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小学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2019-06-20王雅春
王雅春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日益推进,小学语文自主学习越来越成为一种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在趋势,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然不能适应新课改的潮流。在新课标的背景下,培养小学语文自主学习正是顺应了新课标的要求。本文从科学系统的角度分析了小学语文学生自主存在学习现状问题,讲解了培养小学语文自主能力的必要性以及培养小学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自主学习;教学模式
引言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加强对小学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新时代对语文教师们提出的新要求。小学阶段正是教育的基础阶段,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必备的基础能力,若是在小学阶段培养好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将会得益于学生的一生。而在当今社会,自主学习正是迎合了教育发展的需求,也是教育教学的重点培养内容之一。新课改要求将课堂要留给学生思考,在新型的教学模式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成了新课改的重要目标。但在实际的小学语文课堂中,学生的自主学习效率不高,课堂预计教学效果也与实际相差颇深。因此,教师必须重视对小学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一、小学语文学生自主学习存在现状问题
苏霍姆林斯基曾如是道:“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自身成长。目前,小学自主学习具有相当大的优势,它可以确保所有学生都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教育方法,由此进行更加系统的学习提升。因此,在进行自主教学的过程中,从学生的个体到整体的系统融合,将自主学习的特点完善到个人学生,由此有效地发挥出自主学习的优势。但经研究发现,许多语文教师没有对学生的自主教学模式进行规划整理,也就是没有科学地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而是很随意地进行教学,这样一来,大多学生都不知道如何进行自主学习,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优势没有被发挥出来,对于促进学生找到合适自己的教育方法也受到了局限。
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没有重视学生的个体独特性,这就导致自主学习的个别学生受到了阻碍,违反了新课改的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
二、培养小学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必要性
自主学习是指小学生在语文教师科学的指导下,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自发地学习新的语文知识。新课标要求教师把课堂留给学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的自主学习也是当今世界新兴起的教学模式,在世界各国倡导。
(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为了学生自身的发展
现阶段,从小学语文的学习成绩来看,学生个体成绩差异较大。小学生刚刚步入基础教育的阶段,若是不学会自主学习,成绩的差异就会越来越明显,并且小学阶段的学生较为听教师的话,可塑性很强,教师此刻若是正确引导,必能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越来越强,从而为将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可以高效率完成课堂任务
小学阶段的教学任务也相当繁重,部分学生认为越来越听不懂课,从而放弃对语文的学习。如若教师此时不正确引导,学生的成绩便会越来越差。在面对新的教学任务时,若是学生进行了自主学习课文,那么教师的教学课堂任务便会轻松些,经过学生自主学习课文,对课文的印象较为深刻,教师讲课时,学生也更容易理解知识点的串通,也就不存在部分差生听不懂课的现状了。
(三)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助于学生未来自身的发展
学生在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不仅有助于当下的小学阶段的学习,更有助于未来阶段的学习。在培养自身学习能力时,学生养成了克服困难的毅力,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有助于他一生的成长。
因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是为学生的将来学习能力打下基础,其次,它符合了新课程的要求,再次,这是一名教师应尽的义务,作为一名教师,必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发现每一位学生都是特别的学生。为了学生发展的需要,教师必须注意对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三、培养小学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具体策略
(一)创设问题情景,激发自主学习兴趣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一切自主学习动力的来源,只有引起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带着好奇心往下思考,才能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那么如何引起小学生的好奇心呢?首先,教师要有计划地创建有趣的问题情景,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深度探究。在创建问题情景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是否能够明白问题的意义,问题尽量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夸美纽斯曾言:“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创设问题情景,就是要吸引学生的感官注意。在上课之前,教师尽量做好充足的上课准备,广泛运用各种资料,一些历史故事、音乐、PPT等都能引起学生的感官注意。例如我在教學《艾滋病小斗士》时,我首先将恩格西在病床上奄奄一息的照片放在ppt上,我这样导入的:这个男孩是谁?他为什么看起来这么瘦骨嶙峋,他究竟发生了什么?我运用了多媒体技术带动学生们的眼睛感官,用图片将学生带入到病房的情境当中,学生自然而然地开始思考小男孩发生了什么事情,于是迫不及待地往下自主学习了这篇课文。
(二)教师教给学生科学有效的自主学习方法
光有自主学习的兴趣还不够,还要有科学有效的自主学习方法。在课堂教学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小学阶段的语文是小学教学中的重难点,小学生必须提前预习才能够跟得上教师进度。教师要根据课标要求提前制定预习的要求,例如需要画出课文中的会读会写词汇,简单归纳分段等。教师在教授每科之前,先检查一下预习情况,久而久之,他们便学会自主预习课本。
教师还需培养学生自主检查答案的方法,许多学生不懂如何自主检查答案的方法。我是这样指导学生自主检查答案的,“三看”指的是把题目完完整整地看三遍,“二重”指的是要把握题目的重点词是什么,结合上下文思考,这个问题问得是什么意思,检查的时候,要重新阅读问题,确认答案的正确性,再看看有没有写错字抄错题。
(三)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学生自主思考学习能力
在教学中,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是学生思考后的结果,但传统课堂中,学生只是一味地听课,不敢对教师提出质疑。新课改提倡课堂以学生为主体,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以尊重学生为主体的原则,鼓励学生对教师提出质疑,而不是教师一味地讲授。教师要善于将课文中的重点问题引导学生问出来,再由学生自己思考回答问题,鼓励他们回答错了不要怕别人笑,要大胆提出自己独特的看法。教师在面对他们的提问时,无论问题再简单,也得认认真真地回答并且给出相应的意见和表扬,特别是面对学困生的提问,学困生一般不敢举手问问题,累积下来不懂的知识点也越来越多,当遇到困生大胆质问时,教师更要鼓励表扬他,在培养小学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具体策略方面,笔者提出了三个点,创设问题情景,激发自主学习兴趣;教给学生科学有效的自主学习方法;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学生自主思考学习能力;
四、结语
在全面实施新课程的背景下,培养自主学习能力顺应了新时代的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重视学生是课堂主体的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要教给学生科学有效的自主学习方法,最后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自主思考问题,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为将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但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是片刻就能完成的,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教师还要不断地改进以及探索,及时发现不足之处并做出纠正,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学生的终身自学能力。
参考文献:
[1]陈庚,方琴,谢学林.提高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优化学习方法的探索[J].现代职业教育,2015(5):9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