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网红被新媒体改变的社会生态
2019-06-19古欣
古欣
“农村网红出圈记”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选题,这个选题也给了我机会,使我观察到很多平时没有机会观察到的社会生态,也让我重新思考了技术对社会关系形态的巨大影响。
虽然这篇文章里不乏一些批判性视角,但农村网红这个群体的出现,总体是让人感觉很欣喜的。利用互联网技术的赋权,农村地区尝试自主整合地方资源,实现当地就业,改善商业环境与公共服务,这都是一些进步的趋向。这也是巧妇九妹的故事中,正在发生的事情。
尽管我们为了方便,将这篇稿子里出现过的内容创业者统称为“农村网红”,实际上他们之间还是有一些区别。
巧妇九妹和她的家庭正在经营一个吸纳当地两百人就业的企业,华农兄弟也开了一个巨大的养殖场,他们都将内容输出与线下实业相结合,可以说是现下农村创业的新方向。他们在网上播放的视频也主要走“日常风”,展示自然状态下的生活面貌。
“手工耿”和“大表哥”的视频,则显示了更多的“作者性”,他们的内容都需要预先设计与创意。在他们的创意中,有与城市文化的对接,也有错位、挪植与割裂,呈现一种颇为复杂的面向。
尽管这些想象与创意,因为其驳杂的借鉴来源,常常被网友诟病,但也正是在这种糅合的过程中,展现了本土文化强大的再生力。
唯一讓我觉得有些遗憾的是,为了精炼,我省略了一些生动的个体故事,如果这些叙述能够更丰满,关于他们的故事也许会呈现得更好。
封面反馈
19/2019 总第901期
@bin chang:我是一名医生,我的父亲刚刚在ICU去世。我想说,医护人员应当时刻保持对生命和专业的敬畏。患者可以有自己的选择,有时治疗会让他们痛苦,但有时候尽力延长生命,可能就多了几分转危为安的机会。除了生死,都是小事。
中国新闻周刊编辑部微博
http://weibo.com/inewsweek
《中国新闻周刊》 官方微博
http://weibo.com/chinanewsweek
读者来信
《农村网红出圈记》
城市对农村就是用消费的眼光去看的。城市化发展作为一种先进的形态,城市人在精神上更加操劳后把农村作为一种精神寄托,就像美国人觉得法国巴黎会很美一样,只是想象罢了。(@Ry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