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如何开展高校贫困生帮扶工作

2019-06-20宋轶

青年时代 2019年13期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帮扶对策

宋轶

摘 要:高校贫困生帮扶工作是习近平總书记“精准扶贫”重要思想在教育扶贫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如今随着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家庭收入差距的不断增大,再加上高等院校招生收费制度的并轨,以及高校的扩招等,种种因素导致目前高等院校贫困生人数日益增多。在这种情况下,贫困生高校的帮扶体系构建显得尤其重要。通过对高校贫困学生帮扶体系的现状,已出现的问题以及完善贫困生资助体系的对策做了简要的阐述。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帮扶;对策

一、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现状

现在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包括各种奖学金、国家助学金、贫困生补助、勤工助学岗位以及来自企业和社会的冠名奖学金等,构成了涵盖“奖、勤、助、贷、补、减、免”的多元化资助高校贫困生的政策体系。

奖学金主要包括优秀学生奖学金、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等。优秀学生奖学金是综合考虑学生的个人学习成绩、体育成绩以及参加校院集体活动情况而进行评选的,一般分为一、二、三等奖学金;国家奖学金是奖励各方面表现极其突出的少数学生;励志奖学金,是用来奖励那些家庭经济困难、学习刻苦、生活作风良好的贫困生。

国家助学贷款,主要是指银行对在校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的一种低息贷款。学生在校期间的贷款利息由国家财政部全额补贴,毕业后由学生自付利息。除了可以申请贷款,再加上少量学生的生源地贷款,这些已基本解决了广大高校贫困生最基本的学费及住宿费问题,给学生创造了一个较为宽松的学习环境。

勤工助学是学校为贫困生设立的一些有偿工作岗位,学生从事一些如助管、值班,协助老师做一些日常事务性工作等项目,学校按照每个学生的工作量给予一定的报酬。另一部分是学生在校外进行兼职,比如家教、发传单、协助大型活动的开展等,这些工作对贫困学生充分的适应社会,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有很大帮助,报酬也比较可观。

国家助学金是从2007年开始实行的国家对困难学生直接的财政补贴,每人每年2000元,分两个学期发放,凡通过学校贫困生认定审核的学生将获得这部分资助,这部分经费主要用在困难学生日常生活上的补贴,比例占学生总数的18%左右,助学金是继国家助学贷款之后困难学生主要的受助方式之一。[1]

二、高校贫困生资助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校帮扶机制已经在大多数学校被有效确立,并获得了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不可否认当前高校贫困生帮扶机制中也存在部分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现实困境,阻碍了贫困生帮扶工作的成效发挥。主要存在以下以个问题。

第一,贫困生帮扶机制体系不健全,贫困生专项管理存在漏洞。贫困生认定是界定贫困学生的有效方法,但这种方式在实际工作中容易产生偏差,人为的因素很容易左右最后的认定结果,造成认定结果不准确。如由地方民政部门开出的贫困证明水分较大,学生自己介绍的家庭困难情况盲目夸大等。这些情况给整体的贫困生准确认定制造了很多障碍,所以在初步认定时辅导员和认定小组很难把握,使一些本应得到资助的同学未得到相应的帮助。

第二,对贫困生心理关注度不够,心理干预需要进一步加强。在资金帮扶的同时,心理健康教育未及时跟进,学生得到大量外界资助时,学生心理势必将发生变化。而这时学生最需要一种正确的引导,特别是感恩教育的跟进,让资助真正发挥助学、助困的作用,否则学生就会在领取补助时由最初的感谢变成了默然、理所应当。只重视资金资助,而忽略了精神上的资助,学生突然得到过多的资助,不免有些失去方向,如不正确引导,将会在贫困生中出现攀比心理等不良后果。

第三,针对贫困生的专项就业帮扶不够,尤其是大学贫困生就业难。在就业难的大背景下,社会资源成为大学生谋取职业的重要因素之一。根据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的调查,几乎一半的大学生认为社会关系是找工作的最佳途径。另据北师大中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课题组调查,在成功的就业的主要原因中,社会关系排在第一位。[2]贫困大学生由于家庭原因,很难有坚实的人际关系网为他们找工作提供使得。

三、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的优化

第一,完善贫困生档案。做好贫困生认定工作的真实性、公平性贫困生的认定是做好贫困生工作最基础、同时也是最重要的工作。为保证贫困生确定的真实性和公平性,首先要做到建立真实的贫困生档案,只有先明确资助谁的问题,才能考虑如何资助的问题。在建立贫困生档案时,可以采取以班级为单位,先在班级内部通过民主投票的方式初步确定贫困生名单,之后再结合所在地证明、管理部门的审批、学校公示与同学监督、跟踪调查等多种方式,一对一的建立贫困生资助档案。同时,考虑到多种不确定因素的可变性,还应定期对贫困生档案实行“审核轮换”制度,及时对变更信息进行调整,把这种机制建立成动态的、全方位的, 有利于监督和管理的,从而增强贫困生档案的时效性和可信度。

第二,重视心理教育。鉴于贫困生的家庭特殊,有的是父母长年患病,无经济来源;有的是单亲家庭,有的甚至是孤儿。他们往往缺少完整的家庭关爱,因而资助方要从情感上贴近他们,学习上关心他们,生活上帮助他们,经营与他们交流,掌握他们的思想状况,有的放矢地化解他们心中的困惑,给予他们精神上的动力,使他们保持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贫困生自信和其他大学生相比,贫困大学生有许多优秀的品质,但同时,家庭贫困也造成了部分贫困大学生心理失衡,如部分贫困生往往存在强烈的自卑意识和失落感,敏感的人际关系和孤独感,迷茫的择业心态和恐惧感等心理问题。

第三,高校加强贫困生的就业知识培训。从高校的就业指导来看,大多数高校都建立了就业指导中心,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进行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教育。在就业指导过程中,针对贫困生特点开展工作,从而促进就业。高校也可以在学校就业信息网上优先为贫困生发布个人信息,以及在招聘机会中以组织名义向用人单位优先推荐贫困生;甚至组织贫困生专场招聘会,专门为贫困生搭建与用人单位交流的平台。

四、结束语

高校贫困生帮扶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等特点,贫困生不仅需要经济上的扶持,更需要精神上的关怀与心理上的疏导。做好贫困生工作,坚持资助与教育并举,助学与育人并重的理念,使他们做到贫困不贫志,树立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安心求学,培养自强自立的心理品格和良好素质,对他们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对学校的立德树人,社会的和谐稳定都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彭睿.高校贫困生帮扶工作的新思考[J].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报,2013,25(1).

[2]王灵修.贫困大学生就业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5(14).

猜你喜欢

高校贫困生帮扶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做好农村帮扶工作的几点体会
英语教学中对学困生的帮扶
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后续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高校资助育人体系的现状及完善对策
新媒体视角下的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探究中医四诊合参理论对于高校贫困生的鉴别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