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品种宁油26的选育与栽培要点
2019-06-20付三雄戚存扣周晓婴张洁夫龙卫华浦惠明高建芹胡茂龙王晓东
付三雄,戚存扣,周晓婴,张洁夫,陈 锋,陈 松,龙卫华,浦惠明,高建芹,张 维,胡茂龙,彭 琦,王晓东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经济作物研究所,江苏 南京 210014)
当前江苏省主推的油菜品种中,中晚熟品种居多,早熟品种较少。虽然主推品种产量相对较高,但近年来,随着直播水稻技术的推广,作物茬口矛盾进一步突出,同时又不利于油菜机械化收获,因此,生产上对早熟品种的需求尤为突出。宁油26(参试代号:111038)是常规油菜新组合,属甘蓝型油菜早、中熟品种类型。宁油26于2012年参加江苏省常规油菜预备试验,随后进行连续2 a江苏省常规油菜区域试验后,于2015年进入江苏省常规油菜生产试验。2017年该品种经省级农业主管部门审查,2018年经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复核,符合《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办法》的要求,登记编号为GPD油菜(2018)320221。宁油26具有高产、早熟、适合机收特点。介绍宁油26的选育过程及其主要特征特性和栽培要点,旨在为该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并为油菜品种选育提供参考。
1 选育过程
1.1 亲本来源
杂交亲本为甘蓝型油菜品种中双9号和双低品系扬6026。中双9号系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育成的甘蓝型双低油菜品种,于2002年通过湖北省审定。其应用杂交育种方法,选自甘蓝型油菜(中油821/双低油菜品系84004)//中双4号变异株系组合。扬6026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里下河研究所育成的甘蓝型双低油菜品系。中双9号具有高产、早熟等优点,但其缺点是角果小,卖相差,而扬6026具有株型好、角果大等优点。2004年开始配置杂交组合“中双9号×扬6026”。通过连续多年多代熟期、产量、品质和目标农艺性状的筛选鉴定,于2010年育成“092002”品系。
1.2 选育经过
2004年:配置杂交组合“中双9号×扬6026”;
2005年:春自交5个单株,秋播混合种植成F2(>500株)群体;
2006年:春单株自交,收获后测定单株芥酸、硫代葡萄糖苷含量及含油量,获得38个双低单株,秋播种植成24个株行;
2007年:油菜开花期入选5个株行,每个株行自交15个单株,收获后经品质性状鉴定入选54个单株,秋播在株系圃种植F4,进行农艺性状、产量性状鉴定;
2008—2010年:继续进行产量及农艺性状鉴定;
2011年:进行多点重复品种比较试验;
2012年:江苏省常规油菜预备试验(111038);
2013年:江苏省常规油菜区域试验(111038);
2014年:江苏省常规油菜区域试验(111038);
2015年:江苏省常规油菜生产试验(111038)。
2 产量表现
2013—2014年度,江苏省常规油菜区域试验,平均产量3 098.40 kg/hm2,比对照苏油4号增产16.84%。2014—2015年度,江苏省常规油菜区域试验,平均产量3 244.20 kg/hm2,比对照苏油4号增产9.49%。2 a平均产量3 171.30 kg/hm2,比对照苏油4号增产13.17%。2015—2016年度,江苏省常规油菜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 560.50 kg/hm2,比对照秦油7号(杂交油菜)增产2.95%(表1)。
表1 宁油26在各级试验中的产量表现
3 品质性状
2014—2015年度,江苏省常规油菜区域试验试验,种子芥酸含量0.00%,种子硫苷含量25.72 μmol/g,种子含油量42.29%。2015—2016年度江苏省常规油菜生产试验,种子芥酸含量0.10%,种子硫苷含量21.64 µmol/g,种子含油量46.40%(表2)。
表2 宁油26在各级试验中的品质表现
4 抗性表现
2013—2014年度,江苏省常规油菜区域试验抗性鉴定,菌核病发病率为23.80%,病情指数16.78,抗病性为抗,冻害率4.38%,冻害指数1.25。2014—2015年度江苏省油菜区域试验抗性鉴定,菌核病发病率14.49%,病情指数7.46,抗病性为中抗,冻害率26.91%,冻害指数29.81。2 a平均菌核病发病率19.15%,病情指数12.12,冻害率 15.65%,冻害指数 15.53。2015—2016年度,江苏省常规油菜生产试验抗性鉴定,菌核病发病率30.26%,病情指数17.52,病毒病发病率0.00%,病情指数0.00,冻害率72.28%,冻害指数31.80。菌核病鉴定结果为低抗,抗倒性强(表3)。
表3 宁油26在各级试验中的抗性表现
5 特征特性、农艺性状、经济性状
宁油26属甘蓝型半冬性常规油菜。子叶肾形,幼茎青绿色,叶片深绿色,腊粉少。叶片较大,叶头较圆,叶质较厚,叶缘波状。长柄叶有裂片3~4对,裂刻较深。越冬半直立,冬前春后生长势较强。分枝节位较高,中上生分枝类型,分枝较长,主轴突出。江苏省常规油菜区域试验结果:2 a平均全生育期天数239.80 d,株高178.56 cm,一次分枝8.63个。花瓣重叠,黄花。单株总角数441.55 个。角果中长,每角粒数19.54粒。千粒质量3.66 g(表4)。
表4 宁油26在各级试验中的农艺性状、经济性状
6 栽培技术、种子生产技术要点
6.1 栽培技术要点
6.1.1 适期早播早栽 根据近几年来各地试验结果,移栽播种期为9月上中旬,用种量2.25 kg/hm2左右。直播播种期为9月下旬,用种量3.75 kg/hm2左右。
6.1.2 合理密植 移栽大田,移栽密度10.5万~12万株/hm2,株行距根据自然条件、种植习惯而定。但要栽足基本苗。直播密度不少于30万株/hm2。土壤肥力好的地区密度可小些,否则宜密植。
6.1.3 肥水管理 产量目标3 000~3 750 kg/hm2时,总施氮量(纯氮)为240~300 kg/hm2,磷(P2O5)120~150 kg/hm2,钾(K2O)225 kg/hm2左右。氮肥分施,基肥∶腊肥∶薹肥为5∶3∶2。磷、钾肥全部用作基肥。基肥和腊肥以N-P-K复合肥或油菜专用肥为主,薹肥以速效氮肥为主。缺硼地区、缺硼土壤要增施硼肥。用硼砂15 kg/hm2作苗肥或基肥施用,初花期可喷施速效硼。巧施薹肥,一般可施尿素75~300 kg/hm2。根据土壤肥力,长势长相决定薹肥施用量和施肥时间。旺长田少施、迟施;春发不足时,宜早施、重施薹肥。
6.1.4 防治菌核病 于初花、盛花期用“多菌灵”、“菌核净”、“菌核清”等喷雾防治菌核病。
6.1.5 规模种植 连片种植,集中种植,防止串花,保证双低品质。
6.2 种子生产技术要点
6.2.1 隔离原原种 在原原种基地,采用纱网大棚或自然生态隔离繁殖亲本原原种。要选好田块,安全隔离。繁种田与其他十字花科作物的隔离距离不小于1 000 m。
6.2.2 精细整地,规格播种 苗床播种量9 kg/hm2。6.2.3 适时移栽,确保质量 移栽密度为12万株/hm2左右。
6.2.4 科学施肥,防病治虫 基肥∶腊肥∶薹肥为5∶3∶2。
6.2.5 去杂去劣 于不同生育阶段拔除杂株、劣株和田间自生株。
6.2.6 适时收获 单打、单收、单运、单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