知识水平的模范公民,拥有为人民服务的无私奉献精神以及怀有崇高的理想并为之不懈奋斗的精神。只有这样,用环境氛围影响学生,用现实手段引导学生,用理想促进学生,才能够使学生摆脱不良家风的影响,使以往的不正确行为得到纠正,成为一名合格的、杰出的公民。

(三)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

良好的家风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中职院校在进行德育教学时,应当同时重视对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现代民众的生活理念和精神状态,它早已融入了华夏民族的血液,并在中华儿女的心中生根发芽,还将优秀品质和高尚人格合二为一,使每一个血脉相承的中国人都成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开设相关的课程,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并从中受到优良家风的熏陶;学校还可以请传统文化方面的专家学者,到学校开办讲座,使学生能够体会到专家对传统文化的现代解读,增强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的理解。总之,中职院校要不断营造优良家风和德育学习的氛圍,使大学生正视自己存在的不足,并积极地进行学习,完善自身缺陷,促进中职院校德育工作的进一步发展[3]。

(四)发挥优良家风的引领作用

家风是家庭个人德育发展的重要教育基础,是家庭教育的有效载体。而中职院校作为家庭家风教育和学校德育教育之间的纽带,要在延伸扩充德育教育的形式和内容的同时,积极融合优秀的家风形成引领和示范作用。要通过多种活动形式宣传优秀家风,如在学校召开优秀学生家风展示会、学生家风分享座谈会、征集优秀家风故事等,以此建立一个多方面相互关联渗透的家风教育宣传体系。通过这种宣传活动可以进一步发挥优秀家风的榜样力量,对学生产生重要的教育作用,并且使学生的家风教育和学校的德育教育有密切的关联性和传承性,让学校的德育教育成为优秀家风在学校中的延伸和发展,从而使学生在爱国主义教育、思想品德教育等方面得到显著的加强和提升,并培养出学生优秀的实践能力和强大的创新能力。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良好的家风能给中职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巨大的影响,家庭和学校这两方面要做好优良家风和学校德育教育工作的结合,共同发扬中华民族优良家风和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并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人际交往观念,树立远大的理想和目标,使家风文化融合到学校德育教育的各个环节,实现学校德育教育的综合性和多元化,最终促进学校的德育教育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刘芳芳.“家风教育”对高职学生思想品德的影响分析与对策[J].职教论坛,2017(23):27-30.

[2]李奥运.当前家风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6(2):7-12.

[3]黄礼峰,王雄杰,王宁宁.家风对高校学生德育的影响与对策[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4(6):251-254.

猜你喜欢

中职学生家风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勤劳节俭传家风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家风伴我成长
浅谈中职英语单词教学策略
幽默好家风(二)
浅谈如何在语文课堂上激发中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家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