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环境下的青少年社会化研究

2019-06-19王怡雯

数字传媒研究 2019年2期
关键词:社会化媒介青少年

王怡雯

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山东省 青岛市 266100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媒介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媒介环境是青少年生活和成长的重要文化环境,是青少年社会化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媒介环境的改变不仅会给青少年的生活带来冲击,而且会对青少年的社会化产生重要影响。如今,社会已经进入了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媒体时代,而青少年则是其主力军。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2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8年6月30日,中国网民规模达8.02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7.7%,2018年上半年新增网民2968 万人,较2017年底增长3.8%。我国网民仍以10-39岁群体为主,占整体的70.8%:其中,10-19岁占比为18.2%。中国网民中学生群体占比仍然最高,为24.8%。[1]

图1 中国网民年龄结构

图2 中国网民职业结构

波兹曼曾指出:从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童年消逝”现象已经出现,并且对这种现象表示出担心。对于青少年这个受众群体来说,媒体从他们的年幼时期就开始改变他们的思考和行为方式,而在某种程度上,青少年的很多观念已经被媒体改变了。青少年对新事物往往有很强的好奇心和学习能力,所以新媒体带来的信息接触方式和信息类型,能够被他们迅速接受。在这种环境中,如果青少年能够在学习和生活中恰当使用新型媒介,会对他们产生极为有益的帮助,相反,也可能会使他们成为媒体娱乐化的牺牲品。

本文的研究则是建立在青少年对新媒体的使用规模不断扩大以及新媒体对青少年的影响日益加深的现实环境之下,探索新媒体环境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策略。本文所具有的实际意义在于唤起全社会重视新媒体环境对青少年成长的重要影响,并力求解决危害青少年的种种问题。

(二)文献综述

在青少年的社会化进程中,家庭、社会、学校、传媒等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传媒作为青少年社会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在此背景下,本文对中国期刊网,中国硕、博士论文数据库近十几年来的相关文章进行了阅读梳理,以对新媒体环境下青少年的社会化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

1.网络发展成为相关研究的分析背景

通过文献分析,进入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网络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逐渐成为了青少年社会化研究领域的热点。由于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对人们的思维、认知、生存和生活等多方面都产生影响,很多学者将这一问题归于社会变迁、网络崛起,成为了研究传媒与青少年社会化的背景。贾秀娟认为,网络构筑的虚拟世界使人与客观现实社会的互动走向了与虚拟社会的对话。网络传播改变了传统方式社会化的影响因素,家庭、学校的社会化功能相对减弱,第四媒体成为了影响青少年社会化的重要力量。风笑天等则提出,社会化可分为真实社会化和虚拟社会化,真实社会化常用来概括家庭、同辈群体、学校等机构进行的社会化过程;虚拟社会化指报刊、电视、网络等大众媒介尤指电视、计算机网络等媒介所进行的社会化过程,并对虚拟社会化的特征进行了总结:施化者的虚拟性;社会化进程的双向性;行为方式社会化与角色规范社会化脱节;个体化的社会化内容。

在这样的研究分析背景之下,研究者更加关注于网络所带来的优、劣影响,并对此进行了辩证分析。胡建新认为网络可以提高儿童的智能,能扮演社会角色的实践空间,提高青少年社会化的自主性,最大程度地满足青少年的需求,扩大公共空间的交往。但是,魏宏歆认为网络不健康内容会导致青少年的认知偏差,网络的非现实性会造成青少年对现实社会的认同危机。徐瑞萍认为网络会导致青少年对现实交往的冷漠化、反常规行为。同时,由于青少年的心理发展不稳定,网络可能引发的负面效果也引起研究者对现实问题的关注。张梅花认为网络成瘾会引起青少年道德认知危机,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阻碍青少年人生追求的实现,带来青少年人际关系弱化。

尽管网络已成为新媒体时代青少年社会化研究的热点,但是影响社会化的其它因素也依然是研究的重点。虽然网络在浸透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电视依然是普及率最高的媒介,对于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力不容忽视。因此在关注网络的同时,还是不乏大量研究者对电视与社会化关系的层面上进行分析。如王瑞武分析了韩国影视剧对初中生的审美、职业、经济等价值观的影响,尤其对文化认同的负面影响进行了分析。

2.缺乏青少年认知机制研究

在相关研究中,可以看到绝大多数分析指向了媒体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是什么,却缺少对青少年成长心理、如何处理接收到的信息的分析。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的媒介对于青少年社会生活的影响程度不同,相应地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但大部分研究者将传统大众传媒和新媒体统称为大众传媒,这样就容易以偏概全。比如电视,背后是强大的电视工业,所传达的价值观念经过高度人为处理,不同发展阶段的青少年对其认知是不同的,自然会对不同的群体产生不同的影响,对社会化的过程也有不一样的效果。而网络传媒,王卫认为它对青年的社会化不同于其他因素对青年进行的社会化,是一种有别于传统社会化的社会化范式,这要求学者们摒弃传统的观念来重新认识青年社会化的方式、广度与深度。

而同一媒体的不同信息呈现方式对于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也是不同的。比如网络媒体中有多种不同的信息传播形态,如网络游戏、网络文学、虚拟社区、学习平台等等,它们的内容作用于人的影响是不同的。晏菁通过对雏鹰网和中少在线儿童博客的文本分析,认为儿童博客在儿童形成价值观念、个体语言行为的学习和性别角色示范等方面起到了传统媒体无法替代的作用。而周桂林发现网络游戏中的角色扮演和现实社会具有很大相似性,是青少年现实社会化的“虚拟演练场”,对青少年的自我形成,社会文化传递以及社会结构维持均有较大作用。这样的区别简单说来,类似于青少年可以利用网络进行学习提升,也可能沉迷游戏,不同的内容和行为选择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同时,由于青少年在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社会文化心理,对媒介信息的接收处理能力也不同,因此,要把媒体特征和青少年心理特征结合起来,才能更全面深入地了解媒介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

3.分析多以各自研究领域为切入点

通过对已有相关研究的回顾,可以看出媒体与青少年的社会化研究一直是社会学、心理学、传播学等多个领域研究的焦点,且这些研究大多以各自的领域为切入点。

在社会学相关研究中,社会学家关注社会化的阶段、社会性别的社会化等,大多收录在社会学专著中,如安东尼·吉登斯的《社会学》、胡荣主编的《社会学概论》等。

在心理学相关研究中,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对社会化研究产生了重要启发作用,重点突出了儿童早期对其后来发展的重要性以及为了适应社会生活的个人发展过程。闫欢的《电视与未成年人心理》从传播心理学角度总结了电视与不同年龄段未成年人发展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电视传播与未成年人的心理应对。总之,心理学多关注电视对儿童发展的影响,对于新媒体对青少年社会化的研究少之又少。

在传播学相关研究中,媒介与受众的研究一直是学界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施拉姆在对上千名儿童观看电视的目的和需求的研究分析中,间接归纳了电视的社会功能是提供娱乐、接受信息和提供社会交往。李普曼提出了“拟态环境”理论,认为大众媒介所呈现的世界并非真实,而是受众有选择地建构出的“拟态环境”。“培养分析”理论则分析了电视暴力内容和青少年犯罪的关系,认为电视暴力画面事实上可以产生诱导犯罪的作用,且这种作用是持续的、潜移默化的。我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卜卫专门从事传播与青少年儿童发展问题的研究,并主持了国家科学基金课题“大众传播对儿童的影响”,将研究重点放在儿童和青少年的媒介使用、大众传播媒介对儿童的影响、媒介教育、儿童的媒介权力等方面,对人们关于大众传播媒介与儿童青少年关系的认识具有很大的启发作用。

(三)核心概念界定

1.新媒体

关于新媒体的定义,国内外专家各执一词。早期,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对新媒体下过一个定义:新媒体就是网络媒体。与之类似的是把新媒体定义为“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网络为载体进行信息传播的媒介”。[2]

清华大学熊澄宇教授提出,所谓新传媒,或称数字媒体、网络媒体,是建立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和互联网基础之上,发挥传播功能的媒介总和。它除具有报纸、电视、电台等传统媒体的功能外,还具有交互、即时、延展和融合的新特征。互联网用户既是信息的接受者,又是信息的提供和发布者。包括数字化、互联网、发布平台、编辑制作系统、信息集成界面、传播通道和接受终端等要素的网络媒体,已经不仅仅属于大众媒体的范畴,而是全方位立体化地融合大众传播、组织传播和人际传播方式,以有别于传统媒体的功能影响我们的社会生活。[3]

2.青少年

本文中“青少年”是指处于儿童时期之后,成人之前的阶段,在12—16岁左右。根据朱莉亚的定义,青少年期以生理变化为起点,而由文化决定其终点——文化或社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男孩和女孩在什么年龄才获得脱离父母的充分心理独立性。[4]这个阶段的人多为在校学生,也正进入人生的转变期,是受到社会关注的年轻群体。

3.社会化

社会化涉及社会及个体两方面。从社会视角看,社会化是社会将一个自然人转化为一个能够适应一定的社会文化,参与社会生活,履行一定角色行为有着健康人格的社会人的过程;从个体视角看,社会化是一个自然人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通过与他人的接触及互动,逐渐地认识自我,并成长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简言之,社会化就是学习和传递一定的社会文化的过程。[5]青少年的社会化就是青少年在一定的社会和文化环境中,通过与社会的交互作用接受社会的影响和同化,使自己适应成人的社会,成为能承担一定角色的社会人的过程。

二、新技术带来的新媒体环境

“传播媒介不是中性的、透明的和无价值标准的渠道,只管把数据或信息从一个地方传送到另一个地方。实际上,媒介固有的物质结构和符号形式发挥着规定性的作用,塑造着什么信息被编码和传输、如何被编码和传输,又如何被解码。”[6]媒介技术在媒介的长期使用过程中决定着媒介的特征和效果,可以说,媒介环境是由一个社会的媒介技术所决定。新的媒介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对社会的媒介环境产生了重要影响,进而对整个社会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技术的发展,卫星电视、有线电视、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等新技术在我国越来越普及,我们也迎来了一个新媒体环境。

(一)“地球村”的世界

20世纪60年代,麦克卢汉提出了“地球村”的概念,他认为随着广播、电视和其他电子媒介的出现,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会缩短,整个世界似乎成为一个村落。

而今,新媒体技术将这一构想变成了现实。随着全球性媒介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我国传播环境日益开放,逐步与世界信息的传播对接,形成了一个更加融合的全球性传播环境。而互联网在这个阶段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信息传播跨越了地域和国界,跨越了时间和空间,世界不同角落的人们可以借助媒介技术同时或不同时接受到同一信息,真正让世界变成了一个“地球村”。

(二)信息更多元

新媒体技术打破了封闭的媒介环境,为我们提供了更为开放、更为广泛的信息平台,我们可以接触到更多元的信息。

新媒体时代到来之前,传统媒体对信息的传播严格把关,对舆论进行了单一的导向,人们的信息来源比较单一,且缺乏开放互动的自主发声平台。而网络和手机等技术的发展,将这种状态打破。一方面,人们了解信息的渠道更为广阔,信息的类型更为多元,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喜好自主选择;另一方面,人们有了更多社交互动平台,网络的开放性为大众提供了更多发声渠道,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随时随地发布信息,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传播者。

(三)社会媒介化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2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止2018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7.88 亿,网民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的比例高达98.3%,网民上网设备进一步向移动端集中。随着移动通讯网络环境的不断完善以及智能手机的进一步普及,移动互联网应用向用户各类生活需求深入渗透,促进手机上网使用率增长。[7]

媒介充斥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媒介的使用不再仅限于聊天互动,网络购物、手机支付更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我们足不出户就可以预定酒店、交水电费。人们对媒介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强。一方面,从信息交流到文化沟通,社会大众对媒介产生了高度依赖;另一方面,媒介日益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表达意见、获取信息、娱乐消遣、商务交易,媒介在我们生活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整个社会生活都渗透着媒介化,我们都是媒介影响下的“媒介人”。

三、青少年对媒体的接触需求

青少年时期的人虽然在观察和思考能力上都有了较大发展,但是仍然具有半儿童、半成人、半幼稚、半成熟的特殊心理特征。他们情感丰富、易敏感、表现欲强烈,这都与他们本时期的心理状况息息相关,也容易出现一些不良的情绪和行为,甚至导致青少年犯罪。当他们意识到自己的成长,意识到在向“社会人”靠近时,他们就想用某些行为和语言证明自己已经“长大成人”。

青少年对媒介接触和使用的心理需求也是他们成长过程中社会化的需求,值得引起重视。郑和钧等人提出青少年的主要需要有四种,即友谊的需要、独立的需要、理解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发展的需要;并且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少年的高级需要逐渐增加。[8]卡茨将大众传播媒介视为个人用以联系(或不联系)他人的工具,认为媒介可以满足受众的五大类需求,即认知的需要(获得信息,知识和理解)、情感的需要(情绪的、愉悦的或美感的体验)、个人整合的需要(加强可信度、信心、稳固性和身份地位)、社会整合的需要(加强与家人、朋友等的接触)、舒解压力的需要(逃避和转移注意力)。[9]

青少年的生活范围主要在学校和家庭,因而使用媒介成为了他们认识和接触社会的重要方式。而媒介所建构的环境与客观现实环境并不完全一致,必然会对真实自然环境进行过滤加工,所以媒介所提供的社会环境也深深影响着青少年对现实的认知。

四、新媒体环境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

(一)对心理和社交活动的影响

1.加快青少年的心理成人化

互联网提供的大量信息模糊了成人与青少年的界限,可能导致青少年心理上的过早成人化。青少年在当下的年纪中通过网络了解到成年人的世界,可能产生自己已经认识了成人世界的想法,便在行为、语言、兴趣、爱好、衣着、娱乐开始有意或无意地模仿。他们通过网络过早地大量接触非本年龄段的信息,尤其是成人化信息,易造成心理状态的快速成长。

青少年通过互联网对信息进行自主选择获取和传播,很难通过技术手段加以控制,青少年的好奇心理和网络的开放性将成人社会一览无余地暴露给青少年,与其身心正常发展阶段极不适应。

2.提供更广阔的社交平台,加强网络社会交往

社交网络为青少年的人际交往提供了新的平台。他们通过网络的各种渠道加强与现实中朋友的联系,并能结交新网友。处于青少年时期的他们,渴望得到别人的倾听和理解,渴望更多地接触社会,因此,他们愿意将烦恼和想法通过网络向他人倾诉。

移动互联网时代,交友模式更为多元。兴趣社交、交友相亲、聚会活动等社交应用满足人们不同的社会需求。网络游戏、语音APP、直播平台等新兴社交方式也受到了青少年的青睐。

3.弱化了青少年现实交往技能

由于新媒体不断渗透,极易引发青少年对网络的依赖,也影响由网络产生的社交。青少年的社交需求在虚拟社交环境中得到了满足,可能会导致对现实人际交往失去兴趣,影响现实环境中的社交能力的提高。且青少年在网络交际中更加自如,容易导致对周围人的冷漠和疏远,甚至出现现实交流变少,无法适应现实社会的负面影响。

(二)影响道德观的形成

新媒体环境为青少年的道德观念的形成和完善提供了强大驱动力。网络为青少年提供了展示自我、表达自我的平台。在这种开放、多元的环境下,他们积极参与虚实交融的社会,调动主观能动性,分析和解释社会现象,并引起了他们对道德的推理和判断。在这种实践锻炼中,他们的道德观念会得到很快发展,形成自己的道德观。

然而网络世界充斥着良莠不齐的信息,也许掺杂了暴力、色情等对青少年成长不利的内容。在这样的成长环境中,青少年还不具备明辨是非真假的能力和自制力,容易沉迷其中,且长期受到这些不良信息的影响,对他们的道德观的形成和成长极为不利。

(三)影响青少年的媒介需求和选择

媒介的发展也在改变着青少年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新媒体提供的更广阔的平台和环境影响着青少年对媒介的需求和选择。

新媒体为青少年提供了交互式的传播方式,他们利用媒介学习不仅仅只局限于上网查找资料,社交平台、网络课程、电子图书馆、学习网站给他们提供了更多选择。在新媒体环境下,青少年的学习思维方式由被动接受走向主动探索,更能发挥学习自主性,提高各方面的学习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沟通协作能力等。

但同时,媒介多样性也在满足着青少年更多不当的需求。在学习方面,常常依赖网络完成作业、阅读标题化,阻碍了他们的自主思考和知识技能的提高。在娱乐消费方面,他们往往为了寻求刺激和宣泄情绪,选择与自己年龄不当的媒介,网络消费也容易促使青少年形成非理性的消费习惯。

五、消减新媒体环境对青少年社会化不利影响

(一)家庭要加强媒介引导,形成健康的媒介使用习惯

作为青少年社会化的首要影响因素,父母对青少年的媒介使用负有引导责任。父母应明确网络虚拟环境对青少年的成长带来的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对青少年的使用行为进行正面引导,营造良好的媒介使用环境。

首先,父母要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用实际行动影响孩子;其次,父母要了解孩子的上网习惯,监管青少年的媒介使用,制定相应的使用规则,控制接触媒介的时间和内容;其三,家长应转变观念,提前适应、努力掌握新型电子媒介,引导青少年对其进行正确的使用。

(二)媒体要关注青少年成长,提供适宜信息产品

媒体应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对青少年成长所起到的作用,应关注青少年成长,为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供适宜的信息产品和网络环境。

一方面,媒介从业者尤其是提供青少年信息产品者要重视青少年群体的独特性,了解其认知发展规律,尊重他们的主体性,树立为青少年创造良好媒介环境的意识。另一方面,早加强社会责任感,不以牺牲青少年的利益为代价来获取经济效益,对暴力色情等内容采取特殊报道手段,比如打马赛克等。

六、总结

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和媒介内容的不断更新,不断影响着青少年的社会化过程。本研究从当前媒介环境的特点和青少年的成长心理和需求特征出发,分析了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对青少年社会化的有利和不利的影响。

相较于已有研究,本文对新媒体环境和接受主体青少年的双方分析能更好地诠释新媒体时代的影响。新媒体环境使整个世界变成了一个地球村,整个社会媒介化,信息更多元;与此同时,青少年对媒介接触和使用的心理需求也是他们成长过程中社会化的需求,应引起重视。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为青少年提供更广阔的社交平台,加强了网络社会交往,却弱化了青少年现实交往技能,并可能加快青少年的心理成人化。它也影响着青少年道德观的形成,影响青少年的媒介需求和选择。为了消减新媒体环境对青少年社会化的不利影响,家庭、媒体和社会都要做出努力。家庭要加强媒介引导,形成健康的媒介使用习惯;媒体要关注青少年成长,提供适宜信息产品。

青少年是我们的未来,是社会的希望,青少年的社会化应当受到全社会的重视。媒介环境为青少年成长提供了另一个世界,尤其在新媒体环境下,更为他们提供了更多可能,带来更多吸引力和冲击力。无论是教育者还是传播者,我们都应该关心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让他们在现实自然环境和媒介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健康成长。

注 释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8年8月.

[2]陶丹,张浩达.新媒体与网络传播[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第3页.

[3]熊澄宇,廖毅文.新媒体——伊拉克战争中的达摩克利斯之剑[J].中国记者,2003(5).第52页.

[4][英]朱莉亚·贝里曼等.发展心理学与你[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第235页

[5]陈莉娟.大众媒体对人的社会化的影响[D].新疆大学,2009.

[6]林文刚.媒介环境学:思想沿革与多维视野[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7]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8年8月.

[8]李幼穗.儿童发展心理学[M].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社,1998.第454页.

[9]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第205页.

猜你喜欢

社会化媒介青少年
企业退休人员移交社会化管理的探讨
青少年发明家
牵手校外,坚持少先队社会化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行政权社会化之生成动因阐释
书,最优雅的媒介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
反思媒介呈现中的弱势群体排斥现象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