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畅通基层干部上升渠道

2019-06-20李小三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19年6期
关键词:实绩干部队伍基层干部

文_ 李小三

基层干部是党的干部队伍的重要基石,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基层干部特别是困难艰苦地区和奋战在脱贫攻坚第一线的干部要给予更多理解和支持,要倾听基层干部心声,让敢担当有作为的干部有干劲、有奔头。这为做好关心关爱基层干部工作提供了遵循、指明了方向。组织(人事)部门必须谨记嘱托,聚焦解决好流动难、晋升难、提拔难等问题,激发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和动力,凝聚起打赢脱贫攻坚战、助力乡村振兴、创新基层治理的强大能量。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畅通基层干部上升渠道的战略意义

基层干部是基层治理的主体,其素质高低、能力强弱、作风好坏,关系整个干部队伍形象,关系党和国家事业的长远发展。当前,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重点难点在基层,动力和源泉也在基层。畅通基层干部上升渠道是贯彻落实中央关心关爱基层干部、有效保护和充分调动广大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关键所在。

保持干部队伍生机活力的必然要求。干部干事创业活力大小、持久与否,决定一个地方、一个部门事业是否兴旺发达。所谓“交流出活力,流动显生机”,干部只有流动,才能饱经历练、增长才干;工作只有交流,才能转换思路、辟出新境。畅通基层干部上升渠道,是解决基层干部经历单一、视野不宽、能力短板等问题的有效途径,有利于推动机关与基层干部有序交流,激活干部队伍一池春水,促使各级领导班子始终保持年龄、性格、知识、经历等方面的合理配置,打破封闭、吐故纳新、取长补短,增强班子活力、提高战斗力。

激励基层干部担当作为的重要抓手。干部敢于担当作为,这既是政治品格,也是从政本分。当前,随着中央激励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意见的贯彻落实,基层干部队伍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有了明显提高。然而,不可否认,基层干部仍然存在“隐性不作为”问题,比如:有的一线岗位、二线心态,出工不出力、坐诊不号脉,只要不出事、宁可不干事,等等。出现这些现象,既有基层干部自身原因,也与岗位流动不畅、晋升通道狭窄直接相关。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干部担当作为需要组织激发促动。畅通基层干部上升渠道,对破解基层干部职业上升“天花板”,激发基层干部干事创业、担当作为具有重要作用。

提高上级机关工作水平的有力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一些干部最缺的是实践经验,特别是缺少在重大斗争中经风雨、见世面的经历。”党政机关承担着大量宏观决策、制定政策和指导工作的职能,而政策的质量、决策的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干部对实际情况的掌握。当下,一些政策文件常常“水土不服”,为群众所诟病,往往与机关干部不下基层、不接地气有很大关系。畅通基层干部上升渠道,让长期在基层工作、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干部到机关工作,能够在制定政策和实施决策中发挥了解下情、熟悉基层状况、熟知群众需求等特长,较好实现优势互补和信息共享,更有利于增强党政机关决策的科学性。

二、强化政治担当,构建畅通基层干部上升的体制机制

畅通基层干部上升渠道是一项政策性、原则性、实践性很强的工作,需要多管齐下、综合施策。组织人事部门要坚持系统谋划,统筹好选、育、用、管各环节工作,做到政治上充分信任、工作上创造条件、生活上关心照顾,切实让广大基层干部安心、安身、安业。

(一)注重在基层一线选拔使用干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选什么人就是风向标,就有什么样的干部作风,乃至就有什么样的党风。”用人导向是风向标,是旗帜。用什么人、不用什么人,是对干部最有效、最直接的激励和鞭策。畅通基层干部上升渠道,就要强化“领导来自基层,干部出自一线”的意识和“实践出真知、一线出干部”的理念,真正让扎根基层、敢于担当的干部出得来、选得上、用得好。近年来,云南省先后制定《省管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定期调研机制》《关于在脱贫攻坚第一线考察识别干部的意见》等政策文件,突出日常经常,深入了解掌握干部在改革创新、脱贫攻坚、产业发展、项目建设、群众工作等一线完成任务、处理问题、应对考验的表现,形成干部“政治素质清单”“实绩清单”“问题清单”,为精准选拔使用干部提供重要参考和依据。党的十九大以来,云南省共提拔使用611名在脱贫攻坚一线工作实绩突出的干部,干部队伍精气神得到极大提振。

健全完善面向基层的政策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基层干部要给予更多理解和支持。”这种理解和支持不仅仅是口头或书面上表扬,更需要政策方面的倾斜。如近年来云南省结合实际健全完善“四项机制”,为广大基层干部立足岗位干事创业提供有力支撑。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制定《云南省州(市)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办法》《云南省县域经济发展分类考核评价办法》等,确保干得好、考得准、用得上。根据新颁布的《党政领导干部考核工作条例》,正在修订完善省管领导班子和省管干部考核评价办法。完善激励保障机制,实行县以下机关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有效解决了县乡干部职业发展“天花板”问题;整合资金3.16亿元推进乡镇“七小设施”建设,基层干部工作和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探索建立容错免责机制,聚焦深化改革、脱贫攻坚、环境保护、“五网”建设等重大项目,开展先行先试,撑起干部担当作为的“保护伞”,在基层干部中产生强烈反响。完善交心谈心机制,组织人事部门定期与本级管理干部开展全覆盖“一对一”谈心谈话,了解工作情况、听取意见建议,打消疑虑、加油鼓劲。

全面提升基层干部的能力素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干部干部,干是当头的,既要想干愿干积极干,又要能干会干善于干。”没有金刚钻,揽不了瓷器活。基层干部如若能力不足、本领缺失,再好的职位也难以驾驭、再大平台也无法施展。紧扣打好打赢“三大攻坚战”、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强化基层干部能力培训和实践锻炼,增强基层干部队伍适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的本领和能力。突出政治素质培养,引导广大基层党员干部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抓好专业化能力培训,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举办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专题培训班。加强实践锻炼,制定实施干部外出学习计划,面向基层选派干部到中央单位、发达地区学习锻炼,帮助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提升才干。

搭建干部竞相涌流的平台舞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打开视野、不拘一格,坚持干部工作一盘棋,除了党政机关,还要注重从国有企业、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等各个领域各条战线选拔优秀人才。”畅通体制内外人才流动渠道,吸引优秀人才进入党政干部队伍,是激发干部队伍活力的一剂“良药”,是造就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的长远之计。紧扣干部队伍流动难问题,探索各领域人才交流的有效渠道和载体,打破层级、行业壁垒,促进各领域人才公平有序流动。以乡镇党委、政府换届为契机,从事业单位人员、村(社区)干部中择优选拔进入乡镇领导班子。开展定向招录村(社区)干部和大学生村官工作,拓宽了基层干部的发展空间。研究制定《公务员调任办法》,结合实际规范调任资格条件、程序、方式等进行细化和规范,畅通人才流动渠道,让不同编制、性质的干部都有平等的上升空间,都有干事创业的广阔舞台。

三、履行政治责任,处理好基层干部向上流动的四对关系

成长为一个好干部,一靠自身努力,二靠组织培养。畅通上升渠道,激发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是各级党委(党组)和组织(人事)部门的重大政治责任,要坚持实践实干实效,不断创新思路、搭建平台、开辟通道,把好事抓好抓细抓实,工作中要注意处理好四对关系。

组织需要与个人意愿的关系。一般来说,基层干部向上流动的“个人意愿”是比较强的,但个人意愿并非能也不可能全部满足。个人意愿和组织需要都要求向上流动自然好,但如果二者不一致的时候就需要统筹平衡。组织需要向上流动的时候就主动接受组织挑选,组织需要扎根基层的时候就安心工作。要找到组织需要与干部个人意愿的最佳结合点,最大限度实现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要坚持事业为上,以事择人,事业需要什么人就配什么人、岗位缺什么人就补什么人,把最合适的人选流动到最合适的岗位,使事业在优秀干部推动下兴旺发达。要考虑“该用谁”而不是“谁该用”,不能简单看学过什么、专业对不对口,也不能把岗位作为对干部的奖励,既要看资历、经历,更要注重能力、潜力。要用当其愿、用其所长、用当其时,看准一个培养一个、成熟一个使用一个,做到智者用其谋、愚者用其力、勇者用其威、怯者用其慎。

大稳定与小流动的关系。稳定与流动是一种状态,稳定是基础、是前提,只有稳定才能发展,但一味求稳定而忽视流动,亦会导致“一潭死水”、暮气沉沉。如果说党的干部体系是座金字塔,基层干部就是确保整个建筑物稳定性的基石。处理好稳得住和流得动的问题,对基层干部队伍建设至关重要。稳定抑或流动,关键点在审“时”度“势”。在“时”上,脱贫攻坚期间,要稳住基层干部队伍,严格执行贫困县乡党政正职“不脱贫不调整、不摘帽不调离”及“脱贫摘帽后仍要保持稳定一段时间”要求,保持基层干部队伍总体稳定,为打赢脱贫攻坚提供坚实的干部人才支撑;要严格按照干部任用条例关于“保持领导干部任期内相对稳定”要求,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在“势”上,激励担当作为,要让基层干部有序流动。有流动才有生机,让脱贫有招、脱贫有法、脱贫有效的干部得到提拔或重用,作风漂浮、消极懈怠的、不愿负责的干部受到惩戒或处理,才能激活干部队伍“一池活水”,达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效果。

德才与实绩的关系。德才与实绩是辩证统一的整体,德才是干部取得实绩的前提,是能否取得实绩和实绩大小的先决条件;而实绩则是德才素质作用于客观环境的产物,是德才素质在一定条件下的反映。必须把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注重实绩作为基层干部向上流动的一个整体来认识和把握。要把政治标准作为好干部第一位的标准,对政治上不合格的坚决“一票否决”,不但不能向上流动,在基层领导岗位上的也要坚决拿下来。不仅要德配其位,也要才配其位。要加大对干部专业能力考察了解,不仅要看是学什么的,更要看是干什么的、能干什么、干成了什么,真正选出一批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的基层干部。实践出真知,凭实绩用干部。要把敢不敢扛事、愿不愿做事、能不能干事作为考察干部的重要标准,把干了什么事、干了多少事、干的事群众认可不认可作为选拔使用基层干部的根本依据。

信任激励与严格监督的关系。信任激励和严格监督,恰如一枚硬币的两面,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基层一线干部忠于职守、履职尽责,奋战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充分信任激励必不可少,严格监督管理亦不可缺。使用就是最大信任、最好激励。要认真落实定期调研分析机制,注重在基层一线考察识别干部,对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实绩突出的干部,要及时大胆用起来。信任激励不能代替严格监督。要强化干部全方位管理监督,管人头、管思想、管作风,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管好关键人、管到关键处、管住关键事、管在关键时。日常严管要有力度,关心激励更需温度。要执行好党内关怀帮扶等制度,对基层干部多些人文关怀、多些“家”的温暖,实实在在为基层干部降压、减负,让他们从“事务主义”泥潭中走出来。在基层干部向上流动中,既要信任他们、激励他们、监督他们,也要加强对遴选、调任、提拔、重用等工作的监督,使向上流动的渠道清清爽爽、干干净净。

猜你喜欢

实绩干部队伍基层干部
干出实绩才能赢得民心
有坑没萝卜,有人留不住 不能让基层干部“心不安”
基层干部为何“左右为难”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基层干部“累”在哪里?——应当累在服务为民,而不是形式主义
一些基层干部“血不再热”
多措并举 建设高质量干部队伍
贫困地区干部要摆脱担当“贫困”——基于山阳县干部队伍担当作为状态的思考
吴堡强化干部队伍建设政治标准
善用“小事”谋“实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