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徽州地区不同区域民居外部形态特征比较

2019-06-20合肥工业大学建筑艺术学院汪子璇齐若帆简泳欣刘坤张倡铭梅小妹

中国建设信息化 2019年11期
关键词:马头墙门楼古民居

文|合肥工业大学建筑艺术学院 汪子璇 齐若帆 简泳欣 刘坤 张倡铭 梅小妹

一、背景与目的

徽州古民居作为中国极具代表性的优秀地域建筑,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然而,随着自然环境与人为因素的多重影响,徽州地区古民居的保护状况不容乐观。徽州地区属于丘陵地带,交通环境相对闭塞,其各个区域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反映在传统民居中建筑特征上的差异。就对徽州民居的既往研究成果来看,关于外部形态的研究多基于徽州典型村落的调研,概括整个徽州地区的规律,而针对不同区域之间差异性的研究比较少。本研究欲深入探寻古徽州一府六县的古民居,针对古民居的外部形态进行调查、总结与比较,归纳其在不同区域间的共同点与差异性,以期为徽州古民居的保护与传承起到助力,并能为日后相关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

1.研究概念的限定

①“古徽州地区”是一个历史地理概念,指历史上的“古徽州一府六县”,在今天的空间地域上包括安徽省的绩溪县、休宁县、祁门县、歙县、黟县、屯溪区与江西省的婺源县。

②“传统民居”指建国前徽州同一文化现象下的主要用于居住的建筑,不包括祠堂、商铺等。

2.研究方法与依据

①实地数据调研:包括调查问卷、方位截图与实地影像资料。考虑多种因素后,对六县各选择2-4个村落(详见表1)。

②对大量数据进行采集与分析比较,并运用统计学与建筑类型学等方法探寻规律。

三、研究对象概况

1.调查对象列表

本研究实地调研了古徽州一府六县属下的虹关、许村、尚村等在内的117座古民居。

2.建筑年代

根据调研期间向屋主询问以及记录建筑保护信息牌信息,后期又通过查询县志较核对得出调研对象中大概房屋年代的比重情况:

①调研房屋有4个年代,分别是宋、明、清、民国。

②其中清代建筑占一大半,明与民国相近,占一小部分,宋代建筑最少。

③在清代部分清末建筑占很大的比重。

四、外部形态分析与比较

1. 空间组织

在空间组织上,按竖直向与水平向两个方面分析。

①竖直向:由于技术的限制,徽州古民居多为2-3层,根据调研结果来看,以二层为主,仅有极少数为三层。

②水平向:从聚落角度来说,徽州古民居的平面形态可分为两种:一是单体建筑作为独立的个体存在;二是单体建筑相互组合成为一个较大的组团式。

从总体上来看,徽州古民居建筑聚落以第一类分布为主,少数村落中地位显赫的大家族的民居为组团式,如黟县关麓、婺源浙源。

从单体建筑的角度来说,把以“进”(包含天井空间)为单位的单元细胞,通过串并联的方式构成单体建筑。

根据调研结果总结出:

a.通常情况下单体建筑以1-3个“细胞”加以组合。一进与两进居多,两进多串连,少数并联如婺源理坑6号宅。

b.各县民居平面组织类型特征多样,具体如表2所示。

2.造型形态

①立面轮廓

表1 徽州古民居实地调研村落与对象数量

表2 各区域平面组织类型比较

图1

图2

图3

图4

在所收集到的对象中归纳出几种具有代表性的建筑立面形式,并抽象出其图形,作为立面的一种类型。以此为基础,可以把立面的形态类型大致归类为几种基本单体的变体(见图2)。而很多更为复杂的立面可以视为几种单体的变形与组合。从细部的角度分析,山墙上端的端头也有两种不同的类型,分别为类型一平直型与类型二叠涩型(见图3)。

②马头墙特征

徽州古民居马头墙形式主要分为3种,分别是雀尾式、印斗式与雀尾印斗式。

根据调研结果总结有关各区域有关马头墙的信息,如表3。

表格中印斗式基本出现在歙县与绩溪,雀尾式主要出现在祁门与婺源,黟县比较多样化,而特殊的歙县理坑出现了与休宁类似的印斗雀尾式,由于歙县与绩溪、歙县理坑与休宁地理位置接近,可以推测各县马头墙形制与地理位置远近可能有一定关系。

3.建筑构件

1.门

徽州古民居非常重视其门的设计,门楼的形象代表了主人家的脸面,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屋主人的身份地位与价值取向。并且门楼作为建筑外立面的主要构件,对建筑的外部形态会产生较大影响。通过对民居正门的调查(如有前院,考虑院门),结合《徽州建筑》中提到对门楼的分类,可将门分为门罩式、牌楼式、八字门楼三种类型。门罩式又可以根据繁简程度分为水磨青砖式、垂莲式、纹饰式。

门楼归纳部分如下:

a.门楼以门罩式为主,部分出现八字门,且不同地域的八字门出现的位置也有所不同。

b.门框基本以青石麻石为主,部分地区出现红色石框。

2.外窗

a.漏窗并不普遍,多出现在大户的院墙或作为主屋的立面装饰与采光。

b.以出现次数最多且较为普遍的空窗类型为标准类型(如图4)。综上调研结果,归纳出空窗的多种基本变化,如表4。

五、结论

通过调研与分析,可以看出徽州地区下属各区域之间的古民居存在相当多的共性,同时也村在不同区域之间的特征与差异。

共同点:

(1)徽州古民居外墙轮廓在整体造型风格上相对统一,基本呈现阶梯状。

(2)徽州古民居大门基本都做采用徽砖雕为装饰的门罩。

(3)徽州古民居立面基本都设有开口较小的空窗。

差异点:

(1)各区域马头墙类型以一种为主,各地主要马头墙类型有差异,如歙县与绩溪以印斗式为主,祁门与婺源以雀尾式为主。

(2)有的区域不同村落会以不同的门楼为主,如婺源垂花式、水磨青砖式皆有,而有的区域的村庄基本以一种类型为主,如绩溪的几个村庄都以纹饰门为主。不同地域的门楼差异较大。

(3)婺源、祁门的多数村落采用基本类型的空窗,像黟县变化较多。

表3 徽州各区域马头墙类型比较

表4 空窗变化类型

猜你喜欢

马头墙门楼古民居
太谷明清民居门楼类型特征浅析
《马头墙》、《皖南印象》之二
古民居保护方法及举措
——以安徽蚌埠“湖上升明月”项目为例
青砖小瓦马头墙
浅谈徽派“马头墙”在现代建筑中的运用与演变
马头墙上的徽州“ 一府六县”的水墨长卷
前门楼子九丈九
数字摄影在地方古民居保护中的运用研究
张睿、郑家鑫陶艺石雕作品
乐东古门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