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孝道文化的现代思考
2019-06-20王玥
王玥
摘 要:儒家将“孝”置于首要地位,并给“孝”划分了层次。王阳明的孝道文化吸收了儒家孝文化的精华,并进行心学的阐发。王阳明认为孝是良知的重要体现,在所有的爱中,孝居于首位,孝道也要知行合一。深入学习王阳明的孝道观,将知孝与行孝相结合,将物质的孝与精神的孝相结合,将传统孝文化与新时代孝文化相结合,对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王阳明;孝道文化;知行合一
在儒家文化中,孝是一切道德的根本,是中华民族普遍认同的价值观,也是中华民族代代绵延重要的文化传承。王阳明十分重视孝文化,多次以“孝”为例来论述自己的观点,并从“心学”的视角,对其进行阐发。对王阳明心学中的孝道文化进行研究和思考,并以之作为指导,对解释当今社会问题具有现实意义,也能够参考王阳明孝道思想对提高民族素质与道德水平提出建议。
一、传统孝道文化的经典阐释
(一)孝的重要性
在儒家文化中,“孝”有着很高的地位。孔子在谈到先代圣贤帝王的至德要道时候就说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经·开宗明义章第一》),认为孝是一切道德的根本,一切教化都由此而生。孔子認为,先圣贤王使社会安定,人民和谐的根本就在于德治,而德治的根本就是孝。孝行是人最基本的行为准则,是最高的品行。孔子的弟子有若说“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论语·学而》),“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是儒家倡导的最高修养和品德,在这个核心思想中,孝悌又是仁的根本,是仁的起点。可见,在儒家思想中,孝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二)孝的三个层次
儒家将孝划分为了三个层次——“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孝经·开宗明义章第一》)。孔子认为,孝道有着不同的境界,要真正的做到孝,就要将对家庭的孝推至社会,在小家和国家中,同时施行孝道,广施仁爱,最终到达道德的至高境界。
事亲,就是要侍奉自己的亲人,“立爱自亲始”(《礼记·祭义》),孝首先要从自己的小家做起,这是三个层次首先要做到的,是孝道的基础,这是孝的第一个层次。事君,就是要忠于自己的君王,为国家做贡献。“资于事父以事君,而敬同”(《孝经·士章第五》),推己及人的忠君爱民,是仁爱,也是一种对国家的孝道。这是孝的第二个层次。立身,就是建功立业,实现人生价值。“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孝经·开宗明义章第一》),立身是一种道德境界,孝的终极目标是要光宗耀祖。处理好家务,治理好国家,才能达到扬名后世,这是最高的追求,是以做到前两个境界为前提的。这是孝的第三个层次。
孝的三个境界并不单是狭义的“孝”,而是升华了的“孝”,儒家将孝从小家推至国家,最终达到自我实现,这与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标结合,这就是人生价值的体现,也是儒家的理想追求。
二、王阳明心学中的孝道文化
王阳明熟读儒家经典,受《孝经》的影响,王阳明对“孝”也有了自己的领悟。在对学生和家族弟子的教育中,王阳明也对“孝”做了严格要求,把孝道作为一个人是否是“仁人”的重要标准。
(一)孝道是良知的重要体现
王阳明对孝道的阐发,主要建立在其“心学”学说基础上。王阳明吸收了传统儒家孝文化的精华,但并没有将孝道看作是某种独立的道德形式,他认为孝是良知的一种重要体现,提倡以“良知为本”的孝道观。王阳明结合孝的事亲、事君、立身三个层次阐发了自己的观点。他指出:“都只在此心。心即理也···发之事父便是孝,发之事君便是忠。”(《王阳明全书·传习录卷上》)王阳明认为,孝、忠、信、仁本身就存在于人的心中,良知这种道德品质是人天生就具有的,不需要求于外物。要做到“孝”,就要摒除私欲,留存诚孝的心,以“心”为根本,再行孝行。
在王阳明的观点中,良知与孝是本原与表现的关系,良知面对不同对象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面对父母时,表现为“孝”,面对君王时,则表现为“忠”,这是一种本能。比之于先秦儒家对孝文化的理解,王阳明为“孝”找了一个内核,即是“良知”。王阳明孝道观是从属于“心即理”这个核心命题的。
(二)孝道在差等爱中为首位
“孝”不是良知的全部,不同“爱”的地位也有很大差别。王阳明认为,在有差等的不同的爱中,孝应该排在首位。“孝弟为仁之本,却是仁理从里面发出来。”( 《王阳明全书·传习录卷上》)王阳明承认孝在道德中的重要性,并且认为:“孟氏‘尧、舜之道,孝弟而已者,是就人之良知发见得最真切笃厚、不容蔽昧处提省人,使人于事君处友仁民爱物,与凡动静语默间,皆只是致他那一念事亲从兄真诚恻怛的良知。”( 《王阳明全书·传习录卷中》)王阳明认为,孝道是人的良知发挥的最真切笃实,不被蒙蔽的,并认为,天下的事情都可以用侍奉父母的真诚的良知来应对。王阳明将孝放于首位,在与学生的谈话中,王阳明也经常以孝道来对学生进行教育,他本人也积极践行孝道。
(三)孝道的“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是王阳明的一个重要命题,他的孝道观,也要求要“知行合一”。徐爱用人人皆知孝悌却有人做不到这个例子,来向王阳明探讨“知行合一”,王阳明则给出了自己的解释。他认为,有人做不到孝,不代表“知”和“行”是两件事,而是被私欲隔断了知与行的固有的内在联系,知而不行是因为没有真知。王阳明认为,“就如称某人知孝,某人知悌,必是其人已曾行孝行悌,方可称他知孝知悌。不成只是晓得说些孝悌的话,便可称为知孝知悌。”王阳明认为,知和行是统一的,不可分离的,知孝必定已经行孝,行孝必定知孝,只口头说孝,并不是真的孝。既可以通过侍奉父母来探求致良知,也可以用良知的真诚恻隐来探寻侍奉父母的道理,这就是“知孝”和“行孝”的合一。
同时,王阳明也吸收了传统孝道观对孝的层次划分,将侍奉父母的孝与侍奉君主、侍奉国家相结合,将知行合一的方法论,融入到各种事物之中,将知行合一用作修炼个人内心、利家、利国、利民的不二法门。
三、王陽明孝道文化的现代含义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重要讲话中提及王阳明的思想,倡导“知行合一”,并且也多次强调“孝”的重要性,在生活中,习总书记也做出表率,躬行孝道。王阳明的心学观点虽然有着唯心主义的局限性,但其学说中对个人道德修养的推崇,以及“知行合一”方法论等精华,都值得我们重读与精学。将王阳明的孝道观与现代社会道德建设结合起来,有利于为解决社会道德问题提供思路。
(一)知孝与行孝的结合
王阳明的孝道观要求我们,在现代践行孝道,必须要坚持“知行合一”,将知孝与行孝结合起来,不仅要有孝心,还要行孝行。
首先,要做到知孝。王阳明认为,要有一颗诚孝的心,才能有孝行。“此心若无人欲,纯是天理,是个诚于孝亲的心。”( 《王阳明全书·传习录卷上》)孝顺父母不是后天习得的,是先天带来的。我们自然而然地替父母着想,冬天自然想为父母保暖,夏天自然想为父母消除暑热。这都是诚孝的表现。对于父母,要报以孝敬的心,不仅要“能养”,更要真诚孝敬。
其次,要做到行孝。“言学孝,则必服劳奉养,躬身孝道,然后谓之学”。( 《王阳明全书·传习录卷中》)仅有知孝的心,当然是不完整的。要做到知行合一,除了要有一颗诚孝的心以外,还要有孝行。孝行就是要赡养父母,让父母愉悦,将知孝与实际行孝相结合,在躬行孝道中,再不断修炼自己诚孝的心,这就是知孝与行孝相结合。
(二)物质“孝”与精神“孝”的结合
有了“孝”的知行合一,还要将孝落到实处。对父母的孝,不仅要从物质层面出发,更要涉及到精神层面。
首先,物质上要赡养父母。在社会中,百姓最基本的孝道就是要赡养父母,使父母得以享福,这是百姓的孝道,也是人人都要做到的最基本的孝道。父母抚养子女长大成人,子女同样要赡养父母,在动物中尚且有“羊羔跪乳,乌鸦反哺”,子女赡养父母也是自然的要求,是必须要遵循的法则。
其次,精神上要关心父母。对待老人,不仅要做到生活上的照料和经济上的供养,也要做到精神上的关怀。我国2013年实施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将探望老人作为硬性的要求写入法律,要求家庭成员常回家看看,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这就要求人们不仅要供养父母,最重要的是关怀父母,这也是赡养父母中重要的内容。对父母的敬爱和关心是要发自内心的,也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更应该实行的,这是我们所必须要继承和发扬的美德,对我国社会建设和文化建设有着积极的意义。
(三)传统孝文化与新时代孝文化的结合
先秦儒家孝文化、王阳明的孝文化与我国当代提倡的孝道是不断继承与发展的。王阳明的孝文化形成的社会基础是封建社会王朝,其思想有着局限性。在新时代,我们要将传统孝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结合起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用更符合我国实际的孝文化来教化人民。
首先,我国社会环境发生了变化。现代中国社会中家族观念在减少,划分了数量多、规模小的家庭单元。家庭教育是一个人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中,最初的重要环节。家庭血脉的传承的核心就是孝,孝作为连接家庭成员的纽带,有助于社会道德的建设和加强。
其次,信息化建设为孝道的传播提供了更多途径。在高度信息化的现在社会,通过媒体的介入,既可以正面地宣传孝道的道理,也可介绍、推广履行孝道的模范。模范的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里,既有言教,又有身教,是两者的统一,同时,也是知行合一的重要体现。由央视举办的《感动中国》大型人物评选节目,评选了孝道榜样,将他们的感人事迹加以报道宣传,正体现了媒体在孝道教育方面所起到的积极作用。
四、结语
孝文化的推行对我国精神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帮助。将王阳明孝道文化与我国的道德建设相结合,既是我国文化自信的体现,也为解决当下社会问题提供思路。
参考文献:
[1]欧阳辉纯.论王阳明的孝道观[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4).
[2]刘增光.从良知学到《孝经》学——阳明心学发展的一个侧面[J].中国哲学史,2013(01).
[3]邓立.论王阳明对“孝”的心学阐发[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3).
[4]宿奕铭.王阳明全书[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