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与职业标准相衔接的高职课程体系研究
2019-06-20李丽霞
李丽霞
摘 要:本文分析了当前职业院校市场营销专业教学课程体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构建与职业标准相衔接的高职课程体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如何构建与职业标准相衔接的高职课程体系。
关键词:高职院校;市场营销;职业标准;课程体系
随着我国市场化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在产品营销方面出现困境,迫切需要一些既有理论,又有营销专业技能的人才。但是从人才市场提供的数据来看,院校和企业之间在供求市场上存在失衡,一方面是各职业院校所培养的人才不符合企业岗位所需,另一方面企业又急需人才,造成了社会资源的严重浪费。最关键的问题在于职业院校设置的市场营销专业所培养的学生与企业岗位要求不能直接对接,教师所讲授的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不能对接。为解决这一矛盾,使高职院校更好的为企业服务,最重要的是构建与职业标准相衔接的高职课程体系。
一、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与职业资格标准不能完全匹配。人才评价制度中的重要内容是职业资格制度,职业资格制度的建立,始于20世纪90年代,自其建立,在一定时期内对人才的评估、使用、培养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重要作用。当前,职业资格证书存在过多、过细、过乱等诸多问题,政府提出相关政策,要求简政放权、优化服务、放管结合,一方面为了降低就业门槛,另一方面激发创新和创业的活力。原来,很多高职院校出现了盲目考证的现象,一个专业要考取若干个证书,“为了考证而考证”甚至成为普遍存在的现象,为通过考试,死记硬背成为既定模式,这完全与“职业技能考核提升职业能力”的初衷背道而驰。照此以往的重复学习和考核,在加重学生负担的同时,更浪费了时间和精力。
(二)高职院校的实验实训条件,教师的教学水平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高职院校一方面强调培养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另一方面由于资金等方面的限制,对实验实训投入不够;高职院校的老师大多没有企业工作经历,理论知识多,缺乏实际工作经验。
(三)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相适应的科学评价体系不健全。主要问题评价机制与培养目标不配套。传统以往的教学经验,使一些高职院校中市场营销课程的教学过程,仍一如既往地重视理论知识的讲授,以及单一的考试考核方式,并不能对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或技能做出准确的和全方位的评价,更无法结合社会对人才的素质要求合理地改革教学内容,以提高学生的适应社会的能力。缺乏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一味追求知识的传授及实践能力,而忽视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培养,实质上是重结果,轻过程的错误导向。
二、构建与职业标准相衔接的高职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必要性和紧迫性
我国的经济结构,在近年来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着第三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企业对市场营销专业的人才需求上升到一个新高度。从国家有关统计资料来看,近几年,市场营销专业是市场需求量较大的专业,就业前景广,各类企业均需要,历年平均就业率达97%左右。市场营销专业近几年就业率:2015年 97% ;2016年 96.5%;2077年97.8%。据中国人事部1月19号《2016年第四季度全国部分人才市场供求情况及分析》调查,在所有人才需求中,市场营销排名第一,需求量410232人,求职量892305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职业教育培养的目标,但是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的职业教育起步相对较晚,对于如何培养企业所需要的技能型营销人才还处于探索阶段,要解决这一问题,关键就是要参照企业用人标准,精准培养营销专业技能。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开设的市场营销专业没有统一的标准,出现了不同的培养目标和完全不同的岗位现象。究其主要原因是很多高职院校对企业营销人才的需求调研不够深入,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中与企业所需的培养目标和规格不一致,即学生毕业不能直接上岗,还需要从基础开始培训,浪费企业成本。另外,高职院校的老师大多数没有企业工作经历,对岗位工作流程了解不够透彻,不能够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技能指导。
三、构建与职业标准相衔接的高职课程体系
(一)把职业标准与课程体系相衔接
职业标准与课程体系相衔接可分为三步走,即:调研、开发、设计。
1.调研。通过开展问卷调查、到企业实地参观、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对调研地区的企业营销岗位的人才需求状况进行深入调查;调查和分析营销专业的核心职业能力、核心工作岗位、主要工作任务以及相关工作过程。同时,根据相关的职业能力要求、工作内容、工作条件等,邀请企业内一线营销人员、优秀营销员或区域销售经理等有实践经历的企业实践专家与任课教师共同研究,设计出课程标准作为课程体系开发的依据。准确定位营销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分析归纳对应的岗位职业能力、工作内容及其工作过程、岗位职业素质要求,人才的培养目标,;人才培养的规格进行论证。结合市场人才需求形对成岗位人才需求报告论证。
2.开发满足岗位需求的专业领域的课程方案、进一步构建适应时代发展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的构建以就业方向为指导,
根据职业岗位能力来划分课程的框架体系,对课程安排遵循由易到难的规律进行设置,对职业素质课、职业基础课、职业技术课和专业素质选修课进行重新的调整,形成适合企业需要,符合企业岗位要求的完整的课程体系和教学计划。
3.设计。围绕营销工作过程的系统化课程,突出实践性强的课程。
课堂教学内容把学习过程和工作任务融入到教材、课件或讲义中。把企业的岗位要求和职业标准细分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确保学生都能在教学环节中学習到技能,每一门课程从知识的学习、到能力的培养都应该与企业岗位要求紧密结合起来。
(二)以职业标准为基础,构建市场营销专业新的教学模式
采用层级式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体系的组织安排中,秉持着“由基础到专业,由单项到综合”的原则构建层级式教学组织模式:如图
(三)构建基于工作工程的任务型实训教学模式
高职院校应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目标,构建基于“市场营销工作过程”的层级式实训体系,选择企业真实项目作为实训载体,灵活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等实训模式,并以企业标准进行考核,最终实现学生综合能力与就业岗位的“无缝”对接。
(四)融合职业技能鉴定构建高职课程体系
构建职业课程体系成为一种必要,一方面要充分考虑校企合作需求,另一方面,要将职业教育与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具体实施方法是:实行“双证书”制度,把职业技能鉴定与日常教学紧密结合起来,要求学生在毕业之时,取得毕业证和与该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同时在制订教学计划和企业无缝对接,共同商讨,充分考虑企业岗位需求。同时,参照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的培训体系内容,调整课程设置标准与课程内容,增加广告策划与文案制作,品牌管理、策略销售沙盘实训、营销技能综合实训等课程。这样,在保证专业基本理论与技能教学的同时,又能帮助学生顺利通过相应职业技能鉴定考试,获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五)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对各种教学方法进行综合运用,实施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与创新。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应将教学模式由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方法转变为学生为中心,以任务式教学,促使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全面参与教学过程。课堂形式转为多种形式并用,采取分组讨论、情景模拟、案例分析、推销实战等多种教学方法,使课堂内容丰富化,将理论知识渗透到实践教学中,赋予学生更多的展现自我和锻炼的机会,增强动手能力,注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本着理论够用的原则,侧重于实践教学,并给学生补充一些最新的前言知识,让学生在课堂中发挥积极主动作用。特别是在一些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教学上,市场教研与分析技术、推销与谈判实务,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深入企业进行调研和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专业技能。另外,为给学生学习提供便利,一系列微课程的录制与发布,可以方便学生随时、随地学习,循序渐进、化整为零,最终使学生实现全面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目标。
(六)实施校企合作“订单式”办学,构建高职院校的课程标准
1、高职院校与企业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
学校根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设置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为企业量身打造所需人才。在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计划的制订与修改等方面与企业开展深度合作,聘请企业优秀销售人员、主管、区域经理和专业课教师共同确定营销专业教学计划,明确培养目标和人才定位,有条件的给学生上课或召开专题讲座。构建“公共基础课+职业基础课程+职业技能课+订单课程+顶岗实习”四个模块,五个阶段的课程体系。
学校与企业深度合作,组建冠名班,同时结合特色企业文化,开设相应的订单课程,如产品知识、销售技能、企业文化、服务礼仪等。 最后一年安排学生进入订单企业顶岗实习,在实践实习过程中,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营销策划、销售管理、推销谈判等专业知识与技能,使学生“零距离”上岗,完成实习、顺利就业。
2、建立实践教学基地,为高职院校提供实训基地
根据职业岗位和企业订单培养的需求,学校可以建立一批实战型实训场地,作为大学生的孵化基地,冠名班的学生把孵化基地作为实训场地,形成学校特色的教学实训环境。学生以员工的角色进入实训场地,学习企业的文化,接受企业的培训和管理,企业店长或区域经理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训练学生的销售技巧、礼仪、服务等综合能力。
结束语:
构建与职业标准相衔接的高职课程体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进行不断的研究和探索。本文以构建职业标准为契机,以学生技能培养为切入点,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打造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以满足企业和行业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需求,并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探索,更好地实现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宋或,李春富.课程转换在营销职业资格认证中的应用继续教 育研究,2011,(7).
[2]武秀艳.试论职业院校课程标准与岗位技能标准对卟才智 ,2011,(7).
[3]俞启定,和震.职业教育本质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27).
[4]陳晓琴.高职课程标准与职业岗位技能标准对接探究[J]职教论坛,2011,(14).
[5]王淑文.高职教育课程标准开发的研究与实践[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