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韩隐语对比

2019-06-20樊仕婧

青年文学家 2019年15期
关键词:隐语对比分析

樊仕婧

摘  要:隐语是个别的社会集团为了隐蔽自己以便进行特殊活动而创造的,具有秘密性的一种语言变异现象。隐语的分类方法很多,本文主要以隐语的生成动机为分类标准对中韩隐语进行了对比分析,以求促进中韩两国学习者对其的正确理解和运用。

关键词:隐语;生成动机;对比分析

[中图分类号]:H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15--01

一、韩语隐语的分类

韩语隐语以生成动机为标准可以分为以下三类[1]。一是宗教动机类。这类隐语通常是为了避讳语言世俗化的目的而使用。所谓的避讳语言“世俗化”就是指一些社会集团出于对神的敬畏或是对戒律清规的遵守而避免使用日常用语,如采参人隐语和僧侣隐语。二是商业动机类。即为了从顾客那里获得更高的利润而使用的隐语,如蔬果商和布匹商等商贩使用的隐语。三是防御动机类。在一些实施犯罪行为的反社会集团中,隐语作为一种防止罪行泄露的直接或间接的犯罪工具而被使用,主要包括盗贼、流氓团伙的隐语等。

例1:

1)宗教动机类

采参人隐语:??(?????:采参人), ?(??:山参), ??(?:水), ??(???:老虎), ??(??:斧头)

僧侣隐语:????(???:牛肉),???(???:鸡肉),??(??:烟)

2)商业动机类(京东市场蔬果商的数字隐语)

??(1),?(2) ,??(3),?? (4),???(5),?(6),??(7),?(8),??(9),? (10)

3)防御动机类(犯罪集团隐语)

??(?:刀),???(???:偷),???(???:警察局)

二、汉语隐语的分类

从生成动机来看,汉语隐语可大致分为以下三类[2]:

第一,以隐蔽保密、避免人知为目的的隐语。这类隐语主要是语用主体为保守本集团内部的秘密和维护集团利益而产生的,因此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和秘密性。它主要包括民间秘密社会组织、犯罪集团内部使用的秘密语,即黑话,也包括社会诸行百业内部交流的行话。

例2:

1)黑话[3]

好心老爹(男拐匪);好心老太(女拐匪);压铁锤(破锁盗窃);土狗货(越墙入室);带档(结伙作案);出脱(把人弄死)

2)行话[4]

制陶业:戊己(陶土原料);拔焰(烧火者);框榔(模型);指邱(制陶师);滩气(碗)

米行:子(1);力(2);削(3);类(4);香(5);竹(6);才(7);发(8);丁(9);足(10)

第二,由趋吉避凶、趋雅避俗等心理而形成的禁忌避讳类隐语。这类隐语主要是由语用主体在特定的民族历史文化背景和地域生态文化环境的制约下,在各自独特的认知方式、审美情趣及价值取向等文化因素的驱动下,因崇拜或恐惧等禁忌避讳心理而产生的。

例3:

1)采参人[5]:老把头(采参的老祖,被奉为山神);三块瓦(祭祀山神的小庙);领棍(挖参时的领头人);开眼(发现人参);快当(挖参时念刀,意为顺利吉祥)

2)佛家弟子:水梭花(鱼肉);穿篱菜(鸡肉);不算数(喝酒);小人家去(吃肉)

第三,以隐约其辞 为特点、以笑谑娱乐为目的游戏类隐语。这类隐语主要是语用主体或为嬉戏笑谑,活跃气氛,或为滑稽幽默,展现个性;或为发泄个人或群体的某种情绪等。如现当代校园内众多的新颖独特的学生隐语等。

例4[6]:

学生隐语:洗胃(喝饮料);菜(一个人能力不足);抓人(老师给学生不及格);杀手(给分严苛的老师)

三、中韩隐语对比分析

通过以上的分析看出中韩隐语以生成动机为标准,大致都可被分为三类。首先,韩语隐语的宗教动机类隐语和汉语中的避讳禁忌类隐语有许多相似之处。以采参人和僧侣为例,中韩采参人隐语的生成都是出于对山神的崇拜和采参人对自身言行世俗化的禁忌;而僧侣(佛家弟子)同是因为佛教的清规戒律,在遇到佛门戒规所不能容忍的世俗事象时,因避讳禁忌而以隐语称之。其次,韩语隐语的商业动机类隐语和汉语中的诸行百业使用的行话相比,尤其是商人之间为了不让顾客得知交易的成本价格,而使用数字隐语这一点上具有异曲同工之妙,但不同之处在于汉语中行话的作用更广泛,诸行百业使用行话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取得更多的利润,也是为了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中保守本行业的技术秘密,实现本集团长久的兴旺发达。以上面所举的制陶业为例,制陶业隐语反映了对本派掌门烧窑师的独特技术的极度重视,因为它关乎行业盛衰和群体荣败。再次,韩语隐语的防御动机类隐语和汉语中的黑话本质上也是一致的。最后,中韩隐语在以生成动机为分类标准来看时,最大的不同点在于汉语隐语从更广义的角度去划分,所以相比而言汉语隐语的类型更丰富,还包括了以嬉谑娱乐为目的的学生隐语。

四、结论

本文以隐语的生成动机为分类标准,对中韩隐语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中韩隐语之间存在许多相似点,而这些相似点从更深层次上来看是文化相似性在语言层面上的反映,这为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学习两国的隐语提供了帮助。

参考文献:

[1]???,?????[M].??:??, 2002:209-212.

[2]郝志伦,《汉语隐语论纲》[M].成都:巴蜀书社, 2001:219-220.

[3]郝志伦,《汉语隐语论纲》[M],成都:巴蜀书社, 2001:48-49..

[4]曲彦斌,《中国隐语江湖内幕丛书》[M].辽宁:古籍出版社,1994:164-204.

[5]大河,采參业隐语[J].商业文化,1996(3):62-63.

[6]王静,大学生校园流行隐语与社会文化心理[J].安徽文学,2001(9):277.

猜你喜欢

隐语对比分析
康有为“复辟密札”中隐语之探考
读史长智商:我的“隐语”你懂吗
淳于髡:我的“隐语”你懂吗
戴·赫·劳伦斯《菊馨》三个版本对比分析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对比分析与研究
成渝经济区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比较研究
中外优秀网球运动员比赛技术的对比与分析
基于数据库的唐诗宋词对比研究
隐语识歹人
论中古谐谑小说中的隐语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