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业女性化发展现状及对策

2019-06-20张梦

青年时代 2019年15期
关键词:农村妇女乡村振兴战略

张梦

摘 要: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推进乡村振兴,并将其提升到战略高度、写入党章,为新时代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重点。在此背景之下,通过对我国农业女性化的现状的分析,从农业发展的角度促进农村妇女发展可以在加大财政投入和政策扶持解决妇女自身问题、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市场配置资源和增加妇女农业技术的教育培训等方面来考虑。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女性化;农村妇女

一、我国农业女性化及其现状

农业女性化是指由于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存在着性别差异,男性的比例高于甚至远高于女性,更多的妇女滞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成为生产的主力军[1]。

学术界最早关注农业女性化(feminization of agriculture)現象可以追溯到20 世纪二三十年代,陈翰笙先生在对广东农村进行考察时注意到由于缺少男劳动力而雇佣大量农村妇女从事农业生产的现象,这是最早的农业女性化的一种表现形式[2]。

1945 年费孝通先生撰写的《禄村农田》中指出农业劳动力的“女性化”就已在像禄村这样的村庄出现,当时该村的男性可以不参加生产劳动,有三分之一青壮年男性劳动力脱离了农业生产转而从事其他的行业,而妇女则必须承担家庭的农业生产责任[3]。这些研究资料反映出早在20 世纪30 年代我国农村就已经出现了农业女性化的现象,其表现形式与当前农业女性化类似。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大规模农业女性化现象开始出现。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的调查,1986年中国东部地区农业转移出来的劳动力中,妇女只占36.4%,中部地区占20.8%,西部地区占13.6%[4],换句话说,相较于农村男性,超过60%农村女性滞留在农村,且越偏远的地区农业女性化问题越严重;到了20世纪90年代,从事农林牧渔业的妇女人数占从业人员总数的一半以上,而且这一比例一直呈上升趋势,1990年,妇女占从业人员的52.4%,2000年上升到61.6%[4];2002年全国妇联2002年开展的第二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结果显示,在农村家庭中,从事纯农业劳动(种植和养殖)的农村妇女比例为82.1%,比男性高17.4个百分点[5];全国妇联2006年3~ 6月在河北、吉林、江苏、浙江、江西、河南、湖南、四川、云南和甘肃10省万名农村妇女中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显示,在农业生产中,妇女参加生产劳动的比例达74.7%[6],在生产生活中,妇女是重要的决策者,也是家务劳动的主要承担者。

从表中可以看出“乡村”人口中的女性人口(323617002)占总人口(1332810869)比重为24.27%。一般来说农村人口包括镇,则“镇+乡村”人口中的女性人口(453191842)占总人口(1332810869)的比重为34.00%。农村女性在农业生产中占据过高比例似乎成为了共识。

但曹东勃、蒋睛霞通过分析近几次人口普查数据从性别差异的视角提出男性重返农业的趋势和依据[7];根据表3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农业生产经营人员男女比例存在趋同现象。

根据表3和表4反映出来的近10年的变化可以发现,农村妇女占农村人口的半数,不可否认以往传统男性为主要劳动力的农业社会发生了很大改变,广大农村妇女成为农村的中坚力量。

对于农业女性化对农村女性的影响,学者们大体存在两种不同观点,一部分学者认为妇女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与贡献比以前增大,妇女的独立性增强,在家庭中的地位提高,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另一部分学者则认为农业女性化在加重农村妇女的劳动力负担、限制了农村妇女的文化教育和个体发展,从而进一步加剧农村男女的差距。从女性主义视角来分析,对女性发展无疑产生了严重的阻碍。当然我国农业女性化现实不可逆转,如何根据现实情况最大程度促进农业发展和改善农村妇女现状是本文的重点。

二、乡村振兴背景下如何应对农业女性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已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8]。而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水平的远远落后是当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重要表现。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出台了一系列惠农强农的政策措施,促进了我国农业发展持续向上、农民收入稳步提高。到了十九大,习近平同志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推进乡村振兴,并将其提升到战略高度、写入党章,这是党中央着眼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升亿万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为新时代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重点。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不断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加强农业农村基础工作[9]。作为农业发展的主力军,应对妇女问题则成为重点所在。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农村妇女发展可以从以下几点来考虑。

(一)从农村妇女自身角度来看

农村妇女虽然成为农业发展的主力军,但受到传统观念、自身素质、经济因素以及社会制度因素等的制约,农村妇女普遍存在着家庭经济状况不理想、对婚姻家庭有心理压力、身体健康堪忧、政治参与度不高、精神文化生活欠缺、未来愿景体现传统倾向等现实问题,这些也成为阻碍其进一步发展的根源[10]。我们说“打铁还需自身硬”,只有先解决农村妇女存在问题,扫除自身障碍,解决其后顾之忧,才能为农业发展铺平道路。实现农村妇女发展关键在自身,重点是创设妇女发展的环境。因此政府应该加大财政投入和政策扶持,大力宣传男女平等的国策,重视农村妇女的贫困、文化教育、生殖健康等问题,扶持农村妇女发展。

(二)从农业资源配置来看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在个体娱乐和发展方面越来越重视。农村因其独特的文化和生产方式和衍生出来的农家乐、特色农产品加工受到人们欢迎。研究表明,女性在乡村旅游中成为主要的参与者和管理者,旅游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演变,推动了生产组织形式和劳动分工的变化[11]。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按照产业兴旺的要求,实现包括农业在内的农村产业更加发达和更有活力。一些研究发现,乡村旅游产业不仅可以增加农民收入,还可以相对减轻农业女性的劳动负担,促进农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因此农业产业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发挥妇女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根据市场调整产业结构,使农业资源更加优化配置。也有研究指出,从一些农村地区的实践来看,让妇女从事农业相关手工业可能存在影响其个人素质和发展空间的潜在风险,所以对于两者之间的矛盾,我们应该从长远角度来看,权衡利弊,循序渐进地进行和开展。

(三)从农业科技培训来看

现代农业是在现代工业和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农业,机械化的操作也有利于农村妇女从传统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不断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发展现代农业重在科技,劳动力的文化素质跟不上会严重制约现代农业建设。因此需要在农业科技的引进和推广的同时, 重视对农村妇女的教育和技术培训,努力提高农产品质量。

除此之外,为了缩小农村男性非农化和农业女性化导致的男女差距,相应的保障农村妇女地位的配套政策措施需要同步落实,提高农村妇女话语权,保证妇女的参与基层自治的比例和作用。

农村妇女发展问题关系乡村振兴战略的贯彻落实,在农业女性化的现实背景下,增进农村妇女发展要切实实现其各方面权益,新时期提高妇女素质、创造发展环境仍然任重道远,更需要响应国家政策和号召,谋求农村及农村妇女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孙秋,周丕东..农业女性化对妇女发展和农业生产的影响[J].贵州农业科学,2008 36(3):193-196.

[2]李章鹏.20世纪二三十年代陈翰笙农村调查的历史考察[J].河北学刊,2006(3).

[3]费孝通.《禄村农田》[M].北京:商务出版社,1944.

[4]中国社科院.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道路选择[ J].中国农村经济,1990(10):9-17.

[5]胜茹.妇女发展现状与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冲突与协调[J].妇女研究论丛,2005(1):7-10.

[6]甄砚.中国农村妇女状况调查[ 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7]東勃,蒋睛霞.现代化进程中农业女性化现象研究 [J].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201413( 2) :223-229.

[8]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9]韩长赋.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N].人民日报.2017 12-11.

[10]李包庚.农村青年留守妇女发展问题分析[J].当代青年研究,2012 321(12):31-36.

[11]冯淑华,沙润.乡村旅游中农村妇女就业与发展研究——以江西婺源为例[J].妇女研究论丛200778(1):27-31.

猜你喜欢

农村妇女乡村振兴战略
扶贫车间+儿童之家 助力农村妇女本地就业增收
谢翠菊 营造农村妇女“幸福站”
“党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基层治理创新
浅谈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认识和思考
宫颈癌与乳腺癌在农村妇女检查中的状况研究
农妇与主妇:非农化过程中的农村妇女
农村妇女对日常生活的主体性评价——以广东农村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