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工党的政策取向
——工人阶级的政党?

2019-06-19贾钫然赵健豪

时代人物 2019年33期
关键词:工党保守党工资

贾钫然 赵健豪

(北京师范大学金融学院 北京市 100088)

一、工党的成立及理想

英国工党(Labour Party)是英国当下政坛的两大执政党之一,自1900年2月27日在伦敦成立起,已有一百余年的历史。从其1922年在议会中首次超越自由党成为仅次于保守党的第二大党算起,英国工党成为英国议会政治中举足轻重的力量也有近一百年了,并且始终维持着这一地位,要么执政,要么参与联合政府,要么组建影子内阁。然而,工党与保守党、自由党不同,他没有经历过资产阶级革命的洗礼,而是脱胎于轰轰烈烈的工人运动。

工人运动最早的表现形式是各行业工会。早期的工会组织规模很小,主要是地方性团体,而且都在技术性强的工人中。(钱乘旦,2012)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一是因为技术性强的工人希望凭借自己的专门技术垄断这一工种,从而为自己谋取较高工资。其二是因为,作为资本家的雇主认为这种形式的工会主要冲击的是低技能工人的利益,而不是雇主和工厂的利益,因此选择了放任不管。

1824年,制约工人运动的工会组建的《结社法》终于被废除,大量工会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兴起。第二次议会改革后,随着议会改革及选举权的逐渐普及,越来越多的工人获得了选举权,无形中壮大了工会的政治力量。在这种历史变局下,工会代表大会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利益,选择与自由党合作,形成自由—劳工同盟。具体而言,自由党在自己的弱势选区支持工人参选议员,制定政策时与工会代表大会协商,在议会选举中,工人代表则投票支持自由党。

虽然工会总体来说与自由党相处融洽,但越来越多的工会领导人和工人并不满足于这种“借鸡生蛋”的现状,自主组党的要求越来越强烈。在英国一个本土的宣称信仰马克思主义但又不支持其激烈的革命方式的学术组织——费边社(1884),及社会民主联盟(1881)、合作社、行业协商会的共同协助下,工党脱胎于工会代表大会,于20世纪的破晓,正式在英国政坛上诞生了。

工党成立之初,宣称要在英国建成社会主义,党的纲领第四条明确提出“要实行生产资料的公共所有”,这无疑标志着它的共产主义色彩,当然,是以和平的改良方式逐步推进。根据刘玉安,玄理(2017)梳理了自从工党首次执政的麦克唐纳政府开始,工党共执政11届,历33年。其中有两次完全控制了政权,有能力推进重大社会改革。第一次是二战后的艾德礼政府。百废待兴的英国急需一个带领国家进行战后重建的领袖,工党审时度势,先后推出《英格兰银行法》《国民医疗保健法》《国民保险法》《住房法》《工伤赔偿法》《儿童法》等政策主张,既实践了自己早年的政治理想,对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实行了部分和平的国有化,又顺利把英国建成福利国家。

然而,随着后来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工党及其所依赖的凯恩斯主义国家治理方法渐渐不适合英国的发展现况。撒切尔夫人带领的“老对手”保守党和其所信奉的新自由主义大行其道。在这种情况下,时任党首的托尼·布莱尔选择带领工党放弃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删去了党纲第四条——公有制条款,提出了“新工党,新英国”的政治口号。此时,工党的“颜色”属性和大的政策已和保守党别无二致。

因此,如果我们把1997年布莱尔领导改革后的工党重回唐宁街作为一个历史性标志的话,我们大致可以将工党这一百余年的发展历史,划分为传统工党与新工党两段。二十年里,新工党在政策取向上越来越和保守党趋同,成为资本主义的管家婆。而反观从成立之初就一直标榜工人利益的传统工党,是否真的言副其实呢?就成为我们关心的一个问题。本文着眼于将近一百年的历史宏观尺度,从实证层面,就经济、教育和社会三个维度进行分析。由于笔者水平和时间所限,本文只选取了劳动者利益、基础教育与社会不安因素——犯罪率这三个更小的层次。

二、工党的政策有效性实证分析

2.1 1900~1997年工党内政方面的主要政策主张

简要梳理,其中包括:以公有制为主发展混合经济(前期),促进社会平等、合作和自由;对英格兰银行、煤炭、民用航空、国内运输、电力、煤气及钢铁等行业和部门实行国有化;建设福利国家:实行全民保健制度,失业者领取失业救济金;中小学实行免费教育,用综合学校取代文法学校;立法保障工会及其会员的利益,减少收入差距,提高对富人的税率,促进工人收入稳步增长,降低失业率;稳定社会秩序,降低犯罪率。

2.2 关于工人实际工资率增长的实证研究

工人实际工资率为扣除通货膨胀影响因素后的工资水平,较能反应工人是否真正受益于工资数量的增长,而非仅仅由于“货币幻觉”。我们用这一因素的统计资料,来试图观察工人在工资这一层面是否受益于工党的执政。换句话说,通过与保守党执政效果的对比,观察工党是否践行了其提出的竞选口号的政治理想。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我们并没有找到关于实际工资率的数据,只找到了货币工资指数的数据和物价指数资料。(数据来源:帕尔格雷夫世界历史统计,B.R.Mitchell,2002)。这也无妨,我们可以使用当时的物价水平对这一变量进行控制。

首先,我们对英国二十世纪货币工资的变化有一个大概的判断。(如下图),显然,随着时间的发展,货币工资指数呈指数上升。

其次,我们对货币工资指数和物价指数分别取对数(如下图),这样做一是为了在不改变定量特征的前提下,减少数量级,二是方便我们在后面的研究中研究其变化率。通过观察左边的图表,直觉告诉我们。货币工资和物价指数是强烈正相关的。这意味着,很有可能工人的货币工资完全由物价决定。两党的政策起到的影响可能是微弱的。

但我们在这里不能轻易下这个结论,因为除了物价之外,英国的实际生产水平也有可能影响到工人的工资。设想在1945年艾德礼接手的“赢了战争却输了一切”的英国,国民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即使工党再有好的政策,也难以扭转工资水平低的这一态势。

哈罗德·霍特林(1929)最早对一个类似的现象进行过研究。他设想了一条笔直的马路。马路上均匀地分散着一些人家。现在有两个商店,自主在这条马路上选择经营地点,假设如果影响居民前去消费的唯一因素就是家到商店的距离,居民倾向于去离家近的商店。那么,一个最后的均衡结果就是两家商店都会出现在这条马路的中心位置,因为只有在中心位置才能比竞争对手获得更多居民的青睐。这个例子放在两党制的政党体制中的实际含义就是,当一个国家的政治生态中,只有两个强势政党自由竞争时,政党的政策会趋向于中间路线。我们不妨假设原来一左一右两个政党,当左派政党把路线稍微右倾时,极左道路的选民仍会支持他,因为他仍然比右派政党“左”。久而久之,两党的政策就会发生趋同。根据周建勇(2017)对国家党派制度的研究,英国就属于典型的两党制政体。而这一趋同,在英国有一个本土化的名字,被称为共识政治。也就是说,工党逐渐不再提社会主义路线与公有制,保守党也逐渐认可国家干预的混合经济。两党共同认可在英国建成福利国家。政党的轮换也不会对国家政策产生震荡性的变革。而福利国家的出现,也让英国传统的以制造业为生的工人阶级数量急剧下滑(刘玉安,玄理,2017),逐渐缩小了基尼系数。这一进程对共识政治起到了正的激励作用。英国社会阶层不再有天壤之别的差距,再加上英国历史文化中固有的渐进的制度创新的习惯,主流社会自然也不再期望极左或极右的路线。

1995年布莱尔成为工党党首后宣布要对工党进行改革,删去了党纲第四条国有化条款,将党旗从红旗变为玫瑰,仿佛一场颜色革命。1997年顺利当选首相后更是宣布要走一条中间道路,被广泛认为是传统工党向新工党的重大变革,甚至认为工党背弃了工人和工会,走向资产阶级化。实际上,通过对传统工党的研究分析,笔者认为,这一进程不是猝然的嬗变,而是一个从传统工党时期就已经在孕育中的。其本质在于英国两党制的政体特点、福利国家的建立和渐进改革的历史文化传统。

三、总结

本研究由于能力和精力所限,比较粗糙。笔者对未来研究的展望主要是:增加研究的维度,选择更多的被解释变量以增强模型稳健性。利用非参数估计的配对分析方法,或许能更直观地反应传统工党与保守党的差异。对工党的竞选材料、施政纲领性文件进行文本挖掘分析和词频统计。

猜你喜欢

工党保守党工资
不用干活,照领工资
生意太差
卡梅伦 成功连任
让绩效工资“阳光”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