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会计专业本科生的能力框架研究

2019-06-18漆书晴陈佳欣王琳

财讯 2019年13期
关键词:会计人才大数据

漆书晴 陈佳欣 王琳

摘 要:信息技术和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催生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会计专业本科生作为未来的财务人员将面临更大的困难和挑战。本文基于国内外对于会计人才能力框架的研究,对我国会计人才适应时代革新的能力要求的变化以及会计专业本科在校生和毕业生的能力水平进行调查和分析,以此构建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会计专业本科生的能力框架。

关键词:大数据;能力框架;会计人才

一、引言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各行各业随之发生前所未有的变革和创新。会计行业和会计人员所面临的形势相当严峻。为适应时代创新的要求,会计专业本科生应当构建完整的能力框架来应对时代的巨变。

目前已有大量关于会计人员能力框架的研究,但是专门针对会计专业本科生能力框架的构建研究相对较少,本文旨在通过对大数据时代下会计专业本科生能力要求的研究,提出符合时代背景的会计专业本科生能力框架。

二、会计人员能力要求的时代变化

会计职能的转型随着时代的革新已经从传统的记账编表向管理、分析、决策过渡,社会和企业对会计人员的能力的要求和期望在不断更新和发展。

在传统会计时代,企业对会计侧重于记账与核算的能力,只停留在能够对过去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记录与反映的层面。企业强调以账目为基础设置会计岗位,如资产会计、往来会计等对特定的科目进行记录与核算,这对企业会计人员的职能要求较单一化,从而对其综合能力和技术能力要求不高。

人工智能引领财务转型的同时,人才是关键。正在革新的时代和行业对会计人员能力要求有了质的变化。会计人员需利用大数据信息系统为企事业单位服务,这无疑需要会计人员对海量的数据进行采集、分析、筛选和挖掘的能力,并协助管理层对企事业单位进行管理的综合应用能力。会计专业本科生作为未来的会计人员将面临巨大的挑战和现实问题,大数据时代对其能力的培养有了新的要求,为了构建其能力框架适应时代的发展,我们对会计专业本科生能力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

三、问卷分析

为了实现研究目的,我们对重庆工商大学、重庆大学、重庆理工大学等多所学校的会计专业本科在校生和毕业生的能力水平进行了问卷调查,所得样本由重庆工商大学会计本专业学生帮助发放和回收。对此我们利用数据分析软件对问卷数据进行全面分析,分类统计后,得出研究结论。

(1)会计专业本科在校生能力水平调查与分析

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50份,收回有效问卷90份。分析结果如下:

1.会计专业本科在校生能力框架与“大数据”时代脱轨

第一,对“大数据”的认识较浅。

根据我们问卷调查的数据显示,目前会计专业本科在校生对于“大数据”了解程度多集中在“一般”和“听说过”这两个层面,虽然都知道“大数据”这一术语,但并未去深入调查其与我们学业、职业之间的密切关系。如果没有全面地了解时代发展中的新事物对我们行业的冲击,我们就很难拓展个人知识面和提高自我能力水平。

第二,数据分析能力较差。

由于“大数据+财务”不仅与基础的财务知识相关,还要求会计专业在校本科生具备大量的会计信息化知识和计算机知识并且掌握基础的数据分析能力。根据我们的调查问卷的结果显示,有85%以上的学生有关于会计信息化的选修课,但是其中只有15.5%的学生认为其学校开设的会计信息化类课程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这也说明目前大部分会计专业学生在本科阶段都没有熟练的掌握财务“大数据”的分析能力,其能力仅仅局限于手工做账中的数据整理。并且,根据调查问卷会计专业在校本科生对于数据分析及知识应用掌握程度的调查中,也较为明显的表明了目前会计专业在校本科生对于数据分析的能力属于没掌握或掌握较少的程度。

2.会计专业在校本科生现目前能力框架

第一,能力框架构建不均衡。

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目前会计专业在校本科生参与大学竞赛的积极性很高,其中参与“财会实务类”和“学科竞赛类”的人数较多,学生通过参加这些竞赛,可以提高专业能力并开拓眼界,从而为之后的发展奠定基础。然而对于参赛类别而言,会计专业在校本科生选择“数据分析类”、“辩论演讲类”的人数相对较少,说明学生对其他能力的重视性不够,没有让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第二,能力框架缺乏创新性。

根据调查问卷中会计专业在校本科生目前的考证情况可以看出,目前大部分学生都考了基础的计算机证书、英语等级证书和初级财会类证书,发展方向趋同,但缺少一定的独创性。

(2)会计专业本科毕业生能力水平调查与分析

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50份,收回有效问卷133份。分析结果如下:

1.大數据时代背景下会计专业就业难

随着互联网和大数据的快速发展,财务会计面临转型,会计专业本科生就业面临严峻的考验。在参与调查的毕业生中,38.81%的人认为会计专业本科生就业面临的最大困难是适应社会能力不足;其次,本科生的实际操作经验不足这一因素占29.85%。由此看来,本科生在大学期间积累一定的实际操作经验是必不可少的。

2.本科生选择不同方向需要具备不同的能力

围绕会计专业本科生选择不同方向应具备的能力,我们针对选择不同工作的毕业生分别进行了调查。我们列举了知识储备、业务操作、创新思维、科研能力、大数据的分析与运用、社会实践、人际交往、团队协作以及管理决策九大能力。会计专业本科生考取研究生需要一定的知识储备,在从事会计师事务所或企业工作的毕业生中,选择业务操作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比例较高,为55%~80%。在从事行政事业单位工作的毕业生中,认为知识储备能力、社会实践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较为重要的比重为75%以上。相比于其他工作而言选择创业的毕业生选择管理决策能力的比例较高,占85.71%。

四、能力框架构建

(1)会计专业本科生能力框架的设计原则

通过对会计专业本科在校生和毕业生能力水平调查,我们更充分真实了解到会计专业本科生的能力现状、目前不同职业能力需求以及当前社会人才市场的需要,以此全面客观地设计出会计专业本科生能力框架。根据会计专业本科生毕业后的未来去向为能力框架设计的基本类别,结合当前会计本科生的能力现状分析,界定不同去向的会计本科生相应的能力要素,为了使能力要素脱离单一性、局限性,对能力要素的重要性也作出界定,实行可衡量判斷的计分原则。我们设计出的会计专业本科生能力框架也具有广泛性和通用性,对各专业的本科生能力框架的设计具有借鉴和启发意义。

(2)会计专业本科生能力框架的设计方法

我们对不同去向的会计专业本科生能力要素的重要性和主导性进行衡量。结合纵向能力

比较和因素评分法,首先根据会计专业本科生毕业后大体现状和所处环境,横向确定会计专业本科生去向类别,再根据社会市场需求和会计本科生培养方向,纵向确定几个主要能力因素,而这些因素基本在所有去向中都有所涉及和交叉。最后根据对未来所处不同环境的本科生在当前本科阶段所应培养的不同能力的重要性,进行高低次序比较,以打分制为标准衡量。

(3)会计专业本科生能力框架

根据大量样本数据分析和综合因素考虑,我们设计出会计专业本科生能力框架如下图所示。不同分数表示未来去向所对应的能力要求的重要性水平。相等分数表示重要性水平在各种因素考虑下基本一致。

五、结论与启示

综上所述,我们对会计专业本科生的能力框架的设计以及内容评分与国内外专家的理论相符合。不同的未来走向决定了会计本科生的不同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水平。在大数据时代,数据的价值更加突显为如何挖掘数据背后的信息,并进行加工、分析、高效运用,为管理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支持。诚然,大数据的分析和运用能力不可或缺,但会计专业本科生在毕业后无论是继续学习研究还是步入社会,都应该在结合时代背景的局势下,不仅需在本科学习阶段掌握大数据时代所需要的数据挖掘分析整合能力,更应从宏观时代发展状况微缩到自身实际发展和适应情况,找准目标和定位,培养实际情况所需的多项相通的能力。当前社会需要精尖的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财务人员贯穿于企业的各个业务之中,大数据时代财务信息不再孤立和唯一,会计人员的工作范围也不再局限于财务这一板块和领域。因此,会计专业本科生应提高培养多能力的意识,在多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剖析和发现自己的潜能,找准自身定位着重培养与今后实际情况相符合的能力,做一个多能力发展与自身能力突出兼具的复合型人才,以从容应对经济和行业形势的巨变。

参考文献

[1]彭宏超.IMA管理会计能力框架:内容分析及评价[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7(2).

[2]张继德.王霞.我国管理会计人才体系建设存在问题和对策[J].会计之友,2014(20):122-126.

[3]周宏,张巍,宗文龙,等.企业会计人员能力框架与会计人才评价研究[J].会计研究,2007(4):83-89.

作者简介:

漆书晴(1997—),女,汉族,重庆,本科在读,重庆工商大学,会计学专业。

陈佳欣(1998—),女,汉族,重庆,本科在读,重庆工商大学,会计学专业。

王琳(1998—),女,汉族,重庆,本科在读,重庆工商大学,会计学专业。

猜你喜欢

会计人才大数据
中小企业对高职高专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分析
高职院校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研究
关于铁路会计人才培养的探讨
“互联网+”创新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现代学徒制在创新型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应用
大数据环境下基于移动客户端的传统媒体转型思路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
数据+舆情:南方报业创新转型提高服务能力的探索