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教学中历史解释素养的培养研究
2019-06-20史艳艳
摘要: 2015年,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新一轮的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体系构建,明确指出以“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促使中学历史教学越来越重视对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历史解释素养是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帮助学生们研究历史的重要手段之一。学生们如果能够形成良好的历史解释素养,不但能够更好地去了解历史,还能够有效的提升自身的思辨能力。本文就中学历史教学中历史解释素养的培养做了相关的阐述和分析。
关键词: 中学;历史教学;解释素养;培养
对于中学历史教学而言,历史核心素养的形成对学生们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历史解释素养是历史核心素养最为核心的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其他核心素养的基础保障。因此,加强对学生历史解释素养的培养是我国历史课程改革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
一、历史解释素养概述
2016年3月21日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修订版)〉把历史解释作为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历史解释是一种静态的语言表达,不仅是历史事件的说明,还是人们对历史事件的看法。我們国家有五千年多年的历史,拥有着丰富的历史资料,这些历史资料是历史解释素养形成的基础。所谓的历史解释素养就是在理解历史事件的基础之上对历史现象以及历史问题等进行客观分析的态度与能力。要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意识,以此来帮助学生们更加深入地去思考和分析历史知识,从而促进其历史解释素养的形成。其次,要引导学生们认清史实与解释的区别。史实是历史的发展轨迹,而解释是历史学家们对历史的分析和记载,在其中融入了历史学家自身的价值观念。最后,要引导学生们能够全面客观地去评析历史问题与历史现象。对历史解释要有全面性,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和层次去思考历史现象,评析历史事件的最佳表现方式,才能全面呈现历史学科的能力特色。
二、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历史解释素养的重要意义
首先,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历史解释素养的培养,能够有效地激发出学生们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对于任何学科而言,学习兴趣都是尤为重要的。学生们如果能够对历史学科形成浓厚的学习兴趣,不但能够有效地提升自身的学习效率,还能够促进自身历史综合能力的提升。老师在培养学生历史解释素养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实际的认识水平和兴趣点来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调整,因此,就能够逐步的激发出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其次,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培历史解释素养的培养,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们的历史思维能力。老师在培养学生历史解释素养的过程中,除了要从不同角度来解释历史问题之外,还要引导学生积极的展开相关的历史思维活动,促使其能够全面客观的评价历史事件,从而促进其历史思维能力的提升。最后,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历史解释素养的培养,能够有效地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水平。老师在培养学生历史解释素养的过程中,除了要科学合理地制定教学计划之外,还要不断地丰富自身的历史知识储备,不断地完善自身的历史知识体系。因此,老师在培养学生们历史解释素养的过程中,能够促进自身教育科研的专业化教学理念的更新。
三、中学历史教学中历史解释素养的培养策略
(一)科学合理地制定教学计划
老师在开展中学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如果想要切实的加强对学生历史解释素养的培养,就要科学合理地制定教学计划。首先,要将现行的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作为依据,以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作为目的,以此来制定出相应的教学目标。在此过程中,一方面,要加强对学生历史解释能力的培养,引导其积极主动地去收集相关的历史资料;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们认清史实与史料的区别,使其能够主动地对史料中的内容展开积极的研究,从而总结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例如在老师在讲解《鸦片战争》的教学内容时,除了要让学生们了解和掌握鸦片战争的相关历史知识之外,还要引导学生们能够从不同的视角如文明的视角、全球视角、社会视角等全面客观的分析鸦片战争对于中国社会的影响,从而促进其历史解释能力的提升。其次,老师要以围绕历史解释素养来整合教学内容。在此过程中,不但要深入的挖掘出历史教材上的知识,还要将教学内容和现实生活中的域学生相关的“最近发展区”有效的融合到一起,以此实现学以致用的目的。例如针对中国古代商业的学习,高一和高三不同时段可采取不同方法,高一时可把开封的本地乡土历史文化引入课堂增加其趣味性,如《清明上河图》中的虹桥(今开封的周桥),陕山甘会馆;高三复习则把商业发展表现从两个角度分析,一是不同阶段的发展演变,二是专题类的:城市职能、市场、货币、商人地位、可对外贸易,并结合古代历史的分期明确其发展演变的差异和认识,以此体现复习的目标培养知识点的多角度认识和运用的能力。
(二)历史解释以时空为依据。
徐蓝教授在《新一轮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及解读(最新)》中在、曾对时空观念做过这样的解读:“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都是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发生的,因此只有在具体的时空框架当中才能对史事和人物有准确的解读合评判。但由于历史知识的琐碎,记忆困难,大部分学生的时空观念较弱,无法依据时空逻辑进行梳理,因而学习历史“不讲理”。老师可在日常教学中可采用的相关方法进行引导,如中外历史进行纵向或横向对比、相关历史事件涉及的地名进行古今地名位置区别的对照、图表辅助如历史年表、时间轴、历史坐标系等。
(三)为学生们创设相关的教学情境
近年来,情境教学法在中学历史教学领域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通过相关的教学实践表明,老师在培养学生们历史解释素养的过程中,也可以利用情境教学法。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不但能够有效地调动起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还能够有效的加深学生们对历史事件的理解,从而有效地提高其历史解释素养。例如老师在讲解《近现代社会生活》的教学内容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来为学生们展示开封的历史图片,如不同时代的、不同主题的,让学生对图片进行分类和辨析价值,再得出开封历史变迁的认识--古城的“开”与“封”,这样,不但能够有效地调动起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还能够促使其积极主动地去探究家乡的历史传统和发展演变,并以此来感悟论从史出的学科能力,促进历史解释素养的提高。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学历史教学中,围绕“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转变理念,借助不同角度的史料创设情景,让学生在解读史料形成客观理性的历史解释的过程中还原历史,感受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乐趣,这就是历史教育学科“育人”的真谛。
参考文献:
[1]吴伟.中学历史教学的知识传授与历史素养培养[J].课程·教材·教法,2013,08(09):101-107.
[2]张华中.基于中学历史教学需求的核心素养培养旨要――以时间观念为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35(14):55-58.
[3]何天宝.在历史教学中把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紧密结合起来[J].安徽史学,1991,02(16):74-75+72.
【作者简介:史艳艳,(1974.12—),女,河南禹州,本科,中教高级,历史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