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年来国内学者关于西方社会革命主体理论研究综述

2019-06-20蔡星宇

青年时代 2019年13期
关键词:理论研究马克思主义

蔡星宇

摘 要:从经典的马克思主义视角来看,作为大工业的产物和先进生产力代表的无产阶级,理应是推翻资本主义、夺取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主体力量。然而随着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工人阶级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总体上已与马恩所研究的自由资本主义经济时代和列宁研究的帝国主义时代的工人阶级存在很大区别。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不少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开始对无产阶级是否依旧是社会革命的主体这一问题产生质疑,提出了许多新的想法,与此同时,国内学者对相关理论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西方社会革命主体;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一、国内学者关于社会革命主体理论研究概况

我国已经成功建立社会主义政权,但总体来看,国内对于社会革命主体的理论研究相对不足。相较于此,美国和西欧作为世界上资本主义发展程度最高的地区,其社会矛盾斗争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世界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矛盾斗争的 发展方向,正因如此,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能够更加直觀鲜明地感受到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对社会革命主体产生的影响,较中国而言涌现出一大批研究成果。这一局面造成的结果是,国内学术成果更多的是对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既有理论的再研究。

二、关于当前工人阶级丧失革命主体地位原因的研究

国内外不少学者认为,随着资本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工人阶级日益和资本主义制度相适应,革命意识淡化,实质上已经不再成其为一个阶级。曾经相互对立的资产阶级和以产业工人为代表的无产阶级的利益不断融为一体,阶级对立随之基本消失。

(一)阶级意识淡薄,斗争意识不复存在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无产阶级必须在主观上认同自己的历史使命,才能够发动其革命行动,“因此必需有阶级意识的中介作用才能形成完整意义上的自为的无产阶级。”然而,“晚期资本主义这头巨大的怪物将整个社会的各个阶级各个方面都一体化了。”在马尔库塞看来,“革命的主要前提,即对于根本变革的需求必须扎根在个人的主体性中,扎根在他们的智力和热情中,他们的倾向和目标中。”阶级意识的丧失便意味着无产阶级 完全失去了反抗现存资本主义社会的任何可能性,除利益趋同之外,资产阶级还将其意识形态工作融入学校和职业教育,从而“摧毁了无产阶级的独立自主性和创造性,使它失去了关于自身使命的‘阶级意识和对资本主义的否定意识。”这也就是高兹等人提出“告别无产阶级”口号的基本原因。

(二)工人阶级的劳动愈发与其自身相互对立,革命的物质力量明显减弱

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不断发展,作为大工业实现基础之一的机器智能化、自动化特征更加突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曾经描述的“机器化的人”已经在一定程度上为“人化的机器”所替代。与此同时,仍然侥幸留在生产领域中的工人,也面临着新的危机和考验,资本主义劳动分工的不断细化与专业化,使得原本可被工人用于反抗资产阶级的物质力量愈发脱离工人自身的控制,转而成为控制工人本身的东西,劳动异化程度不断加深。在这一过程中,工人阶级与劳动、机器之间的对立取代了其与资产阶级的对立。“工人劳动力逐渐被机械、工具所代替, 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都处于工业生产的一条线上,资产阶级用工具代替了经济上对无产阶级的控制,表面上看没有了压迫和剥削。”

三、关于新的社会革命主体的研究

西方各学派通过对当前工人阶级所处状态的分析研究,得出了工人阶级已经无法担当社会革命主体的结论,这一结论促使其不得不去寻找其他的革命主体。

(一)“诸众”说

这一观点主要体现在哈特和奈格里的“帝国三部曲”中,二者认为:“劳动时间和非劳动时间的界限被打破了,劳动主体和劳动客体的界限被打破了,劳动者的生产和劳动对象的生产合二为一,生产发展的程度越高,劳动者的能力也就越强,因此劳动者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反抗资本的可能性也就被发掘出来了。”这意味着,自动化机器生产的发展导致了第三产业的迅速扩张,这一扩张打破了劳动者与商品的界限,劳动力由生产领域的商品转变成为消费领域的商品,直接被大众消费。同时劳动者在其他领域同样也是消费者,这种相互转化使得社会上的大多数人都处在一种打破了经济和政治的界限的统一体中,这使得“诸众”成为政治的主人, 使得其成为可以推动革命的巨大力量。

张一兵教授根据二者的论述给出了“诸众”的基本概念:“诸众不是人民,即它‘不是一个依权力的命令而建构的统一体;诸众不是阶级,即它‘不是由资本主义剥削而产生的统一体;诸众不是国家,即它‘不是一个由这些同样的权力建构在意识形态之上针对其他国家的敌人的统一体;诸众是由一个个个体组成的工作着的集合体并因此具有生产力。”

(二)非工人的非阶级说

这一观点主要由法国思想家安德烈·高兹秉持。他认为,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劳动存在于工人之外,当今世界的工人阶级已经无力扮演资本主义制度“掘墓人”的角色,并因各种福利制度沦落为其附庸。为此,高兹提出,新的社会革命需要依靠新的非工人的社会力量,“要实现社会主义革命必须‘告别无产阶级,而依靠‘非工人的非阶级,即‘那个把其劳动当做一种外面强加的义务来体验的阶层,在这种义务中,你浪费你的生命去谋生。这个阶层的目的是废除工人和劳动,而不是占有劳动,这预示着未来的世界。”这种社会力量没有明确的阶级认同,实际上已经不再是一个阶级。而对于这一“非阶级”的来源,曾文婷通过分析指出: 他们“就是游离于现实资本主义物质生产过程之外,或者未被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所同化的各阶层,这个非阶级包括所有那些由于劳动的废除而从生产中被驱逐出来的人。”由于对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工人阶级革命意识日益淡泊的失望,高兹甚至更在这一观点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地否定了马克思的解放哲学:“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的解放哲学在本质上是一种宗教,因为它的整个理论根基从一开始就是建立在一个假设——无产阶级是而且一定是革命的——基础之上的, 但这一假设在今天已经被证伪了,在发达国家,无产阶级作为一个事实已经消亡了。”

(三)新左派和第三世界革命说

这一观点主要来源于美国马克思主义者马尔库塞。马尔库塞认为,在当前形势下,资产阶级较大幅度提高了工人们的生活水平,营造了一种使工人阶级摆脱不掉、又激发不了他们反抗精神的假象。因此他将其视角转向了社会其他现存群体,在他看来,这一主体首先必须是有意识实现人类解放这一宏伟目标的社会力量,其次,由于马尔库塞认为单向度社会的一体化模式是摧毁工人阶级反抗意识的根源,他们还必须在一定程度上远离工业社会势力范围即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这一思想的引领下,“生活在发达工业社会边缘的群体引起了马尔库塞的注意,如青年学生、知识分子、流浪者及艺术家等,这些人被马尔库塞称之为‘新左派,这些人的共同点就是能够自觉意识到人性受剥削的残酷现狀。”

除此之外,马尔库塞还认为在第三世界的人群中蕴含着无穷的力量。在他看来,第三世界底层人士受到双重压迫:“一是来自本国统治者的压迫,政治上不自由;二是来自资本主义宗主国的压迫,经济上受剥削。”在一定程度上, 这一群体很好地满足了具备反抗精神这一要素。马尔库塞寄希望于第三世界革命胜利后能够在建设中充分展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从而掀起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又一高潮。

参考文献:

[1]郭芙蓉,苏和军.西方马克思主义阶级意识理论的嬗变与反思[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2011(6).

[2]陈辰.简析马尔库塞的革命主体与美学困境[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1).

[3]曾文婷.安德烈·高兹的“非工人的非阶级”思想评析[J].南京社会科学,2009(04):22-25.

[4]李静.“诸众”还是“人民”——从<大同世界>看西方左翼内部关于革命主体的论证[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 (6).

[5]张一兵.反抗帝国:新的革命主体和社会主义战略——奈格里、哈特<帝国>解读[J].东岳论丛.2018(5).

[6]孙乐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无产阶级的消亡与革命主动权的转让——巴兰和斯威齐对革命主体的诊断[J].江西社会科学,2010(01):178-182.

[7]张胜男.马尔库塞革命主体思想探析[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

猜你喜欢

理论研究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新时代下的马克思主义
双钢琴演奏心理调控的理论及其实践研究
浅析我国竞技健美操研究现状与趋势
中学生数学学习方式创新研究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