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裸贷的心理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2019-06-20洪莹欣彭璐王丹李炳全

青年时代 2019年13期
关键词:对策研究大学生

洪莹欣 彭璐 王丹 李炳全

摘 要:当代大学生的消费水平和物质需求不断增长,消费观念也在不断变化。而大学生这一群体,虽然有着较强独立性和较高自主性,但由于缺乏社会经验及其价值观、世界观和消费观尚未完全成熟,导致这一群体更容易陷入校园信贷的圈套。本文特将这一特殊群体作为研究对象,借此剖析大学生对于“裸贷”的心理行为机制,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裸贷;大学生;心理行为机制;对策研究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

“裸条”,是在进行借款时,以借款人手持身份证的裸体照片替代借条,其爆发的背后是一种名为“熟人”借贷的贷款方式,借贷人通过借贷宝、QQ、微信等平台找所谓的“熟人”借款,放款速度快捷且方便[1]。正是因为裸贷的放贷门槛低、借款方便快捷,裸贷这一现象已经不足为奇。借贷人若不能及时还清借款,会遭受暴力威胁、电话骚扰等。关于裸贷的新闻不断出现在大众眼前,马上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二)裸贷的危害

“裸贷”,指女大学生手持个人身份证或者学生证拍摄裸体照片,然后将裸体照片、个人身份信息以及家人的联系方式提供给借贷方作为抵押,这个词从2016年开始进入大众的视野。裸贷的魔爪逐渐伸向女大学生中,且这些学生大多为地方普通本科院校的学生。当时,网上流传出161名女大学生手持有效证件所拍的裸照以及她们的个人信息。在这161名借贷人中,有144名的信息惨遭泄漏,包括联系方式、学校信息、年龄信息等。

自2015年以来,女大学生因无力偿还贷款而跳楼自杀的事件层出不穷,“裸条售卖”“肉偿还款”等违法行为不断出现[2]。一些女生因不堪自身羞耻感被迫休学,藏于人后。深陷裸贷的,除了女大学生,还包括男大学生。男大学生为了借钱,放弃了生活,最后无法还款,放弃了生命。这样的新闻比比皆是。澎湃新闻18年1月报称,湖北一男子网上裸贷反被敲诈,心有不甘,竟然选择如法炮制,干起了相同的勾当[3]。

在铺天盖地的裸贷诱惑中,一些大学生难以守住内心的底线,理性的消费观被现实的物质需要冲击,铤而走险,使自己深陷裸贷的泥潭,无法自拔,对身心造成巨大伤害,甚至因为不堪重负,放弃自己的生命。

(三)已有研究

从“10G的裸条风波”爆发到现在已经过去两年多,关于大学生裸贷的研究已有不少,但从所查找的关于大学生“裸贷”的研究论文中发现,大多数的研究重点主要放在法律问题、消费理论以及道德伦理等方面,而关于大学生“裸贷”行为的心理机制的研究相对较少,如朱春萍的《大学生“裸贷”消费异化问题研究》和袁翠清的《女大学生校园“裸贷”法律保护权益研究》等研究分别是从消费理论和法律制度等角度进行研究,研究中虽然有提及大学生“裸贷”行为的成因,但是涉及的范围比较广,大体可分为四个方面:个人、家庭、学校、社会。为了更好的了解大学生“裸贷”行为的产生,我们研究将从个人角度出发,着重探讨大学生“裸贷”行为产生的心理机制。

(四)研究目的

人的行为是受到特定的心理驱动下,从而进行的。本次研究,是通过调查大学生对“裸贷”问题的认识和了解程度,通过“裸贷”现状,探寻大学生选择裸贷的心理,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借贷关系,树立理性的消费观,避免或减少此类事件的发生。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以广州、深圳、佛山、肇庆等地的地方高校大学生为被试,共发放问卷303份,收回有效试卷272份,有效回收率为89%。问卷对象涵盖不同年级的学生,其中男生90人(33%),女生182人(67%),男女比例1:2.02;大一学生92人(34%),大二学生150人(55%),大三学生18人(6.6%),大四学生12人(4.4%),问卷对象来自重点大学、普通本科院校、民办院校、职业教育院校等不同层次的学校。

(二)研究工具

通过问卷星网络平台发放自制问卷《关于地方高校学生裸贷形成的原因的调查问卷》,该问卷一共有16道题,其中包括一般人口学资料调查、大学生关于裸贷的了解以及看法等内容。

(三)统计手段

本次调查问卷全部数据采用SPSS 21.0进行描述统计分析。

三、研究结果

我们主要调查了广东省地方高校的贷款普及教育情况,18.8%的大学生表示所在学校没有开展过贷款方面的知识教育,51%表示他们的学校曾经开展过这方面的教育但自己不太清楚,20.2%的学生不知道他们的学校是否有贷款的普及教育,仅有9.6%左右的大学生明确表示学校开展过相关的贷款的普及教育并且自己也很了解这些知识。

虽然大学生接受贷款的普及教育程度不一,但是80%以上的大学生对裸贷有一定的认识,他们通过大众媒体、网络借贷平台、身边同学朋友等途径知道裸贷,也能够认识到裸贷的危害性。

除此以外,我们还调查了大学生对裸贷的态度、看法。96.7%的大学生表示自己没有裸贷这种想法,但也有3.3%的大学生表示自己有裸贷的想法。而且据调查,48.9%的大学生身边没有裸贷的案例,46.7%表示不清楚,4.4%的大学生表示自己身边存在裸贷的案例。

从一些已有的研究来看,我们发现选择裸贷的女大学生的所在学校一般集中在高职、大专、普通本科,且以师范院校、医学高等专科院校更为突出[4]。裸贷女大学生的籍贯多分布在三四线城市,且主要以农村为主,以河南、云南、贵州等地居多[5]。裸贷借款中,大学生裸贷的金额不一,有些只有几百块钱,有些是一两千元,有些是五六千元,还有一些是两三万元,但多数学生贷款的金额是在2000-6000之间。

四、心理行为机制分析

(一)自卑心理

自卑心理是指個体对自己的不当评价从而产生的一种消极心理体验,这种心理在大学生群体中比较普遍,不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已有研究表明[6],产生“裸贷”行为的人多数是来自三四线城市,且以农村地区为主,家庭经济状况一般甚至可能经济困难。她们从原来高中那种相对封闭的环境转入大学比较开放、广阔的空间,与一些经济发达城市学生在生活环境、消费能力、见闻见识、待人处事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此内心会觉得自己比别人差,与自己目前所生活的圈子格格不入,她们会对自己的智力和能力感到怀疑,因此产生了自卑心理。再加上这些女大学生主要是来自农村地区,受到重男轻女风气的影响,不被父母重视,也导致她们产生自卑心理。

正因为这些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匮乏,这些大学生需要一定的资金来填补自己的不足和内心的空虚,而裸贷这一贷款方式简单方便又快捷,恰好满足了这些借贷人的需求,也因此不少人放弃奋斗选择裸贷来实现目标。这些裸贷的大学生的内心都是不太自信的,认为可以通过外在的“包装”,可以让自己更好地融入到周围同学中、融入到大學生活中。

(二)侥幸心理

现今,可以说90%以上的大学生正在使用或者曾经使用过花呗等一些借贷平台,虽说在可信的借贷平台借小额的借款还在大学生的还款范围内,但是殊不知,正是这些额度小、利息低的贷款使大学生产生了侥幸心理[7],相信自己并不会因此而还不上款,进而一步一步地踏进放款人设置的“裸贷”陷阱里,难以脱身。

目前网络上披露出来的很多“裸贷”的主人公,在“裸贷”之前,她们大部分或多或少的都在别的借贷平台上借贷过,之前顺利地借贷、还贷,不仅让她们买到自己心仪的东西,也让她们相信自己有还款的能力。再加上“裸贷”这个平台准入门槛低,借款非常容易,不需要任何前期费用,当天下款,只需要提交几张裸照和视频验证,就可以取得自己想要的贷款。学生认为自己并不需要因此付出与个人利益相关的东西,也不像银行借贷一样需要走流程,免去了很多麻烦,而且放贷人还信誓旦旦地保证,只要还款,就把照片和视频退还给学生,因此一些学生便抱着借款门槛低,觉得所需借款金额不多,其利息也不会很高,只要顺利还款也不会产生严重后果的侥幸心理,一脚踏入“裸贷”这个深渊,殊不知在这个“裸贷”背后自己早已债台高筑。

(三)无计划的消费心理

消费心理是指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系列心理活动。很多上班族在拿到薪水之后,马上就会沉浸于花钱的快感中,而忘记了要存钱以备不时之需。这一类人被称为“月光族”,常见于年轻人中,有80%的大学生便是“月光族”的一员[8]。近年来,“月光族”逐渐变成“月欠族”。超过一半的大学生都存在有与自身收入水平不一致的消费行为,进行着无计划消费。父母给的生活费,没到月底就花完了,剩下的几天只能靠着花呗等方式生活。这些很大一部分是出于大学生的消费没有计划性。很多大学生在拿到生活费后,就肆意消费,陷入“鸟笼效应[9]”的怪圈里。例如,你买了一件衣服,就会想着衣服不知道搭什么鞋子、背包……进而会买一套用品来搭配这件衣服,于是你就多了很多本来不需要用到的物品。就好比你买了一个鸟笼,过一阵你就会为此买一只小鸟一样。

(四)不良价值观

所谓价值观,就是每个人在做人做事中遵循的基本准则。大学生的价值观在面临诱惑时会发生转变,和明星效应息息相关[10]。年轻人为了追求自己偶像,与偶像有更多的相似度,不惜选择偶像所代言、使用的商品,以获得与偶像之间的亲密感,有女生认为,即使是当红女明星,也有些曾经拍摄过裸片,如今她们仍是在娱乐圈发展得很好,拥有着高额的收入。明星,作为公众人物尚且可以这样,那作为普通大学生的自己为何自己不行?正是抱着的认知和心理,一些女大学生问心无愧地接受“裸贷”,来满足自己的消费欲望。

五、对策与建议

(一)针对自卑心理

针对这些因自卑心理而选择裸贷的大学生,我们首先要引导她们正确看待自己,使她们对自己有一个恰当的评价,接着鼓励她们去发现、关注自己的闪光点,认识到自己的优势与长处所在,给自己积极的自我意识,树立自信。然后不要和别人相比较,因为我们每一个人所处的生活环境是不同的,每个人的个性是不一样的,我们都是一个独特的人,与别人比较本身就是不公平的。再者给自己积极的暗示,当遇到一些自信心不足的情况时,可以运用一些积极的言语进行自我暗示,如“我能行”“我可以的”,加强自身改变现状的信念,还可以通过回忆之前因自己努力而成功的事情,或者是想象一些将要获得成功的事情,以此来增强自己的自信心。最后鼓励裸贷的女大学生多与人交往,在关心、和谐的人际关系中感受到温暖、愉悦,保持一个积极乐观的心态,从而克服自卑。

(二)针对侥幸心理

侥幸心理是一种几乎人人都有的心态,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意识,可以暂时维持心理的平衡,但是长期过度严重依赖侥幸心理,会使人思想麻痹,过于自信,因此这些裸贷的大学生便对裸贷这一贷款方式存在侥幸,认为只要顺利还款就没有严重的后果了。所以,为了克服这种侥幸心理,我们应该时刻告诉自己: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在完成一件事情之前一定要考虑清楚,在做事情之前想到不同结果和解决的方法。其次,增强自控力,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养成。再者,我们做事情一定要脚踏实地,从实际出发。最后,要常常反省,自警自励,增强敬畏之心,对事情,对自己、他人负责。

(三)针对无计划的消费心理

裸贷的群体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女大学生,其不恰当的消费心理是致使其进行裸贷的重要原因。由于大学生的经济尚未完全独立,心智相对不成熟,自制力差,容易受到各方面的诱惑,难以进行有计划地消费。一些裸贷放贷人正是抓住大学生这一心理特点,大肆宣传,蒙蔽了大学生的双眼。在这一情形中,学校不应坐视不管,而应重视自身的作用,增设一些消费心理方面的课程,加强对大学生理性消费观的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理性的消费心理,有计划、有选择地进行消费。

(四)针对不良价值观

对于由于明星效应的消极影响而产生不良价值观的大学生,我们应加以引导,反其道而行,合理利用多媒体等方式,深度挖掘明星效应的积极影响,将明星效应的有益方面融入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中,更新大学生的观念,让他们效仿明星好的方面,在耳濡目染中完善自己的行为。另外,大学生也可以多参加一些有意义的实践活动,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拓宽自己的眼界。通过观察生活、了解生活、从生活中感悟正确的价值观,明辨是非,识别明星效应的不良方面,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通讯作者:李炳全)

参考文献:

[1]张燕.记者卧底“裸条”借贷调查[J].中国经济周刊,2016(25):28-30.

[2]袁翠清.女大学生校园“裸贷”法律权益保护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7(12):103-107+52.

[3]湖北男子网上裸贷反被敲诈,心有不甘炮制骗局勒索他人被刑拘[N].澎湃新闻,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953523.

[4]臧利萍,田雪,周权威.探索大数据下微信圈与大学生消费观[J].劳动保障世界,2018(30):75.

[5] 丁莉.新媒体时代的消费奇观——社会学视野中的裸贷和“女大学生”[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8,31(01):81-83.

[6]尹善玉.“裸贷”风波下大学生品格教育缺失的分析[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6(04):41-43.

[7]罗时纯,刘熙宇.校园借贷过程中大学生的心理分析以及防范措施[J].中国商论,2018(34):23-24.

[8]张春燕.校园网贷环境下大学生畸形消费心理剖析及教育路径探微[J].教育现代化,2019(11):25-27.

[9]梁梦君.基于“裸贷”事件剖析大学生的消费观[J].西部皮革,2017,39(12):141.

[10]袁永波.新形势下明星效应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15(13):119-120.

猜你喜欢

对策研究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