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GRC施工技术在传统潮汕民居屋脊及山墙施工中的应用

2019-06-20广东省建筑工程机械施工有限公司林欣

中国建设信息化 2019年11期
关键词:民宅山墙砌筑

文|广东省建筑工程机械施工有限公司 林欣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深入发展,近年来我国对传统建筑文化大力发掘,大量农村地区中传统建筑得到重新修复、重整,在潮汕民居中造型别具一格的“厝角头”成为最能体现潮汕地区独有建筑文化风格的历史见证,传统“厝角头”施工工艺中先在砌好的砖墙外面涂抹上贝灰沙浆,再用砌砖铲(灰勺)慢慢雕塑,用彩画、灰塑或嵌瓷作为装饰。如采用传统施工技术,需多次造型,单单完成一栋民宅的“厝角头”施工工期都比较长,在部分工程施工工期短情况下,要完成批量传统建筑的“厝角头”难度大,成本高,为解决这一难题,采用工厂分段预制“厝角头”GRC构件现场人工拼装来进行潮汕传统民居“厝角头”造型的施工,在保证质量前提下快速高效完成施工任务。

二、GRC施工技术在传统民居施工中的实际应用

1.工程概况

本项目为揭阳大南海工业区埔洋村棚户区改造项目,位于揭阳市大南海石化工业区,一期建筑面积163338.89m2,包括建设612套独栋民宅,每一排民宅中每栋间距为0.6m,屋顶造型为潮汕传统民居的“厝角头”,呈人字形,跨度10.63m,最高点标高为12.65m,两边坡度为32%。

2.施工技术难点

本工程民宅“厝角头”设计造型复杂,线条多,施工难度大。传统施工工艺施工对作业人员施工技能要求比较高,效果难以保证一致性,劳动力投入较大,劳动力成本非常高。

工期紧,任务重。本工程装饰工程工期仅为150d,“厝角头”施工工期非常短。同时612栋民宅共计施工“厝角头”1224个,工程量非常大。

“厝角头”外立面采用外墙深灰色涂料装饰,如“厝角头”内部受到水侵蚀,对涂料表观质量产生影响,故做好防水,确保结构内部涂料基础面的干燥性尤为重要。GRC构件内部回填过程中灌浆料水平、垂直运输困难,工作量大。

3.应对施工技术措施

针对本工程民宅“厝角头”设计造型复杂,创新性地提出采用了预制GRC装饰构件来实现“厝角头”造型。为满足预制以及现场拼装需要,GRC构件为本工程GRC构件厚度约1-1.5cm,在有预留安装孔处加厚保护层约有3-5cm,根据设计图纸造型将整个GRC构件进行深化设计将其拆分成8段,16个构件,拼装后成外观与设计造型一致。

针对工期紧,任务重,采用了工厂分段预制GRC装饰构件,现场人工拼装“厝角头”的施工方法,可充分利用的GRC构件工厂化生产,构件现场机械化吊装,构件快速安装的特点,实现现场流水化安装,大大缩短工期。

4.施工准备

(1)熟悉施工结构尺寸大小、造型、安装位置。

(2)编制施工方案,进行班组技术交底,对各项工种的要求、质量、应对措施详细向各施工队讲解,向各施工队下达质量标准和进度计划。

(3)划分施工段,制定施工顺序,将每项工程落实到每个施工组,按照民宅布置情况,将民宅划分为12个区,其中1、6、7、12区每两排民宅作为一个流水段,其余各区每一排作为一个流水段。

(4)施工使用的车载吊,砂浆泵机等设备,施工各类测量定位仪器准备齐全包括全站仪,水准仪,水平尺,水平管等。

(5)按照设计图纸及相关规范要求,严格材料采购及进场检验,把好材料质量关,进场后及时按照相关规定批量送捡。

(6)落实各项材料进场计划,按计划安排各类材料适时进场,包括GRC构件、砌体等。

(7)根据本工程的施工特点及GRC施工技术要求组织专业的施工队伍进行施工,确保工程按期优质完成。

5.施工工艺

5.1 屋顶山墙砌筑定位放线

定位放线前需对已经完成的结构板面进行清理。在已完成结构板上精确放样,弹墨线分别定位处山墙的整体位置及墙中立柱,边缘造型柱的位置。精确测定立柱区域标高,并按照设计测设相应标高基准点。

5.2 屋顶山墙砌筑及墙面抹灰

(1)砌体施工前,按照设计要对山墙钢筋混凝土立柱及端头的钢筋混凝土造型柱进行施工,必须严格控制以上构造物的尺寸及高程,待拆模后,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后开始山墙墙体基面砌筑。

(2)在开始砌筑前,预先按照图纸设计及GRC构件安装要求,对砌体进行排砖,确定实施性砌筑方案,并对工人进行技术交底。

(3)严格按照排砖方案进行墙体砌筑,同时利用已有立柱及端头柱对砌体高层进行符合矫正,实现对山墙砌体型弧度的控制,从而达到精准控制山墙砌筑效果的目标。

(4)墙体砌筑完成后,要对墙体的完成质量进行验收,对砌体宽度,标高进行检查。

(5)墙体砌筑完成后,对山墙两侧进行抹灰施工,严格控制抹灰完成面,确保结构尺寸严格按照图纸设计要求,同GRC构件能较好契合。

5.3 GRC构件制作

(1)本工程“厝角头”GRC构件本工程GRC构件厚度约1—1.5cm(通常大面积),在有预留安装孔处加厚保护层约有3~5cm。

(2)构件材料组成包括:耐碱玻璃纤维(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和无捻玻璃纤维短切粗纱),低碱高标号水泥,细集料(砂),预留钢筋,外加剂等。主要起抗弯、抗拉、抗冲击和抗裂作用;低碱高标号水泥是GRC主要胶凝材料,主要起抗压和其他应有的加强作用。

(3)GRC构件根据设计图纸造型将整个GRC构件进行深化设计,考虑到需方便人工安装,将其拆分成8段、16个构件,拼装完成后外观与设计造型高度一致。

5.4 厝角头GRC构件垂直运输及安装施工

(1)构件定位安装

①构件吊装,对验收合格的GRC构件,按照使用车载吊车逐排逐栋吊运至民宅屋斜面。尽可能靠近安装作业面摆放,以减少构件的水平搬运距离。

②构件吊装前按照分段设计的编号,对吊装配置型号及数量进行配置,确保吊钩构件型号及数量的准确性。

③按照各构件的编号,造型及相应安装位置,构件两两对称从上往下及从“厝角头”的中间分别向两侧逐节进行安装。

④具体方法如下(以左1-1,左1-2,两块构件为例):

将左1-1号构件置在定位筋上的架设构件,将构件下沿至于定位筋上,并设置临时支撑,使构件暂时稳定。对构件进行三方定位尺寸调整,即调整构件上下两端的标高,调整构件纵向垂直度,调整构件摆放角度。左构件上部解封断面对其横向中线,并与之垂直,下部轮廓与轮廓线重合。对调整完毕的构件在下部固定点位置施打M8固定顶爆螺栓锚固,初步固定构件,按照相同的方法将对称构件左1-2进行安装。

对左1-1,左1-2构件进行微调,确保两个的构件接缝的契合度,检查合并后构件是否对中,上下口接缝位置准确,确保构件的安装精度符合要求。对构件左1-1,左1-2预留钢筋进行加固焊接(搭接长度5-20mm,所有焊接点宽度不小于5mm,长度不小于连接筋直径的3倍,并把全部焊渣打掉),使构件整体固定。

按照上述安装方法,对左侧构件依次进行安装,左侧构件安装完毕后,再 对右侧构件进行依次安装,构件安装完成后应检查整个的平整度和垂直度,在安装时要注意做好构件与墙面间隙控制,表面允许误差为±2mm(图1)。

(2)接缝处理

构件安装完成后,补缝前对构件接缝进行检查,错位5mm以上安装返工,5mm及以下做打磨处理。构件接缝使用108水泥胶,防水腻子粉及防裂网格布。构件与主体接缝可用水泥砂浆,对补缝部位应提前淋水润湿。

5.5 GRC构件内部填料及封口处理施工

(1)拌制高强无收缩灌浆料

拌制是专业材料加注的先后顺序,严格控制安装泵送高强无收缩灌浆料的配合比及水灰比,控制灌浆料,保证浆料较好的和易性。

(2)泵送灌浆料

将现场搅拌的灌浆料倒入砂浆泵送机的料斗,将混凝土泵送至山墙GRC构件。分别在已安装好的构件顶部两侧开设灌浆口,在两侧三分之一,三分之二处,中部各预留两个共计四个开孔,以作为通气孔和观察孔。灌浆施工分三次进行,浆料从顶部预留口向两端灌入。第一次灌注三分一处,第二次灌注至三分至二处,最后一次直接灌满。

(3)厝角头GRC构件涂料处理

在完成厝角头安装后,按照设计图纸要求,对“厝角头”GRC进行涂料施工处理。所有构件与构件及构件同墙面的接头缝要腻子刮底打磨,保证光滑顺畅,构件外表面做好封闭防水底漆处理。

三、结语

在本工程施工过程中通过创新式采用GRC构件对“厝角头”实施的施工技术,突破了传统潮汕建筑“厝角头”现场人工砌筑装饰的传统施工方法,利用GRC构件在充分满足传统建筑的独特外立面造型效果的要求,同时利用GRC构件的工厂化、标准化生产方式,构件大规模使用机械化吊装方法,充分发挥GRC构件快速、统一安装的特点,达到施工过程中环保节能,大大节省人力劳动力资源成本,标准化作业、快速施工的目的,确保的工程质量同时大大节省了后期维护费用,取得了良好的施工质量效果,是一种值得推广大力应用创新式施工技术。

图1 “厝角头”施工实际效果图

猜你喜欢

民宅山墙砌筑
陈沛捷 庄绿妮
BIM技术在砌筑工程排砖深化设计中的应用
房建工程中墙体砌筑施工技术分析
浅谈砌筑水泥强度检验及其控制
绿山墙的安妮(节选1)
绿山墙的安妮(节选3)
绿山墙的安妮(节选4)
建筑工程中墙体砌筑施工技术的运用
墨西哥首都一民宅发生火灾7人死亡
“澳门历史城区”的中式庙宇与民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